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深度内参3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08: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良方” 对中国造成输入性通胀影响不容忽视》: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底撰文指出,当前各国对通胀的度量忽视了投资品和资产价格,特别是资产价格如何反映到生活质量和支出结构上,而较少包含资产价格会带来失真,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

特别重要的是,当一国的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时,那么该货币增发的通胀效应,就远远突破了本国范围,单纯从该国国内的货币总量变动来分析已经失去意义,这恰恰是一些论者看待美国通胀问题的另一个误区。实际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元增发引起的通胀,感受最深、影响最大的恰恰不是美国本身,最应该警惕的是对别国的通胀溢出效应。




                           catbg01.gif                  热点聚焦
catbg02.gif                  



美国的“良方” 对中国造成输入性通胀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员】:WH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衡量价格水平(哪怕仅仅是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胀率指数所观察的范围也太局限了。人们往往拿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作为通胀率的标尺,这就大大削弱或扭曲了这个指标的经济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这是人们观察通胀的一个误区,或者说是这个指标本身固有的缺陷。

                                 

1615451880501155.jpg

【博览财经特稿】当拜登政府再一次向市场挥舞1.9万亿美元巨额支票,10年美债收益率悍然上攻1.6%,美国核心通胀率却仅为1.4%。“量宽央妈”耶伦向市场喊话,美债收益率上涨并非“通胀失控”,而是“经济复苏超预期” 。

而从各国央行到华尔街,从抱团资金到菜市场大妈,所有人都本能地感受到通胀阴影逼近。它正在逐渐挣脱长久以来束缚它的领域——高速空转的虚拟金融池子,开始外溢到大宗商品市场,显然很有可能继续传导到其他实体经济部门。

全球化时代,美国一直通过大量进口中国廉价消费品缓解通胀压力。美国持续推行债务扩张和无限量化宽松,其溢出效应对我国影响最大、最直接、最深刻。如何最大限度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危害,值得深入思考。

值此“两会”召开之际,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副行长高德胜为观察者网撰文,揭示美国“通胀率”长期稳定之谜,廓清围绕通胀问题的认识误区,解读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探讨如何驯服“输入性通胀”,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为什么发那么多货币没有导致“通胀”?

“通胀”,是最近国内外经济界与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原因之一是,西方的货币大放水引发对全球通胀的担忧;原因之二是,随着各国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美国通胀预期在快速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引发资本市场恐慌和巨震,并由此导致市场对美联储宽松刺激政策转向的担忧。

关于通胀,人们首先想起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胀在任何地方都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只能由于货币比产出增长更快而产生。”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然而,这与人们观察到的“现代经济情况”大相径庭。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央行推行激进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引起普遍的通胀。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通胀率(核心CPI)大部分时间都低于2%。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危机,疯狂开动印钞机,短短一个月内货币扩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一年的GDP),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也仅为1.4%。

1615451896810034.jpg

为什么发了那么多货币,没有导致“通胀”?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弗里德曼大师的训诫不灵了吗?

确实有些不灵了。因为现代经济的性质与特点已经和传统经济发生了根本改变。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承载货币扩张的已经远远超出商品世界,还有高度金融化的资本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衡量价格水平(哪怕仅仅是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胀率指数所观察的范围也太局限了。人们往往拿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作为通胀率的标尺,这就大大削弱或扭曲了这个指标的经济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这是人们观察通胀的一个误区,或者说是这个指标本身固有的缺陷。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底撰文指出,当前各国对通胀的度量忽视了投资品和资产价格,特别是资产价格如何反映到生活质量和支出结构上,而较少包含资产价格会带来失真,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

特别重要的是,当一国的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时,那么该货币增发的通胀效应,就远远突破了本国范围,单纯从该国国内的货币总量变动来分析已经失去意义,这恰恰是一些论者看待美国通胀问题的另一个误区。实际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元增发引起的通胀,感受最深、影响最大的恰恰不是美国本身,最应该警惕的是对别国的通胀溢出效应。

1615451907352393.jpg

美国:通胀会不会来?

眼下,美国各界对较高通胀是否会到来的讨论非常热烈。上周以来,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引发市场恐慌,股市的连续暴跌,也几乎抹平了美国股市今年以来的全部增幅。关于通胀的隐忧,也像悬在美国股市头上的一支达摩克利斯之剑,牵动市场的每一根神经。对美国通胀上升的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

一是自去年以来美国持续、规模空前的财政、货币强刺激。日前,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经济纾困法案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政府第三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加上前两轮美国用于经济救助的法案,财政支出总额超过5万亿(相当于美国GDP的25%),如此庞大的财政刺激规模全世界绝无仅有。美联储也几乎使出了全部政策工具,推出史诗级的无限量化宽松,开足马力印钞,美联储资产扩张相比疫情危机前超过3万多亿美元。

疯狂的货币洪水涌出闸门,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弗里德曼的“古训”言犹在耳,美元基础货币发行骤然暴增,对通胀不可能没有影响。

二是美国经济走出疫情危机快速反弹。随着疫苗广泛接种、新增病例稳步下降,新冠疫情初步稳定,美国经济活动正在快速回升。2月以来,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维持高位,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 3.4%。失业人数逐月下降,2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37.9万,好于预期值21万,失业率跌至6.2%。餐饮、休闲、酒店行业反弹强劲,2月净增岗位35.5万。

美国政府持续的刺激计划为经济快速复苏提供强劲动力。拜登表示,经济刺激计划可以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万亿美元。

经济预测机构最新月度调查显示,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将同比增长约4.8%,是1月份预期的2倍;预计美国全年GDP增速为5.5%,这将是198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而高盛的预测更加大胆,其预计2021年美国GDP全年的增速将达到7%,超出所有观察机构的预估。美国市场开始洋溢着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许多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随着下半年美国经济加速反弹,通胀将会上升。

三是美国民众收入和储蓄去年以来快速增长,疫情后出现爆发式消费将推高通胀。尽管美国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企业大面积停工,大批服务行业关门歇业,数百万民众失业,无数家庭不得不依靠食品救济过活,美国经济全年衰退3.5%(预测值),但凭借美国政府大手笔的纾困救助计划,美国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大幅增加(这实在是怪诞无比的奇观)。

美联储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净资产增加 3.8 万亿美元(增长3.2%)至 123.5 万亿美元。美国居民个人收入大幅增长,今年2月份美国居民储蓄总额达到3.9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倍。美国政府通过救助计划提供的现金补贴和失业救济金,直接增加了美国民众的财富。

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救助计划预期将在3月14日前签署,除去少数个人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的家庭,大部分美国民众将获得每人1400美元现金补贴,失业者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也将延续到今年9月底。美国居民手里积蓄了大笔收入,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被疫情压抑的消费欲望将彻底释放,2021年美国将出现一场报复性的消费狂潮。这也成为拉动美国通胀的一个因素。

1615451921751595.jpg

美国国内对于较高通胀是否快速到来意见不一。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一众官员频频喊话:对通胀不必过分担心,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也是暂时的,它更多反映了经济前景的改善。根据美联储的最新预测,美国通胀上升将是缓慢的,2021年美国核心通胀率将上升到1.8%,2022年升至1.9%,到2023年升至2%。

但市场另有解读,他们对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更多看成是对市场的安抚。比如,高盛经济学家预计,2021年美国将出现经济重启的繁荣,失业率将回到4.5%左右。在基本情景下,美国核心通胀率将在2021年4月份达到2.4%的峰值。如果需求超预期释放,今年年底的核心通胀也将达到2.36%。

尽管两派意见对美国通胀可能的幅度和进程有分歧,但认为美国通胀上升这一点是一致的。实际上,2月美国核心通胀率达到1.4%,已经连续8个月持续上升。

还有一点是肯定的,从美联储官员的反复表态看,哪怕美国通胀率在今年突破2%,美国宽松的货币刺激政策也不会转向。他们为了保证美国经济完全复苏、充分就业将不遗余力。

多印的钱,都去了哪里

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多次祭出量化宽松的法宝,加之去年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无限量化宽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由2007年底的1万亿美元扩张到2020年末的7.35万亿美元,直到目前美联储仍维持每月增加购债计划。美元基础货币发行扩张了6倍以上。但是美国多年来维持了低通胀,即使现在人们开始担心通胀上升,其水平也是温和的,最高的预测也不过2.4%。

弗里德曼定律在美国失效了。那么美联储多印的那么多钱,都去了哪里?

1615451937730850.jpg

这需要从美国经济的特点找原因。弗里德曼的货币和通胀理论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是管用的,但对于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来说,确实有些不适宜了。美国经济高度金融化,股市在美国经济中的影响大大超过实体经济,随着美联储大举持续扩张流动性,即便在经济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去年美国股市仍然上演了空前的大牛市。股市成为承载货币超发的一个巨量的蓄水池。

美国经济在疫情下风雨飘摇,而股市却牛气冲天,原因就是美联储大肆放水在支撑。源源不断的流动性被注入股市,维持了股市不断攀升的动能。美国股市已经和实体经济基本面高度脱节。2020年2月9日,美国股市总市值达到41.8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2020年末GDP(20.8万亿美元)的2倍(全球股市总市值与全球GDP比值约为100%)。可以看出,美联储大量增发的货币很大部分流向了股市。股市的上涨吸纳了大批流动性,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流转,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货币增发对物价上涨的压力。

股市的上涨,也增加了美国居民的财富。在美国家庭净资产增加的3.8万亿美元中(2020年第三季度),2.8 万亿美元来自于持有的股票增值。自2020年3月到2020年末,美国亿万富翁人数增加了46人,亿万富翁们拥有的总财富增加了1.1万亿美元。这些财富增加几乎全部来源于股市的财富效应。

第二个蓄水池是房地产。自去年3月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经历了一波大涨。2021年3月美国房价指数达到313,比2020年1月上扬了33个点,而且房价上升在去年下半年后呈加速趋势。这远远高出以往年份的平均涨幅,其支撑因素也与美联储大举货币扩张有关。房地产价格上升是吸纳货币增发的又一大资产类别。

股市、房地产价格都不反映在通胀指数中。因此通胀作为衡量价格水平的经济指数,其范围确实是太狭义了。如果把“通胀”理解为包括商品和各类资产的价格上涨,那么弗里德曼关于货币与通胀的断言仍然是成立的。

美国的良方,别国的陷阱

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低通胀,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受益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及全球化的红利。美元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全球通用货币,可以在全球购买商品,美国增发货币造成的通胀效应并不单单由本国承担,而是通过全球贸易和美元的输出由别国分担。这使得美联储增加货币发行,并不必然引发本国的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与全球紧密连接,发行的美元向世界流动和输出。任何拿美国国内的MI、M2、货币乘数等货币理论概念来考察美国通胀,并与中国进行比较的分析,都陷入了幼稚的逻辑和理论误区。这样的一国经济分析框架根本不适宜于美国这种高度开放、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经济体。如果美元不是世界通用货币,如果美国发行的美元仅仅在美国流通,美国如此肆无忌惮的发钞,其通货膨胀水平早就成为脱缰的野马了。

美国在上世纪70-80年代也经历过高通胀。在长达10余年的“滞涨年代”,美国最高通胀率一度达到13.55%。而滞涨的起点正是1971年美国终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成为信用货币。失去了“金本位”的约束,美元发行变得任性,美元的超发导致快速贬值,美国也由此迎来通胀第一波高峰。直到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以“无情”、“铁腕”的货币紧缩政策,才终于把通胀压住。

1615451952883034.jpg

美国后来长期能够保持低通胀,得益于全球化的好处。美国是消费型社会,基本生活用品和消费品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大量进口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中国制造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消费者剩余”,也大大减轻了美国通胀的压力。举例来说,疫情爆发后,美国自其主要贸易伙伴进口的制成品价格明显攀升,涨幅在1.6%-9.3%之间,而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仅上涨0.7%(同时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7%)。

美国一再指责中国对美高额贸易逆差,并担心中国会“吃掉我们的午餐”,但美国政客没有说出的真相的另一面是,如果不是中国以低劳动成本、低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廉价出口,美国人的午餐恐怕会更贵。

美国及西方央行敢于大胆放任施行量化宽松的理论依据,是所谓“现代货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功能财政+通胀稳定”,央行可以充分发挥货币创造功能,以追求充分为目标。货币发行只要不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那么就可以无限制地发行。这为财政赤字货币化打开了闸门。

这个理论的硬伤之一是,仅仅以“通胀率”水平作为约束货币发行参考指标,这就忽略了股市等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这为金融泡沫风险累积种下了一个漏洞。

第二个硬伤是,这种理论仅适用于其货币国际化程度高(例如美元、欧元)的国家,他们放任扩张国家债务和增发货币对自身的伤害较轻。其它国家如果效仿起来,结果注定是高涨的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

美元的任性增发,注定造成其它国家的通胀压力。去年以来,尽管疫情下全球经济活动受到抑制,但铜、铁矿石、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及工业原材料价格飙升。自拜登胜选以来,布伦特原油上涨60%,铜上涨30%以上,玉米上涨近40%,大豆上涨30%。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回升,全球通胀压力将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遭受的痛苦将更为明显。年初以来,我国居民已经明显感受到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如果这还不算输出通胀,那什么才叫输出通胀呢?

美国这种出于解决自己问题和危机的需要,无底线地扩张债务、任性发钞,并凭借美元世界货币特权对他国财富进行明火执仗的洗劫,对美国自己是良方,但对别国无疑是陷阱。

美国敢于放任撒钱、放任印钞,实际上是因为有其它国家在为美国的任性买单。

疏堵结合,抵御输入性通胀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对美常年保持贸易顺差,美国持续推行债务扩张和无限量化宽松,其溢出效应对我国影响最大、最直接、最深刻。美国的货币扩张,对我国造成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胀输入的第一个通道,是我国与美国的贸易联系和美元外汇的结汇机制。我国企业出口挣取的美元,除去少数拥有自主保留外汇许可的企业,需要向商业银行进行结汇,按照央行公布的汇率换为人民币,这样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大部分就转换为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对美贸易顺差越大,由美元换汇形成的外汇占款人民币的被动投放就越多。尽管人行对外汇占款形成的人民币投放有调节和管理措施,但总体上由对美国出口带来的美元流入,其通胀输入效应仍然是存在的。与此类似的,以美元计价流入中国的投资,其在中国经营活动,也需转换为人民币,并增加了人民币的投放。

通胀输入的第二个渠道,是由于西方货币超发引致全球基础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所需要的大量基础原材料依赖进口,这导致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工业制成品价格不得不上涨。在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领域,这些制成品出口可以通过价格上涨部分地抵消成本上涨。但用于国内消费的制成品,将不可避免推高国内的价格水平。

实际上,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就是用自己的商品财富,交换了美国的信用货币。在美国和西方央行大肆印钞的形势下,作为出口大国和贸易顺差大国,输入性通胀不可避免。如何最大限度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危害,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扩大内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既是我国对抗短期外部经济环境冲击的举措,也是保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战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建设等。这些战略举措立足补齐发展短板,强基固本,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也从长远上有利于我国减低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其次,减少顺差。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当下,应该重新审视出口、进口和贸易顺差的意义和价值。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常年保持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体量巨大,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内循环具备广阔的空间和纵深。我国当然应该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无需追求贸易顺差,而应更加注重进口、出口的平衡。两会强调,要促进我国外贸“稳中提质”,反映出外贸指导方针开始由注重外贸的“量”的增长向注重“质”和“效”转变。进口对应着我国从世界获取更多实体经济资源,笔者认为,进一步扩大进口,能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国内消费升级,增强国民福祉,符合中国战略利益;同时中国成为世界进口大国,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当中国贸易顺差减少,可以有效抵御输入性通胀的效应。

第三,人民币适当升值。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化方向,增强汇率弹性。2020年在美国对我国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这表明在我国抗疫取得战略性胜利的形势下,我国对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出口绝大部分都是刚需,也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已经超越凭借廉价获取竞争优势的阶段。

当前,各国完全走出疫情阴影尚需时日,全球生产和供应链尚未完全修复,各国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仍将持续较长的时间,我国出口仍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今年前2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和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其中,出口3.06万亿元,增长50.1%;贸易顺差6758.6亿元。中美贸易总值为7163.7亿元,增长69.6%。其中,对美国出口5253.9亿元,增长75.1%;自美国进口1909.8亿元,增长56.1%;对美贸易顺差3344.1亿元,增加88.2%。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可以适当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人民币具备进一步升值的空间和支撑。

1615451970420003.jpg

第四,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为控制我国通胀上升,在货币政策上要进一步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把握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给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经济增长率基本匹配,把资金更多引导到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家战略项目上。规范科技金融、网络金融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王岐山副主席指出:“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金融不能走投机赌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环的歧路,不能走庞氏骗局的邪路。”这深刻阐明了中国金融的本质和正道。当前,我国金融正在向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回归,货币政策由相对宽松向常态化回归,同时要注意保持金融对经济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第五,充分用好财政政策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更加有为。我国财政体系基础稳健,政策工具箱充足。支持经济稳健增长,财政政策有更大的空间。“两会”提出,今年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落实和优化减税措施,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有保有压,强调各级政府过紧日子、节约为民。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力促进民生福祉,巩固发展根基。(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高德胜)



                                 
                                           政经观察
                 



警惕美国的“回头浪” 2021中国经济机遇大于挑战                 
【研究员】:WH
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人口正不断跨地区流动的状态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小镇到中等城市,从中等城市到大城市。因为在不断流动,所以总体上讲,老百姓还是希望能够换房子或者是买房子的。所以这轮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在一些重点地区、大中型城市、大中型城市中的热点城市,比如像南方经济好的、就业好的、年轻人愿意去的那些城市,那儿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上升。

                                 

1615279452917950.jpg

【博览财经特稿】2021年,总体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用更简单的语言,我觉得2020年受疫情影响是个小年,2021年可以形容为中国经济的大年。为什么这么说?有3件重要的事:

1、疫情后,中国有一个反弹的优势,尤其是消费方面有反弹动力。

2、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所以会出现一系列重要的新项目、新举措,尤其是在科技、减碳等方面,将会拉动经济增长。

3、相对于过去一两年,国际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在逐步转变。

特朗普折腾半天后,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宫。拜登这位新总统以及他的团队,跟中国的沟通将会比之前更加畅通。他们对中国乃至于对整个世界的判断更加符合实际。

而2021年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将会有这么几个确定性的脉络:首先是消费有望反弹。2020年是消费非常低迷的一年,疫情导致许多家庭足不出户,无法实现消费计划。至少按零售来算,是负增长的。

另外由于疫情,许多家庭、个体的收入是下降的。而从根本上讲,对绝大部分家庭而言,制约他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收入。

讲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家里的音箱有时候要是不用了或者不喜欢了,就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卖掉。我发现特别明显,当疫情严重、收入下降时,二手市场卖得非常慢;但一到年底,经济稍微恢复、发奖金时一下子交易就活跃了。

许多年轻人确实是想消费的,但就差一点点钱。所以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怎么提高?

1、增加就业。要减少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税收,因为减少对企业雇人的税收后,或多或少会惠及员工。

举一个例子,现在一个稍微正规点的企业要雇一个员工,如果每月工资1000元的话,总成本大概是1400元,甚至是1500元。这个400-500元是他劳动相关的税收和费用。这个费用应该下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去提高收入。

2、拉动消费,形成一个消费热潮。回顾改革开放,我们不断有消费热潮,比如最开始是买家电,后来是买汽车,再后来是买房子装修。

现在中国的消费热点不算多,所以政府要想办法营造出一些热点。比如新能源汽车,要让城市里和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桩、快充桩变得非常多。这样就能鼓励大家从传统能源车换成新能源车。因为新能源车确实好开,但充电是个痛点。

2021年,大概率地,由于有了防控的措施、经验、疫苗,等等。疫情应该不至于大规模反弹。

事实上,倾向认为到2021年6、7月时,疫情会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离我们远去,经济、收入将能恢复正常。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在今年有望有一个恢复性的上升,消费也能够上来。

另外,各种各样的新科技,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有互联网的应用、新基建投资,在2021年恐怕将会是一个加速前进的态势。所以对投资而言,今年也是重要的一年。

时代变了,别再为了投机去买房

疫情后,买房子会有一定刚需的上升。因为在家宅了很久后,对自己的房子可能会有一些新想法,想装修也好、换也好。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

但还想强调另一点,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人口正不断跨地区流动的状态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小镇到中等城市,从中等城市到大城市。因为在不断流动,所以总体上讲,老百姓还是希望能够换房子或者是买房子的。

所以这轮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在一些重点地区、大中型城市、大中型城市中的热点城市,比如像南方经济好的、就业好的、年轻人愿意去的那些城市,那儿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上升。

我的观点首先是应该高兴。因为房价上升代表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在往上走,里面是有刚需的。有了刚需才能带来其他投资需求。

而针对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我的看法是应该在供给侧想方设法地找出路。具体来说,一些热点城市的住宅用地一定要增加。只有增加以后,老百姓才不会焦虑,才不会着急地想要去炒作房子。这才是稳住房价的根本。

与此同时,经济潜力不是特别好、人口也不怎么增加的一些地区,要控制它投机性的需求,防止房价涨太高后回落对经济产生影响。

这是房地产的一个特殊情况,它是结构性的、区域性的。所以我想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这个路子搞对了,千万别搞反了,不能去压需求,应该是增加供给。

还有一些人问我,房地产是不是一定会涨?

我倒是不太同意这么一个简单的说法。因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跟10年前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不能说房价在每个地方都不会下跌。因为,中国经济的地理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比如像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区的人口还在流入,就业市场非常兴旺。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火上浇油”的因素是,这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往往“舍不得”拿土地出来搞住宅,宁愿拿土地去搞产业,要么是搞互联网,要么是工业,或者是其他的商业。

他们觉得做商业省心,未来可以收税,同时不会带来过多居民,商业业主也不会要求办学校、收垃圾;但反过来,要是弄一个小区事儿就很多了,又要幼儿园,又要清洁,又要治安,等等。

所以我跟很多地方政府的人聊天,他们的计算是非常“聪明”的,说拿土地出来搞住宅比较麻烦,要是搞一些商业、办公楼的话,好日子万年长。

这是个问题。这种激励必须得改变。针对这种想法,我觉得中央政府应该要出台政策,给予对冲。否则热点地区的房子涨了只能靠人为的方法来压需求,而非热点地区的房子又卖不出去。

所以我提醒大家,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是新时代,绝对不能假设房价永远会涨,一定要认准地区。而且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为了投资、投机去买房子。

算一笔账,从现在的房价看,买卖房子有各种税收,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远不如理财甚至其他的投资方式,所以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绝对不要拍脑袋,绝对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推导未来。

但另一方面,我想不仅是“十四五”期间,恐怕未来10-15年,房地产依然是一个支柱型产业。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在不断流动,我们都有买新房子、提高住房水平的需求。

而且房地产背后所蕴藏的,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活动量是非常大的。我给大家算一个数字,如果把中国经济按国家标准的22个产业来划分的话:

1、农林牧副渔。都跟吃饭有关系。

2、零售和批发。许多互联网平台进入零售和批发是很有道理的,抓住了一个大产业、大方向。

3、金融。现在中国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维持在8%左右。

4、跟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对国民经济还是至关重要的,不光对中国重要,在美国那样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仍然也非常重要。

在美国,过去看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就看几个产业,一个是地产,一个是汽车,还有一个就是航空,一般看这3个。现在可能还看一些高科技,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讲,房地产仍然是一个支柱型产业。

有人说,目前我们到了一个“房住不炒”,和股权投资及其他金融投资并重的时代。但我还是想提醒各位,中国股市还是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的,也蕴含着自己的一些风险。简单说几个基本事实:

1、尽管中国股市最近涨了这么多,但中国股市的市值相对于GDP的比重还不是那么高,应该远不到100%。我没看最新数字,推测大概在80%左右。

为什么要说这个事儿呢?因为我们的股市市值不是太高,但我们的广义货币是GDP的2.2倍。用2.2倍的流动性去买还不到1倍GDP的股票。股市就容易波动。

2、股票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坦率来讲,现在的问题是,那些特别激动人心的股票还不在A股上。

首先我认为A股是有发展潜力的,像2020年全球最火的几大股票,有好几个是中国的,包括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好几天的交易额都是全球第一。还有其他的很多例子,包括腾讯、京东等。

但这一轮全球涨得最快的股票,大部分都不在A股。这个是我们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要改革,过去我们资本市场种种掣肘太多,导致这些成长型的公司没有条件在A股上市。

所以中国股票市场,就像中国的许多运动项目一样,很有潜力,但还没有发挥出来。在这种时候,就请大家一定要谨慎,同时不要有时特别乐观、有时又特别悲观。

警惕美国的“回头浪”

在当前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带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发达国家股市高歌猛进。

记得去年3月,美国疫情刚开始时,美国股市有好几次熔断。结果美联储无条件、大规模地注入流动性,股市很快就起来了。但在这种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是什么股票起来了呢?

一定要看清楚,不是所有股票都起来了,起来的是那些给投资者带来了想象空间,而且市值比较大的股票。像特斯拉,8000亿美元的市值远超第二名1000亿美元的丰田。它就是满足了两种特性:有想象空间,大市值。所以大家一哄而上,交易额非常大,进得也快、出得也快,很多人就在赌它。

反过来看,一些传统的股票并没有怎么涨,比如通用汽车和福特。大概几个星期前,有人讲下一轮该通用汽车上涨了,结果涨了一点又回去了。

这就是流动性过剩的第一个后果:发达国家的股市里资金扎堆,不是抱团取暖,而是抱团做梦,大家都在抱团畅想未来。

另外,流动性过剩后美元贬值,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就是人民币升值。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美国的流动性一过剩后,很多资产,尤其是国债券这些标准的资产利率下降。在利率下降的过程中,他一看中国的利率挺高,资金就反过来从美国流动到中国了。

由于资金部分地从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价格也在上涨。对此,我们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

第一,如果美国等经济体拼命地增加流动性,经济还没恢复的话,它的利率就没有空间可降了。这时,我们要保持灵活性,利率不要跟他降得太快,要维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利率。这样的话,我们等于是“武器”多一点。

第二,要小心美国经济突然有回暖的苗头。我认为最有可能是在今年下半年,这时它的货币政策就有可能会调整,有可能收缩流动性。

美国本土的经济就会活跃,活跃后它的实体经济就需要流动性来支撑。这时资金可能就会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回到美国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可能性。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的话,会被回头浪打得很疼。

而在这种充裕的流动性下,很多人开始讨论“输入性通胀”。这个确实是今年的不确定因素,或者说是风险点之一:

第一,原油价格有不确定性。像这几天美国天气很冷。很有意思的是,天气一冷很多美国家庭烧的是油,而不是天然气。

我在美国生活过,他们有很多老房子,地下室有一个锅炉连着管子,有车子每周运油过来。所以天气不好,油价会上涨,波动性很大。

另外,油价有国际政治因素,由于石油生产非常集中,就那么5、6个地区。所以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一点问题,全球原油的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金属矿。像铁矿石一个重要的生产点是巴西。巴西铁矿石的蕴藏量是非常多的,但它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有时候还搞一刀切,比如巴西政府对自己的矿企淡水河谷要求非常高,动不动就让必须搞个什么工程。

所以淡水河谷的生产能力经常上不去,而且只要一出安全事故、环保一收紧,整个全球铁矿石的价格就往上涨。

第三,贵重金属。比如用来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锂、钴。马斯克就说了,现在新能源车的瓶颈在电池,电池的瓶颈就在这些贵金属。像钴是用来防止电池爆炸的。据我初步了解,钴一般就只有一两个地方生产,就在刚果那儿。

最后一个就是芯片。现在芯片成了一个资源型产品,不仅是美国卡中国脖子,现在全球芯片都吃紧,芯片生产能力跟不上。

因为现在就连台灯、电冰箱也都弄一个芯片,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了。我最近买了一辆国产新能源车,结果软件更新后转向灯不转了,拖到原厂一查说有个芯片坏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现在新能源汽车用的芯片量远超传统能源汽车,以至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许多车厂现在都停产了,就是因为芯片跟不上。所以芯片今年不仅是涨价的问题了,而是产能跟不上会制约许多企业的发展。

所以种种迹象都告诉我们,今年可能会是一个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的态势。

未来5-10年,中国经济调整的一大主线

最后讲讲产业链、供应链。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可能都被一个幻觉所迷惑了。什么幻觉呢?

疫情期间,中国的出口在全球中的占比是上升的达到14%,创历史新高。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许多企业仍然是最靠谱的生产企业。因此很多人就讲,产业链不会外移,国际上都还是相信中国的。

但其实这是幻觉。因为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顾不上这些,他首先要“保命”,要保证经济运行,所以他暂时先不会管产品来自何方,只要是他自己生产不了的就行。

而到了今年下半年,如果疫情真的能逐步远离世界的话,许多发达国家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把一部分生产企业吸引回自己的国家去。

不仅是为了贸易平衡、就业,他们其实心知肚明,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经济自给自足的能力。他们其实也很讲经济安全。

所以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趋势,一部分企业从中国搬回发达国家去。咱们要做好思想准备。该走的你也留不住,要适应这个趋势,既不要责怪自己,也不要过分地去对冲这个趋势。对此,我觉得:

1、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要去梳理各个产业有哪些环节是自己还不能控制的,要把这个短板补上。

2、一定要有核心技术。还有一些不一定是核心技术,但是很关键的零部件。举个小例子,比如电阻。电器里面都有电阻。但我告诉大家,好的电阻我们自己生产不了,基本都是日本和德国生产的。

比如制造一个高级音响或精密仪器,噪音要低,这个电阻还得要进口。过去我们觉得这个电阻不值得干,日本人做的很好,可以买那就无所谓。

但疫情改变了我们,特朗普也教会了我们,所以我们还得去培养一批隐形冠军,倒不一定是高科技,而是把一些关键零部件做出来,这样我们整个产业才能够升级。

3、希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土地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像西部,能够把东部的一些产业接过来。比如一些比较成熟的产业,不需要追着消费者偏好跑,需要不断去搞研发的产业,应该转到西部来。

在这种产业调整、变迁的背后,则涉及到了中国经济未来5-10年,甚至是15年,最主要的一个调整主线:经济地理的再布局。

这是什么意思呢?像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我们的人口布局在不同地方,而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经济活动。这个结构我们称之为经济地理。

它是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反过来经济地理的变化也会推动经济变化。两者是同步的。比如说,1000多年前,那时我们主要的经济活动聚集区还在中原一带,到了最近几百年才逐步地转移到江南。

像小说《三国演义》里,最后曹操的魏把蜀吴灭掉了,背后实际是经济因素。三国时,经济活动中心在魏国这个地方。诸葛亮《出师表》里就讲得很清楚,他说四川这个地方经济条件不好,要是不主动进攻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必须放手一搏。

从三国后到北宋,经济活动中心就逐步挪到了江南,再往后挪到广东。所以说经济的发展,是跟着人口布局、人口流动、人口迁徙的整个布局同步的。

改革开放40年,经济总量大约翻了8番,相当于过去1000多年的经济变化,但目前我们经济地理的布局是相对落后的,面临着一个上千年的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压力。

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比说东北一带。现在人口增长不如其他地区快。很多人就认为人口少了,经济一定会下滑。但我的想法是,不能这么想。

我曾反复强调,我们国内市场大循环,不可能所有产业都集中在某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所以一定要帮助东北发挥潜力,找到他们自己新产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东北整体经济规模不是说一定要跟广东同步,这个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东北经济规模也许增长得慢一点,人口相对少一点,但人群的生活水平最后还不低,还在上升,甚至比一些南方地区还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该怎么帮东北发挥潜力呢?想一想它能发展什么新产业。除了农业外,大型装备制造业还是有潜力的。我们横向对比一下,美国、德国的许多大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是天寒地冻的地方。

我举个例子,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是全球第一大重型机械卡特彼勒的总部。我去过那个厂,一望无际。这种工厂在土地成本较低、气候条件不是太好的地方,是可以发展的。

再看德国,冬天也是很冷的,但他们北边也有很好的产业,像钢笔万宝龙就是在汉堡一带搞出来的。所以当我们对东北没有信心时,想一想世界经济是怎么发展的,德国是怎么发展的,信心就来了。

我特别不同意一个观点,说东北的营商环境不好,东北的文化不适合经商,这是宿命论的说法。营商环境是内生的,通过改革、招商引资是会改变的,要有信心打破这个宿命论。

事实上我们回忆一下,1999年时沈阳的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今天美国底特律还困难。为什么沈阳能扭转局势?就是引进了一个汽车项目,财政、税收的1/3都用于经营这个项目,并带动了周边的配套产业。类似的项目,如果东北地区能引进一些的话,经济体就火了。

所以总的来说,有些地区经济总规模增长快,其他人口流出地区的人均GDP、人均收入不能掉队。这样一来,就能使全国老百姓不管去哪里,收入都能同步地提高,这是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口述: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



                        

“中国制造”真的强了? 中国制造业“第三梯队”说引争议                 
【研究员】:WH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战略清醒,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咬定目标不放松,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615364292314827.jpg

【博览财经特稿】日前,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环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指出,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社交媒体上引起的一些争议

苗圩的这一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一些争议。在观察者网评论区里看到有网友提出:“不一定都得是高端产业领先才叫制造强国吧。比如去年的口罩机、呼吸机等医疗工业用品,这么短时间就可以供应全世界,难道算不上强吗?拿英国来说,拿得出手的几样跟中国比较并不优秀到哪里吧,起码英国建造的核电还是中国中标的(注: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由中国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法电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其它如航天、造船、铁路、新能源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这些英国哪一样出色啊?”

也有网友说:“能不能这样,工信部专门做一个报告,把所有的工业门类细化,每一个子类列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再列出中国与这个国家在这个门类中的差距,根据这个报告每年更新,看每一个子类里差距是缩小还是扩大了,别每次开会了就说我们还要30年。”

但也有很多网友对苗圩的说法表示认同。“你以为你能买到的东西,都写着‘中国制造’,就是你真的强了?”

“强国标准是高端自主可控。我们大型盾构机、高铁、通讯基站世界第一。但这不代表整个制造业。”

“作为一个自动化领域的人,我所接触到的制造业,从核电到水泥厂,从汽车制造到私人塑料加工厂,从卷烟厂到自来水公司,看到的是国外的‘设备’(包括合资企业产品,设计、技术、标准来自外资)在整条生产线中的占比不小。”

“中国强大的是‘最终产品’的制造业,可外国强的是制造业的制造业——从技术、标准,到设计、检测、高级工具,到核心设备与部件。举个例子,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C(个人计算机)和单片机(你家电视的遥控器都有)——几乎任何现代制造都离不开这三种控制中枢,如果外国不卖给你甚至不再允许你用技术、架构等知识产权许可,很多工厂马上停产,电梯停运。”

“我国的制造能力在第几梯队我不知道,我只说说我的感受。我在央企工作,从事电力维护。我们这里用的空气断路器和接触器基本上是施耐德等合资产品,只有少部分用到正泰等国货。轴承全都是瑞典SKF或日本NTN,工业机器人是ABB。就连高压配电柜,是国内厂家出品,但内部关键部件都是像西门子这样的外国货。究其原因,国内产品寿命相对短,可靠性相对差。对于连续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企业来说一般不会选择国货。国产货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在细节和可靠性上差距还很大。举个例子:我们用的光电开关一直用的美国货,后来觉得降低成本换成了国产货,便宜是便宜但用不长,美国产品可以最少用一年,国内的用三四个月。花点钱没啥关系,主要是影响生产,以后就不用了。”

我常到制造业企业调研,也写过不少相关文章。在此针对“中国还处在全球制造业第三梯队”的说法做些梳理,并谈谈个人看法。

1615364305542970.jpg

客观清醒判断“第三梯队说”

首先,先要准确了解苗圩发言的内涵。

他的原话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战略清醒,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咬定目标不放松,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可见苗圩的侧重点主要是中国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门类全而不优的问题。

早在2015年11月8日,时任工信部部长的他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做学习讲座时就提出了“第三梯队说”。他说,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当时苗圩表示,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当然机遇大于挑战,经过若干阶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中国之所以“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苗圩认为主要有4个不足: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阶段,底层技术的“黑匣子”尚未突破;

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

三是部分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部分产品和技术标准不完善、实用性差,跟不上新产品研发速度。另外,品牌建设滞后,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真正体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不足。

基于以上4点,苗圩表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不会一蹴而就,至少要30年不懈努力”。

1615364322700642.jpg

苗圩是2015年提出“第三梯队说”的。有没有依据呢?应该是有的。

从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每年持续发布“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该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而且有一套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1615364333164686.jpg

由表1可见,衡量制造强国的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在权重设计中,规模不到20%,换句话说,“大”的作用不到20%,而“强”(包括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的占比超过80%。

去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里面(见表2),在被跟踪测评的世界9个主要国家中,美国以168.71分处于第一阵列,综合优势突出;德国、日本分别以125.65、117.16分稳居第二阵列,相对优势明显;中国(110.84)、韩国(73.95)、法国(70.07)、英国(63.03)处于第三阵列;印度(43.50)、巴西(28.69)排名第八和第九。中国和第二阵列中日本的差距已经不太远。

1615364343835680.jpg

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单忠德院士在解读时指出,从2012-2019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相对值的变化(见表4)情况来看,中国是整体提升最快的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发展路径,中国“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数值合计值在9国中仅排名第6,与第一、第二阵列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中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1615364354290311.jpg

除了“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信通院每年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已连续9年出版。《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2020)》白皮书指出,虽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2010年起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地位,产业结构也在优化,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工业等产业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集成电路的进口依赖占比为80%,大型优质铸锻件的进口占比为90%,高档液压件、密封件的进口占比接近100%。此外,产业链稳定风险在加大,芯片、功率元器件的国际供应仍然紧张。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9)》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电产业5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建材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4个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综上,“第三梯队说”是持之有据,客观清醒的判断。

1615364363888165.jpg

几点个人看法

1、大不等于强,但大和强也不能截然分开。因为能把企业规模做大,把市场占有率做高,从产品、管理、营销、供应链、组织等方面都需要比较强的能力。否则不可能大,大也不能久。在很多调研中看到,要上一条产能更大的生产线,不是简单做加法,涉及到大量的规划、材料、技术、工艺、风控、维护等问题,要有不少创新才能实现。可见做大也倒逼做强。中国是大市场,做大形成规模效应后,企业也有实力更多地投资研发。当然。

2、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不强,但正在“强”化之路上,且速度很快,对此还是要有基本信心。中国企业在创新之路上已经走了很远,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尽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中国企业正处在创新革命与创新演进的伟大征程之中,未来可期。

事实上,很多几年前还属于卡脖子的领域,现在已经陆续突破了,那些薄弱的产业链都在朝着“进口替代”的方向演变,研发创新现在得到的各种激励很强,有些领域也存在着“换道发展”的新机遇(如智能电动车不需燃油发动机,工业软件发展可以结合云服务的机遇)。所以在不少行业,用不了30年就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制造业。

3、“第三梯队说”“还要30年”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从大到强比从小到大更需要耐心和韧性,越往后越有挑战。对自己的成就,少说一点丢不了,而对自己的短板,低估了就会失去改进的机会。

在新浪财经上看了几十份今年两会的企业家提案。说实话有点失望,因为有全局思维和清醒认识的不多,很多都是简单地为所在企业要政策,或流于蜻蜓点水。

TCL董事长李东生在一份提案中说,“虽然中国企业已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但由于发达国家在芯片、数据、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全球价值链高端仍为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所控制,中国企业仍处于中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较低。以制造业为例,2016至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达28%以上,而研发投入却不足世界制造业研发投入的3%。同时,由于美国全面强化对华高科技遏制和技术出口管制,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路径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李东生在另一份关于“加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发展的建议”中列举了大量数字说明,国产显示面板出货总量约占全球市场53%,但面板产业中一些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仍然依赖进口。

如OLED核心材料国产化率只有17%,国产新型显示关键发光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5%,国内OLED终端材料如柔性PI、蚀刻液、显影液、靶材、封装薄膜等产品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TFT-LCD关键材料,彩色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0%,光掩膜版低于15%。AMOLED关键材料中,有机蒸镀材料国产化率低于10%,其中红、绿磷光掺杂材料、圆偏光片、金属掩膜版、透明PI膜等几乎100%进口。核心设备方面,曝光机、刻蚀设备、蒸镀机、激光退火设备、激光剥离设备等设备及上游关键零部件均被佳能、尼康、ASML等国际巨头垄断,显示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0%。此外,国内面板企业对以巨量转移、全彩显示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掌握程度较低。

从生产环节看,OLED产能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领域,如OLED发光材料制造中,粗体、中间体等生产环节的产能较为充足,升华提纯环节则面临产能匮乏问题;从技术领域看,OLED、QLED、Micro/Mini LED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制造投入不足,高端产能布局基本空白,无法对上游高端产品、前沿新兴技术等领域形成有力的配套支撑。

希望更多的中国工业家能像李东生这样,为我们呈现行业的真实图景。其实我们不怕差距,因为差距就是追赶的动力。怕的是不知道差距。甚至明明有差距却不承认。

有一句话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类似地,也可以说,“不要用数量的成就掩盖质量的问题”。这正是苗圩发言的意义。在各种成就之声萦绕耳边的时候,应该谢谢他的清醒和表达的角度。(来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秦朔)



                                 
                                           人物广角
                 



江苏神秘新首富刷新新高度 财富增速让人咋舌                 
【研究员】:WH
2020年,恒力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6953亿元,超过了江苏的民企巨头苏宁集团,成了世界500强排名107的巨头。不知不觉中,恒力集团成为了继华为之后,最大的国内民营企业之一。恒力集团与华为的营业额相比,少了大约2000亿。在恒力集团内部,华为也成为了他们赶超的目标。

                                 

1615280339627071.jpg

【博览财经特稿】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全球胡润富豪榜》,一对叫陈建华和范卫红的夫妇,以2600亿元的财富,位列全球36名,成为了江苏省的最新首富。

陈建华夫妇的财富,超过了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1880亿,秒杀了老牌首富张近东的580多亿,刷新了江苏首富的新高度。

胡润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2020中国胡润富豪榜》上,陈建华夫妇还只是1350亿元。

深入研究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陈建华的财富增长速度让人咋舌。两份榜单发布时间不到半年,陈建华的财富就暴增了1250亿元。为了不要引起大家不适,以一年进行计算,陈建华每天赚3.4亿元。

实际上,《2021年全球胡润富豪榜》的统计截止时间是2021年1月15日,《2020年中国胡润富豪榜》的统计截止时间是2020年8月28日,两者相距140天。

如果以此进行计算,陈建华的财富每天增长8.9亿,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印钞机!

但陈建华的知名度却非常低,普通大众并不知道其人其事,这与其刻意保持低调有关。陈建华之所以避开媒体,极少接受采访,刻意与大众保持距离,与其不愿公开的发家史有关。那么,新晋江苏首富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两夫妻的第一次豪赌很幸运

1971年3月,陈建华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县出生。那是江南农村的一个穷苦家庭,陈建华从小就承担生活的重担。13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在读初中,但陈建华却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养家。

陈建华年龄太小,没有太多适合他的工作,他不得不去建筑工地,做一名建筑工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并没有让他退缩。

3年后的一天,一次生产事故,让他的脚受了重伤。住在医院的半年,陈建华第一次静静思考这份工作和未来。要不是这次突如其来的事故,可能就没有未来的这位江苏首富。

出院之后,陈建华发现苏州的纺织业慢慢兴起,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这就催生了纺织厂上游的蚕丝生意,经常有工厂跑到陈建华家乡收购蚕丝。

陈建华拿着做建筑工存下的钱,做起了收购农民蚕丝的生意。头脑灵活,踏实勤奋,农民出身的陈建华,很能讨得农民们的信任。农民们愿意先给他蚕丝,等他收到钱,再给货款。这让陈建华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他就赚到了上百万元,成了当地一名大富翁。

和纺织厂合作的过程中,陈建华不仅赚到了钱,还收获了爱情。范红卫是纺织工厂里的一个会计,比陈建华大四岁。财务结算的时候,陈建华经常与范红卫打交道,一来二去,两人暗生情愫。没多久,两人就结婚了。

1615280353469274.jpg

一个吃着铁饭碗的女会计,嫁给了一个建筑工人,不得不佩服范红卫的眼光和胆识。“女大三抱金砖”,陈建华也实实在在找到了一个事业上的强大助手。这个贤内助在结婚没多久,就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

长期做纺织原材料的生意,积累第一桶金后,陈建华有了创业开纺织厂的想法。但要建一座工厂,投入巨大,谈何容易?

1994年,有一个濒临倒闭的纺织工厂,进入了陈建华的视线。一直做会计的范红卫,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于是,两人押上全副身家,并四处举债,凑了369万元,将这家工厂买了下来。

这是两夫妻的第一次豪赌,很幸运,他们赌对了。陈建华将工厂改名为吴江纺织厂,当上了总经理;范红卫辞掉了工作,成为了吴江纺织厂的财务总监。

1615280362727766.jpg

在两人的悉心经营之下,吴江纺织厂起死回生;第二年,工厂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盈利。那个时候,是苏州纺织行业井喷,陈建华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但没多久,这个行业,就遭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最大的危机。

夫妻俩第二第三次豪赌再次获胜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苏州的纺织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不少纺织厂倒闭,很多老板破产,纷纷挥泪甩卖厂房和设备。

范红卫有多年执掌财务的经验,工厂的现金流一直保持良好。每一次危机到来,危险中伴有机会。对于手握现金的陈建华来说,此时遍地都是便宜的资产。

夫妻俩进行了第二次豪赌,他们大量收购倒闭的工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这场金融危机很快就过去了,苏州的纺织行业都重新繁荣起来,而此时的陈建华,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这一次,夫妻俩又赌对了。多年浸淫纺织行业,陈建华不再满足于只做纺织,随着化纤新材料的出现,纺织行业也会面临重大的变革。

2002年,陈建华投资了22亿元,投建了化纤厂,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延伸。第二年,陈建华将旗下大大小小的产业进行整合,组建了恒力集团,正式开启了集团化运作。

陈建华在苏州成了知名的企业家,免不了与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主政一方的领导,命运也将随之沉浮。

此后的几年,陈建华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和并购,主要还是围绕纺织产业,向上游进行扩张,发展了石化、新材料和地产的业务。

经过多年布局,2010年,陈建华在大连投资了长兴岛炼化项目。他打通了从上游石油炼化,到下游化纤织造的整条产业链。

1615280372851238.jpg

更重要的是,在领导的关照下,陈建华拿到登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从2012年开始,恒力集团旗下的恒力化纤,就进入了上市辅导。2013年,恒力化纤冲刺IPO,但当时化纤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批。

在A股IPO折戟沉沙之后,陈建华并没有放弃,选择了曲线救国之路——借壳上市。

2015年,大连的国企上市公司——大橡塑连续两年亏损,陷入了经营困境。为了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大橡塑两次提出重组计划,但被当地主管部门否决。2015年6月,大连国投宣布将其持有大橡塑的30%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

根据规定的受让条件,当时只有中石化和恒力集团满足;不出意外,恒力集团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份。

随后,大连国投成立一家子公司,将大橡塑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剥离,纳入到新成立的子公司。将大橡塑掏成一家干净的壳之后,再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了恒力化纤99.99的股份。

2016年3月,恒力化纤成功完成了借壳上市,陈建华成了上市公司的控制人。恒力化纤借壳上市,实际上是陈建华的第三次豪赌,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

尘埃落定之时,辽宁省官场地震,陈建华也受到牵连,接受了问话。所幸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范红卫主持工作,恒力集团的生产和经营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没多久,陈建华也恢复了正常工作,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经济问题。第三次豪赌再次获胜,陈建华和范红卫,以及他们苦心经营二十几年的恒力集团,走上了巅峰。

陈建华的成功更离不开咬定实业不放松

2020年,恒力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6953亿元,超过了江苏的民企巨头苏宁集团,成了世界500强排名107的巨头。

不知不觉中,恒力集团成为了继华为之后,最大的国内民营企业之一。恒力集团与华为的营业额相比,少了大约2000亿。在恒力集团内部,华为也成为了他们赶超的目标。

上市公司恒力化纤,后来更名为恒力石化,股价也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从去年底的24元每股,一路最高暴涨到49元,市值膨胀到了2544亿元。

1615280383414858.jpg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伴随着恒力石化市值的一路暴涨,陈建华和范红卫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上涨。夫妻俩以2600亿元的财富,摘得了江苏新首富的桂冠,并刷新了江苏首富的新高度。

陈建华从一个建筑工人,与会计妻子范红卫白手起家,二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营业额7000亿的民企巨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陈建华的成功,离不开他敢于豪赌的性格,更离不开他咬定实业不放松。

在大量的企业家,搞多元化经营,脱实向虚玩金融的潮流下,能够从一而终,坚持初心,坚持做实业,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是他应得的回报。(来源: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 作者:江湖大大)



                                 
                                           社会热点
                 



1.9万亿美元后 美联储深处“两难”境地                 
【研究员】:WH
市场上突然额外多出来3.6万亿美元的天量国债,投资者当然会消化不良。最近,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快速抬升,就是因为市场在预期,如果1.9万亿法案顺利通过,从而导致市场上待售的美国国债规模激增,投资者将无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国债,大家不愿意买入国债,由此导致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抬升。

                                 

1615362738214979.jpg

【博览财经特稿】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经过近25个小时的审议,美国参议院以50票赞成、49票反对的一票之差的结果通过了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50名民主党议员投票赞成、49名共和党议员投票反对,另有一名共和党议员缺席。

去年3月,美国国会立法通过了2.3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去年12月,特朗普临下台之前,又是9000亿美元;现在,加上拜登的1.9万亿美元,为缓解疫情和刺激经济,美国将投入了5.2万亿美元!

5.2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中国40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外汇储备总额也就3.2万亿美元,换句话说,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劳作40年,出口挣到的美元,只有美国政府过去一年发钱总额的60%。

具体的1.9万亿里面,包含了向大多数美国人直接支付1400美元,联邦失业救济金增加到每周400美元,联邦最低工资提高到15美元/小时,3500亿美元的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援助,还有1700亿美元用于支持教育……

我一直说,做个美国人可真是幸福啊!且不说参加工作的时候,每小时最低工资100元人民币(每小时、最低),哪怕是根本不用参加工作,这一年来政府直接发钱就达到了3200美元(去年3月份1200美元,去年12月份600美元,现在的1400美元)——这还是小头,人家去年3月份到9月份,每周有600美元的失业补助金(人民币4000元,每周),后来恢复到疫情前的378美元,但现在又增加到了400美元(人民币2600元,每周)。

平均一下,从去年到今年,一个美国人不用做任何事情,只是坐在家里,政府每个月就会发放相当于人民币1.3万元的收入——更需要强调的是,美国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品价格,整体上都比中国低很多。

当然,我们有特殊的国情。用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的话来说,全民发钱等于没发钱,所以,美帝国主义的人民虽然每月能得到1.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但实际上相当于没有收入,就让美帝腐化堕落好了,我们始终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眼红羡慕嫉妒恨之外,我们最关心的是,美帝1.9万亿美元从哪里来?

当然是美国政府借债。简单说,就是美国政府额外发行1.9万亿美元国债,然后让大家拿出美元买买买,借给美国政府。问题来了,谁来买这1.9万亿美元的国债?

要知道,美国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已经连续50年入不敷出,年年借新债还旧债,而且其债务的规模越滚越大。仅从联邦政府负债来看,2020年初国债总额还只有22万亿美元,现在已经高达28万亿美元,整整增加了6万亿美元……

1615362754250402.jpg

美联储处于“两难”境地

有个笑话:记者采访一个负债累累的老赖,问今年还债的情况怎么样啊?

老赖回答说,我去年欠了10屁股债,今年还了9屁股债了。

记者说,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嘛,大部分债务都还了。

老赖说,是的,很不错,现在只剩下一屁股债了!

对美国国债来说,如果把银行、保险机构、海外央行、各国政府等,都归类到投资者的话,美国国债的买家可以分为两类:美联储;投资者。

投资者来买,意味着大家接受目前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同时市场上的美元总量也没有变化,只是由投资者手中,转移到了美国政府的手中。

但是,如果是美联储来买,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美联储购买,就是凭空印钞票(就是在键盘上敲数字而已),意味着市场上的美元基础货币数量在大量增加。

我们都知道,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联储在疯狂印钞,根据其资产负债表情况,2019年底的资产规模还只有4万亿美元左右,现在已经暴增到了7.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联储狂印了3.5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大水漫天,由此导致了各类资产价格飞涨……

美联储不要碧莲,疯狂印钞,一年印3.5万亿美元;但相比美国联邦政府,它还不够不要碧莲,因为美国政府一年借债超过6万亿美元!

根据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去年一共增持了2.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其狂印的3.5万亿美元新钞票中,有2.4万亿的美元,都是通过购买国债而印刷;从美国政府角度来看,过去一年新发行6万亿美元国债中,有40%已经被美联储买下,剩下的60%,还是要依赖于市场来消化和购买。

市场上突然额外多出来3.6万亿美元的天量国债,投资者当然会消化不良。最近,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快速抬升,就是因为市场在预期,如果1.9万亿法案顺利通过,从而导致市场上待售的美国国债规模激增,投资者将无法承接如此大规模的国债,大家不愿意买入国债,由此导致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抬升。现在,1.9万亿美元法案真的通过了,证明市场的担忧是非常靠谱的。

从2020年5月初到现在,10个月的时间,美联储持有的国债从4.02万亿美元增加到4.87万亿美元,美联储平均每个月大约购买850亿美元国债(见下图)。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国债却从25万亿暴增到28万亿美元,平均每个月借债额高达3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每个月市场上就额外多出来2150亿美元的国债,需要投资者打开钱包,拿出美元来购买……

1615362769343478.jpg

问题是,投资者哪里像美联储,有无限的美元来购买国债?为什么过去几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说到底,就是因为美国政府比美联储更不要碧莲,借债的速度远超过美联储印钞的速度,让市场消化不良,所以国债价格就逐渐下跌,收益率开始逐渐抬升……

当有人询问,美联储和财政部对国债收益率抬升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们居然恬不知耻一致口径地说,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太好,疫情受到了控制,市场想要更高的收益!

真是经济复苏前景这么好,失业人口怎么还超过1000万,拜登政府是傻逼还是傻逼的平方,居然开出来了1.9万亿美元的支票?如此大规模的刺激,是想把美国经济一把火烧掉么?

根本就是因为市场消化不良,所以国债收益率才快速抬升,扯什么经济复苏前景看好,还有一大堆经济或金融专家跟着鹦鹉学舌。

也正因市场无法吸收如此大规模的国债,有人就此认为,从现在开始,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将持续大幅度抬升,现在其收益率是1.6%,结果,有人喊出来2.2%,有人喊出来2.6%……这走入另一个图样图森破的极端。

国债,除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外,还有美联储呢!从诞生那一天开始,中央银行一直都是与中央政府穿一条裤子的!理论上说,人家美联储可以无限购买,将美国国债收益率买成负值都有可能——日本、德国不都已经这么干了么?

有人就问了,扯那么多干嘛,说说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当然无法预测未来,但敢确定,如果市场承接不了拜登政府这额外的1.9万亿美元国债,美联储一定会印钱购买,不会让美国政府像希腊政府一样,发债都没人买!

美联储现在也是处于“两难”的境地。要么,大量印钞购买国债,当然可以压低国债收益率,但过去一年的疯狂印钞,让美元信用已经丧失了太多太多,如果真的不管不顾地持续印下去,甚至把美国政府每个月发行的3000亿美元国债全部都给购买了,全球的美元金融体系可以提前终结了。

如果为了保持美元信用,不再购买国债,那美国政府的国债在市场上会变得屎一样,国债的价格会暴跌,收益率可能直线上升,甚至像当年的希腊一样,政府根本无法实现融资。

简单说:美联储印钞购买全部国债,美元立即死;美联储一点儿不再购买国债,美国联邦政府立即死。在这种两难情况下,如果你是美联储,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

当然是每个月都购买一部分国债,既不让美元立即嗝屁,也不让美国政府立即嗝屁。

如果是国债收益率相对较低,就减少购债规模,比方说2020年5月到现在,让市场消化那些国债,提升美元信用;如果是国债收益率抬升,威胁到美国政府的融资,那我就会加大购债规模和力度!

至于美元本身,让它慢慢贬值就好了,反正,从50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到现在,美元的价值已经贬值为原来的2%,也不在乎多贬值那一点点。

美国政府融资所能容忍的收益率上限,也就在2%左右,超过1.8%都属于不可持续的情况。所以,当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过1.8%之后,美联储必然会出手,加大其购买国债的规模,从而抬高国债价格,降低国债收益率,避免让美国国债像当年的希腊国债一样没人购买……也就是说,接下来,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限就在2%左右,不可能再高了。(来源:财主家的余粮(CaizhuFinance) 作者: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房地产调控到一切包办程度凸显地方政府两难                 
【研究员】:WH
无论是从商业道义、商业规则的角度,是风险角度看,按揭利息上涨作为调控工具都是很不妥的。但是,这也是政策压力的产物——明明远低于平均坏账水平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怎么成了“金融体系最大风险”的,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中经常带上银行,也是可以玩味的看点。

                                 

1615278256671774.jpg

【博览财经特稿】春节前至今,很多城市推出了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除了传统的限售限购限贷之外,更多了对二手房中介的很多限制,甚至限制中介带客人看房的次数之类的。限购、限价、限贷、限离婚、限挂牌、限看房的立体化、全方位限制,肯定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政策奇观。

本轮的房地产调控历时超过五年,各地的规定繁杂多如牛毛,想要看懂不容易。

把“房价必跌”当信仰的“恨房党”曾经是出台一波调控政策就拍手称赞,也到了审美疲劳的无力鼓掌,甚至一脸懵圈——“怎么调控了也不跌啊?”、“越调控越涨”啊。

他们可能不理解,无论限什么,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关键还是供需关系,而不是被限者的痛苦指数。

针对供给端的调控政策基本不降房价

要看懂调控政策,还是要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

首先看供给端的调控。政策五花八门,但是规律挺简单的。以热点城市的供给稀缺为前提,凡是扩大供给、降低供给成本的政策都是有利于降价的。反之,至少不是促降价,甚至是潜在的涨价动力。因为中国热点城市的房产市场基本上是供给稀缺的卖方市场,供给端增加的成本最终都会传递到买房。

比如说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门槛。“恨房党”看着解气不?让你房企赚不到钱很符合很多人的心态。再如,二手房市场的新房限售,五年不准卖或者五年内出售增加税费。“恨房党”又可以解气了,卖家快速变现炒房不可能了,赚不到钱了。

遗憾的是,解气归解气,这些提高供给端出售成本、降低供给量的调控最终都是房价上涨的动力。即便是增加了房企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门槛,房企迫于压力做出了降价促销,也只是一时的降价效应。这个短暂的降价窗口会把实力薄弱的中小房企挤出行业,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这轮调控之初就发生过了。但是,行业集中度的最终结果肯定不是促进跌价,垄断优势扩大甚至可能是房价上涨的因素。

1615278267434861.jpg

那么,一手房的限价呢?这个比较曲折了。如果地方政府的行政定价基本上和市场预期价格持平,那么限了等于没限。如果明显低于二手房价格,也就是所谓“倒挂”,那么“买到等于赚到”的强烈动力会成为最好的促销手段。

地方政府在供给端的调控政策其实很少有促使房价下行的实质动作,还会经常配套一些“对冲”。比如说前几年常见的一手开始限价,另一手开始减少土地供应。虽然“恨房党”主导的舆论对不利于房企和买房者的政策都是不加甄别地鼓掌叫好,但是实际上这种在价格下行阶段的“捂货”行为压根就和降价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反之,“倒挂盘”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降价效应的“对冲”,虽然定价确实低了,但日光盘、打破头的热闹场面无疑让稀缺气氛更为浓烈了。

地方政府如果真正想引导房价下跌的政策,那是需要上一些“硬菜”的。比如,加大土地供应,但是这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不是轻易可以做出的决定。当然也有明显的例外,比如河南的郑州,“大省会”加持下人口流入加速,房价一再走高,但是土地供应量一上去,房价就跌回去了。对其他地方政府而言,这是个教训而不是榜样。

限制需求不等于消除了需求和所有的市场价格机制一样,价格降低只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供应充足的“吃到饱”,和“不让吃”的需求消失。既然供给端没有让“吃到饱”,那么“不让吃”也是个的办法。这个方向上,各地政府的作为就比较积极了。

热点城市即使积极吸纳人口进入,也没有放松购房资格的限制。先落户后购房的“循序渐进”,其实是一个市场准入的门槛。这样做减少了需求,理论上是可以降低房价的。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在一些人口流入量大而且富裕程度高的城市,构成的需求增量远大于供给量,靠购房资格限制削掉些边边角角其实没有多大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多年红得发紫的杭州,“电商之都”太不缺需求了。

再有一种,吸纳人口不积极,但内生需求大的,新进人口的资格限制在短期内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上海就是典型,严控人口进入的形势下,去年下半年这轮大涨其实主要是棚改和本地居民改善型需求所引发的。“博士上书”再热闹,也只是个热闹而已。

对本地需求的抑制,各地政府也在做。主要是针对“规避政策”的加码,诸如限制离婚之类的。这属于官方和民间的政策博弈,与房市的宏观定价关系有限。

显然,地方政府在本地购房资格的“抑制需求”方面总体上比提高供给、降低供给成本上要积极。因为,这种行政手段的“抑制需求”并不是真正消除了需求,只是在需求端筑起了一个堰塞湖罢了。政策可以把水龙头关掉,也就可以把水龙头放开,不会对政府持有的土地资产价值产生威胁。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抑制需求手段,那就是提高价格以外的买房成本,那就是提高金融门槛。按揭利息上浮,本来还能勉强买得起的变买不起了,确实打消了一部分买房者的购房意愿。

但是,“恨房党”真要买房时也会因此大大受害——价格是没涨,可是不影响你的荷包变瘪。要不要鼓掌,各人看着办,自己买不起也看不得别人买的是可以鼓掌的。

1615278278394271.jpg

必须指出的是,在目前的经济背景和供给稀缺的情况下,按揭利率提高是相当危险的,与所谓“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是逆向操作。但是,流入房地产业的贷款规模被压缩,中国银行业来自房地产企业端的收益下滑,需要换个方向分蛋糕的。

至于最近开始的限制二手房交易的种种措施,尽管有种种意图的说明,其实对长期价格没有什么影响。增加了一些交易环节的“粘滞阻力”罢了。倒是会让二手房交易的数量明显下降。这无疑也符合地方政府的意图,房价指标也包含了交易量,降低一点指标会好看些。

二手房市场大部分房东都有很强的博弈能力——当年买入价远低于市价,如果是十几年前买入的,甚至是目前市场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政府强行抑制价格,无非就是不卖了。何况这种强行抑制挂牌价的做法,在法理上确实很难说的过去。

至于限制中介带客户看房的次数之类的政策,效果能有多好呢?九尺大汉舞个绣花针扎蚊子,表演性很强,伤害性不大。房市体大,不宜作为《笑傲江湖》的片场。

抑制需求端,整体上讲,地方政府是认真的,至少比扩大供给要认真。但是,抑制也只是抑制,并不会消除需求。这在中国房市的周期性变化中是很明显的,“五年之约”的涨价周期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地方政府的两难,银行的算计

“一城一策”之后,地方政府在房市调控的操作层面的话语权是增强了。因此,中国房市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此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机制是是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半市场机制”,土地供应价格决定了房价的基本面。银行控制的金融端有仅次于地方政府的话语权。而被“恨房党”恨得眼睛出血的房地产商其实影响力也就那么回事了,在前台蹦达的不一定是主角,也许就是个龙套。尤其是在强势的热点城市中,房价本来也不是房企可以说了算的。

长期调控加码后,地方政府实际上全面接管了一手房市场的定价权。从土地供应量、土地价格到最终房价都由政府一手包揽后,“半市场机制”基本上也就剩售楼处里谈个“现金全付能不能打折”的千分之几。至此,房企只是个金融渠道兼实施开发的操盘者,定价权是完全没有了。

能够直接影响定价权的只剩下地方政府了,“恨房党”并没有看到政府把价格打到腰斩之类的爽文结局。其实,调控到了一切包办的程度,更凸显了地方政府的两难。

一方面舆论压力和上级政策有抑制房价的强烈压力、政绩考核,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的缺口是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只能巧妙地走在钢丝上实施调控,这是一个权利巨大但又处境为难的市商角色。做市商就有做市商的逻辑,哪个市商肯轻易让存货降价、贬值呢?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城市管理者相对宽松些,土地财政依赖度相对低,施政就从容些。模范当然是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平稳温和的涨价趋势不会过度刺激舆论,政府无需过激干预。一旦涨太快了,政府的政策抑制会比较有力,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地急于求成。总体上,上海做到了房地产政策是为城市发展的大格局服务,比如推出“五大新城”、“G60走廊”也不必担心土地供应量太大冲击了房市。

最麻烦的深圳,深圳政府一直自夸的没有土地财政依赖,其实是没有土地供应空间。整个房市在狭小的存量空间中激烈博弈,房价的大起大落让人猝不及防。而鹏城的特殊地位,又具有全国影响,确实让人头痛。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深圳的楼市在未来也会是个“淘气包”。

其他很多热点城市处境大体差不多。涨快了难看,跌大了伤身,左右为难、如履薄冰。但是,作为土地供应垄断供应者的角色决定了,对土地保值增值的考虑是优先的。

因此,引导价格长期下降的政策是罕见的,周期性的抑价往往还要配合供给量下降、压制需求的措施,以降低交易量的“捂货惜售”。反之,财政需要卖地款补充时,就会出现井喷,然后急速收拢。

如此反复,就是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步调。这种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对房市心态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总体不利。但是,这也是现实的财政状况所决定的,短期无法化解。

1615278290217075.jpg

银行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也是两难。业绩利润是要的,但是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业的政策红线也是要的。中国房屋按揭的坏账率极低,银行从业绩角度是很难放弃的。

也正因此,各种增加按揭利息的薅羊毛就薅到极限的玩法就打包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中一起来了。

无论是从商业道义、商业规则的角度,是风险角度看,按揭利息上涨作为调控工具都是很不妥的。但是,这也是政策压力的产物——明明远低于平均坏账水平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怎么成了“金融体系最大风险”的,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中经常带上银行,也是可以玩味的看点。

总之,眼花缭乱的限购、限价、限售、限贷、限离婚、限挂牌、限看房……,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还是要细细思量的。

房住不炒之后

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曲曲折折,最大的成果是“房住不炒”已经实现了。作为固定资产,房产确实不应该成为短期炒作的对象。限购、限价、限贷、限离婚、限挂牌、限看房的全面限制,大规模短期炒作是无法操作的。

因此,应该承认,就这轮涨势而言,需求端并没有多少“炒家”。其中确有对货币放水后的避险意识,但是那也不是为了短期获利的炒房。但是,你总不能指望人家买房后天天盼着跌吧?

所以说,房地产调控政策也进入了深水区,怎么看待和应对市场正常的购房需求呢?这是一个难题。涉及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个人家庭投资的渠道那么少?

到底是房价高了,还是收入增加慢了、土地供应限制太多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到底在哪个领域?地方财政怎么解决?

等等所有经济问题都让房地产背锅,确实能赢得经济民粹主义的叫好声,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好在这次两会已经有了明确的政策方向,对民生和收入增长的高度重视,可能比限购、限价、限贷、限离婚、限挂牌、限看房更触及根本。(来源:功夫财经(kongfuf) 作者:关不羽)



                                 
                                           形势分析
                 



关注两会区域发展四大信号 中国城镇化“引擎”将继续快速运转                 
【研究员】:WH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明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1615360692778406.jpg

【博览财经特稿】全国“两会”从来就具有风向标意义。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其意义就更显特殊。近几天与“两会”相关的话题、信息很多,各方解读也很多。

仔细阅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目前所公布的内容,并结合相关部委接受采访时所释放的信息, “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有四大信号值得注意。

“愿落尽落” 再造“一亿人落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曾明确,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到去年10月,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数据,这一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但这并非是大规模人口进城落户的终点。“十四五”期间,人口城镇化还将迎来一个高峰期。

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明确: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中常住人口折算比例,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分配主要依据跨省落户人口数量确定。

上述内容,再次重申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这意味着,未来绝大部分城市都有望实现“零门槛”和接近“零门槛”落户。

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则是要进一步解决一些城市在放松落户,和落实市民化待遇等方面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落户,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给出了一个最新的说法——“愿落尽落”。

具体语境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处在60%—70%之间,所以这个阶段还是一个较快发展的中后期,也是全面转型的关键期。要继续降低入户门槛,实现“愿落尽落”。

按照这一说法,未来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升5到10个百分点。以14亿人口总量计算,这将涉及7千万到1.4亿的人口进城。与“十三五”时期的“一亿人落户”规模大致相当。

如果说过去是城市择人,那么,在持续了数年的“抢人大战”之后,人选城市将愈发成为主流。城市如何待人、留人,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现在来看,至少未来5年,中国城镇化的“引擎”还将继续快速运转。

不过,请注意发改委的措辞——一个较快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也就是说,“十四五”规划之后,中国城镇化速度可能放缓。那么,未来5年,可能是那些想要靠人口逆袭的城市最后的机会。

从超大到大中城市,再到县城城市大分化开启!

多数人还是关心,自己所在的城市未来到底如何?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已经划出了重点。简单说,未来城市的发展有三个重点区域值得关注。

首先,超大城市要推动“瘦身健体”。具体是这样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部分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划定并坚守城市开发边界,慎重撤县设区。二是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导过度集中的资源要素逐步有序转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三是与周边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等联动发展,通过推进交通一体化,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6个,分别为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

1615360714556297.jpg

还有十个左右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如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这些城市,未来撤县设区的可能性都将进一步降低。

而它们周边区域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都市圈建设。

关于都市圈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有专门着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这里透露两点信息:一、都市圈,必须是围绕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二、判断都市圈相关区域的价值,有一个标准就是“1小时通勤圈”。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投资、置业都要慎重。

其次,大中城市则要完善功能。要发挥大中城市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活品质。

这类城市应该是以少数二线和三线城市为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多数省份的副中心城市。比如,四川的绵阳、宜宾、南充等;湖南的岳阳、衡阳等;湖北的襄阳、宜昌等。

无论是产业还是人口,以及城市功能,这些城市未来都有一个“强身健体”的过程。

再次一级,则是一批县城将迎来机遇:县城要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乡头城尾”,是服务亿万农民的重要阵地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十四五”时期要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的县城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地区的县城建设,合理支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加强边境城镇建设。

去年,求是杂志刊发的权威文章就提出: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联系起来看,信号已经是非常明确。在大城市为王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小城市、县城都没有未来。相反,一批区位、潜力较好的县城的价值将被重估。

简而言之,未来超大、特大城市要优先发展周边区域,“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大城市要增强自身的人口、产业承载力;一批县城将脱颖而出。没有意外,未来的进城人口也将主要流向这些区域。

长江中游城市群官宣“第五极”?

未来城镇化的重点,依然是城市群。规划纲要草案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方面提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级,看作是对主要城市群综合实力的划分。

不过,这与前段时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公布的4极,8“组群”,9“组团”格局有一些差异。

1615360731675096.jpg

比如,长江中游城市群就与4“极”并列,这应该预示着综合地位的升格。

值得一提的,草案在“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部分还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这一表述被普遍解读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之后的“第五极”。

1615360742925239.jpg

而点名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也是肯定了这两大都市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领头羊地位。恭喜武汉、长沙两座城市的战略地位站上新台阶。

根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分级,未来中部地区将依照综合实力分别形成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中原、山西中部城市群。中部崛起,值得期待。

一大波政策礼包将砸向东北

2019年底,求是杂志刊发《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提到:2012年至2018年,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8.7%下降到6.2%,常住人口减少137万,多数是年轻人和科技人才。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

由此提出——下一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要有新的战略性举措,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现在,答案来了。规划草案明确: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其中,把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放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之后,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日前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方面有何举措”一问时,有更具体的回应:

为进一步加强对东北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下,建立了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下一步……加快研究制定东北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

公开信息显示,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建立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这个通知加上最新的部委表态,释放两点信息:

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获得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下,足见其分量。

二、东北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已经在路上,一大波政策礼包正在砸来。

当然,外界最关心的东北话题之一——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能否落户东北,或也即将有答案。(来源:西部城事(xibuchengshi0518) 作者:西部菌)



                        

“两会”没提房地产税与棚改 暗示一个重要信号                 
【研究员】:WH
大家都在猜测这个长效的楼市调控机制何时落地,又会怎样征收。开始大家都在争论,房地产税到底能不能征的问题,国外征收房地产税,是因为他们的房子都是永久产权,但我们的房子只有70年产权。但后来,管理层一锤定音,房地产税一定会征收。后来的讨论,就变成了何时落地,怎么征收的问题。

                                 

1615449160799362.jpg

【博览财经特稿】在两会上,房地产再成热门话题,报告中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如下: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房价不可能大跌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新开工建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这次对房地产的表述中,有新增内容,也略去了一些内容。

新增内容主要有要增加住房供应……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此点耐人寻味,也切中要害。

当下的社会矛盾,就是年轻人对于住房需求的矛盾。在房价高不可攀的当下,一线与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房子,已经成为了富人的玩物。普通工薪阶层与房子基本无缘了。

十年前,虽然房价相比于工资也不低,但普通工薪阶层奋力一搏,在大城市购房希望仍在。现如今,普通的白领,奋力一跳,也难以够得着。

1615449175363765.jpg

年轻人只能租房居住,望房兴叹。如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解决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怎么解决?很多人估计会认为,政府可能会让房价大跌,跌到很多人都能买得起。

这种念头千万不要有。房价不可能大跌。解决的办法,估计也只是大力发展租赁行业,或者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真正阻挡房地产税落地的是时机

再来看看,本次报告对房地产的描述中,略去的内容。

1615449189535043.jpg

略去的内容主要有房地产税和棚改。

关于房地产税的话题,自2016年中科院在其《经济蓝皮书》中呼吁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落地后,坊间就没有停止过讨论。

大家都在猜测这个长效的楼市调控机制何时落地,又会怎样征收。开始大家都在争论,房地产税到底能不能征的问题,国外征收房地产税,是因为他们的房子都是永久产权,但我们的房子只有70年产权。

但后来,管理层一锤定音,房地产税一定会征收。后来的讨论,就变成了何时落地,怎么征收的问题。

多次强调过,房地产税不可能会快速落地,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理由很简单。房地产税的目的,不是为了调控而来,而是为了取代土地财政而来,成为新的税种。既然如此,落地的时机就是关键。

所以说,掣肘房地产税落地的,并非是细节制定耗费时间,诸如该怎么征收?该征多少?哪些城市该征?房地产税,国外早有经验,我们只需结合自己的国情来制定,并不难。

也不是个人名下房产信息不好统计。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网、70年产权续期修法问题都已经解决,即使暂时没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也都不是问题。真正阻挡房地产税落地的,是时机。

什么是好时机?就是当主要城市都差不多进入存量房时代,卖地收入不再丰厚的时候。

这时候,土地财政不丰厚,房地产税适时推出,对拥有多套房的人每年征税,便可补齐失落的土地财政。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2020年突然不提房地产税,2021年再一次没有提到。看看2020年主要城市的卖地收入就能明白。

1615449204592606.jpg

连续两年没有提及房地产税,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短期内不会出台。

没提棚改对三四线城市楼市是个大利空

再来看看没有涉及棚改一事。 这一次只提及旧改,没有涉及棚改。这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是个大利空。

我们都知道,棚改尤其是货币棚改,是支撑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楼市繁荣的关键。

不提房地产税,是因为时机未到,很多城市还需要依靠土地财政来运转。而不提棚改,尤其是货币棚改,是因为棚改让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大涨了一轮,需要消停一下。

很多人不明白,很多经济基本面不好、人口滞涨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为何也能跟涨,且涨幅还不小。道理就在于当初管理层提出的去库存和货币棚改。

所谓货币棚改,就是所谓货币棚改,就是管理层划定棚改区,收回土地,然后补钱给你,让你购买新房。

1615449220822672.jpg

购房需求推动下,三四线的房价自然有了支撑力量。而地方政府则通过收回的棚户区土地挂拍,拍地来的钱一部分用来偿还国开行的贷款,另一部分就留着自己用了。

但自2019年开始,棚改就大幅下滑,数量几乎腰斩。2020年继续下滑,2021年估计趋势不会改变。

1615449229404040.jpg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4年至2018年,棚改数量一直在增加,尤其是2015年出现了陡增。而上一轮全国房地产牛市,就是在2015年发动的。

如今棚改熄火,而全国人口仍大量从三四线城市流出,流向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内。

在人口流失、货币棚改熄火的背景下,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存在下行风险。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多数,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依旧会固若金汤。比如上海周边的嘉兴、湖州等,大湾区的珠海、惠州等。(来源:城市财经(jigongzi90) 作者:公子不悔)



                                 
                                           社会透视
                 



正被职场排挤 没想到”中年危机”如此不堪                 
【研究员】:WH
4年前,刘蓓就已经是某企业的市场总监了,当时,夫妻二人的年薪加在一起超过60万元。他们曾经对生活有着很好的规划,但因为孩子生病,刘蓓不得不辞职在家当了一年半的全职妈妈。孩子康复后,刘蓓想要重返职场,但因为工作经历出现断档,只能通过降薪、转行才找到一份工作。

                                 

1615365687942853.jpg

【博览财经特稿】“金三银四”是职场人的黄金跳槽时间,但赵华正在被职场排挤,面临失业。

35岁的赵华,在半年前加入了国内某互联网大厂,是一名P7职级的运营经理,年收入近40万。在此之前,赵华曾是某企业的业务线副总裁,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入职了该大厂。最乐观的时候,赵华还有着该大厂几十万的期权。如今,这一切都将离他而去。因为项目被解散,赵华正面临着内部转岗。从接到转岗通知到现在,2周的时间,赵华面了6个岗位,其中四个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与能力无关,而是年龄太大。

爱人刘蓓的麻烦还要更大。还有两个月,刘蓓将满32岁。曾经的她以为“三十而立”,然而现实却是,她已经失业近半年。

4年前,刘蓓就已经是某企业的市场总监了,当时,夫妻二人的年薪加在一起超过60万元。他们曾经对生活有着很好的规划,但因为孩子生病,刘蓓不得不辞职在家当了一年半的全职妈妈。孩子康复后,刘蓓想要重返职场,但因为工作经历出现断档,只能通过降薪、转行才找到一份工作。为了证明自己,刘蓓加班、熬夜,工作十分努力,但最后还是被辞退了。如果接下来的两个面试赵华依旧失败,那他们将失去经济来源,夫妻二人就不得不带着孩子离开北京。

“35岁,我被大厂否定了”

赵华今年刚好是“35岁职场危机的本年”。

2020年中加入了国内某互联网大厂,负责一款校园APP的运营,职级为P7,年薪40多万。

在这之前的几年里,赵华的职级都是公司副总裁。之所以进入大厂,是为了更好的福利与发展。

在进入该大厂的第一天,赵华就过上了人们口中大厂该有的生活,每次下班到家都是晚上十一点左右,有的时候甚至1点才能到家。“白天见到大boss的时候比较少,通常四五点他才会来,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开会,会议一般会持续到晚上很晚,十点十一点是常态,固定会议一周就是3次,所以基本每天临下班都要开会。”

赵华透露,自己参与的这个项目已经运营了几年,但是市场拓展的不是很顺利。之前由于拓展出现了违规,在应用商店出现了大量的差评,使得用户口碑极差。

于是,赵华与团队的小伙伴,通过线下反哺线上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将原本的口碑开始进行扭转,并带来了过万的日活。他本以为这样的努力,可以有一份长久的工作,甚至觉得通过努力,这个APP一定会成为有价值的APP。

但好景不长,2020年12月,即将转正的赵华提交了申请。在提交申请之前,刘蓓曾建议赵华,去问问其他同事,转正需不需要向领导示好、送礼什么的。同事私下告诉赵华,是需要表示表示的。

可赵华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没有过任何违规,还曾经把即将被放弃的项目做到了日活过万,也算有过不错的业绩了。可业绩并没有成为赵华能否转正的必要条件。

到了2021年1月,转正申请没有批下来,赵华却接到了项目解散的通知。“公司让我们内部转岗”。

然而,像赵华这样P7职级的岗位,在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部门都不会太多,基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再加上工作内容是否匹配等,赵华能申请的就更少了。

虽然可供选择的职位不多,赵华也觉得自己能力没问题,面上一个应该问题不大。于是,赵华在仅有的岗位中尽可能多的申请了6个岗位。然而在面过之后,有四个都被当场拒绝,拒绝的理由则是赵华在准备面试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在内的“年龄太大了”。

在面试的时候,一个HR直言,“90年的在他们项目中都算年龄大的了,整层楼下来基本上都是90后。”

“其实所谓的内部转岗和社会招聘相比较没有什么区别,业绩和年龄比,年龄似乎成为了先决的硬性条件。”赵华很无奈的说。

“我不仅是leader,还是位妈妈”

赵华现在才面临失业危机,但在半年前,爱人刘蓓就失业了。为了找工作,她开通了招聘平台的金卡,投递了超过1500个猎头职位,但全部石沉大海。这半年来,赵华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但这不是刘蓓第一次被迫当全职妈妈。2016年3月,27岁的刘蓓从北京某物业公司离职,转行到一家影视公司做运营。彼时,刘蓓已经做到了该物业公司的运营副总监,但对影视行业的热爱还是让她选择了跨出这一步。

四个月之后,刘蓓成功帮该影视公司搭建了自己的主角IP,并实现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刘蓓也因此得到了晋升,做到了运营总监的职位。

2017年是刘蓓和赵华夫妻二人事业最巅峰,他们也在这个时候商量着在北京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遇上了第一次“危机”,刘蓓也因此第一次成为了全职妈妈。

2017年3月,刘蓓正忙着维系开拓公司相关公共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媒体、业内以及政府等职能部门,以提升公司的商业价值。“如果当时顺利完成那一阶段的维护,我应该能得到在该公司的二次晋升,薪资也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但生活给了她一次“毒打”。同年8月,刘蓓五岁的孩子被诊断出免疫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长期住院。他们夫妻二人必须有一人选择离职在家照顾孩子。

一方面孩子更想让妈妈陪伴,另一方面则是当时赵华的薪资更好一些。为母则刚,刘蓓放弃了事业。

一年半之后,孩子虽然还需要吃药、复查,但已无需长期入院。此时的刘蓓,也开始计划重返社会。这个时候,刘蓓第一次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从计划重返职场到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刘蓓用了半年的时间。“多数企业看见简历时,不管履历多么好看,只要有过断档,就根本不会接受”,刘蓓颇为无奈。

此刻的刘蓓方才意识到,平行工资是不可能找到适合的工作了。最终,她不得不降薪40%才得以重返职场。但令刘蓓没想到的是,兢兢业业的她,竟被这家公司“送”进了心理诊所。

“我需要工作,也必须坚持”

刘蓓进入这家公司之前,从HR到CEO,一共面了三次,对方都明确告知她公司的业务和影视相关,也有在制作中的IP,但真正入职之后才知道,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关系。该公司也只是一家服务企业的SaaS公司,所谓的电影不过是为企业提供电影服务。

尽管还是做着运营相关的事情、尽管早已和影视毫无关系、尽管这些事情在面试时,自己都没有被对方所告知。但为了能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刘蓓都咬牙接受了。降薪、跨行,一切从头开始,“肯定会很难”,刘蓓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刘蓓过往的从业经历里,不管在职还是离职,她都能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一方面是因为她工作能力突出,被人信服;另一方面则与她开朗的性格与较高的情商分不开。唯独这次,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勾心斗角以及阶级鄙视链,把刘蓓打得“一败涂地”。

在这家近300人的企业服务公司里,有着20多个同职位的高管,刘蓓是为数不多的女性。

在刚来该公司的前两个月里,为了尽最大的可能缩短沟通成本熟悉公司的业务,刘蓓每天都在协调着各个部门高管的时间,就是为了可以能够在一周里和几位高管坐在一起了解业务。

但刘蓓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得到CEO的认同,反而为自己招来了非议。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刘蓓在吃完午饭休息的时候,听到同事在讨论她,“说她是个只会开会的花瓶。”

听到这些话的第一时间,刘蓓确实很生气,但更多的是不解。她不明白,明明自己在认认真真做事,为何还会得到同事这样的评价。刘蓓甚至一度产生了自我怀疑,难道是自己的业绩还不够好?

就这样,在入职公司三个月的时间后,刘蓓带着四个下属,优化了一条公司即将淘汰的业务线,将业绩提升了3倍,流水近一个亿。可这些成绩依旧并没有帮助她“扭转局势”,反而让人际关系持续恶化,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在新产品搭建的过程中,刘蓓的一位下属每天晚上给她打电话,询问工作进展、关心她身体状况并虚心学习工作技能。

可让刘蓓大跌眼镜的是,在她毫无保留地把技能、PPT要点都告知给同事时,对方竟然把功劳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并把她整理的工作要点,稍加编辑后直接递交到了公司CEO手里。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同事因此得到了晋升。

人心、人性是最不可深究的,是刘蓓对这家公司同事的评价之一。但从入职到第一次崩溃,刘蓓在这家公司的遭遇,却比上面的情况还有糟糕。

“我记得是在一个星期一的晚上,CEO告诉我第二天有个活动,需要公司最新的数据和对外的介绍,让我务必今晚改完。可当时已经临近下班了,没办法,工作又不能不做,我就只能把工作带回家,把孩子哄睡之后继续做。”

可令刘蓓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在晚上十点钟,把PPT发送到工作群中的3秒内,便接到了一位在工作中毫无交集的男同事的电话,“对方二话没说就是一顿骂。骂我做作,就会做表面功夫,骂我当XX还立牌坊……”说起这段往事,刘蓓更多的是无奈。那天晚上,是刘蓓近10年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嚎啕大哭。

但在这家公司就职的一年半时间里,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我真的看见了社会的歧视……”这是刘蓓对在这家公司从业经历的评价。

她不明白是公司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她悄悄地走进了一家心理诊所。“当时医生告诉我,很幸运,我没有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成为一个‘坏人’。”心理医生的一番话让她坚信,自己是没问题的。

赵华当然劝过刘蓓放弃这份工作,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收入都相对稳定,没必要让刘蓓工作的这么辛苦。但刘蓓却不这么认为。“我需要工作,也必须坚持。”

生活的毒打还在继续,虽然孩子不用住院了,但还需要定期地复查、吃药。后来,父亲又因为心梗紧急送医,医生说,再晚五分钟就可能没命,同期外婆也去世了。“我不能被生活击败。”刘蓓喃喃自语。

但半年前,刘蓓还是被公司辞退了。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疫情业绩下降,解散整个部门。而老板和她说的理由则是,能力没有问题,但是性格有缺陷,做事情对结果要求过高,有些事情做到差不多就行,没必要尽善尽美。但是刘蓓心里清楚,是因为自己在团建中,不会喝酒,狼人杀水平弱,老板生日的时候也没有送奢侈品,导致了大家觉得她不合群。

可即便如此,刘蓓都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她还是乐观地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在这半年中,投递了1500多个岗位,接到面试通知的仅仅10家,而明确表示可以接受我的,只有一家成都的公司。”

直到此刻,刘蓓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社会淘汰了”。“我父母都是公务员,在我的记忆里,他们都是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工作才刚刚有起色。我爸爸因为文笔好,从记者退下来之后就去政府单位当了小科长,每天在出差,工作可谓蒸蒸日上。我妈为了更好的事业,在我们当地的事业单位做合同工,熬到33岁之后终于成为了正式工。而我却被社会淘汰了!”说起这些,刘蓓言语间透出的是不解和无奈。“我一度认为,怎么也要到40岁或者45岁,才会这样……”

离开北京,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赵华和刘蓓相识于2010年,两年后,他们组建家庭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此前,赵华和刘蓓两个人的年薪加起来,就超过了60万元。但至今他们都没能在北京买下自己的房子,以后可能更不会了。

“我不是没想过在北京买房。”这是刘蓓的心声。“2017年孩子生病住院,几乎花光了我和我老公之前的所有存款。刚刚回过神儿来,我爸心脏搭桥,押金又是十多万。之后我外婆去世,丧葬费等等加一起,又是近10万……”刘蓓的言语间透露着无助。

赵华和刘蓓曾经算过一笔账。北京的小学,1-3年级是3-4点放学,4-6年级是4-5点放学。但这个时候大家都在上班,如果没有老人和孩子,只能送小饭桌。可是小饭桌在我国没有任何监管、没有资质,但是你没得选。可是小饭桌也只能管你到七点半,这就意味着,双职工父母,必须有一个不能加班。

费用方面,北京的私立幼儿园,5000元一个月的是最便宜的,稍微好一点的就要7000元。一年寒暑假2个月,但如果没有人能帮忙照看孩子,就需要继续送幼儿园。这一年的费用是6-8万元。

孩子还要上课外班,舞蹈、绘画、乐高,这些都是热门,一年最少需要2-3万。然后就是吃喝拉撒的生活开支,普通的孩子一个月平均下来也要3000元左右,这一年又是4万。

所以孩子一年需要花费15万左右。再加上房租、养车、家庭开支以及双方父母……

“所以我们真的没办法买房,我和赵华都不是什么富裕家庭出身,双方父母都没有很厚的积蓄,你让我拿他们的养老钱出来买房,我真的做不到。万一以后他们四个老人当中,任何一人生病住院,但却没钱医治,我真的会良心不安。”

“人人都只看到了我和赵华一年60万元的高薪水,可我到现在,连一个奢侈品都没有。”现在的刘蓓,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做出了新的选择。“所以我们打算走了,不在北京了,去成都。”

刘蓓的计划中,按照她老公赵华的资历,可以先在成都落户,落户加一年社保就能买房,一切安顿好,孩子正好可以过去上初中。

“上周我老公已经去办了落户的手续。我也基本敲定了成都的公司。如果顺利的话,3月中旬我就过去了。”(文中刘蓓、赵华均为化名)(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曹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 晋ICP备19002725号-4 ) 晋ICP备19002725号-4

GMT+8, 2024-11-23 10:51 , Processed in 0.0924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