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马云回来了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0 08: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开局良好但基础不牢固 消费最大问题是不承认有堵点

【博览财经特稿】2024年,观察者网重磅推出新栏目“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之际,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深度“解码”。

发言环节之后,与会嘉宾与观察者网创始人、成为资本董事长李世默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继续围绕中国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观察者网新闻中心副主编王慧主持讨论。

王慧:很多老师在发言环节谈到消费话题。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消费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个问题想先请姚老师回答。

我认为消费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当前,中国14亿人已经全面实现小康,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但是,我们的消费还存在诸多问题。

我认为,在扩大消费方面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即当前国内大循环还存在堵点。这个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了。但现在问题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到了部委,就是这句话,从省里到县里,还是这句话。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后来我提了个建议,建议商务部把今年列为“调研年”,调研国内大循环到底有哪些堵点,把它们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后向上呈报给中央,向下告示全国人民,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堵点,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张军最大的堵点,是大家都不承认自己有堵点。

中国一季度经济确实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比如3月份不少主要指标增速低于1-2月份。以汽车为例,1-2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7%,3月同比下滑3.7%。但是现在北上广深,甚至海南、杭州等省市,汽车还在摇号限购,哪有这么干的?全世界哪个经济体不是苦于消费不足?我们是有钱不让买。只要合法,政府应该说没有权力去干预商品和货币的正常交换。更何况,我们现在汽车产能利用率才百分之五十左右。一边想要扩大消费,另一边限制消费的行政措施却这么严厉,两只脚同时往下踩,这车能不冒烟吗?

1713950418302422.jpg

李世默:张军老师在之前的发言环节中提到,短期繁荣和长期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平衡,或者是短期的放缓和长期的繁荣之间要怎么平衡。我是做风险投资的,我们这个行业在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包括我在内的风险投资人,之前10年投了很多资本给消费,主要是互联网新消费;但现在,包括我在内,很少有人再投消费。这不是说消费不好,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做风险投资的需要有一种揣摩能力,揣摩国家要我们投资什么,从中就可以猜出国家想从哪个方向去引领经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认为之前10年我们的经济出现了非常大的资本错配,而且是一种市场资本错误配置,太多资本被投到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了,因此希望资本朝另一个方向走。

我揣摩到现在,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国家要想让经济飞起来,很快就可以做到,但这种“飞起来”的经济不是中国需要的经济,中国要的是一种不一样的经济。

如果有一天,我们花的钱、我们为刺激经济而“撒”的钱,其中多数利润都是我们自己在挣,这样的经济才是我们国家想要的经济。这是我的一个猜测。

我们的结论是,国家希望我们这样的风险资本投资的领域,其产能附加值、制造业附加值要能够提高,这只有通过科技以及新的行业实现,如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学等。在这些领域,中国从一开始就在引领,这些领域的产能附加值非常高。产能附加值上去之后,我们的消费、我们花的钱,才能让我们自己的企业和经济获得更大收益。这是我的猜想,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世默: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把产能的附加值提高,或者让新产能的附加值完全是我们的,我想这就可以称为新质生产力。

第二个指标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占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比例,包括创新、教育,包括改革开放,包括规模效应、资源再配置效率。

我们谈论新质生产力,就像刚才世默讲的,怎么从低成本、大规模转向高增值,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我非常期待今明两年我们的经济能够走出新冠的影响,2024年到2027年能解决转型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内需,中国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解决问题。新质生产力是我们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下一步是如何带来增加值的提升。最近两年,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这个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张燕生:但是现在有个特别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地缘政治。像苹果iPhone,现在中国大陆供应的零部件占比只有2%,产业链都转移出去了。但在苹果新的产业链,如VR产品,中国供应链占比高达60%,这是因为印度生产不了,不得不在中国生产,只要印度能生产,它一定会转移过去。

开局良好,但基础还不牢固

张燕生:谈论外贸,第一看外需形势如何。根据IMF预测,估计到2028年全球的需求形势都不会好,这是中期因素。第二,是地缘政治。我在发言中也讲了中间品贸易,即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的“脱钩”,订单外迁、产业链外迁、技术外迁。第三,我觉得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走出去。

迟福林:咱们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太低了,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低了八、九个百分点。

张燕生:按美元计增长是1.5%。

迟福林: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讨论宏观经济,有几对关系要清楚。第一是短期和中长期。就消费来说,如果从短期看,大家的看法恐怕会很不一样,因此要看中长期趋势。我为什么说服务性消费将成为主导性消费,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在主要矛盾变了以后,我们政策上的调整力度不大。你说我们用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上,有多少公共消费?又有多少投资?我们要从趋势的角度,着眼中长期,解决短期问题,但现在我们有很多问题都是从短期出发,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

第三,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们不要把社会问题看得很简单,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但在社会老龄化方面有多少投资?医疗、教育等等方面,在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可以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政府满足不了的时候,就要用社会力量来做,以满足社会需求,让大家有安全感。

1713950440209754.jpg

现在还有个问题,很多规则我们没有利用起来。比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里面关于原产地的规则多重要啊,日韩企业之间出口时RCEP规则利用率能达到50%-60%,而中国企业出口的RCEP规则利用率只有4.2%,东盟不到1%。政府怎么才能让大家多赚点钱呢?规则要利用起来,现在规则的利用率不充分。

经济内部是一种均衡状态,要尽量确保政策的连续性

张军:我们刚才从消费谈起,谈到贸易、新质生产力,这些东西放在整个经济里面,都是内生出来的。比如一谈消费,大家就要看截面,看消费占比怎么样,去跟发达国家比。

所以在消费占比上出现的国与国之间的差别,背后反映的是所处阶段的不同。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现在可能处在两个阶段的过渡期,我们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了,但要从门槛发展到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在未来一、二十年里,中国的消费占比一定会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服务性消费拉动的。因此,我们还得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拔苗助长,反而对整个经济的其他方面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拥有那么完备的供应链?因为在人口规模、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可以创造巨大的就业需求。将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高附加值产业存在,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但现在也无需太焦虑,不需要通过出台越来越多的产业政策去驱动这个领域过快发展。如果更多的资本都集中到这个领域,实际上会削弱整个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

我们一直说中国经济韧性强,其实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中国经济规模大、体量大,地区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即便我们现在有过强的干预,干预市场在引领资源配置上的方向,希望将这个方向调整到能够带来更多附加值、生产更多高端产品的短期方向上去,但我相信在经济的底部,绝大部分还是受市场驱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即便我们的产业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甚至强度很大的干预,但中国经济的出口,比如在电动汽车这些领域,仍可以看出它的韧性。

1713950452218150.jpg

张燕生: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新质生产力包不包括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我觉得应该包括在内。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之间,可能不是就业减少的过程,而是就业增加的过程,因为它的结构在转换。

到底有哪些渠道来增加居民收入,应有更明确说法

李迅雷:我看到的数据,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是75%左右,印度是80%,日本是70%,都显著高于我们43%的比重。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还是偏低的,或者说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在整个GDP当中占比是偏低的。所以从政策角度来讲,应该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要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这些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每次都会提,但提出来之后,到底有哪些渠道来增加居民收入,是否能够有更加明确的说法?

我的建议是,还是要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我前面也提到,我们的财政支出主要偏向企业,偏向地方政府。比如,2019年以来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和出口退税规模都非常大,(2023年)给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但这其中最终落到居民部门的补贴到底有多少?

1713950462696240.jpg

我们要看看民间资本都投到什么地方,他们之所以愿意投,是不是代表这些地方有更多的机会?比如现在引以为傲的“新三样”,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新三样”大都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占比很少,这说明民间投资还是在寻找机会,而且很有竞争力。然后,我们再看看为什么有些领域民间投资不愿投了,其障碍、堵点在哪里?

总体来看,我觉得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有多种办法,我们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但这些工具用得恰当不恰当、到位不到位?比如发消费券,它的乘数可能是3倍,发一块钱的消费券,可以产生三块钱的消费,而搞基建投资可能乘数效应是0.5,投下去一块钱产出只有5毛钱。什么样的投向更合理?我觉得在这方面需要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而不是一拍板大家就这么定了。总之,政策工具箱的工具越多,越是要审慎。(来源:观察者网)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理解或解决中国可能面临的问题 日本经验值得借鉴的地方

【博览财经特稿】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拐点,楼市暴跌、股市暴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率暴涨、生育率暴跌等问题。如今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面临同样的问题。

为此,辜朝明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框架下,进一步提出了被追赶经济的概念,用来描述部分发达国家因为投资机会匮乏或与新兴经济体相比,投资成本较高,投资吸引力下降,这也会导致经济中的借贷需求下降,经济有趋向衰退的倾向。

资产负债表衰退,根源是没人借钱了

在个人层面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当所有人同时这样做时,我们就会陷入合成谬误(指一种“分别看对,但合成后不一定对”的谬误,即对局部而言正确的东西推广到总体不一定正确)。

中国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情况并没有日本那么严重,目前情况的确如此,然而未来如何我们尚且无法确定。当人们开始改变行为,试图从利润最大化到债务最小化,这种转变将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

也许一两年之后,他们会意识到,那些价格涨势如此疯狂,永远也不会降下来了。当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不会继续消费,并且停止借贷,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真正停止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确保你的财务状况良好,就需要减少你的债务,如果企业开始减少债务,那么结果将是:即使资产价格仍然相对较高,但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借贷。另一方面,家庭部门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仍在进行储蓄,最后仍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结局。

在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人口还在增长,人们便会相信房价仍会上涨。到时根本无需担心人口问题,因为日本人口直到2009年才达到峰值,那是泡沫破裂后的第19年。

所以,认知才是关键,不仅仅是对目前价格的认知。另一个方面是,我反对结构性改革。因为许多人认为,当时日本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阶段,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在当时并不存在。

于是,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来解决日本和2008年后欧洲在结构性上的问题,然而成效甚微,经济持续疲软,问题持续增加。只有适当的财政刺激发挥作用,情况才能稳定下来。如果问题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恐怕财政政策是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

当银行危机发生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中央银行本身行使贷款人功能,整个系统可能就会迅速崩溃。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实行货币政策。

综合以上因素,中国企业应该增加其贷款以扩大工厂规模、扩大市场,将他们的业务开展至世界各地。但是中国国内的可流动资金表明,实际上这些情况并没有发生,企业缩减贷款,甚至在新冠爆发之前,几乎不再贷款。

我认为造成地方政府问题的原因正源于此,如果家庭部门仍在存款,但企业并没有进行贷款,那么,政府不得不去成为借款人。中国政府确实在这样做,尤其是地方政府,来维持经济向前发展。结果是,如果将中央和地方财政赤字综合起来,几乎相当于其GDP的78%。这恰恰说明了,私营部门的贷款规模甚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企业不再贷款?

因为这三个项目只是存在于企业家的头脑中,外界无法得知,我们无法看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事实是,这些企业停止贷款,减少贷款。这个环境下,人们变得更加谨慎。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

如果有那么多人认为,我们在同一时期的投资将会减少,消费水平会降低,经济就会增速放缓。但这样的结果将是:企业部门没有足够的信心,而现在泡沫已经出现破裂的迹象,这就使它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

我认为,如果中国正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泥潭,人们开始减少贷款,即使贷款利率很低,这将会迅速地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美国在1929年到1933年间的大萧条中,损失了46%的GDP,因为政府并没有处理好私人部门过多的存款。

有些问题很难解决,因为你不仅要去说服中国方面,美国方面也必须被说服,因此我反对结构性改革的原因是,太多人用它来对抗资产负债表衰退,然后就会以失望收场。

如今,当你谈到日本的结构性改革时,人们会对你嗤之以鼻,认为政府答应过这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但并无成效。这非常不幸,因为如今日本的资产负债表问题已经解决,这是在大概2012年、2013年左右解决的,现在日本需要的恰恰是结构性改革,如今却没人愿意再去实行。

但如果出现了银行危机,监管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房地产开发商破产,人们没有能力去支付账单,中国银行体系的问题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同时采取这些措施,银行将无法提供贷款,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这将扼杀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最终扼杀整个银行体系,所以这里存在一个短期矛盾和一个长期矛盾。

首先实行什么政策,而后进行哪项举措,对中国政府的未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即使政策本身是正确的,也不能在错误的时机去实施,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或银行危机中,这些行为,都将导致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个人层面上正确的决策,在宏观层面上可能就完全错误。

无论“平庸”这个词是否最适合描述新冠爆发带来的冲击,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一些冲击造成的问题是可以在2024年之前得以解决的。

这意味着,即使在表面之下,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双方都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恰恰因为双方都不能在公开场合表示友好,在此期间,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有所改善,直到一些真正积极的事情发生。

而对于中国,财政刺激政策的第一个领域是完成所有已出售但未完工的住宅楼建设。这将增强政府自信心,去帮助那些付了钱却没得到房子的人。同时,政府可信度也将大大提升。政府并不需要拯救房地产开发商,但政府应该确保那些支付了房款的人,最终都有房住。这将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

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银行危机,这两个问题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就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适当的财政刺激,确保所有安全资金都在国内借贷和使用,那就不会出现经济衰退。于是,人们就会认为,政府花光了所有钱,什么也没有发生,这笔钱一定是浪费了。

我真的希望中国媒体会摸着良心说话,表扬那些阻止危机发生的人,而不是抨击他们在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的地方白白浪费资源。因为如果媒体不帮助那些试图阻止危机发生的人,那么危机才会真正出现,使我们深受其害。

中日房地产的区别是,中国是公寓和住宅楼,在日本则是商业地产。在日本的经济泡沫中,导致泡沫的是商业地产,在中国则是房地产引发了泡沫。

以美国为例,2008年后的美国泡沫,完全是由住宅而非商业地产所导致,但是待问题发展并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告诉美国国会,不要削减预算赤字,继续增加赤字,这样才能确保所有安全资金都能被借贷和使用。

不同的国家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角色,而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是否所有储蓄资金都能够被借贷并使用。如果在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政府将不得不采取行动以确保经济不会崩溃。我认为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正在中国讨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这意味着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中国,许多人已经在谈论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现象,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种疾病。虽然比较棘手,但情况要比30年前的日本好得多,当时没人知道原因,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也不起任何作用,这让日本民众更加担心,于是他们大量存款,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我希望中国政府、中国人可以利用这一经验,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疾病的名称,问题是该如何治愈疾病,资金应该投入在哪里。因为不同的人对花钱的事有着不同的想法,这完全没问题,但是这种资产负债表衰退机制会很快扼杀经济发展。(来源:笔记侠 作者:辜朝明)




人物广角




恒大爆雷的多米诺效应仍在蔓延 莆田首富还未从泥潭中爬出来

【博览财经特稿】深度绑定房企发家致富的涂料大王三棵树,随着地产行业的调整而深陷其中,但三棵树创始人洪杰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发掘新的客户和市场,布局C端和小B端。壮志凌云的洪杰曾喊出“五年奋进千亿”的口号,他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之所以选择对簿公堂,是因为恒大方面在两年多前称,可将49套商品房,抵偿三棵树手上持有的恒大出具的商业承兑汇票。这49套商品房位于深圳恒大都会广场项目,在一家叫做深圳永恒的公司名下。透过层层股权可以看到,深圳永恒背后站着的,正是恒大集团。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49套房从2022年6月起,就被陆续另行出售了。于是,“钱房两空”的三棵树,起诉了包含深圳永恒在内的四家恒大公司。截至3月12日,三棵树近12个月内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累计约3.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5.56%。

与恒大们的前世今生

看准这个机会,洪杰在2010年,带领三棵树参加了恒大供应商竞标,并顺利成为恒大的供应商之一。到2014年,凭借全国产能布局,以及覆盖地产客户的产品线,三棵树在市场上已成为头部企业。

2016年6月3日,三棵树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后,三棵树彻底搭上了房地产这列快车,与以恒大为代表的大房企们进入蜜月期。毫不夸张地说,2017年的三棵树是大房企眼里的香饽饽。它与国内10强地产中的8家、50强地产中的31家、100强地产中的47家,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更猛的还在后头。

到2018年二季度,工程漆收入已成为三棵树收入的半壁江山。两年后,三棵树更与国内10强地产,全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三棵树的销售模式,太依赖房地商了。偏偏大型房企又相对强势。如其他建材涂料企业一样,“三棵树与大房企合作多为垫付资金的形式,有时甚至需要提前给大房企交定金,大房企收到货后归还定金。”恒大供应商王清表示。

随着恒大在2021年6月爆雷,三棵树的现金流开始恶化。即便是在这年8月底,恒大现金支付1500万元,2.2亿元以房产抵债,但仍有6.65亿元,没有进三棵树的账。2021年这一年,由于对财务状况困难的地产客户,进行了单项计提减值准备,营收114.3亿元的三棵树,归母净利润反而亏损4.2亿元。这是三棵树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进入2022年以来,融创等房企也纷纷出现问题。它们也正是三棵树计提坏账准备中的地产客户。也就是说,曾经的大客户们,都还不上钱了。2021—2022年期间,三棵树有三个季度报告期呈亏损状态,四个季度报告期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被坑后仍是莆田首富

在前三期中,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伴随着三棵树股价的一路上涨,这也让三棵树的员工分享到了因公司业绩成长而增值的账面财富。但从四期开始,三棵树股价开始回调,这跟三棵树最主要的客户——众多房企业绩下降开始大量拖欠供应商款项密不可分,但三棵树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自救。

时间进入2023年,业绩更是迎来大逆转。数据显示,三棵树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84.44%。显而易见,三棵树赚了不少钱。

C端渠道,即三棵树在传统零售经销商,或门店形式对接终端消费者的基础上,搭建了包含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兴电商在内的全渠道覆盖体系。针对C端业务,三棵树在稳固三四线城市江湖地位的同时,向一二线市场全面进驻。

在这个新的渠道,三棵树涉足不少地标项目。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例,包括张家口赛区北京冬奥村、古杨村场馆群建设,以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等等,都选用三棵树产品实现全线净味环保。

这种勇猛的操作,让三棵树在五年内,进入了“行业十强”,并在莆田、泉州、龙岩、余姚等地站稳了脚跟。2010年,三棵树广告投放达到了8656万元,一举拿下央视标王的称号。洪杰重营销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事实证明,洪杰所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三棵树不仅浴火重生,还以7.8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首次进入 《2023年全球十大最具价值涂料品牌榜》,排在第七位。

洪杰是有梦想的。2022年年初,他立下目标:未来5年,三棵树的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时至今日,随着三棵树2023年前三个季度的追击,一切仿佛又回到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然而,一片大好的增长数据背后,三棵树有一些问题,无法让人放心。不得不提的,是股价问题。在2021年6月之前,股价升得快的三棵树,是A股市场里少有的、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翻涨十多倍的超级大牛股。然而,三棵树的股价,落得也快。

这让投资者们怨声载道。“47元的本都非常难受,不敢想象那些80元,甚至上百元的人,是怎么煎熬过来的!”一位叫做邱皓轩的股民欲哭无泪。

这些员工合计有几千人,持股的价格普遍都高于80元,第五期持股成本甚至有超过百元的。按照三棵树公告显示,三棵树的员工持股计划,原本设定了三年存续期。2023年十月份,第四期就会清盘终止,员工可拿回本金和收益了。

麻烦的是,如果三棵树的股价,到那时候仍没有回调,减持就意味着亏损。毕竟,不少员工的持股成本,远高于现在的股价。退一万步来看,如果员工自掏腰包的本金亏了,洪杰将要按照10%的投资收益率进行补偿。这是洪杰当初与持股员工的约定。真到了这一天,洪杰面临的资金压力,可以想象。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三棵树资产负债率达79.98%,虽较2021年底82.53%有所下降,但仍属高位。期末,公司货币资金18.25亿元,有息负债40.78亿元。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2倍多,意味着三棵树的资金缺口明显。

其中,三棵树对恒大的坏账计提比例达到65%。在外界看来,按照恒大集团目前的情形来看,剩下的35%收不回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就意味着,三棵树和创始人莆田首富洪杰,还未从恒大的泥潭中完全爬出来。

尽管实现千亿目标,洪杰的难度不小,但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建筑涂料品牌TOP10的市占率仅为37%左右,而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这一数字,均超过80%甚至95%。由此可见,国内还有巨大的可拓展空间。

即便是洪杰自己在禁区违规使用了手机,公司对于他的通报批评,也照样出现在内部办公平台上。眼下,面对三棵树如今的局面,魄力惊人的洪杰,又如何完全爬出恒大们的泥潭?(文中王清、冯峰为化名)(来源:市界 作者:陶婷 编辑:孙春芳)




社会热点




屡试不爽的烧钱模式变得不太灵验 陆正耀面临一场巨大的现金流危机

【博览财经特稿】陆正耀,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贾跃亭。4月7日,就在库迪咖啡宣布美国首店落地夏威夷之时,创始人陆正耀及其合作人李浣被强制执行约19亿元的消息也同步传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陆正耀被执行金额约为18.96亿元。其中除了巨额被执行信息外,还有9条消费限制信息,终本案件未履行金额超25亿元,此外还有大量神州优车的股权被冻结。

过去这些年来,陆正耀身上有许多醒目的标签,他是神州优车、神州租车、瑞幸咖啡创始人,离开瑞幸后,其又创立了许多新消费项目,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最近还在疯狂开店的库迪咖啡。

但自从2021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曝光之后,属于陆正耀的好运气,似乎就不多了。多米诺骨牌开始逐一倒塌。从不间断的强制执行公开信息来看,曾经不差钱的陆正耀,如今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现金流危机。

在真正的风口大师陆正耀面前,提出过“风口上的猪”理论的雷军恐怕都要甘拜下风。虽然每次创业赛道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人们总能在他的不同项目里嗅到相似的配方,有人甚至将陆正耀的经营模式概括为:“找准赛道+资本加持+规模扩张+快速变现”四部曲。

当然,把这一玩法用到极致的,还要数财务造假事件曝光之前的瑞幸咖啡。瑞幸在陆正耀出局之后,是如何在新任CEO郭谨一的带领下起死回生的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就陆正耀和他创立的库迪如今的一系列决策行为来看,他依然还是烧钱模式的坚定信仰者。

从库迪的节奏来看能够清晰地看到上述三点。自2022年10月宣布成立之后,2023年库迪咖啡当年就开出了6500家门店。库迪咖啡董事长兼CEO钱治亚2023年10月提出在2025年全球门店达20000家的战略目标。以现在7000家门店计算,要达成该目标,库迪咖啡必须连续两年保持年均新增6500家的开店速度。

一面是闪电的开店速度和难以想象的成本,另一面是9.9元一杯的极低价格。这种完全违反以往商业常识的操作,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陆正耀要拿什么来支撑接下来的扩张?反复出现的强制执行资产的消息,就足以证明,陆正耀的弹药快不够用了。

其实,从共享单车大战最终以ofo拖欠押金、城市出现单车坟场而宣告结束之后,此前屡试不爽的烧钱模式就开始变得不太灵验了。陆正耀时代的瑞幸咖啡也恰恰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理想状态是,通过烧钱换来的流量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找到击鼓传花的下一棒,而在产品市场上,通过价格战和并购最终实现垄断,后期通过提价获得利润差。但瑞幸典型就典型在,资本市场的击鼓传花游戏率先玩不下去了。当天花乱坠的生态闭环开始缺失一角,塌房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钱开始不再愿意流向这些领域,烧钱模式就失去了最大的前提。更为关键的是,在多年来的烧钱模式下,市场正在趋于饱和。曾几何时,我们流行的概念是“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重做一遍”,但现在的问题是,所有行业几乎都重新做完一遍了,接下来怎么办呢?

但在产品和模式创新领域,真的就没机会了吗?这种狂热的追逐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一种矫枉过正。如今的VC、PE几乎是专注在硬科技赛道,而以往的商业模式创业开始变得无人问津。

长跑

但问题是,从商业的视角看,这种烧钱模式,直接导致了快公司成为所有创业者的预设逻辑——两年开出万店、三年就想上市,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抓住风口,却忽略了商业最本来的常识。“我不会浪费哪怕一分钟的时间,担心竞争对手在做什么,而是会把100%的时间,放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上,”这是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最近在中国一次公开论坛上的讲话。

咖啡和新能源汽车,恰好都是中国企业正在试图“弯道超车”的热门赛道,这两个赛道的营销战中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打法就是,拉踩自己的竞争对手。在短期来看,这种做法当然能够增加自己的流量和曝光度,但长期看,一个没有长期产品力支撑的品牌,很难想象它究竟能走多远。

在短期主义盛行的市场,长期主义是真正的奢侈品。商业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当烧钱模式开始逐渐失效,或许我们也是时候好好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商业的基本常识了。(来源:FT中文网 作者:陈白)




形势分析




士气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 “马云回来了”或意味阿里再生刚刚开始

【博览财经特稿】时隔五年,2024年4月10日,马云再次在阿里巴巴内网发言,重谈改革与创新。不过即使是在企业内网发文,效果却不啻于最高调的发声——不在于在哪里发声,在于他毕竟是马云。

阿里的多事之秋

对比以往阿里巴巴高管公开表态,这次采访中的姿态可以说是难得的低姿态,对于过去路线的批判也可以说直接犀利。可想而知,这段采访引发不少圈内外关注,也有人对马云直接表示尺度很大。马云发公开信的一个导火线就是回应这一采访。马云肯定蔡崇信的勇气和担当,“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

蔡崇信以及他谈到的CEO吴泳铭,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接棒。这两人都是阿里巴巴创始团队“十八罗汉”。2006年11月,阿里巴巴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卫哲成为空降公司总裁,十八年过去了,期间高管来来去去,关键时刻回到“十八罗汉”接棒,令人唏嘘。马云发言本身可以视为对内部新管理团队的支持,肯定了过去一年蔡崇信和吴泳铭一系列动作,“这一年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我们向大公司病开刀,从一个决策缓慢的组织重新回到效率至上、市场至上,重新让公司变得简单和敏捷。”

蔡崇信在采访中特别谈到了“士气”问题。众所周知,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一直很有特点,起家时期一度有铁军的外号,执行力强是其主要优势之一。过去一年年双十一能不断创新,正是这样的从上到下的意志体现。但是这些优势在面临宏观巨大变化时候,反而显得灵活度不足。职场软件脉脉的创始人林凡,在接受《晚点》采访中就观察到,在脉脉上,阿里员工变化尤其明显,“前几年他们很高调,他们会在平台上讨论文化、价值观,阿里这个好,那个好。现在这么说的人比较少了,因为他们一说好就有人 diss 他,他们就会减少发言。”

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唯有增长才能熨平一切疼痛,上市不顺意味着员工财富自由之梦幻灭,股价不振意味着员工薪酬总包备受影响,业务增速下滑则直接影响员工提升路径。士气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也是整个互联网的生态的问题,这些年,互联网公司在媒体称呼从“巨头”变为“大厂”,也体现了员工心态的变化:以前公司是可以站在其肩头实现梦想的巨人,如今只是一个技术含量高一点的流水线提供者。

马云回来了么

过去十余年,马云多次表示过退休。2013年,他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当年阿里年会在黄龙体育场举行,灯火辉煌,璀璨如当时中国互联网的雄心。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此时可谓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巅峰时刻,也是美国梦和中国梦的重叠时刻。2018年,阿里巴巴市值排名全球第六,超过排名第一的苹果市值的一半。回头来看,当时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好的时间,多少人觉得未来尽在掌握,无论财富还是梦想,抑或自由。

“马云在哪里”,如同“马云回来了”一样,都是一个隐喻,是中国科技企业起起落落的象征之一。可以说,以马云的个人魅力,他本身的话题性甚至比这些年渐显收敛的阿里巴巴更大。2024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引发一众浙江企业家悼念,马云的挽联令人喟叹:“人生搏击四十不晚,开拓者精神;创业千难夙夜求新,企业家本色。”这其中的不少况味,显然有着同为企业家的共情。

问题是,公司和人一样,本身也有半衰期,换血也许可以换来青春,但是并非每一次都奏效。阿里这样的公司诞生于中国经济野蛮生长的青春期,当中国经济进入中年,阿里也难免展露疲态。大公司不能不顾宏观,确定大趋势,才能谈战略,其次才能说管理。马云提到的大公司病以及消费者体验,真的是阿里这些年的症结么?以阿里的如天财力、马云蔡崇信之流人物的卓绝眼光、合纵连横的巨大平台优势来比较,这些管理上的问题都不是致命伤,变化的,其实是时代与环境。对比而言,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微软、苹果、google、facebook、Amazon等成熟公司继续高歌猛进,而特斯拉、英伟达、OpenAI等科技新兵也快速蹿升,每一家都将阿里远远地甩落身后。这些公司都有完美的决策与管理么?恐怕并不一定如此。马云回来了,但阿里的再生才刚刚开始。(来源:FT中文网 作者:徐瑾)




社会透视




向体力劳动探寻出路的年轻人 高校毕业去做保洁并非肯干就有好收入

【博览财经特稿】上岸压力四起的当下,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在求职或考研受阻后,决定暂别当下的生活,下潜到保洁行业等学历要求较低的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借此避开面前的难题。下潜之后,他们发现,等待在面前的,是另一套同样不简单的生存逻辑,等待他们去应付。

瓷砖地面铺陈青色霉点,墙壁角落,橙色湿滑的菌斑覆盖。蹲便器里面尿渍深深,踩脚防滑砖处沉积的黑水散发阵阵腐臭,周清只觉胃里一阵翻涌。周清忍住呕吐将清洁剂往蹲便器中淋倒,着手清理这个卫生间。

周清今年27岁,从浙江一所高校的工商管理系毕业后,她和许多同学一样,进入职场成为一名白领。头几年,她在深圳一家药企做行政文员,负责为企业文化推广撰写文案,每月领七千多元的工资。最近一年,她成为了一名保洁员。凭借着头脑和耐心,她如今已经有了稳定客源,每月不休息,能有一万五千元的收入。

1713952123723036.jpg

这单保洁快结束的时候,周清从客户家中清出了9袋半人高的垃圾。它们暂堆在顾客家客厅的一个角落,占据了不小的一片区域。从下午一点半开始计时,保洁在夜晚11点半结束,一共10小时。清完户内垃圾,周清从雇主家回租住处时已是凌晨。周清想着,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洗一遍,免得感染细菌,一抹脸,才发现脸上沾了一层灰。想必这些灰也落到了她的眼睛里,她眼睛灼热了大半天。

周清很珍惜如今的工作。成为一名保洁员之前,她已经一年没有工作。现在的日子,至少踏实很多,未来也有奔头,她不想回到之前那段在迷茫和自我怀疑之中内耗的日子中去。

从上一个职位脱身后,周清骤然发现,工作已经不好找。她在网上投递了多份简历,没有回应,到最后只要是岗位在深圳、条件看上去勉强能接受的,都投:“哪里要我我就去吧。”即使这样,一年过去,她还是没有找到新工作,寥寥的几次笔试和面试也无疾而终。于是,她不得不“向下”寻找,离开白领招聘的池子,寻找一些体力劳动工作机会。

正愁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周清又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有人做保洁的消息,订单多的时候,一天能挣1000多元,她算了算,收入比自己做白领还高。考虑到上一份工作磋磨后自己也有点畏惧脑力劳动,她想着,保洁工作看起来不需要用脑收入看起来也比较可观,于是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她决定试试。

最难受的是她发现,加入这个行业,就必须去面对这个职业不被尊重的一些时刻。一次服务完从顾客家中出来,周清询问小区里的保安,垃圾桶在哪里。保安得知她是上门的保洁师,言语中称呼她“你一个做保洁的”,她视作羞辱,和对方吵了两句。丢垃圾的过程中,对方紧随不舍,离开小区后,周清掉了眼泪。事后,顾客找到周清,夸她做得细致,希望续约。周清感谢了对方的信任,但因为那个保安的存在,她表示以后不想再去了。

向下流动的青年

25岁的江翼澄毕业于浙江一所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前,她对前景有两种想象,或月薪过万,或考研上岸继续深造。结果,毕业后连续两年考研落榜,江翼澄回家当了半年“蹲族”,萌发了申请出国打工度假签证的想法。为了筹集准备阶段必要的资金,她开始工作攒钱。起初,她到广州找了一份商品运营的工作,结果试用期内,因为“工作能力不符”,她被辞退,三天内搬离了公司提供的宿舍。

从老家山西好不容易出来闯荡,江翼澄觉得才一个多月就打道回府太丢人了,于是对家里瞒住失业的消息,继续在广州找工作。刚来广州时,她就因为怕找不到对口工作,曾尝试过面试保洁。

为什么本科毕业却选择了保洁师的工作——人事不免对她学历好奇。江翼澄回答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她想把保洁工作当做事业来经营。

一开始,她因为找到了工作拒绝了保洁公司的offer,如今试用期被劝退,江翼澄联系了保洁公司人事。对方告诉她,随时可以入职,提供住宿。于是,江翼澄搬到了新宿舍,从商品运营师成为了一名保洁师。

毕业后,她如愿进入设计行业,接触到理想职业背后现实的粗粝。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因为工地出问题,几位老板互相扯皮,李婧怡觉得公司疏于管理没有前景,辞职离开。离职后三个月,那家公司倒闭了。

后来,她跟着大学老师做了一年项目,去工地驻场搬砖积累经验,而后入职一家地产公司,奈何赶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次年1月,公司勒紧裤腰带大量裁员,李婧怡是裁员名单上的第一人。2022年3月,李婧怡入职第五家公司,同年7月因得罪领导被辞退。

开始做保洁,是因为李婧怡觉得保洁不需要门槛,还可以锻炼身体。换季时,她经常免费帮朋友做衣橱整理,于是了解行情后,她开始寻找保洁师的工作。她很快看中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这家保洁公司的保洁师底薪2800元,高于李婧怡当设计师时的平均工资,还有提成,包住,有五险一金。身边人都不理解她为什么去做保洁,李婧怡却很满意,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

成为一名保洁员后,周清劳作的时间直观地增加,经常会耗尽大部分白昼,再占去一半的夜晚。每天早晨,她6点多就起床,吃过早饭,8点多、9点抵达第一位雇主家中。结束工作往往到家已是凌晨,循环往复,少有周末。

当保洁员不消几个月,她发现合身的牛仔裤越穿越感松弛,大臂健美不少,稍微用劲就浮现青筋。长时间接触水和清洁剂,手上的皮褪了长、长了褪,反复了好几次,指关节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粗大,以前的戒指如今已经戴不上了。

相比以前,她还是觉得眼下的工作更加松快。以前当白领,固定办公室,不能选领导,上级和同事的为难只能忍着。现在,她认为遇到的大多数顾客都很友善,偶尔遇到难缠的顾客,她可以选择再不做他们的单子,及时脱身。她开导自己:再多糟心的事,都是匆匆过客。

真正下潜之后,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发现了很多问题无法通过转换圈层解决。新的圈层,有新的问题。真正做保洁之后,李婧怡意识到,保洁工作也并非肯干就有好收入。

2023年5月,李婧怡得知,公司以培训的名义,让员工去广州待两个月,10个人因此主动离职。李婧怡觉得工作来之不易,决定坚持,许多人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服从了公司的安排。

来自不同地方的团队分别负责不同区域,每天都会评比干活第一名的团队。李婧怡所在的成都团队干活尤其认真,他们觉得好好表现说不定回去还能够加薪。二十年前生锈的铁栏杆、每颗螺丝都被抛得锃光瓦亮。地面上的水泥块、涂料点、玻璃胶都铲得干干净净。尽管辛苦,李婧怡没有抱怨过,“好歹也学到一些经验,我以前不会抛光的”。她所在的成都团队,在半个月里经常获得“干活第一名”。

两周之后,李婧怡听说了一件荒谬的事情——来自广州的团队,扬言要找人把成都团队打一顿,因为觉得被碾压,面子上过不去。李婧怡没有见过这种野蛮场面,和同事都很害怕,连夜买了票回到了成都。结果,公司让一行人回广州干活,李婧怡和同事们不从,公司借此,把回成都的员工都辞退了。

2023年7月,李婧怡看到政府开展整理收纳师的免费培训,她报名参加,想再学一门手艺。培训结束后,她想自己单干,同时接普通保洁和整理收纳的单子。在成都,单干的保洁师如果有稳定客源,每月也有七、八千收入。可是,她最终没能在这片土壤中生存下来。李婧怡摸不清自己拓展客人的门道,大半年过去一个单子也没接到,存款也消耗殆尽。

做保洁,在江翼澄的计划中只是短暂的一次停留。2023年4月,她存够了经费,从保洁公司离职,着手准备出国。在保洁公司的工作,江翼澄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首先需要适应的,是时间。和当一名白领不同,这份工作完全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多出工,晚上六点至九点收工。

短暂的保洁员体验,也让江翼澄发现,行业中权力的不对等,让保洁师门很难去争取合理的权益。在她的观察中,新入职的保洁师底薪2千多。按规定,保洁师时薪18元,但是,工时是客户下单前提前跟客服谈好的,不会变。保洁师入户时,往往发现客户家的情况更加复杂,先前给的工时总是不够用,需要额外劳动才能完成任务,但超出的工作时长不会被记入工时。所以保洁师们统计的工时时长,往往低于实际工作的时长。多出来的劳动时长,平白免费劳动了。

作为大学生,江翼澄曾有意识拒绝这种体量大、工时少的单子。但结果,是分给她的单子急剧减少,影响她的收入。“这就像一个服从性测试,只要不服从它,你就没单可做,只能拿底薪。”江翼澄挫败地发现,即使觉察到这种系统性的压榨,她也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有效反抗。

账户里攒了一万多元,江翼澄决定辞职备考雅思,申请出国打工度假签证。2023年8月,因为申请人数太多,江翼澄没抢到签证,她消沉了一段时间。而后,她决定开始申请留学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如今,她借住朋友家中,兼职当雅思助教,一边准备申请学校的材料





1713952161981427.jpg
1713952152668226.jpg
1713952142446329.jpg
1713952131334698.jpg
1713952115687984.jpg
1713951726936999.jpg
1713951630812245.jpg
1713951508563827.jpg
1713951066837951.jpg
1713950430324735.jpg
17139504089817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 晋ICP备19002725号-4 ) 晋ICP备19002725号-4

GMT+8, 2024-11-22 19:07 , Processed in 0.0828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