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中国的一大批富二代们成了精致的“废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4 09: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梯直达[url=] fj_btn.png [/

拜登政府正从三层次大力推动产业外交 欲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网络地位
085203ap5sswg7rti4di7s.png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2年10月刊,原题《友岸外包:拜登政府产业外交新思想》。文中指出,美国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就希望通过重塑全球供应链阻滞中国产业发展、复兴自身产业竞争力,为此发起了对华贸易战。到了拜登政府,虽然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基本方向,但抛弃了关税这一工具,转用“供应链韧性战略”作为对华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这一战略包括两大基本支柱:以“在岸生产”为目标的国内产业支持政策和以“友岸外包”为核心宗旨的国际产业外交。其实质是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有形的内政与外交之手,强行改变完全由市场驱动的全球产业布局,从而保障美国所谓的国家经济安全。

友岸外包:拜登政府产业外交新思想

通常而言,财政部长是美国内外经济政策最核心的制定者,耶伦在演讲中为友岸外包这一明显带有地缘经济色彩的新概念公开背书,预示着这一概念正在成为支配拜登政府经济外交,特别是产业外交的思想指引。而以友岸外包为核心宗旨的国际产业外交,配合以“在岸生产”(on-shoring)为目标的国内产业政策,共同构成了拜登政府产业战略的两大基本支柱。这标志着美国的经济理念(economic ideology)正在经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转型。

“友岸外包”一词最早可追溯至“盟友外包”(ally-shoring)的表述。2020年5月20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邦尼·格利克(Bonnie Glick)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使用了“盟友外包”的概念。格利克认为,无所限制的“离岸外包”(off-shoring)是全球化时代美国供应链体系中一个“巨大的失败”,它不仅使得美国的本土制造业大面积衰落,形成了对中国等国家的巨大产业依赖,而且造就了竞争对手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安全特别是供应链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失败政策的后果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被再度放大,疫情所带来的交通中断和人员阻隔,全面暴露出美国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在2020-2021年间,伊莱恩·德赞斯基(Elaine Dezenski)和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两位研究人员先后在《新闻周刊》和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合作刊文,讨论美国应加强与盟友之间的经济外交合作,以保障供应链稳定、促进国内经济复苏。两位作者指出,盟友外包是指与那些和美国共享共同价值观及战略利益的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旨在利用盟友的力量来增强美国的实力,从而有效地遏制中国。那么,如何选择外包与合作的伙伴?他们认为,美国可以领导构建一个经济联盟,在这一联盟中,强劲的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关系与开放、透明、言论自由和法治的民主规范相挂钩。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民主供应链联盟”的思想雏形。

实际上,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就已经开始重视因制造业过度外包所带来的供应链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及随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加剧了美国国内对于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弊端的反思,奥巴马政府开始倡导“制造业回流”,并于2012年发布了《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这是美国首次专为供应链安全制定的国家战略,它提出了供应链有效率和韧性两个战略目标,不过该报告仍将供应链效率置于供应链韧性之前,即更强调供应链的经济属性而非国家安全属性。而只要继续强调效率优先,就意味着“制造业回流”的战略难以实现。

但疫情确实进一步凸显出美国因为本土制造业“空心化”带来的供应链安全风险,为美国政府推进相关产业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动员机会。在此背景下,在岸、近岸和友岸开始取代离岸,成为美国战略界重思对外经济关系时的关键主题词。无论是在岸生产,还是近岸生产、友岸生产,实质都是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有形的内政与外交之手,强行改变完全由市场驱动的全球产业布局,从而保障美国所谓的国家经济安全。而依靠政府力量来塑造企业的生产布局,是美国政府一贯不屑为之的,它一直将自由市场经济奉为圭臬,并极力在全球进行推广。但拜登政府执政一年多来先后出台的各种国内产业政策法案,执行的各种国际产业外交行为,都是在以供应链安全为旗号,贯彻一种以在岸、近岸和友岸为目标的产业新战略。这个新战略既服务于美国削弱和打击竞争对手的需要,也是为了通过复兴本土的制造业来缓解美国国内矛盾。

拜登是在美国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上台的,上任之后推进各种政策议程也相当雷厉风行,包括产业战略。拜登上任伊始便指定相关部门系统评估美国在关键产品与行业的供应链风险,于2021年6月发布了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分析美国在半导体、医药、稀土、大容量电池这四类关键产品上存在的供应链风险;2022年2月,又如期发布了对另外六个关键行业的供应链评估报告,呼吁继续关注供应链安全问题。供应链安全成为美国经济政策议程上的头号议题。

2021年11月15日,拜登签署了总金额为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将对道路、桥梁、港口、铁路等公共交通以及电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用于对它们的更新和升级。2022年8月11日,拜登又签署了涉及资金约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旨在提高美国的芯片制造与科技研发水平。该法案不仅包括针对芯片制造的527亿美元补贴,同时禁止接受补贴的企业在中国大陆新建或扩建先进制程晶圆厂,这将对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它们均在中国大陆设有先进制程的晶圆厂。8月16日,拜登还签署了涉及资金约737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约3690亿美元的支出将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该法案虽名为降低通胀,但其实挂羊头卖狗肉,旨在推动美国新能源产业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是美国联邦政府有史以来对清洁能源最大的投资计划。法案要求2024年前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其电池所用原材料的开采或加工,需保证有40%位于美国本地或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议(FTA)的国家。

在全球层面,拜登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供应链联盟倡议。2021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罗马峰会期间,拜登专门召集了由16个国家组成的全球供应链韧性峰会;2022年7月,又召集了在线举办的供应链部长级论坛,在2021年的基础上新增了巴西和法国,各方提出了全球供应链合作的四大原则——透明度、多样化、安全和可持续性,希望据此在供应链韧性方面展开合作。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矿产领域推动同样的联盟战略。2022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矿业部长级峰会(IMMS)期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 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英国和欧盟宣布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旨在增强关键矿产(如动力电池所需的矿产)供应链的韧性。

拜登政府全面继承了特朗普的印太战略,而且不断寻求为这一战略充实经济内容。2021~2022年,美、日、印、澳举行了多次“四方安全对话”(Quad)首脑峰会,供应链合作是重要议题。不仅如此,美国还以印太四国为基础,不断扩充供应链联盟阵线。2022年5月23日,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 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东京宣布启动已经预热多时的印太经济框架,此后斐济又于26日加入。IPEF由四个关键“支柱”构成,包括互联经济、弹性经济、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其中,弹性经济就是指涉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这一综合性的经济合作框架补足了印太战略中经济合作机制的缺位,彰显了美国希望重塑区域内经济影响力的抱负。

在大西洋方向,2021年6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美欧峰会上正式宣布设立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某种程度上而言,TTC是在以一种新的形式“复活”此前不了了之的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协议(TTIP),不仅如此,它还在贸易之外增添了技术合作的内容。目前,这一新机制已经分别在美国老工业基地匹兹堡和法国巴黎召开了两次部长级会议,美方牵头人为国务卿布林肯、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欧盟牵头人为分管数字和经贸的两位执行副主席。双方通过该机制就供应链、投资审查等产业问题以及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等技术问题深化合作。

在双边层面,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和马来西亚是拜登政府推进产业外交的重要节点国家。日本与韩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与电池等重点产业具有先发优势,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有力竞争对手。2021年5月,韩国时任总统文在寅访美,此行直接促成韩国企业宣布计划在美增加超过300亿美元的半导体和电动汽车投资。2022年5月,拜登回访韩国,除了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还访问了三星电子与现代汽车两家韩国企业,并再度讨论二者的对美投资,现代汽车再次确认了至少110亿美元的赴美投资计划,此后不久,三星宣布了高达2000亿美元的赴美投资计划。2022年7月,美日经济政策协商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会议,标志着美日经济版的“2+2”机制正式建立。该次会议结束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透露,美日双方已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半导体研发机构,以保障重要部件的安全供应。至此,美国与日韩以半导体、新能源为核心的供应链合作已初具雏形。

总之,拜登政府正在从全球、区域、双边三个层次大力推动产业外交,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立体网络,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地位。如果说拜登政府的国内举措是通过加强在岸生产,打造美国供应链的绝对安全,那么外交举措就是通过促进友岸外包,培育中国的替代者,打造其供应链的相对安全。美国缩短或转移供应链对中国的危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都将威胁中国的产业安全。这进一步表明,中美战略竞争的实质乃是一场围绕“世界工厂”地位的剧烈博弈。(来源:文化纵横 作者:李巍)



085038ondb3ygu8fndez3b.png 085039gfkv0jmvm130p5ws.png


依然是理想投资地 俄乌战争后欧洲大资本或加速投资中国

【博览财经特稿】外资大举逃离中国是“月经”式的旧闻,最近又有西方媒体鼓噪这类新闻。欧盟商会在9月21日发表报告:受疫情影响,中国市场的可预测性以及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减弱,近四分之一的受调查欧企考虑将现有或计划中的投资移出中国,近期外企撤离中国数量有所上升。

中国官方对此予以反驳。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是正常经济现象,全球化本来就是有进有出。总体来看中国的外资利用率还提高了,并有各种数据支持。如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5月,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2.9%,越来越多的外资主动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

当然,数据是死的,“拷问”数据才能读出更多的名堂,下面就以美国Rodium Group发表了的在华欧资报告为例。

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工信部和商务部通过大量正面数据,证明中国依然是理想的投资地。

例如,外资流入中国的总量一直以每年增加约70亿美元的速度线性增长,2021年后还加速了。该数据不是Rhodium Group给出的,而是《南华早报》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包括各国和地区在中国的投资)统计得出。

商务部的数据没有细分来源,但欧洲对华投资的大趋势与商务部数据一致。也就是说,欧洲对华投资总量在稳步增加。但Rhodium Group的数据同时表明,除了总量,欧洲前十大投资者(蓝)历年在华投资占比呈现澡盆形,具有高-低-高的特点。

欧洲大资本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华投资门槛迅速下降,中国制造的优势展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对外资“饥不择食”的年代。欧洲小资本利用这一特点,及时在中国投资,在2006-2016年间投资占比过半,产品要么返销欧洲和全世界,要么占领中国国内市场。

中国的人口红利确实在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用工难问题突出,这对低端、小规模、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很不利。在此境况下,欧洲小资本撤离属于产业链合理转移。

但大资本就不一样了,它们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不仅定力更大,受欧美贸易和公众影响较小,也有实力投资更加硬核的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乌克兰战争之后,欧洲大资本可能会加速投资中国。中国市场的磁力继续强大,同时,欧洲的长远能源困境给本国制造业投下巨大的阴影。如果欧洲的钢铁、铝、化工、塑料、玻璃等基础材料的成本迅速上升,能源成本继续高涨,甚至断供,欧洲制造业的长远前景就越来越黯淡。再先进的制造业是要“有米可炊”的。德国巴斯夫在湛江扩大化工基地早就在规划之中,乌克兰战争很可能进一步驱动类似的投资。

2000-2007年间,欧洲投资的前5大领域是材料(塑料、橡胶等,14%)、金融服务(13%)、汽车和零件(11%)、化工(11%)、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9%),这与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基础工业是相符的。另外,前五名的份额很相近,从最高的14%到最低的9%,只有5%的差值,前两名的差值只有1%。前五名加起来占58%,其他领域也相对均匀。这是“处女地”时代,是开荒和野蛮生长的年代,随便在哪里插一根苗子,都能开花结果。

2013-2017年间,汽车继续增加,达到32%;化工达到10%,食品达到10%,材料(塑料、橡胶等)上升至6%;消费品降低到5%,金融服务跌出前五。在中国制造业继续重型化的阶段,化工和材料都是为此服务的。有意思的是,食品行业成为欧洲投资重点。这未必意味着欧洲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欧洲投资和技术借中国的船下海。

消费品也在前五名中垫底,毕竟欧洲消费品牌数量和市场是有限的。前五名内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最高与最低的差值达到27%,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值竟然高达22%。前五名的总占比提高到63%,意味着欧洲投资进一步向高投入、高回报的汽车集中,前五名对其他领域的挤占明显。

20年里,欧洲投资从基本工业材料、能源和金融服务开始,逐渐向汽车、食品、制药和生物科技、化工等集中。欧洲投资也从天女散花逐步转向投资真正的强项,择优发展。

从欧洲投资国家来看,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趋势。2000年法国投资占37%,英国5%,德国18%,荷兰10%,其他欧洲国家30%。法国与中国建立关系较早,法企因在欧洲竞争不过德国公司,对投资中国的热情也较高。德国公司(例如大众)尽管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但其忙于向东德和东欧扩张,既无精力也无必要大力投资中国。

从2003年开始,德国投资强势进入中国,占比一下子增加到43%,这应该主要是由德国汽车公司推动的。荷兰略增到14%,其他欧洲国家29%。英国从2002年的41%爆缩到2%,法国也萎缩到12%,这意味着英法已经没有多少硬核制造业了,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制造转移完了也就转移完了。

德国投资的强势显然是与汽车相连的,英国、法国、荷兰都是化工、食品制造大国,这些国家的制药和生物科技也较发达。德国是欧洲经济和科技的火车头,荷兰是低调的欧洲经济和科技强国,英国、法国也是老牌强国,欧洲投资向德国、英国、法国、荷兰集中,与欧洲投资向大资本集中的趋势一致。欧洲指责中国市场“不再开放”,其实不是中国不再开放,而是中国市场已经很“卷”了,除非是有绝技,否则小资本玩不起了。

084929l53aocf5pp6yajsp.jpg


前五名中其他公司就不固定了。Diageo的名字大部分人不会熟悉,这是英国的酒公司,Jonnie Walker威士忌、Smirnoff伏特加、Captain Morgan朗姆酒、Baileys奶酒、中国水井坊都是其子品牌。Heineken是荷兰的啤酒公司,Allianz是德国的金融公司,Vailog名列前茅比较奇怪,这是意大利的工业地产公司,不大明白为什么会在这里。

另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大企业早已深耕中国市场,新来者要面临中国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近年来很少有新的欧洲企业进入中国,欧洲资本收购中国企业明显放慢,新增投资以全新建设(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投资(也称褐地投资)较少。

外资褐地投资较少则是中国特色。中国企业创业、融资以银行为主,股市为辅。现在初创的风投股出现,但还是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较少创业后做大上市、等待收购的,既然做大了,就想接着做得更大,而不是出手圈钱,这是与美国很不相同的。在美国做大圈钱不仅是初创者的常态,也是大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的常态。

这些“中国特色式”的外资在中国的投资与欧美市场显著不同,褐地投资不占主导,而绿地投资本来就是大资本才玩得动。中国市场已经不是饿死胆小、撑死胆大的风投股或者潜力股了,而是高要求的蓝筹股。要投就要砸投入大、回报长的绿地投资,而外资也正在往这里砸。这才是外资在中国的现实。(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晨枫)





对比中美民企500强榜单 中国的产业升级之路任重道远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工商联发布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和相关数据。这份榜单基于2021年中国民营经济的表现,总结出了中国民营企业里的500名最强王者。

什么行业诞生了最多的大老板?

500强里,钢铁行业企业的总营收5万多亿元,互联网企业总营收则只有3.4万多亿元。钢铁行业,专业统计口径称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21年中国最强的500家民营企业之中,有65家都从事钢铁行业。

为什么钢铁行业现在如此强势?这里引用官方的通报原文就好:受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呈前高后低走势,钢铁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这份榜单统计的是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的情况。2022年5月开始,钢材价格就开始狂跌,2023年钢铁行业还能不能卫冕最大行业的冠军就不知道了。

这倒也没啥,热门行业永远是风水轮流转的——六七年前,在2015年的时候,建筑业才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一个行业贡献出59家上榜企业。但现在,建筑行业显然已经开始进入收缩模式,只有34家企业上榜,位列第三大行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当前的民营经济中,综合类商业是目前中国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产业。综合类商业是什么?看看这个领域的上榜企业就知道了。

084930rq1sqvs2qbbvfvqb.jpg


084930lxc71goxmpcmxoxi.jpg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是的,韩国的三星、现代、LG,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也都是和多弗、复星类似的综合集团——这些集团的特色就是产品线奇广无比,三菱不仅造汽车,也造空调,LG不仅造电视,也造化妆品,可口可乐在韩国都是LG生产和销售的。

话说回来,钢铁、综合商业、建筑……明明这些才是中国民营经济里最大的三个行业,但神奇的是,社会公众对这些行业的头面人物却知之甚少——反正你让我不百度就说出青山控股、多弗集团、中天控股的老板的名字,我是做不到的。由此可见,“闷声发大财”,这话真的很有道理。

“净利率”,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它衡量的其实是镰刀的锋利程度——你卖1000块钱的东西出去赚100,我卖100块钱的东西出去赚80,虽然看上去你赚的比我多,但我赚钱的效率可比你高太多了。

不同行业的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根据2021年中国民企500强的榜单及相关数据信息,销售净利率最高的行业是煤炭行业,高达25.75%。

084931f6clyessuez5f875.jpg


在这一轮的榜单上,民营企业500强里的酒类企业共有四家:湖北的稻花香、浙江的娃哈哈和农夫山泉,湖南的华泽集团。“酒、饮料和精制茶行业”的资产净利率高达14.19%。同时,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也不错,高达21.92%,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净资产收益率能上20%的产业。不过,这个行业的销售净利率并不算特别高,只有9.12%。

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行业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然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都不算太好,但净资产收益率却高得可怕,达到了26.39%。

在中国,哪些民营企业最赚钱?

第一梯队,门槛是1000亿元的净利润,能迈过这个门槛的只有腾讯和华为两家企业,净利润分别为1237.88亿元和1137.18亿元。

第二梯队,门槛是500亿元的净利润,能迈过这个门槛的企业有两家,一个是阿里,一个是蚂蚁科技。

不过即便如此,阿里也依旧是中国民营企业三强争霸赛的选手——论营收它排第二,论利润它排第三。

第四梯队,门槛是100亿元的净利润,在这个梯队里,熟悉的企业就更多了:小米、宁德时代、TCL、复星集团、网易、拼多多、联想都在这里聚集。

在中国,哪些省份的民营经济最火热?

民营经济最火热的省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藏富于民”的省份。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这四个省份占据了全国六成的500强民营企业。其中,浙江和江苏两个省分别有107家和92家上榜,广东和山东分别有51和50家上榜。

古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放到现在也不算错。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发达,也使得江浙沪一带成为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的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全国来看,民间投资的占比已经超过六成,制造业中民间投资占比超过八成,民营企业的投资是投资的最强推动力。与其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不如说是东北地区较为薄弱的民营经济本身就不能为东北大地带来太多的投资。

另外,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往往也是科技创新最多的地方。中国有近80%的专利都是由民营企业申请的。

在中国,哪些民营企业最热衷于搞研发?

不过,在研发费用上,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500家里只有6家研发经费的投入超过10%,绝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在3%以下。

第一名,华为,研发费1427亿元,研发强度22.41%

第三名,腾讯,研发费518.8亿元,研发强度9.26%

第五名,吉利,研发费226.17亿元,研发强度6.28%

后台看留言的时候,很多读者觉得互联网企业只是赚平台费,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如今的互联网企业早就已经不是十年前只做网站的那套模式了。

084932o9o97awq4vhwrmo0.jpg


百度则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不仅实际商业化运用了全球首款无人出租车,还开发了中国自主的飞桨平台——最近各个群里非常火爆的AI作画就是飞桨平台成果的小小展示。

分析完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一些数据后,又去看了看《财富》杂志出的美国500强榜单。中美两份榜单的top20对比看:

中国这边,以制造业为底色。20强里有13家各类制造业企业,3家互联网企业(京东、阿里、腾讯),两家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万科),一家保险企业(泰康),一家零售企业(国美)。

这么一对比,中美两国的人估计都会沉默。美国人沉默于自己的制造业空心化,我们则沉默于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任重而道远。

从top20的民企看,中国距离产业升级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石化、冶金、钢铁、建筑、房地产,这些企业的确重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项目,已经不再是这些领域。我认为:高科技/消费品,这两个行业才是中国民营企业未来最值得奋斗的方向。(来源: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 作者:老局长)




人物广角
084928ggsytfgg1jj0cy94.gif



上海顶级资本大佬 最悲情的“金融教父”

【博览财经特稿】1995年的春晚,那英一曲《雾里看花》风靡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人们哼着“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心中满是赚钱的欲望。世界已经打开一扇人们从未见过的财富之窗,窗外景色宜人。

由于连续数年的通货膨胀,人们对涨工资已等不及,股票成为人们暴富的希望。所有股民都希望得到一双“慧眼”,能从复杂的股票曲线中找到财富的密码。

市场原本对这个新玩意反应冷淡,可随着通胀率增速,财政部决定对国债进行保值补贴,交易才随之火爆起来。此时,国内在期货交易这块几乎空白,率先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先行者。

比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早两年成立的万国证券,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幕后则是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的管金生,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他被称为最悲情的“金融教父”。

不过,此时的上海股民未必都认识管金生,却都知道一个叫“杨百万”的上海人。“杨百万”大名杨怀定,早年是个仓库保管员。因为遭人诬陷,他愤而辞职在家研究报纸,希望找到快速致富的办法。1988年4月,他在报纸一角的位置看到一条消息:国家将放开国库券交易。

当时全国银行没有联网,各地国库券价格差别很大。有利益就有市场,上海路边多了许多私下收购国库券的“打桩模子”(黄牛),意思是他们像一个桩子伫立街头,低收高卖各种有价票券。杨百万意识到,市场放开必然带来交易,有交易就有利可图。

通过熟人,他得知合肥当时国库券收盘价只有98元,上海的价格是112元。其中差价显而易见,知道的人也不少,可那时没人敢冒“投机倒把”的风险,两地倒腾国库券。

随着交易正式放开,杨百万从安徽带回上海交易的国库券越来越多。高峰时期,上海国库券每日70万的交易额,杨百万一个人就占到1/7。

狂喜和暴怒的情绪在上交所内爆开

1995年开年,场内传出一组名为“327”的三年期国债在6月到期后,国家将会以132元兑付。虽然财政部对327国债已经进行了贴息保值,票面利率早提升了数倍,可股民和市场并不满足,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传言国家还会对其上调利率。

同时期,市场上还有个与他们对立的阵营,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他们选择对327国债做多。

按照交易所惯例,在如此胶着的背景下,327国债极可能最终协调多空双方安排协议平仓(减仓)。谁也没想到,2月23日,财政部宣布327国债将以148.5元兑付,贴息率由94年的8%提高到13%!

心急如焚的管金生立即赶往上交所,找到总经理尉文渊求援,希望对方要么帮忙加仓,要么宣布停止交易,或者澄清并无财政部贴息的消息。

尉文渊知道管金生的要求实属胡闹,自己更不敢越过权限帮忙。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笔327期货合同,每上涨1元,就意味着他将赔进10多亿元。如果到期交割,万国证券将巨亏60亿元。

收盘前8分钟内,管金生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连续抛出数十万口的卖单,将价格打压到148元。最后1分钟,管金生更是以730万口的超级卖单,将价格直接轰到了147.4元。

狂喜和暴怒的情绪瞬间在上交所内爆开,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更多人则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巨大的诱惑,这种贪欲会让人忘掉一切。这是人性,放到今天也是,大部分人难以冷静。

当时在场内陪客人的尉文渊也傻了,立即丢下客人找到管金生质问。 双方争执期间,无数举报电话打向上交所以及国家相关部门。

当晚11点,中央电视台正式向全国公告此消息,将以此前最后一笔交易的151.30元定为当日收盘价。这意味着管金生最后孤注一掷的行为彻底失败,万国证券亏损近60亿。

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国证券史上著名的“223国债”事件。整件事从开始到结束,扑朔迷离,有太多谜团至今没有解开。

面对笑到最后的中经开,很多人不解,双方其实都存在保证金不足、恶意操纵价格等问题,为何只制裁了万国一家。

“223国债”当天中午,管金生就是以中经开违规在先为由,要求尉文渊暂停交易,但遭到后者拒绝。其中或许有尉文渊的苦衷,因为中经开可以说是财政部的“亲儿子”,董事长刚从财政部副部长的位置退下,总经理则是财政部综合司前司长。

事后,很多金融专家私下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升息,而且一升就是5个百分点。”更不可思议的是,多头方盈利至少在70亿,中经开的总经理韩国春却吐槽:中经开实际盈利连1亿都不到。钱究竟去了哪里?

据说,最后的赢家是与中经开联手的背后财团,也就是后来叱咤资本市场的魏东、袁宝璟、周正毅和刘汉等资本大佬。正因为在此次“混战”中获取了巨额财富,才激发了他们在资本市场更大的野心。

事实上,外媒当时就称“223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获胜一方并不光彩,很可能获得内幕消息,并操控权力修改了结果;失败的一方利用系统漏洞,令人不齿,但在规则内运用技巧操作,算是一次精彩的投机案例。

时光如黄浦江的浊水,早已抹去了惊心动魄的瞬间。对于管金生,人们普遍感到惋惜,从“中国证券教父”到阶下囚,只在一念之间。

有人记得就在“223国债”大战之前一个月,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因看好日本股市,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购入大量期货合约,最终因为判断失误,导致银行倒闭。

其实,管金生前半生好似股票曲线,开篇就是牛市。他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稳坐中国资本市场“教父”的宝座。遗憾的是,管金生曾经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事业,却也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前途。

有些事情是注定的。1947年5月19日,管金生降生在江西省清江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农家。因为被算命先生说命硬,出生几个月就被父母送到外人家中寄养,3岁才接回家。

冥冥中,管金生记得母亲告诉自己,算命曾说他命大福大,但是得去东方发展。正因如此,管金生拼了命学习,渴望早点离开家乡,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能在上海吃上“皇粮”,算命的话似乎也应验了。可管金生对周围环境依然不甘心,又考取了母校的法国文学研究生。毕业后,还是因工作不对口,他从公安部门的翻译岗位改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良好的教育和外语背景,让管金生在这里如鱼得水,深受领导信赖。

084935kffniz6rwiojnn9w.jpg


1987年,管金生回国后,经常在公司附近的苏州河桥下倒卖国库券。熟悉历史的他立即想起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梧桐树下交易东印度股票的情形。可西方世界早已将室外交易演变成室内交易的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一片荒芜。

此时,上海正被高层惋惜开放慢了一步,迫切希望加快上海改革开放的步伐。管金生的建议,正中有打造上海成为“东方华尔街”的设想的中央领导下怀,批复同意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管金生不仅提议建立证券公司,还提出了几条至今被中国证券交易市场所遵循的原则。其中,他所提出的坚持股份制以及坚持与银行脱离,成为中国证券业的创举,保留至今。

那时的管金生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划师,万国证券成立后,他的话更几乎是行业里的“金科玉律”。因为此时的中国,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懂金融,懂外语,还在国外培训过金融交易的专业性人才。

万国证券那时也是全国证券公司的“风向标”,深沪异地交易开启,无纸化交易,全部由万国率先启动并实现。因此,理论上,万国证券归属上海证券交易所管理,可管金生称呼总经理尉文渊,直接喊“小尉”。尉文渊则称呼管金生为“管总”或“老管”,可见管金生在行业中的地位。

万国员工最自豪的不只是薪水高,福利多,而是自己经手的建议文件,可能立即就被监管部门采纳,成为同行们执行的规范和条例。万国证券鼎盛时期不仅持有所有国内B股,还同时操盘70%以上的A股,承销业务占中国总份额60%,风头无二。对此,管金生的秘书卫哲曾说:“B股没啥,就是我们在房间自己想出来的。”

当“万国证券,证券王国”成为大江南北金融圈最熟悉的广告语时,有人拍管金生马屁,说他名字取得好:“管金生,为管理金融而生。”管金生听说后,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223国债”事件前一年,万国证券已经走出国门,相继在欧洲和亚洲多国设立分公司。当时,管金生正踌躇满志准备成立美国分公司。因为,万国一直对标的就是金融圈著名的美林投资。然而一切都在1995年的2月23日戛然而止。

管金生毫不犹豫地回道:不可能,那不符合我的个性!

084936mpjxp36hrr1ip13z.jpg


中经开背后虽说是财政部,可管金生是财政部以及多家金融管理机构的专家和顾问,做过很多次培训,说他是中经开系的“老师”并不为过。

“223国债”事件当天中午,价格被中经开等多头拉升到150元,意味着管金生已经毫无退路。认输就意味着万国巨亏,更让管金生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颜面扫地。

一个时代激越的鼓声连余韵都消失无影

管金生进来后,有人戏称这里可以直接开一家“提篮桥证券公司”,而且全是行业精英。那些曾经创造风口的人,最终被大风席卷,扫地出门。

让管金生唏嘘的是,他被捕的同一年夏天,美国互联网公司网景上市。上市当天,网景股价还是23美元,收盘时价格直接冲到了74美元,市值超过23亿美元。华尔街日报对此评价:通用汽车做到23亿美元,花了43年,网景只用了1分钟。

084936oeraoce8ecgrqrq5.jpg


时间太久了,一个时代激越的鼓声连余韵都消失无影。2016年,69岁的管金生宣布牵手A股上市公司开展私募投资,重操旧业。与昔日的高调、激进相比,管金生变得极其低调,新投资涉及医疗、化工、网络以及碳中和领域,但公开信息并不多。

管金生开启的证券市场,少了国债期货,却多了贵金属期货、能源期货、化工期货、粮食期货……万物皆可炒。资本市场越发令人目眩,冷冰冰的游戏规则还在,只是总会被人有意无意忘记。世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来源:风声岛 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赚得盆满钵满选择换国籍 中国富豪扎堆移民新加坡背后有“隐情”

【博览财经特稿】“有些人主要财富来自中国,但是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时,却选择换国籍,将钱带到其他国家,貌似有些说不过去?”

近期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了不少热议。其实,这并不令人意外,看看热衷移民新加坡的中国富豪就知道了。

前不久,“支付宝女王”彭蕾又被爆料,携巨额资产移民新加坡,并入手了3亿元的大豪宅,被当地媒体解读为:“彭蕾或将冲击新加坡首富的地位”。

扒扒最新的新加坡富豪排名榜,前十大富豪竟有约半数是来自中国内地。国内赚钱国外花,中国富豪扎堆移民新加坡,这背后有什么“隐情”?我们展开说说。

2019年,一位中国移民一举成为新加坡首富,把过去蝉联10年首富的远东机构大佬换了下来,这人就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这一年,张勇49岁,在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他以138亿美元(约合986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新加坡新晋首富。榜单一出震惊了不少人,毕竟在网友心中,海底捞是本土品牌,张勇也是地道四川人。

准确地说,张勇是四川简阳人,中学毕业后就进入技校学习,后来进入四川拖拉机厂。对一般人来说,可能这辈子可能就在厂里,得过且过了。

在2012年,张勇带领海底捞进军海外,首家店选址新加坡,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开了十多家店。2017年,有媒体报道,张勇夫妇俩还在新加坡购置了一套近1.4亿元人民币的豪宅。

2020年,蝉联首富的张勇膨胀了,在疫情发生之后,他没有收缩业务,反而是逆市扩张门店,但这招“烂棋”并没有让海底捞业绩大增,反而蚕食了利润。

而1978年出生的李小东,原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大学从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系毕业后,曾入职摩托罗拉一直做到人力资源部门经理。

在新加坡,李小东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当时,陈欧创建了游戏对战平台GG Game。在陈欧的邀请下,李小东也加入创业团队,占股30%。后来,陈欧赴美深造,李小东拿下了陈欧手中35%的股份,成为公司一把手,并把公司更名为Garena,主营游戏代理运营。

但李小东还不满足,他又在2015年创立了电商平台Shopee。至于理由,李小东说,因为“女儿想念中国的淘宝”。想念淘宝就能创立一间公司,和淘宝在东南亚打擂台,有钱还真是任性啊。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有效,Shopee仅用不到三年,就打败阿里控股的 Lazada ,坐上了东南亚第一电商巨头的宝座。而Lazada的董事长,正是刚被爆移民新加坡的“支付宝女王”彭蕾。

2017年10月,东海集团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上市还不到3年,冬海集团的市值已经实现了将近30倍的暴增。

但李小东的首富位子还没坐热呢,深埋的隐患集中爆发,把他打了个措手不及……变化来得猝不及防。

前期野心勃勃地烧钱扩张,后期资金窟窿堵不住了。随着Shopee亏损扩大,李小东只能紧急刹车,他也出了一个烂招:裁员保命。

“人在新加坡,刚下飞机,带着老婆,带着狗,接到电话,当场失业”,Shopee成了网上流传的互联网大厂“最惨裁员样本”。

业绩公布后,东海在美股的股价当日跌幅近14%,收每股77.43美元。实际上,自2021年11月起,东海集团股价就一路下跌,目前股价仅为峰值的两成。

如今,张勇尝到了当初“烂招”的苦果。从2020年起,张勇跌落神坛,身家蒸发千亿元,海底捞也陷入了亏损与关门潮。

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净利润约9650万元,只剩微薄利润;到了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直接预期净亏损超过2亿元。而这一切,在海底捞看来,疫情反复的“锅”是甩不掉的。

当然是医疗用品相关的行业。所以,造呼吸机的李西廷,打败了卖火锅的张勇、搞电商的李小冬成为了新首富。

084937slbje4laljbb8bbb.jpg


1991年,不惑之年的李西廷在深圳创立了迈瑞医疗。迈瑞医疗起初做进口代理商,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只能依赖于生产商赚取微薄的利润,这显然不是李西廷想要的。

2000年左右,李西廷又率领迈瑞医疗,以高品质低价格的策略,进军西欧市场,开始在海外“攻城略地”。6年后,迈瑞医疗成功登陆纽交所,募集资金约2.7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海外上市公司。

迈瑞医疗蛰伏两年后,在A股市场爆发。2018年10月,迈瑞医疗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募集资金59.34亿元,为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IPO。三天后,迈瑞医疗总市值突破千亿元,是美股退市时的5倍之多。

2018年,李西廷首次出现在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接下来两年,在疫情的催化下,迈瑞医疗业绩和股价齐飞,李西廷在富豪榜上的排名迅速蹿升。

总有新人换旧人,自张勇2019年成为新加坡首富以来,首富人选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不变的是他们都是中国移民。接下来,要替换李西廷的人又是谁呢?最近,新加坡媒体锁定了一个新目标:“支付宝女王”彭蕾。

最近,“支付宝女王”彭蕾被爆出,和丈夫携巨额资产移民新加坡,并在当地购买了一套价值3亿人民币的大平层,引得新加坡媒体舆论热议:新加坡首富宝座或将易主!

其实,这位女富豪可是大有来头。彭蕾是阿里巴巴的灵魂人物,阿里曾经 “十八罗汉”之一。1999 年,彭蕾加入阿里巴巴,做了10年人力资源,一手打造了阿里价值体系。

2018年,彭蕾卸任蚂蚁金服CEO后,再次被委以重任,转战东南亚,负责阿里国际化电商平台Lazada,频繁往返中国和新加坡。但几个月后,彭蕾突然宣布卸任CEO,仅保留了董事长职位。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这一套豪华顶层公寓,配有空中花园、专用电梯和泳池,创下了当时新加坡顶层公寓的最贵纪录。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最新消息,中国上万高净值人士预计有超过500人移民新加坡,他们可能带到新加坡的财富预估至少有24亿美元(约33亿2100万新币)。

对于中国大佬扎堆移民新加坡,有不少网友不理解,“有些人主要财富来自中国,但是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时,却选择换国籍,将钱带到其他国家,貌似有些说不过去?”另外,也有网友表示佩服:有些富豪一边让国人心甘情愿掏钱,一边做着新加坡的首富,也算是高人了。

对于移民新加坡这件事,李小东的理由很罗曼蒂克——因为爱情。当年,李小东在美国深造时,交了一个新加坡华人女友。女友是背负了几十万的贷款来斯坦福求学的,而提供贷款的新加坡公司要求,女友毕业后在偿还贷款的同时,还要回新加坡工作至少6年。

但这毕竟是个例,有些富豪还是为了公司发展。张勇夫妇以新加坡的身份将海底捞股票纳入离岸信托,又分别通过两个BVI公司,最终分别持有海底捞的股票。这能让张勇在海底捞的产业运作中隔离了家族资产的债务风险。

李西廷加入新加坡国籍,或许是迫于外部竞争压力。李西廷的业务主要在中国和美国,2021年第一季度,迈瑞医疗还曾提出,要将海外业务营收比重提升至70%。

其实,对张勇、彭蕾等大多数富豪来说,还是想捂好自己的钱袋子。毕竟,作为“全球合法避税天堂”,新加坡最吸引富豪的是“省钱”。此外,新加坡是全球领先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中心之一,拥有亚洲最为安全的银行。

其实,无论是为避税还是为企业发展考虑,富豪选择移民都是个人权利,只要能创造价值、回馈社会,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们这些被富豪赚过钱的普通人,还是有个朴素的想法,“人可以过去,但是钱请留在国内”。(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ID:baguanvpindao) 作者:澍野)




社会热点




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 十年背后大时代的激荡

【博览财经特稿】前期,华为发布了两年来的第一款手机mate50,用卫星通信的热度盖过了没有5G的事实。我问同事道二买不买这台手机,他开玩笑说:不买。让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2万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这些大厂手里拥有一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量的现金。都说居民在“报复性存款”,没想到最能赚钱的公司们才最积极。

前期,巴菲特卖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平均价格277港元/股,相当于套现了大约6000万美元的现金。任泽平一看,急得直跺脚,自己天天说现在不买新能源,就是十年前不买房地产,结果“股神”出来砸场子,不乐意了,说巴老不懂新能源。

而过去十年,许多中国巨无霸企业有不同的路径,它们曾经一度成长为世界五百强,或因周期变迁,或因自然演化,而从榜单上消失了。

经济观察报统计了过去十年从世界500强名单上消失的中国企业名单,一共有57家。背后是大时代的激荡,也有部分企业如同细胞的新陈代谢,自然地退出了榜单。

一些变化很有意思。

充满活力的中国商业生态,变化总是剧烈的。2014年,百联集团就从榜单上消失了,并成为了时代的一道分水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进行全球最大IPO。自那年以后,电商的崛起一发不可收,并进入中国经济的各条毛细血管,深刻改变了发展面貌。

与此同时,房地产也在去库存,棚改的红利释放更是掀起了一波高潮。那个时候,许老板还在狂奔。恒大疯狂拿地,从三四线城市一路向一二线城市包围,直至占领它。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想到,五年后许老板手里只剩下了圆滚滚的足球,而王文银手里的正威集团,已经扩张为中国前三大民企。

第三道分水岭,是疫情这三年。这些年,退出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高峰,每年都是10家。

当年,河南一家大型煤炭国企毫无预兆暴雷,引发了中国信用债市场的一次巨震。我的同事曾评论:波及面之广,相当罕见。

煤炭国企暴雷背后的大环境,是2020年持续下行、跌至2016年来低点的煤炭价格。当年煤炭行业发债的,半年利润同比下跌了24%。再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许多煤炭企业的帐上都是一言难尽。

那个时候,山东刚开始搞新旧动能转换,对煤炭企业的重组并购是让旧动能腾出空间的一大方式。于是,山东能源集团开始重组,未来营业收入将超过6000亿元,成为山东省营收最高的企业,同时还将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企。这样的好处,除了动能转换,还有重组债务,减轻煤炭价格对债务的压力。

每一次环境的变换都会诞生新的传奇

在更为聚焦的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上,房企的离开更为剧烈。在当年的名单上,足足有18家房地产企业退出。

从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的基调,到2020年出台“三道红线”,落在房企上的监管越来越多。直到去年底恒大万亿债务震惊整个市场,拉开了房企流动性遇困的序幕。

前段日子,曾经喊出“活下去”的万科郁亮表示,市场已经筑底,但恢复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市场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要相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的力量。”

9月7日中午,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潘石屹夫妇双双从SOHO中国离职。这对曾搅动京城地产风云的明星夫妇,这次是真的专注搞艺术和慈善去了。

煤炭企业、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服务企业……每一次环境的变换都会诞生新的传奇。

这十年来,行业的升落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企业家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学会看天。但更值得关注的一个深层问题是:那些在严寒中活下来的企业,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虽然像煤炭和房地产行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如同家常便饭,但企业的消亡,并不能把锅都甩给环境。比如《基业长青》中的例子。在20世纪初期,美国运通发现自己的快递业务遭到攻击。1913年,美国邮政总局创立了竞争性的邮政包裹制度,使美国运通的利润下降了50%。接着,美国政府又在1918年将所有的快递业务收归国有,造成行业的巨变。

一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嗅觉和理性的判断,在低谷期到来时主动提高效率,突破自己的基因限制,在新的赛道上占据席位,这就是一种进化式进步,不仅仅是物竞天择,而是能借由变化而变得强大,引领整个物种的演化。

中国企业在世界榜单上的浮沉,就像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里的物种相竞,正是中国经济具备旺盛活力的表现。中国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力量,即便在这两年疫情下也没有退缩。

还有比亚迪。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作为民营企业,比亚迪目前吸纳了50万人就业,今年月均新增就业2.3万人。照此趋势,2022年底,比亚迪总员工将超65万人,2023年底总员工将超90万人。

优秀的企业家能引领创新,穿越周期。反过来说,政府也要稳定市场主体,让企业家们能放心往前冲刺。我们期待着,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能获得更多中长期的支持,度过严冬,在新的春天把故事讲下去。(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作者:震谷子)





楼市危急存亡之秋 楼市的飞盘终于落到农民头上

【博览财经特稿】9月1日,有着“中国农民第一城”之称的浙江省龙港市,宣布在13个社区试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23868人。

084938uzooefooxn5ifruo.jpg


龙港农民公积金项目具有试点意义

龙港“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2021年,龙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8万,远超1.89万的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之下,龙港农民的生活可谓非常富庶。

2019年,龙港被设为县级市,由浙江省直辖,施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是全国县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急先锋。

探索尝试的结果,是9月制定的政策:龙港市的农民公积金缴存基数最低不低于该市上年度最低月工资标准1840元,以10%的比例按月全额缴存,地方财政还为无房户配缴个人月缴存额的25%作为补助。

按专家的说法,农民公积金可谓好处多多。例如,新京报评论认为,农民购建房往往难以一次性支付,只能与邻舍亲友间互帮互助,这种基于地域与血缘的互助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的金融压抑。而规范化制度化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将极大提高农民与农村的金融服务规模和质量。

言下之意,开放公积金进城买商品房,能满足农民的借钱需求,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又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在是一举多得。那么,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楼市已经轰轰烈烈发展了二十年,才提出来呢?

比农民购房资金缺口更急需解决的,恐怕是当下的地方财政缺口。

另一方面,则是土地财政的后继无力。2022年1-7月,全国40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累计成交金额同比下降53.19%,国有土地出让总收入同比下降31.7%,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8.9%,1-7月资金缺口为1.3583万亿,预计全年缺口将达到3.2万亿以上。

土地卖不出去,是因为房子没有人买。8月16日,湖南常德石门县县委书记就在房地产交易会上当场呼吁公职人员“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引发一片笑声。

这意味着,城里的刚需小户型是真的买不动了,买房的大多是豪宅改善需求。靠极少数富人大平层换成独栋别墅,显然不足以支撑土地财政运转。

为让农民买房,各地父母官也算是绞尽了脑汁

江浙粤闽富庶之地,小微企业发达,农民务工务农兼顾,住着豪华别墅,出行便利网购包邮,生活舒适优渥,这是极少数"社会主义新农村"。

伴随着二十年来高歌猛进的楼市与浩荡的城市化进程,农村早已空心化,健壮劳动力都被虹吸到大大小小的城市。举六个钱包之力能上车的,已经买房扎根,不会再回到故乡;有一线希望的,仍在他乡奋斗,也无暇顾及故乡。除东南沿海地区外,广大农村只剩下生活窘迫的老弱病残。

084939h63mxi3kjnrix8de.jpg


在公积金试点之前,房地产的压力早已层层传递下去。矜持的,如贵州晴隆县简化农业人口购房手续,四川宁南县给予前100名桑蚕养殖大户1万元购房补贴;

安徽潜山市则来得简单粗暴,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给予一次性5万元购房奖励;宅基地复垦后,再给予每亩3万元奖励。

084939trhvvonxag6kwyy7.jpg


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对龙港试点如此评论:“将农民纳入公积金缴存对象,能够保障更多群体基本住房需求,帮助更多人减轻住房负担,促进全社会安居稳业;同时也能够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为房地产市场释放增量。”关键,还是落在了“为房地产释放增量”。

说白了,就是入不敷出。此外,公积金贷款额度低,地域间不互通,支取时限制多,体制内外相差大等因素使得公积金制度多年来饱受诟病。城镇公积金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农民公积金如何能顺畅运营?

如果本质上还是农民自己储蓄的“私基金”,那么这笔缴纳容易支取难的钱,就是给农民一个背上住房贷款的理由。“扩大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缓解部分地区流动性紧张问题”,恐怕才是此政策的真实目的。

如果这是一个平均数据,那么小县城的空置率肯定要远高于此。也就是说,县城的房子已经远远供过于求。

农民承担不起一线或省会房价,所谓进城买房,也就是县城内部消化。让他们用毕生积蓄买下空城商品房,于心何忍?

数千年来,农民是这个民族最为温顺而沉默的底层,也是民族兴旺发达最源头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数次危机,都向农村转嫁,由农民托底。

二十余年高增长后,楼市的飞盘也终于落到农民头上。目前,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依然横亘着幽深的福利鸿沟。60岁以上农民每个月能领到的国家养老基础补贴仅有55元,农民医保报销比例也远低于城镇居民与职工医保。

土地是农民仅有的生存资源,是被城市榨干一切价值之后唯一的退路。如今将土地流转集中承包,又将宅基地退出换成一次性补贴,农民两手空空进城交公积金背上房贷,老了以后何去何从?

084940k3rvvl3urlv3lvvg.jpg


牛吹出去了,打脸来得同样很快。法拉第未来的付款订单仅300辆;绿驰忽悠了100亿,连个“老年代步车”都没造出来。

在过往履历中,从未造过车的理想,在争议中迅速崛起,凭着一款理想ONE封神,市值一度赶超上汽等老牌车企。今年8月份,理想汽车的销量直接腰斩了,仅交付4571台。

084941z7jcxx7hadhby7j2.jpg


一年卖9万台,中国奶爸捧起的“神车”

理想造汽车,第一步就是搞钱。作为造车新势力的顶流,理想汽车一开始没人看好。2019年,理想陷入财务危机,逼得创始人李想连续见了100多家投资机构,就是没人买账。

相比纯电动车,增程式的概念显得老旧;相比燃油车,增程式价格上不便宜。消费者很难找到一个买它的理由。

084941cy7vhetetvehve7i.jpg


搞定了钱之后,理想汽车开始搞定用户。与特斯拉、蔚来正面刚,理想汽车几乎没有胜算,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户想要什么就造什么。

理想ONE瞄准了SUV,牺牲了部分性能,但在车子体型、车座等空间上都很宽裕。在价格上,理想ONE基本上没有对手,30-40万价位的SUV,特斯拉不做,BBA 没进来,很多厂家都在观望。

084941depo9uiiyrzj8mey.jpg


084941q9j7hi949h5c5fmh.jpg


就在理想汽车被封神之际,大佬们频繁为其“站台”。有人统计,一年之内,王兴在饭否中,就8次提到理想ONE,还直言该车能替代沃尔沃XC90和特斯拉Model S。

084942btzlsn3yb88wrbl9.jpg


理想汽车有多抠搜?出差要买折扣最低的机票;经济酒店都要两个同性在一起住;为了控制灯箱制造成本,理想将“理想智造”改为“理想”。

特斯拉在盈利前连续亏了8年;蔚来的李斌,将造车门槛从200亿直接翻了一倍;雷军为造车准备了100亿美元。

另一个问题是用户瓶颈。今年,越来越失意的企业家流浪到直播间,除了卖力的董明珠、李国庆,还有直播“带货”的李想。李想解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月3起事故,理想不能只靠讲故事

过去的几年间,理想ONE的负面消息就没断过。有博主爆料,购买的理想ONE座椅下有水银,他本人也确诊为汞中毒,超出正常值接近百倍。

为了验证,知乎“拆车实验室”自购了一辆全新2021款理想ONE,没想到在直播拆解时,座椅的铁质支架大面积锈蚀。

如果说,生锈门透支的是品牌口碑,那么召回门则是产品的缺陷。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概率高于同级别车型。去年,理想还因“断轴”召回10469辆理想ONE。

084942iehze5uihz0gvu26.jpg


从水银门到生锈门,再到召回门,理想汽车多次挑战着车主的信任。在各大新势力比拼智能化时,理想汽车推出了理想L9。在发布会上,李想自信地说,理想L9是“500万内最好用的家用SUV”,哪怕是和劳斯莱斯库里南相比,也完全不怕。

短短一个月内,理想接连发生了3起事故。理想L9也被网友吐槽为“500万以内最强韭菜收割机”。

今年2月,理想汽车发了内部信,定了个小目标:2025年要目标销量160万辆,要做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车企们最终拼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前有赛力斯推出了同级别增程式,后有蔚来、小鹏同等价位的纯电SUV。

而眼下,理想仅推出一辆L9,技术路线和底层架构都没变,价格却涨了10万。理想的销量下滑再次证明了,消费者的耐心已然不多。与其讲故事,不如用硬核产品说话。(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 作者:星辰 编辑:张一驰)




形势分析




百试不爽的路径依赖彻底失效 救市底线已跌到尘埃里

【博览财经特稿】最近出现最多的新闻,是各地花样百出的救市手段。之前,只要说到救市,最先关注的是限购政策有没有放开?落户政策有没有放开?贷款利率有没有下调?银行有没有开始放水?

民间对楼市似乎已彻底失去信任感

整个民间就是不为所动,消费层就是毫无波澜,不,不是毫无波澜,是一点都不相信。民间对于楼市,似乎已经彻底失去信任感。有数据为证。

根据第一财经统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6大国有银行新增住房贷款只有去年新增额的三分之一。去年新增1.3万亿,今年是4400亿,可不是只有去年的1/3。更具体的说,今年的新增住房贷款只有去年的36%。

房贷利息一直都是大多数银行的核心收入手段,稳定、利息高,非常优质。最终,房贷的断崖式下降,成为导致眼下很多奇怪现象的原因。比如说,经济下行,很多人想缩小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通俗点讲就是想把欠银行的房贷都给结清。

084943q8gg77lgvwxammmt.jpg


交行是告诉你APP提前还贷升级,让你等,马上就能升级好。然后不接受电话预约,现场预约时间从15个工作日延长到30个工作日,给你延到收利息补偿金。

有人说,活了这么大,还从来都没有听说欠债不让还钱的。银行在集体耍赖!没办法,银行的钱实在太多,放贷放不出去,你们再都集中还了,那钱都集中到银行了,到时候追查起来,算谁的?

源源不断的购房者不想玩了,这牌没法打了

这就是四个人打一桌麻将,但很显然,这是三家在陪一家打。这一家就是源源不断地购房者。所以,只要购房群体源源不断地进入,开发商就可以顺利卖房,地方政府就可以顺利卖地,银行就可以顺利贷款,这是第一个逻辑。

第三个逻辑是,只要购房群体源源不断地进入,地方政府就可以不断地将地价升值,然后卖出更好的价格,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然后整体更多的土地,卖出更好的价格。

但是,现在的问题的,四个打牌的人,偏偏就是这源源不断的购房者不想玩了,那这牌还怎么打,没法打了。这导致以上所有的逻辑都断了。

上一次救市是2015年的货币化安置去库存。今天看到的结果是,2015年的房地产去库存,是让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债务转化成了城镇居民住房贷款,化解了地方政府、地产商和银行的压力。

所以,眼下这一次救市,最先考虑的也是这波人,但是经过这大半年的时间,效果并不好。很多地方政府,都开始在转移目标。

084943r96hnx9qlxzlnl9s.jpg


但公积金只是少数群体交纳,并且交纳群体主要集中在一二三城市,和中产数量相比,不过九牛一毛。所以救市的政策指向只能再次群体下沉。

重庆开始推动灵活就业人员购买二套房,最低首付降至25%。但问题是灵活就业人员在经济下行期,是最没有保障,也最不能经历风雨的一个群体,和交纳公积金的群体有制度保障完全不一样。

而2021年以来,根据同城配送的后台数据,单个商户下单量减少了17%。结果很明显,个体户不挣钱,就抽时间干起了跑男增加收入。

084944uaibitt2tiiji3pt.jpg


家电卖不掉,找农民,是家电下乡;汽车卖不掉,找农民,是汽车下乡;房子卖不掉,找农民,是公积金下乡。就这样,救市的核心群体,从储蓄最多的中产,一步步下沉到了灵活就业群体,下沉到了农民,这已经是到了财富的最底层。

084944k4iy0dld50zvr8l0.jpg


9月5日央行公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8%下调至6%。但9月15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在6.97上下震荡了一天后,下午5点,一路冲至7.0187,正式“破7”。同日,在岸人民币收报6.9775元,较前一日官方收盘价再贬值145个基点。

人民币贬值时,市场在害怕什么?

担忧一:人民币贬值掣肘货币政策。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高息货币将面临贬值压力,息差越大,贬值压力越大。但实践中我们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则是,高息货币会升值,并且息差越大,升值压力越大。当一国货币出现大幅贬值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加息来稳定汇率。例如,2018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影响,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阿根廷、土耳其发生了标准意义的货币危机。尽管这两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十分脆弱,但为了稳定汇率,两国央行不得不采取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样,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快贬值时,市场往往也会担忧央行可能需要加息来稳定汇率。

担忧三:人民币贬值导致股价下跌。“8•11”汇改之前,国内股市已经自高位开始调整。汇改之后,信心危机在汇市和股市之间相互传染导致了两波“股汇双杀”:8月11日-26日,中间价贬值4.5%,上证综指下跌25.5%;12月23日-次年1月7日,中间价贬值1.4%,上证综指下跌14.4%。在两个市场结束了2015-2016年异动之后,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上证综指的正相关性明显增强。很多市场人士便据此认为,人民币汇率和股价之间或许存在因果关系,即人民币升值会促使股价上涨,而人民币一旦贬值,则会导致股价下跌。

084944namjl2nzmkw23amm.jpg


第一,人民币汇率难以掣肘货币政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既包括对内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又包括对外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当对内平衡目标与对外平衡目标相互冲突时,大国通常将对内平衡放在优先位置。此前央行人士曾多次发表过相关言论。2022年9月5日,刘国强副行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再次重申了这一看法,指出“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更应该立足自己的国情自主实施货币政策”。可见,人民币汇率贬值并非货币政策的掣肘,货币政策仍然坚持以我为主。

第三,汇率与股价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如前所述,2017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和股价的正相关性明显增强。但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理论上,外资是连接汇率和股价的重要中介。不过,影响外资流动的并非汇率实际走势,而是升贬值预期。当人民币存在低估时(即实际汇率低于均衡水平),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会同时出现,例如2005年“7•21”汇改初期。但随着中国对外部门趋于平衡,IMF在2015年终于改口承认人民币不再被低估。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贬)值不必然伴随升(贬)值预期。反而,正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出现及时调整,才防止了升值或贬值预期的积累。因此,不应该简单将汇率与股价的相关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两者同为资产价格,存在正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受到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084945mnbvuhabnmhmo4uq.jpg


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成功破7。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曾三次逼近7这一心理关口。

第二次是2018年底。这次人民币贬值始于2018年4月,主要反映了美元指数回升、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影响,8月央行上调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并重启逆周期因子,年底人民币第二次成功守7。

事不过三。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终于跌破7。当日,央行随即通过答记者问方式解释了破7的原因、后续走势以及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有序引导市场预期。事后来看,人民币破7并未引发市场恐慌。破7当日,CNH与CNY差价由上一交易日的350个基点升至467个基点,VIX指数从上一交易日的17.6升至24.6;次日,境内外汇差收窄至278个基点,VIX指数降至20.2。

上述贸易形势恶化时期恰好对应新冠疫情爆发初期。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人民币汇率自1月下旬开始震荡贬值,连续跌破6.9、7.0、7.1关口,跌势一直持续到5月末。假如在2019年8月形势相对较好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再次守住7的关口不破,2020年遇到新冠疫情,无论人民币汇率守7还是破7,都将产生更高的政策成本。正是得益于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及时破7,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增大。截至2022年9月6日,人民币汇率收盘价最低贬至7.18(2019年9月3日),最高升至6.31(2022年3月2日)。

这次人民币汇率破7仍然不需要过度忧虑

如前所述,由于国内企业外债规模明显减少,对汇率贬值的适应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重现无序贬值的概率降低。2019年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屡次平稳破7,显示市场对于7这一关口的适应性也在增强。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短期人民币汇率如果再次破7,引发市场恐慌的概率不大。

人民币汇率涨跌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影响不同,不存在人民币升值就好、贬值就不好的定论。不过,相较于升值而言,人民币贬值似乎更容易引发市场担忧。市场担心,人民币贬值会掣肘货币政策,加剧资本流出,导致股价下跌,甚至疑惑到底应该“保汇率”还是“保房价”。

2015年以来,在人民币汇率三次逼近7这一心理关口之后,最终于2019年8月成功破7,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加大,市场对于7的适应性显著增强。2022年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又经历了两次快速调整,且整体延续贬值趋势,也为市场建立了预期。因此,即使现在人民币汇率再次跌破7,大概率也不会引发市场恐慌。(来源:FT中文网 作者:李一言、贾铭)




社会透视




董“砖家”出高招 漂亮话目的欺骗农村人掏钱在城里买房

【博览财经特稿】现在不少农民工离开大城市,却退不回自己乡村的老家。农家子弟进城后,相关开支也升级了。在县城吃穿用住,其消费内容和消费标准要远远高于乡村老家。

看了后一脸懵逼,什么样的脑袋才能想出这种缺德主意。

可能很多人,尤其是北上广五环内的人不知道,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农民工再进城的现象,而且规模非常大。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不少地方农民工离开大城市,却退不回自己乡村的老家。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联合起来,用软硬兼施的手法,把这些农村人赶回城里,这个城,通常是老家的县城或者地级市,即再进城现象。

进城不只是买了一套房子这么简单,进了城要花很多在农村本来没有的开支,农民在乡村老家,有地可种,有粮可收,烧菜就从山上打一捆柴,生活成本非常低。门前一垄田、院里一畦菜。进城后,买肉、买菜,还有燃气费,农民平白无故多出一笔开销。

具体的有案例,武汉大学的学者袁梦、杨华,调查了皖南F县,农民在F县县城买房的首付一般为20万—30万元,月贷约为0.25万—0.30万元,年限在25—30年。

7月26日,黑龙江佳木斯市规定对农民进城购房予以补贴:在佳木斯市市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农民购房人,每平方米补贴100元,每套补贴总额不超过2万元;购买新建商业用房的,每平方米补贴150元,每套补贴总额不超过3万元。

最骚的操作是河南省商丘市搞的,宣称可以小麦换房,以2元/斤的价格收购小麦,最高可抵16万元购房首付,给老农民一套建业河畔洋房。

农民工进城迁徙浪潮背后动力

根据四川大学刘超的调查,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业县城,乡下人进城买房已经很普遍,按照购买房屋计算,农民进城的比例已经达到70%。一些农村人说,“我们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在县城有房子,只有那些懒汉才没有房子。”

农村的各种资源比不上城里,尤其是教育资源,农民工为了给子女上城里好的中小学,只能在县城买房,中国人有着贫寒苦读的传统,而这点就被不安好心的人拿捏了。

084946ktt16pe0p6qyqeep.jpg


084946m7sxkztovqottvoo.jpg


董“砖家”空洞的漂亮话的目的

中西部地区,有一位农村小学校长诉苦说:“县城搞大开发,建设了好几所小学,我们学校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被抽调走了,好几年,连英语老师都没有了。”

上面提到的,武汉大学学者袁梦、杨华,对皖南F县的调查,进城农民家庭在子女游玩、零食、休闲娱乐方面开支激增,一年至少需要2万元,这还算节约的家庭。

像董“砖家”这类鼓吹手,怂恿农村人进城买房,瞎掰的理由还一套一套,诸如在县城里,一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长的见识,和农村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提升农民的个人的素质之类。

084946fkgft4kqnyd9fkfk.jpg


富二代们不想当“海废”,有进动漫游戏的,有进科技公司的,有进入VC/PE、投行的,还有考公务员的,就是没几个接管家族企业的。他们拿着父母的本钱,去创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亏损惨败后,开始乖乖考公考编,或者嫁人,过着稳定没风险的生活。

过去10年间,王健林曾多次提到王思聪是否接班的问题:“我和思聪谈过几次,但他对接替我的工作不感兴趣。他认为管理超过10万人太难了。”

084947y777088tc7acq2q7.jpg


二代子弟不想“子承父业”

“江浙沪海归废物”有个典型代表——Allen,念书在纽约呆了五年、香港呆了一年,前前后后花费超过四百万,毕业后找个月薪一万的工作都难。他又不想当家族企业接班人,于是跑去书店打工,干200元一天的活。

《报告》问,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想不想继承家业,结果只有36%的人表示愿意,到了富三代,比例更低了。浙江大学预计只有10%~15%的家族企业,能将接力棒顺利传到第三代家族成员。

他们更愿意去动漫、游戏等行业大显身手。跟机器轰鸣的制造业比起来,新兴产业时尚,光鲜亮丽而且有个性。有的富二代甚至宁愿从游戏公司的底层社畜上班族做起,也不想接管自家的家族企业,觉得土鳖。像王思聪这种顶级富二代,就自己投资,当游戏公司的金主了。早在2011年的时候王思聪就布局电竞行业,收购了CCM战队。

王思聪眼光很准,很早入场,向电竞行业注资。后来CCM战队更名为IG战队,2018年在英雄联盟世界大赛上,拿到了冠军。那一天印象很深刻,朋友圈都被“IG牛逼”刷屏了,我还纳闷,IG是啥东西,查了下,才知道是王思聪投资的项目。

084947px9t3dc5nxcq8t33.jpg


几年前,中国初代的电竞团队去参加比赛,都是坐公交坐地铁,现在的一些电竞团队,能壕到包机飞往国外打比赛。

说句实在话,今天新消费、新科技赛道火热,初创企业动辄上千万,而富一代起家的纺织化工传统行业,已经没啥前景了。

浙江义乌一家做了30多年的五金加工厂,企业主陈老板要求大学毕业的孩子回来家里蹲,不要他求职找工作,零花钱给够,只要他复习公考,争取进体制。陈老板说:“只要让我的孩子去体制上班,即使不发工资都没关系。”他自己赚的钱足够孩子生活了。

早在十年前,义乌就出现了富二代、厂二代子女,开着宝马,到单位体制上班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多数企业家期盼子承父业,把厂子做大做强。考公考编那种事情,根本不放在眼里。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也跟着去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公队。

在家族企业传承方面,美国人操作就很熟练,好几个家族做成了百年老店,打破“富不过二代”的魔咒。就拿美国老牌豪门洛克菲勒来说,约翰·洛克菲勒是个商业技能满点的超级牛人,从混迹底层街头的打工人,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首富。

面对接班传承难题,洛克菲勒家族做了两手准备:一、聘请职业经理人,让专业人才来打理生意,然后再成立一个资产信托基金,信托分红收益自动流向家族成员,保证有碗饭吃。二、老洛克菲勒培养孙子,从中选出龙凤之才。

084948cvwdd3sz30ud0ush.jpg


洛克菲勒几个孙子里,最牛逼的是老二纳尔逊,其市场判断能力、商业谈判的毅力颇有其祖父之风,各方面综合素质满点。纳尔逊·洛克菲勒23岁的时候,就进入公司董事会历练,到30岁的时候当上了总裁和董事长,年纪轻轻就掌管美国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

逗比的是,这帮反对派不满纳尔逊·洛克菲勒,是因为觉得他左倾,不够资本主义。纳尔逊政见上支持大政府主义,高福利高管制,财富再分配,增加教育、医疗公共开支。

1974年,纳尔逊跟共和党的福特搭档,竞选当上了副总统。洛克菲勒家族成功跻身到美国的核心圈层,地位不可撼动。

约翰对最有能力的五弟纳尔逊非常有亲情,不摆出家族继承人的架子,也不跟弟弟抢公司财产。亲戚之间发生矛盾了,长孙约翰还出来调解,洛克菲勒家族因此团结和睦,不内讧。

中国的一大批富二代们成了精致的“废物”

方太的创始人、第一代浙商茅理翔,对家族企业模式很有热情,他不仅自己家实行“子承父业”家业传承,而且还跟朋友们交流,茅理翔给同行们创办了一个学院,研究如何帮助富二代年轻人接手企业:孩子不愿接班怎么办,年轻人如何应对老一代的人情往来,传统制造业要不要引入期货等新金融工具,公司元老倚老卖老,轻视糊弄“少主”怎么办……

方太自身在接班的时候,就经历过曲折。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是个真学霸,高考考上了上海交大,真材实料有科研能力,茅忠群原本有着一颗学术梦想,研究电力技术,打算读博士。

此外,还有娃哈哈集团的宗馥莉,碧桂园的杨惠妍,格兰仕集团的梁惠强,都是及格的家族企业继承人。

本来,陶华碧一度退休,享清福,把企业交给两个儿子管理。没料到,儿子们接手后,偷工减料,把原来十二三元一斤的贵州辣椒,换成了七八元一斤的河南辣椒,生产时为了弥补口味差异,在辣椒酱里面添加了不少“味精”。不得已陶华碧重新出山,把企业引向正轨。

绝大多数家族企业是没有基业长存的机会,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企业平均寿命为2.9年。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家庭,父辈创始人不想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没人继承,一辈子的心血付之东流。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困难,经营企业不容易。创一代自己做生意起家的时候,非常辛苦,通过一步步积累,才赚到钱,呕心沥血,他们不希望子女做生意,再吃苦。

有的富二代不信邪,想自己单干,做投资或者去新兴产业创业,结果被现实一顿毒打,体会了啥叫钱难挣、屎难吃。不少“江浙沪海归废物”,拿着父母的本钱,去创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结果一塌糊涂,亏损惨败。于是这些人不折腾了,乖乖考公考编,或者嫁人,过着稳定没风险的生活。





1665645674832865.jpg (76.03 KB, 下载次数: 0)







arw_r.gif
online_admin.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 晋ICP备19002725号-4 ) 晋ICP备19002725号-4

GMT+8, 2024-11-23 12:16 , Processed in 0.0857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