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完成5.5%目标背后 藏着无数家庭的冷暖和悲喜》:二季度关注通胀(粮食&能源)——通胀是二季度主要风险,可能继续引发股债市场大幅波动。美国通胀维持高位的逻辑包括:1)美国3月劳工薪资增长5.6%,同时职位空缺率与空缺数维持高位,劳动力依然紧缺;2)美联储货币收紧与战争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采掘业等产能利用率迟迟未回到疫情前水平;3)俄乌战争引发供应链风险。二季度依然需要关注通胀高位风险,对于投资来讲建议配置相关抗通胀的能源ETF(比如美国XOP基金、XME基金、华宝油气等)依然是合适的。 关注国内经济基建托底——中国实现5.5%经济增长目标以稳定就业,增加基建投资是一个关键选择。2022年面临着出口回落、疫情反复、住房不炒压力,基建投资承担着就业与经济增长重任,需要更加主动有为。
热点聚焦
能否完成5.5%目标背后 藏着无数家庭的冷暖和悲喜
【研究员】:wh
本来准备降息,却发现中美利差倒挂,资本流出,不敢降了;本来准备降准,却发现企业都封着,物流都堵着,用不着钱;本来准备鼓励消费,却发现大家都憋在家里,消费不了,而且也没钱了;本来想鼓励投资,突然想起来还要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就卡在这里了。
【博览财经特稿】记得今年的两会上,我们定下的今年GDP增长5.5%的目标。考虑到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俄乌冲突导致的供给端冲击,以及美元剧烈加息的外部环境,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 IMF:5.5%的目标论如何完不成 5.5%这个数字,更多来自自我要求,十年前定的总目标还差那么一点,今年大概需要5.5%才能完成。 但4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了一个报告,调整了对世界各地的经济预测。其中对中国的看法,他们直接下调了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率,下调到4.4%。 对了,1月时他们预测的还是4.8%。这是第二次调低了。看样子,他们对我们今年定的5.5%的目标,认为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 理由之一,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抗疫封控措施。IMF表示,随着各地的封控,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周可能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还说中国长期的经济下滑可能会暴露出结构性弱点,比如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房地产开发商的高杠杆、家庭债务和脆弱的银行系统。“更大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关键的商业活动,包括封锁港口。” 理由之二,是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IMF说,美联储正在积极加息,中国反而在放宽货币政策,这让两国之间的利差消失,促使投资者将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中国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资金外流加速。全球基金3月份通过沪深港通北向交易,卖出A股70多亿美元,过去两个月还抛售了14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 前景黯淡和利差缩小,正在使人民币承压,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离岸人民币已经跌穿6.44关口。 然后IMF又说,中国经济的急速放缓可能会使就业环境更差,使低收入群体受到很大的冲击。还可能会推升金融风险,比如企业债违约、城投债违约、家庭断供都有可能发生。 最后他给出了意见和建议:目前中国的公共投资过多,对供给侧促生产的政策过多,但对于家庭和个人的支持、对于居民需求侧的支持太少。应该将资源转向家庭部门、提振商业信心和投资信心,才能实现较快复苏。 IMF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IMF这个机构的预测基本还是靠谱的。2021年1月的时候,它预测中国2021年全年GDP增长率为8.1%。结果真的是8.1%,一分不差。 当然,这么精确的预测大概是碰巧了,因为它预测其他国家并没有这么精确,但总体来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宏观方面看空的比较多,IMF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看空的主要逻辑,都是基于3月份的数据急转直下。原因就不用再说了,消费、投资、物流大面积停滞。 这里有几个数据,大家参考一下:3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速转负,为-0.2%,而前两个月的增速是10.1%。3月增值税增速也由前两个月的6.1%下降至-4%。3月个人所得税增速更是降到-51.3%。这是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2009年3月个税同比也才低至-16%。而2020和2021两年3月的个税复合同比增速为16.3%。 这样的个税增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大幅萎缩。把3月的数据继续推演下去,就认为整个二季度也都是这种状况,是继续下行的一个态势。 现在不止是魔都,大家关注魔都仅仅是因为它知名度太高了,其实还有众多沉默的“静态管理”地区。比如南昌,前段时间刚解封,4月中旬又开始封控。封控超过15天的还有吉林市、广西东兴(全域封控超过54天)、辽宁营口、吉林四平、吉林延吉、安徽六安等等。按照财新的统计,抛去此前已解除的地区,截至4月17日一共有22个城市或地区正在采取全域静态管理,涉及人口2985万人。 有的地方就连农民种地都要管控了,必须持有“春耕证”才能下地:
这是邢台市的葛仙庄镇发布的政策。不管农时不农时,每个村每天限量发放20张春耕证。不得不说,这又是历史性的一幕。 在这样的态势下,判断形势的关键点就在于,你认为它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果你推演这种状况会长期化的话,悲观心态就是难免的。 那么乐观的假设是什么,就是5月能够有效遏制,就变成一个短期的事情,后续还有时间让政策充分发力,你可能会期待类似2020年那样的大反弹。 无论是长期化还是短期化,至少目前讲,很多货币政策和救市政策都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央行前几天降准,也就是洒洒水,幅度很小。 降准有用的前提是,实体经济能动。现在的问题不是货币宽不宽松的问题,而是经济能不能动的问题。进而延伸到信心的问题。本来准备降息,却发现中美利差倒挂,资本流出,不敢降了;本来准备降准,却发现企业都封着,物流都堵着,用不着钱;本来准备鼓励消费,却发现大家都憋在家里,消费不了,而且也没钱了;本来想鼓励投资,突然想起来还要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就卡在这里了。 所以IMF说,目前中国对供给侧促生产的政策很多但对于家庭和个人的支持、对于居民需求侧的支持太少,是有道理的。他建议应该将资源转向家庭部门,更是很有道理的。 能否完成5.5%的目标,看起来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的问题。但这统计数据的下面,藏着无数个家庭的冷暖和悲喜。 中国经济下行加大,5.5%增长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
今年一季度俄乌冲突以及国内部分地区因疫情封城,中国经济景气度全线回落。2022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4.8%,工业增加值同比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9.3%,出口同比13.4%,进口同比7.5%,消费成为GDP增速主要拖累。 一季度地缘风险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宽幅震荡,叠加国内疫情与美联储加息,A股走弱。2月24日普京宣布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随后欧美开始对俄制裁,引发市场恐慌。
在内外交困因素下,中国政策逆周期发力。3月16日刘鹤副总理紧急召开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政策”。3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4月15日中国央行宣布降准25BP。 俄乌战争带来地缘与经济不确定主要包括:1)通货膨胀持续在高位对经济形成拖累;2)欧美与俄关系进一步变得敏感,各国将加大军备开支;3)欧美衰退与外部需求回落的可能。 俄乌出口对世界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引发通胀高位一个重要原因。疫情前,俄罗斯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约2.3%,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铝镍等,对欧洲天然气供应量占欧洲消费量的约40%,供应的不稳定性将加剧欧洲工业品紧张与通胀。 同时,俄乌战争将引发全球投资下降与逆全球化趋势。普京发动二战以来最大军事冲突,会加大欧美对地区平衡警惕,进一步加大军事开支。同时美国退出中东,及2018年以来跟中国在贸易、资本监管等领域摩擦。这些动作将使资本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加剧逆全球化,这跟过去全球化趋势下低通胀与经济繁荣是背道而驰的。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国债占GDP比重一路上升,美国是否有能力像过去一样管控世界分歧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美国在海外军事影响力逐渐下滑。
如果俄乌战争导致一超多强的世界秩序难以维持,那么新的世界秩序将朝着“深层多元主义”发展。这将降低全球合作的决心,加大摩擦成本,引发较高的通胀并损害全球经济利益。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国内3月来疫情冲击、通胀高位、中美摩擦等问题,给稳增长加大了难度。 2021年中国GDP增速8.1%,主要贡献在净出口与消费。2021年中国净出口增长20.2%,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2020-2021年GDP平均增速为5.1%,净出口增长作出了主要贡献。 当前疫情管控下,出口与消费都不乐观,3月社零同比增速-3.5%。3月开始,深圳、上海、杭州、太原等较多地区因疫情出现封锁,消费与订单出现显著下滑。3月PMI新订单48.8,新出口订单47.2,全面下降到景气度下方。另外严格的防控政策也影响了部分海外订单——随着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逐渐回归常态,部分新出口订单出现分流。消费方面从餐饮、影视、全国出行拥堵指数来看,均出现较明显下行(下图)。
在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情况下,2022年要实现5.5%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需要大幅增长。进一步讲,2022年投资增长核心在于基建,财政将更加积极有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54.5万亿,其中房地产14.8万亿,基建15.3万亿,制造业24.3万亿,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9%、4.4%、0.4%、13.5%。2022年在“房住不炒”大政策框架下,房地产投资预期难有大幅反弹,同比增速预期在0%-2%。制造业投资增速预期随着出口回落而回落至6%-8%。基建投资需要从0.4%大幅增长至10%-13%,这是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关键,稳经济的核心。
消费可能要到下半年才能逐渐企稳,预期2022年消费增速在4%-6.9%之间。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同比增速12.5%,两年平均同比增速4%,低于两年GDP平均增速5.1%。受疫情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增长不及可支配收入增长,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消费将出现反弹。 中国货币政策依然具有较大空间,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25BP。2021年中国CPI同比0.9%,远低于目标的3%,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房地产债务杠杆有所控制。在这样情况下,央行2022年货币政策重点可以放在稳增长、稳就业,加大宽信用力度,引导利率下行,帮助中小企业稳定投资信心。
2022年二季度展望,通胀高位、基建为纲 延续一季度俄乌冲突及国内疫情风险,2022年二季度较为确定的预期包括:1)通胀可能依然会维持在高位;2)中国将加大逆周期政策力度,中国权益市场可能在底部了,基建是投资确定性较强的选项;3)人民币汇率有一定贬值压力;4)对于企业经营来讲,下游企业需要想各种办法活下去,挺过黎明前的黑暗。 二季度关注通胀(粮食&能源)——通胀是二季度主要风险,可能继续引发股债市场大幅波动。美国通胀维持高位的逻辑包括:1)美国3月劳工薪资增长5.6%,同时职位空缺率与空缺数维持高位,劳动力依然紧缺;2)美联储货币收紧与战争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采掘业等产能利用率迟迟未回到疫情前水平;3)俄乌战争引发供应链风险。二季度依然需要关注通胀高位风险,对于投资来讲建议配置相关抗通胀的能源ETF(比如美国XOP基金、XME基金、华宝油气等)依然是合适的。
关注国内经济基建托底——中国实现5.5%经济增长目标以稳定就业,增加基建投资是一个关键选择。2022年面临着出口回落、疫情反复、住房不炒压力,基建投资承担着就业与经济增长重任,需要更加主动有为。 基建投资资金方面,预期地方政府专项债能提供5-6万亿。2022年专项债3.65万亿——近期要求在9月前发完全年额度,叠加2021年未用完的2万亿,另外地产边际宽松下土地出售以及各类配套资金等,预期2022年预期基建投资16.8-17.3万亿,同比增速预期到10-13%。 基建项目储备方面,交通、水利、能源及新基建将成为基建增长重点。交通强国建设工程的多个重点项目均2021下半年或年底才初步开工;水利方面,李克强总理3月30日国常会提出全年水利投资可完成约8000亿元;能源方面,碳中和政策方向下,光伏风电将快速增长,同时储能投资增速也将加快,煤电改造投资可能加码;另外诸如地下管网、5G、充电桩等投资也将可能加快。 中国从人均消耗来看基建投资依然有较大空间。整体上,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出行里程等方面均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中国政府杠杠率约为60%,也低于发达国家,基建投资依然是实现经济逆周期调节重要抓手。
资产方面,A股弱震荡、人民币有微幅贬值压力——二季度A股预期偏弱震荡,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贬值压力,国债收益率可能在二季度寻底。当前疫情管控不够乐观,外部需求有回落压力,除非政策超预期,否则A股偏弱震荡,难趋势企稳,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尽管如此,在稳增长政策下,A股大幅回落风险将逐渐下降,而且目前位置A股整体估值到偏低位置,逢低买入依然具有较好性比价。 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的贬值风险,二季度可能往6.4-6.5方向,可能原因包括不限于:1)中国贸易顺差收窄。美联储加息周期下,预期美欧消费与进口回落;2)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收窄;3)美国抗通胀、中国升通胀,让人民币面临微幅贬值;4)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美债收益率走高,外需回落(美股泡沫破裂),资本重回成熟市场,导致短期人民币汇率与A股承压。 最后,国内疫情管控与原材料价格高涨,给中小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困难。尽管国内政策环境在逐渐稳定,但短期内中小企业经营存在压力,最重要的是想尽各种办法活下去,积极利用好减税降费的一些政策,积极利用银行在宽信用下的信贷政策,相信困难之后迎来反转。(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FT中文网 作者:钟灏、李海涛、林锡)
能否完成5.5%目标背后 藏着无数家庭的冷暖和悲喜
【研究员】:
本来准备降息,却发现中美利差倒挂,资本流出,不敢降了;本来准备降准,却发现企业都封着,物流都堵着,用不着钱;本来准备鼓励消费,却发现大家都憋在家里,消费不了,而且也没钱了;本来想鼓励投资,突然想起来还要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就卡在这里了。
【博览财经特稿】记得今年的两会上,我们定下的今年GDP增长5.5%的目标。考虑到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俄乌冲突导致的供给端冲击,以及美元剧烈加息的外部环境,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 IMF:5.5%的目标论如何完不成 5.5%这个数字,更多来自自我要求,十年前定的总目标还差那么一点,今年大概需要5.5%才能完成。 但4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了一个报告,调整了对世界各地的经济预测。其中对中国的看法,他们直接下调了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率,下调到4.4%。 对了,1月时他们预测的还是4.8%。这是第二次调低了。看样子,他们对我们今年定的5.5%的目标,认为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 理由之一,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抗疫封控措施。IMF表示,随着各地的封控,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周可能会承受更多的压力。 还说中国长期的经济下滑可能会暴露出结构性弱点,比如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房地产开发商的高杠杆、家庭债务和脆弱的银行系统。“更大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关键的商业活动,包括封锁港口。” 理由之二,是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IMF说,美联储正在积极加息,中国反而在放宽货币政策,这让两国之间的利差消失,促使投资者将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中国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资金外流加速。全球基金3月份通过沪深港通北向交易,卖出A股70多亿美元,过去两个月还抛售了14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 前景黯淡和利差缩小,正在使人民币承压,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准。离岸人民币已经跌穿6.44关口。 然后IMF又说,中国经济的急速放缓可能会使就业环境更差,使低收入群体受到很大的冲击。还可能会推升金融风险,比如企业债违约、城投债违约、家庭断供都有可能发生。 最后他给出了意见和建议:目前中国的公共投资过多,对供给侧促生产的政策过多,但对于家庭和个人的支持、对于居民需求侧的支持太少。应该将资源转向家庭部门、提振商业信心和投资信心,才能实现较快复苏。 IMF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IMF这个机构的预测基本还是靠谱的。2021年1月的时候,它预测中国2021年全年GDP增长率为8.1%。结果真的是8.1%,一分不差。 当然,这么精确的预测大概是碰巧了,因为它预测其他国家并没有这么精确,但总体来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宏观方面看空的比较多,IMF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看空的主要逻辑,都是基于3月份的数据急转直下。原因就不用再说了,消费、投资、物流大面积停滞。 这里有几个数据,大家参考一下:3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速转负,为-0.2%,而前两个月的增速是10.1%。3月增值税增速也由前两个月的6.1%下降至-4%。3月个人所得税增速更是降到-51.3%。这是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2009年3月个税同比也才低至-16%。而2020和2021两年3月的个税复合同比增速为16.3%。 这样的个税增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大幅萎缩。把3月的数据继续推演下去,就认为整个二季度也都是这种状况,是继续下行的一个态势。 现在不止是魔都,大家关注魔都仅仅是因为它知名度太高了,其实还有众多沉默的“静态管理”地区。比如南昌,前段时间刚解封,4月中旬又开始封控。封控超过15天的还有吉林市、广西东兴(全域封控超过54天)、辽宁营口、吉林四平、吉林延吉、安徽六安等等。按照财新的统计,抛去此前已解除的地区,截至4月17日一共有22个城市或地区正在采取全域静态管理,涉及人口2985万人。 有的地方就连农民种地都要管控了,必须持有“春耕证”才能下地: 这是邢台市的葛仙庄镇发布的政策。不管农时不农时,每个村每天限量发放20张春耕证。不得不说,这又是历史性的一幕。 在这样的态势下,判断形势的关键点就在于,你认为它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果你推演这种状况会长期化的话,悲观心态就是难免的。 那么乐观的假设是什么,就是5月能够有效遏制,就变成一个短期的事情,后续还有时间让政策充分发力,你可能会期待类似2020年那样的大反弹。 无论是长期化还是短期化,至少目前讲,很多货币政策和救市政策都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央行前几天降准,也就是洒洒水,幅度很小。 降准有用的前提是,实体经济能动。现在的问题不是货币宽不宽松的问题,而是经济能不能动的问题。进而延伸到信心的问题。本来准备降息,却发现中美利差倒挂,资本流出,不敢降了;本来准备降准,却发现企业都封着,物流都堵着,用不着钱;本来准备鼓励消费,却发现大家都憋在家里,消费不了,而且也没钱了;本来想鼓励投资,突然想起来还要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就卡在这里了。 所以IMF说,目前中国对供给侧促生产的政策很多但对于家庭和个人的支持、对于居民需求侧的支持太少,是有道理的。他建议应该将资源转向家庭部门,更是很有道理的。 能否完成5.5%的目标,看起来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的问题。但这统计数据的下面,藏着无数个家庭的冷暖和悲喜。 中国经济下行加大,5.5%增长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 今年一季度俄乌冲突以及国内部分地区因疫情封城,中国经济景气度全线回落。2022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4.8%,工业增加值同比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9.3%,出口同比13.4%,进口同比7.5%,消费成为GDP增速主要拖累。 一季度地缘风险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宽幅震荡,叠加国内疫情与美联储加息,A股走弱。2月24日普京宣布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随后欧美开始对俄制裁,引发市场恐慌。 在内外交困因素下,中国政策逆周期发力。3月16日刘鹤副总理紧急召开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政策”。3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4月15日中国央行宣布降准25BP。 俄乌战争带来地缘与经济不确定主要包括:1)通货膨胀持续在高位对经济形成拖累;2)欧美与俄关系进一步变得敏感,各国将加大军备开支;3)欧美衰退与外部需求回落的可能。 俄乌出口对世界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引发通胀高位一个重要原因。疫情前,俄罗斯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约2.3%,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铝镍等,对欧洲天然气供应量占欧洲消费量的约40%,供应的不稳定性将加剧欧洲工业品紧张与通胀。 同时,俄乌战争将引发全球投资下降与逆全球化趋势。普京发动二战以来最大军事冲突,会加大欧美对地区平衡警惕,进一步加大军事开支。同时美国退出中东,及2018年以来跟中国在贸易、资本监管等领域摩擦。这些动作将使资本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加剧逆全球化,这跟过去全球化趋势下低通胀与经济繁荣是背道而驰的。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国债占GDP比重一路上升,美国是否有能力像过去一样管控世界分歧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美国在海外军事影响力逐渐下滑。 如果俄乌战争导致一超多强的世界秩序难以维持,那么新的世界秩序将朝着“深层多元主义”发展。这将降低全球合作的决心,加大摩擦成本,引发较高的通胀并损害全球经济利益。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国内3月来疫情冲击、通胀高位、中美摩擦等问题,给稳增长加大了难度。 2021年中国GDP增速8.1%,主要贡献在净出口与消费。2021年中国净出口增长20.2%,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2020-2021年GDP平均增速为5.1%,净出口增长作出了主要贡献。 当前疫情管控下,出口与消费都不乐观,3月社零同比增速-3.5%。3月开始,深圳、上海、杭州、太原等较多地区因疫情出现封锁,消费与订单出现显著下滑。3月PMI新订单48.8,新出口订单47.2,全面下降到景气度下方。另外严格的防控政策也影响了部分海外订单——随着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逐渐回归常态,部分新出口订单出现分流。消费方面从餐饮、影视、全国出行拥堵指数来看,均出现较明显下行(下图)。 在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情况下,2022年要实现5.5%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需要大幅增长。进一步讲,2022年投资增长核心在于基建,财政将更加积极有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54.5万亿,其中房地产14.8万亿,基建15.3万亿,制造业24.3万亿,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9%、4.4%、0.4%、13.5%。2022年在“房住不炒”大政策框架下,房地产投资预期难有大幅反弹,同比增速预期在0%-2%。制造业投资增速预期随着出口回落而回落至6%-8%。基建投资需要从0.4%大幅增长至10%-13%,这是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关键,稳经济的核心。 消费可能要到下半年才能逐渐企稳,预期2022年消费增速在4%-6.9%之间。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同比增速12.5%,两年平均同比增速4%,低于两年GDP平均增速5.1%。受疫情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增长不及可支配收入增长,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消费将出现反弹。 中国货币政策依然具有较大空间,4月15日央行宣布降准25BP。2021年中国CPI同比0.9%,远低于目标的3%,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房地产债务杠杆有所控制。在这样情况下,央行2022年货币政策重点可以放在稳增长、稳就业,加大宽信用力度,引导利率下行,帮助中小企业稳定投资信心。 2022年二季度展望,通胀高位、基建为纲 延续一季度俄乌冲突及国内疫情风险,2022年二季度较为确定的预期包括:1)通胀可能依然会维持在高位;2)中国将加大逆周期政策力度,中国权益市场可能在底部了,基建是投资确定性较强的选项;3)人民币汇率有一定贬值压力;4)对于企业经营来讲,下游企业需要想各种办法活下去,挺过黎明前的黑暗。 二季度关注通胀(粮食&能源)——通胀是二季度主要风险,可能继续引发股债市场大幅波动。美国通胀维持高位的逻辑包括:1)美国3月劳工薪资增长5.6%,同时职位空缺率与空缺数维持高位,劳动力依然紧缺;2)美联储货币收紧与战争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采掘业等产能利用率迟迟未回到疫情前水平;3)俄乌战争引发供应链风险。二季度依然需要关注通胀高位风险,对于投资来讲建议配置相关抗通胀的能源ETF(比如美国XOP基金、XME基金、华宝油气等)依然是合适的。 关注国内经济基建托底——中国实现5.5%经济增长目标以稳定就业,增加基建投资是一个关键选择。2022年面临着出口回落、疫情反复、住房不炒压力,基建投资承担着就业与经济增长重任,需要更加主动有为。 基建投资资金方面,预期地方政府专项债能提供5-6万亿。2022年专项债3.65万亿——近期要求在9月前发完全年额度,叠加2021年未用完的2万亿,另外地产边际宽松下土地出售以及各类配套资金等,预期2022年预期基建投资16.8-17.3万亿,同比增速预期到10-13%。 基建项目储备方面,交通、水利、能源及新基建将成为基建增长重点。交通强国建设工程的多个重点项目均2021下半年或年底才初步开工;水利方面,李克强总理3月30日国常会提出全年水利投资可完成约8000亿元;能源方面,碳中和政策方向下,光伏风电将快速增长,同时储能投资增速也将加快,煤电改造投资可能加码;另外诸如地下管网、5G、充电桩等投资也将可能加快。 中国从人均消耗来看基建投资依然有较大空间。整体上,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出行里程等方面均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中国政府杠杠率约为60%,也低于发达国家,基建投资依然是实现经济逆周期调节重要抓手。 资产方面,A股弱震荡、人民币有微幅贬值压力——二季度A股预期偏弱震荡,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贬值压力,国债收益率可能在二季度寻底。当前疫情管控不够乐观,外部需求有回落压力,除非政策超预期,否则A股偏弱震荡,难趋势企稳,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尽管如此,在稳增长政策下,A股大幅回落风险将逐渐下降,而且目前位置A股整体估值到偏低位置,逢低买入依然具有较好性比价。 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的贬值风险,二季度可能往6.4-6.5方向,可能原因包括不限于:1)中国贸易顺差收窄。美联储加息周期下,预期美欧消费与进口回落;2)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收窄;3)美国抗通胀、中国升通胀,让人民币面临微幅贬值;4)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美债收益率走高,外需回落(美股泡沫破裂),资本重回成熟市场,导致短期人民币汇率与A股承压。 最后,国内疫情管控与原材料价格高涨,给中小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困难。尽管国内政策环境在逐渐稳定,但短期内中小企业经营存在压力,最重要的是想尽各种办法活下去,积极利用好减税降费的一些政策,积极利用银行在宽信用下的信贷政策,相信困难之后迎来反转。(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FT中文网 作者:钟灏、李海涛、林锡)
政经观察
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 触摸一个个家庭的艰辛期盼
【研究员】:wh
中国有一些价格比较有效,比如消费品价格,但有些价格又不够敏捷,比如利率和汇率。通常,自由汇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用本币计价的资产的价格,是观察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比如,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
【博览财经特稿】评价中国经济是一个难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遇到了通胀麻烦。美国经济学家小罗伯特·卢卡斯来华,有人将当时的宏观数据给他报了一遍,希望听听他的专业意见。卢卡斯听后惊讶地说:“这经济没问题啊,挺好啊!” 如今,身处其中的我们,无法像卢卡斯一样轻松地说出“挺好啊”,然后了之。宏观数据挺好,但冷暖自知,股票市场反应激烈,社会大众感触颇深。正如任泽平所说的“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需要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去触摸一个个家庭的悲欢聚散、酸甜苦辣和艰辛期盼。 盲人摸象 中国经济结构性强,仅从GDP很难评价。经济学家一般会从价格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价格包含了很多信息,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收益与风险,等等。 但是,中国有一些价格比较有效,比如消费品价格,但有些价格又不够敏捷,比如利率和汇率。通常,自由汇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用本币计价的资产的价格,是观察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比如,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这表达了日本央行在美联储加息情况下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风险,释放了日元贬值与资本外流的风险信号。 没有充分的价格信号,分析中国经济就像“盲人摸象”,摸到哪儿算哪儿,有点用但又不够系统和可靠。没办法,下面我们就“盲人摸象”,摸一摸。 先看进出口。第一季度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单看数据和增速很亮眼,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速下降幅度大。2021年4季度,以美元计,出口总额9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10-12月出口同比增速逐步回落,依次为27.1%、22.0%、20.9%。今年1-2月平均16.3%,3月下降到14.7%。进口增速,今年1-2月为15.5%,3月增长下降到-0.1%。进口负增长可能是受3月疫情冲击。 外贸是去年经济数据的主要支撑,但今年一季度,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降到只有0.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是亚洲奥密克戎高发期,如今新加坡、越南、韩国、日本均度过了峰值,逐渐解除旅游等禁令,制造业及产能供应较快恢复。越南的一些订单已排到三季度。预计,中国今年出口增速还将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出口订单指数”为40.9%,环比下降7.8个点。出口订单的下降将体现在二季度的出口贸易额上。另外,2月银行结售汇顺差266亿元人民币,与1月的1766亿元人民币、去年12月2929亿元人民币相比大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主要靠高速增长的出口和创汇来支撑。如果出口增速下滑,那么汇率下跌概率加大。 接着看社会零售总额。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三月餐饮收入下降16.4%。 我很看重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普通家庭的基本盘。可以与CPI结合起来看,3月的CPI增速为1.5%。但是,CPI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高了担心通胀,低了担心通缩。 社会零售总额能否反映普通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消费体现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收入,还包括家庭的储蓄和未来的收入预期,甚至包括社会保障、家庭债务、投资信心等信息。 三月社会零售总体负增长:一方面是当下疫情打击了实体商业、物流运输和工厂产能。另一方面是长期的家庭收入、社会保障的增加追不上经济增速,同时家庭债务近些年快速攀升。 我们看家庭收入。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8504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1720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608元,增长6.2%。有意思的是,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央行利润均跑赢了GDP增速,那么谁跑输了?广大企业吗?如果是企业,那么主要在企业中就业、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居民的收入为何还跑赢GDP? 另外,这个增速,与一季度和三月的社会零售总额、CPI是不相称的。难道居民把钱存起来了?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0.86万亿元,同比多增2.5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2万亿元。住户存款每月上涨2.6万亿,每天上涨866亿,一季度人均储蓄增加5500元。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吃惊:被平均了。 要知道,中国近六亿人的储蓄为零。根据招行公开的信息,不到2%的金葵花储户存款总额,占银行存款总额的82%。这就是家庭存款与收入的结构性问题。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3%,这个水平比较高。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分三大块: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就3月来说,制造业投资增速15.6%,基建投资8.5%,房地产只有0.7%。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进入冰点,整个市场非常低迷,投资、开工、竣工、销售、价格、土地出让金、景气指数全面下滑(第二部分分析)。 一季度的数据主要是靠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撑着。我们看数据,一季度,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5%,单3月同比增长11.8%;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5%,单3月同比增长8.8%。细分行业来看,单3月电热燃水增速为24.4%,交运仓储邮政为8.9%,水利公共设施9.4%,教育投资15.2%,卫生和社会工作22.2%。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与出口相匹配,但3月增速下降到11.9%。除了出口制造业外,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高。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1-2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3月受疫情冲击,三项增速下滑。高技术制造业高增长,与今年大规模投资新基建、高质量基建相关。 其实,一季度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也是来自大型企业、上游领域、基础设施相关的产业投资。我们可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三月的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49.5。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上面制造业投资增速这么高,为什么制造业PMI指数还在荣枯线以下? 我们要拆开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1.3%,中型企业PMI为48.5%,小型企业PMI为46.6%。从去年开始,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一直很大,中小制造企业的利润两头挤压,生存很艰难。反观,上游的大型制造企业,包括一些央企、国企,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非常可观,大型企业的PMI比较景气。 最后看失业率。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月的5.5%上升至5.8%,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 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月份的经济困境,但是没办法反映劳动力市场全貌。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结果,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大约为4.4亿,而中国总劳动人口大约是7.7亿。实际上,农民工返城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农村失业人口并未纳入这项统计。另外,在体制内工作不饱和的就业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属于隐性失业人口。这部分人领取的工资,相当于高额的失业保障金。 泾渭分明 下面,我们通过货币这条线来分析一季度的经济。 先看一季度货币和社会融资增速。今年3月的M1同比增速为4.7%,M2为9.7%。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广义货币增速很快,总量接近250万亿人民币,市场其实不缺钱,主要问题在分配上。二是M1增速要比M2增速低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具体看社会融资。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近些年来,社会融资是观察中国宏观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社融之父”盛松成对社会融资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简单来说,主要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8.34万亿元,占新增社融接近70%;还包括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券融资、信托贷款等。社会融资数据表达了哪些信息? 一、经济增长愈加依赖于社会融资。2011-2021年社融平均增速为13.9%,名义GDP增速为9.79%,高出4.1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速高出名义GDP增速5.8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名义GDP之比达45%。如今,只要广义货币增速低于8%,社会融资低于10%,市场上就感觉很缺钱。但是,社会融资对GDP的边际拉动又越来越弱。 二、社会融资的结构性强化经济的结构性。我们看一季度的新增社融结构,民企占比从去年一季度的23.5%下降到21%,住户贷款占比从24.9%下降到10.4%;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占比从43.7%上升到61.7%。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多9238亿元,贡献新增社融同比增量的53%,累计增速为140%。 我们看贷款的具体流向:住户贷款增加1.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额相比少了1.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额多了1.73万亿元。 简单来说,社会融资多的地方,名义产值增加;社会融资少的地方,增长停滞。社会融资的结构性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一季度增速超过去年四季度0.8个百分点,但在九大行业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等6大行业增速均下滑,建筑和房地产依然保持负增长,只有工业增速超过去年四季度,且增长率为正数。结果,一季度涌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房地产部门跌入冰点与公共投资部门热火朝天。 先看房地产部门。今年一季度,尽管流动性充裕,但房地产市场依然一水难求,房地产各项融资数据均大幅度下滑。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同比-23.0%,在前值1-2月-17.7%的基础上还下滑5.3个百分点。其中,贷款为-29.7%、自筹为-2.3%、定金与预收款为-37.5%、个人按揭贷款为-22.1%,1-2月增速分别为-21.1%、-6.2%、-27.0%、-16.9%。可以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不论是信贷流动性,还是经营性流动性,都断崖式下跌。 流动性枯竭,高周转崩溃,房地产开发增速跌到98房改以来的最低水平。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速-2.4%,1-2月增速为3.7%。新开工同比为-22.2%、施工-21.5%、竣工-15.5%,1-2月增速分别为-12.2%、1.8%、-9.8%。 手上钱不够,房企拿地自然减少。一季度,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271.6亿元,同比-59.3%。3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为-40.97 %,1-2月增速为-41.8%。 最终反映在土地及房地产相关的收入上。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增速-13.8%;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36%。其中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31.4%、-30%和-50.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同比增速-22.7%。一季度,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这项支出为15438亿元,单项赤字3480亿元。 当然,3月房地产市场跌入冰点有疫情的因素,但放到整个季度来看,或与其它同样受到疫情冲击的行业相比,流动性枯竭才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直接原因。而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宏观经济下行刺破了最强泡沫。 再看热火朝天的公共投资部门。一季度61.7%新增社融给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钱大部分以信贷、专项债的方式进入基建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中。其中,信贷方面,公共投资相关的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合计融资超5600亿元,占比接近55%。 下面以公共投资为主的专项债为例。截至3月底,专项债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其中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11个省份已全部完成提前下达额度发行工作。其中,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例节节攀升,从1月的38%上升到3月的53%。 到4月份,全国各地申报的专项债储备项目达到7.1万个。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项目,开工率已经达到75%。今年一共发放3.65万亿元专项债,要求在6月之前把大部分债发下去。 我们看具体收入。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6179.3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近六成企业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国有银行的一季度财报还未公布。央企一季度的收入主要是过去投资所得,今年一季度还强化了过去的投资方式,后期收入不低。去年,商业银行累计净利润2.2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应该不会低于5000亿。 最后看一季度政府财政收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跑赢了GDP增速。 可见,一季度稳经济不是靠稳楼市、稳消费,而是靠公共部门投资,即公共部门的大规模债务融资及基建投资。 老马识途 如今,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家庭增收的作用非常有限。 其一,当前主要问题是供给端受疫情相关的约束。三月开始的这波疫情,一些城市封城封路,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供应中断,产能塌缩,销售崩溃,经济停摆。这次对上海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冲击很大,对长三角的半导体、电子及汽车配件的生产和供应打击很大。 根据中国邮政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51.1,同比下降7.1%,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同比下降近20%。4月中旬全国十个大城市的地铁日均客流量与2月末相比下降超过40%。4月第一周,全国公路货运指数下降超过12%,全国涉及十多个省市的快递一些地区无法发货。 供给被制约,给贷款也没用,企业不需要、也不敢要。就像去年,美国遇到供应链危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货币政策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 这次疫情可能降低了市场对整年宏观经济的预期。如今,疫情相关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最大约束。所以,如何摆脱疫情阴霾是人们恢复信心的前提。怎么摆脱? 如今,社会有个共识,就是用生命损失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实,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是生命损失最小化。经济学家梁建章已经有专业论文分析:如果死亡率如3月的新加坡、越南在万分之五以内,人均寿命减少一天。而人均GDP每减少1%,人均寿命减少5天左右。不过,有些人看不懂、也不同意。 没关系,我们可以落实到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迟早一天还是要回归到正常生活吧?我们迟早一天要摘下口罩生活,告别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摆脱突如其来的封城。孩子盼着正常上学,老板苦苦支撑希望早日开张,很多工人还要重新就业养家糊口。推迟的结婚、推迟的生育、推迟的留学、推迟的葬礼不能无限期地推迟。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是,尽快努力地创造恢复的条件。具体来说,政府尽快大力采购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要建设大量的重症病床;关注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和弱势群体;拿出一笔疫情保障基金补贴普通家庭,同时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我们每个人手握狼牙棒,难道还会怕门口的野狗?每个家庭有粮有米、有疫情基金、有靠谱药物,还会担心吗?这些条件将死亡率压制在流感之下,甚至与雷击、车祸、一个概率水平,还会担心吗?有些人还会,但至少当下的很多争论、焦虑和困苦会消失,届时政策空间要大得多。抓紧时间,多干实事,创造好条件,老马能识途,民众心中自有数。所以,防疫政策的目标是为个体的选择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让每个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是今年解除约束、提振信心和经济复苏最关键的政策。 其二,失当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大风险。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央行已经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今年一季度和三月份的货币供应量都相当充足,但主要问题在结构性上。如果延续货币宽松,结构性风险会增加。 先看外部。如今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相向而行,美联储3月开始加息,5月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同时开启缩表。今年美元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的压力还会增加。4月21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46关口,续刷去年10月以来新低。之前,4月11日,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这是自2010年6月11日以来首次出现倒挂。所以,在美联储决心抑制高通胀、加速紧缩的当下,在中国出口增速和结售汇顺差下降的当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加谨慎,降低汇率下跌和资本外流的风险。 再看内部。去年,货币对基建克制,对房地产抑制;今年一季度,继续抑制房地产,靠大基建来稳经济。如今,大基建稳经济,宏观数据上还可以,但微观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主要问题:一是基建投资的收益率持续下降,挤出效应增加;二是涓滴效果不明显,央企、银行及员工收入增加,普通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容易强化收入差距;三是大量资本进入结构性账户,未必会大幅抬高物价,但可能再次冲击房地产市场。 过去十多年,房地产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第一大领域,房地产也在持续宽松政策下泡沫化。这两年,全面整顿房地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三道红线”和2021年开始实施的“五档分级”信贷政策,这两项政策直接限制了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总量,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恒大等大型房地产出现债务危机。 今年一季度,超过一百个城市松绑或取消限购、限售、限贷政策,超过一百个城市的商业银行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但是,中央银行层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限制没有解除,房地产市场在疫情之下塌方。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要不要调整“三道红线”和“五档分级”,以拯救正在崩溃的楼市。经济学家盛松成表示,对于三道红线不达标的房地产企业,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按当前的指标维持6个月不上升的前提下继续提供贷款。 房地产问题在信贷非市场化配置、单一的土地供应和央地财政分配制度上,需要通过深层次的银行、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来解决。在现有的制度空间下,房地产容易一管就死、一放就胀。过去,房地产以非市场的方式泡沫化,如今又以非市场的方式终结泡沫。这也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但魔法终归不是正途。正途,一是银行、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二是去除政策五花大绑,法制化、市场化监管;三是政府用国有土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房。 其三,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但是关键是钱要用对地方。进入三月,央行货币政策趋于谨慎,3月没有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4月降准只降了0.25个百分点,同时没有下调LPR。央行更强调平衡结构性,比如,对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以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又如,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称,央行上缴利润效果胜过降准,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什么意思?今年央行计划向中央财政上缴1万亿左右利润,截至4月中旬央行已上缴6000亿元。这笔钱,可以理解为铸币税,也就是财政扩张,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 现在这个关键阶段,财政理念要根本性转变:从基建投资型的功能财政转向民生福利型的平衡财政。平衡财政,一不能货币化,过度借债;二要用对地方。怎么用好财政,在当下非常关键。具体做法,我之前说过多次: 一是央企、国企大规模上缴利润,划拨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央企国企,是全民资产,其利润本质是全民缴纳的税收。大疫当前,家庭收入艰难,央企国企要有担当,为普通家庭承担社保,家庭才敢消费和投资。 二是方财政用国有土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有人说,中国人多没有这个条件。中国和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有条件提供保障性住房的两个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国有土地制度。 有人说,新加坡经济条件好。新加坡在六七十年代不富有的阶段就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而且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有人说,现在地方政府没钱。但今年地方光专项债融资就超过3万亿,只是主要投向了基建。 三是中央财政大规模补贴普通家庭。财政这笔钱投入基建,不如直接发给家庭。怎么发?现金>消费券>退税。疫情两年多了,现在退税效果没有那么好了。为什么?中国个人所得税只占一般财政收入总额的7%,很多劳动者达不到纳税的收入标准。这样,退税直接退到普通家庭手上的额度非常有限,而且难以退到低收入家庭。中国退税主要退给企业,但很多小企业倒闭、歇业、没有营业收入和利润,税基都没有或者减少,这样退税能够退到小企业身上不多,然后转化给普通家庭就更少了。 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很多国家和城市给普通家庭发现金和消费券。有人担心通胀。直接印钱给家庭的国家出现了通胀,但也比直接印钱给一部分家庭更强,毕竟通胀更加均摊。只是最好是不要直接印钱,只要财政来自税收而不是印钞机就不会通胀。因为这笔钱普通家庭不花,政府、国企同样花出去。中央财政负债率比很多国家都低,能够实现不通胀发钱。中国香港前后给家庭发了两轮抗疫基金,3月三次疫情每个人发了8000港币消费券。这对香港4月消费提振比较明显,目前下达额度的80%已消费。最好的方式是不透支发现金,个人可以最大化地安排这笔钱。这就是老马识途之二。 所以,稳经济,从过去稳地产,到现在稳基建,下一步要稳就业、稳消费、稳家庭收入——更为根本。最后,四月清和,南山分明,别跟自己较劲。(来源:智本社(ID:zhibenshe0-1) 作者:清和)
多数家庭“望尘莫及” “月收入一万”鄙视链降临到二线城市
【研究员】:
如果广义货币发行增速长期大于经济增速,那么经济呈泡沫化趋势,房价、物价或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如果经济增速又长期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那么,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普通家庭的占比会减少。这里使用李迅雷老师的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43%,而全球平均水平约60%,其中美国超过80%。
【博览财经特稿】近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向财新发布了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8年的部分调查数据。该调查分层抽取了7万个家庭样本,其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换言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意味着超过了全国99%的家庭。 对此,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感觉: 一、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达到1万元,多数家庭可谓“望尘莫及”。CHIP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1500元这个区间,占比约40.71%。这与之前公布的“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基本吻合。 二、“月收入一万”的鄙视链降临到二线城市。一些人感叹,不仅在北上广深,就在郑州、杭州、厦门等城市,月收入一万也“只能生存没法生活”。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多少?本文从实际收入、收入差距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家庭的收入问题,同时简单探索如何增加家庭收入。 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 为什么中等收入的城市家庭依然感觉收入低?讲两点: 一是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区别。上面所说的收入,是名义收入,没有考虑物价、房价的变动。实际收入是名义收入真实的购买力,能够购买实际的商品和服务。比如,20年前,30元在深圳可以吃三餐,如今只能吃一个快餐;一万元在深圳可以买2平方米房子,如今只能买七分之一平方米。如果仅仅从房价来衡量,过去20年,深圳人的实际收入被房价削减了93%左右。 有些人会提出,房价上涨也会带动收入上涨。确实,20年前深圳的名义工资不能跟现在相提并论。问题是,谁跑赢谁? 如果广义货币发行增速长期大于经济增速,那么经济呈泡沫化趋势,房价、物价或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如果经济增速又长期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那么,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普通家庭的占比会减少。这里使用李迅雷老师的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43%,而全球平均水平约60%,其中美国超过80%。 简言之,如果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追不上房价和物价增速,那么,即便家庭名义收入上涨,但实际收入仍被房价、物价削减。 从2008年到2018年,广义货币增加了4倍。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工业品价格、股票价格的增速均跑输了广义货币。其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6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1倍,均小于广义货币增幅。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249.77万亿元。在疫情之下,广义货币增速同样力压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 那么,货币跑哪儿去了?大规模的货币在房地产(学位房)-商业银行里打转。只有北上广深核心区的房价、一线城市的教育培训价格、大型地产商的资产增速和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速超过了广义货币。比如,2018年,深圳均价为5.4万元/平方米,较2008年涨幅为4.5倍。近些年,深圳房价再接再厉,每平方米均价突破7万元。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超级信贷、单一的土地供应、失当的调控以及城市公共用品与房地产捆绑(学位房)。 高房价是城市家庭实际收入的“杀手”,可支配收入被快速上涨的房价削减。如今,房子支出(购房款、房贷、房租)是城市家庭的第一大支出。麦可思研究院的《2021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在北京和深圳,2020届毕业生的住房成本占工资比已经超过了40%,上海和杭州的毕业生将月收入的30%多花在住房上。 二、家庭资产与家庭债务的区别。最近十多年,中国家庭的资产随着房价的上涨而增加,但负债率也在迅速上涨。 根据中国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的调查数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其中住房占比近七成。而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却高达56.5%,户均家庭住房贷款余额为38.9万元,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根据中国央行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数据,截止2020年四季度中国居民负债总额为63万亿人民币,居民家庭总资产大约为319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家庭资产负债率为19.8%。而同期,美国居民家庭所拥有的总资产是140.3万亿美元,所承担的总负债是16.79万亿美元,美国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12%。可见,中国家庭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美国。如今,很多城市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的大头是房贷。 最重要的是,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房地产是负债,也是资产;但对于普通城市家庭来说,房地产是名义上的资产、实际上的负债。为什么?高收入家庭购房的目的以投资为主,房价上涨时可以选择出售,只要增值幅度大于房贷利息即可获利。但是,普通城市家庭以居住为目的,即便房价上涨也不会选择出售。普通家庭通常按揭买房,再贷款变现的可能性较低,二次按揭依赖于房价大幅度上涨。如此,家庭资产增值的获得感很低,而债务负担却很明显。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房地产的居住效用。 你看,中国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确实也在增加,但是感觉还是缺钱,家庭债务负担重,家庭消费低迷。主要原因是长期房贷、社会保障不足、教育费用高,导致很多家庭即便在实际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也不敢扩张消费。他们不得不为20年的房贷做准备,为父母储蓄养老金,为孩子安排长期教育基金。 有人提出,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说明家庭其实并不缺钱。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年底,我国住户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93.44万亿元,以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14亿人计算,人均存款达到了6.6万元。但是,中国居民高储蓄率背后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储蓄率从2008年的56%开始下滑到2019年的44.6%; 第二,储蓄结构严重不均衡,6亿人存款为零; 第三,高储蓄率说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和家庭不敢消费。 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理论,人们根据过去和当下的收入,以及未来的收入预期,来安排消费和投资。即便家庭实际收入增加,如果未完全转化为当下的消费福利,这些家庭无法明显地感受到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效用。 总结,高房价、高教育费用和持续上涨的物价,削减了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房贷形成的长期债务,打击了城市家庭的资产增值的获得感;加上,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确定预期,降低了收入转化的消费效用。 中国家庭的收入差距 为什么广大普通家庭的名义收入仍较低?讲两点: 一、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家庭的名义收入较高,但实际收入被高房价、高教育费用所削减,而农村家庭的收入问题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不足。按照2020年的家庭收入水平来看,中国还有8亿左右的低收入人群,他们主要分布在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8931元,不到城镇居民的40%。 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为何较低?原因比较多,这里主要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早期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很难流通,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边际收益率低,农民增收困难。改革开放后,农村几亿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收入也持续增加。 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理论,人越往发达城市迁移,其收入增长的机会越大。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地理学教授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波塞和迈克尔·斯托珀尔在《住房、城市增长和不平等》提出一个观点:“唯一有可能改变现状的地方性政策是破除从落后地区到主要大都市地区的移民壁垒,以应对当前的分化和不平等困境”。 通常,要素的流通是双向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流向劳动稀缺的城市,同时城市的资本与技术流向资本、技术极度稀缺的农村。但是,过去几十年,后者的流动性远不如前者。主要原因是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问题。城市土地是国有土地,80年代的城市土地改革,促使城市土地的使用权进入市场流通。这激活了土地市场,吸引了跨国公司、国际资本和技术在城市落地,同时也吸引了农民进入城市工厂。但是,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土地,一直没有启动改革,无法跨区域流通。这导致大量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被隔离在农村和农业之外。 有人可能会认为,资本和人才怎么会进入农村和农业?哪里有利润,人和资本就会去哪里。其实,农业不是所谓的传统产业,农业是一项长周期、高风险的产业,需要资本和技术“深耕细作”。现代农业的收益率并不一定比工业低,现代农村家庭的实际收入比城市家庭低也不是必然的。 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无法正常流转,农村土地市场就无法启动,资本、人才和技术就无法进入农村和农业。农村、农业怎么发展?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土地无法变现,农民资产价格被压缩,农民无法盘活资产进行投资。如此,农民又怎么能够富裕呢? 很多农民只能离开家乡进入城市谋生。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给他们提供了就业,但是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又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很多农民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他们的孩子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下一代的竞争力被削弱。 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谁也挡不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出,中国没有一项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不能卖给城市居民。他认为这项改革是不可阻挡的,“决定性的事实是,工业化、城市化已经让农村土地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也叫停不了这件事,背后有不可阻挡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二、体系收入差距。除了城乡收入差距,还有一项收入差距是体系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北京和上海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均超过1.4万,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不到8000;广东和江苏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只有非私营单位的60%-65%。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还有两项重要收入,那就是社保收入和住房公积金。这两项相对隐蔽的收入也是拉开收入的主要项目。 我们可以看一个指标,即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榆林、徐州、哈尔滨、襄阳、太原、唐山、南昌等城市的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均超过60%。汉中、凉山、商丘、鸡西、铁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游的地级市,这一数据大多超过了80%。相比,市场经济更发达的苏州、深圳、东莞、佛山、杭州、无锡、常州的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均不到20%。为什么强调这个指标? 一是越落后地区,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越高; 二是体系强度越大,居民税收负担越重,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三是体系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民、低学历者、低收入者越不利,他们进入体系的可能性更低。 城市体系内职工以前拿低工资但退休后可以领取较丰厚的养老金,农民给国家缴纳公粮但这笔税收没有转化为农民的社保。这样,城市体系内职工的社保收入要比农民高得多。比如,北京2021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5675元,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只有940元,但人均转移净收入达到15927元,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第二大收入,主要是社保收入。 同时,高学历者进入体系内获取高收入、高福利的机会也要大得多。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入体系内的比重达到了69.9%,相比前两年还有所上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这一数据也超过50%。但是,很多外卖骑手、小微商户以及所谓的灵活就业者,他们的社保和公积金无法跟体系内的员工相比。 中国家庭的增收难题 如何提高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讲两点: 一、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体系内福利为什么更高?他们的收入来源于税收。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5.4%,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1%,均高于经济增速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是体系内相对高福利的基础。 所以,当我们考虑中国家庭的增收和收入分配时,首要的是如何分配好规模庞大的公共财政——让全民尤其是农民及低收入者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公共收入,破除体系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 有人说,央企、国企员工的高收入不是来自税收,而是来自经营利润。实际上,央企及部分国企领域并非竞争性市场,其经营利润本质上是税收。就连央行的利润,也是税收,属于铸币税。换言之,央行、央企、国企的利润越大,意味着市场上缴的税收规模越大。 在2021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国企总营收达到6.79万亿美元,占到中国上榜企业总营收的72.5%。去年,央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8%,营收、利润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央企国企上缴利润的比例却很低。目前,央企上缴利润比例最高的是烟草企业,也只有25%,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这些资源型企业,收取比例则为20%。还有很多地方国企以各种形式返还了利润。这个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远低于意大利的65%、瑞典的43%。今年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了1万亿利润,这一数据超过去年所有央企净利润总额的一半,可能超过所有央企最近十年上缴利润净值的总和。 所以,建议央企、国企的利润和资产大规模充实社保基金。为什么? 第一,国家社保缺口的一个原因是国企的历史欠账。在国家社保基金成立后,退休职工从国家社保基金中领养老金,但是当时经营困难的国企和大量破产的国企没有划拨足够的资金进去,这就形成了历史欠账。 第二,本质上,央企、国企的利润类似于全民缴纳的税收。这笔税收理应作为公共财政使用,而不是国企留存。如果大规模利润留存会降低公共税收分配的公平性,导致体制内社会福利大于体制外。同时,现在的年轻人缴纳社保去填补“历史欠账”和社保亏空,这将削减体制外的家庭收入。 2017年,中国开启启动国资充实社保的计划,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业已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如今,央企利润创下历史记录,理应大规模划拨利润和资产充实国家社保基金。 有人会说,提高民生福利也要政府有钱啊,现在的体制内也降薪了。当下,大厂裁员,实体失业,体制内降薪也正常。在经济下行时,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显得更加重要,钱没有那么宽裕,要花在刀刃上。 现阶段,中国的财政安排应该从基建投资转向民生福利。德国经济学家、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曾提出,随着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为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府开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将不断增加。这就是瓦格纳法则。经济学家蔡昉通过数据观察到,在人均GDP从10000美元增长到2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上升最为迅速。所以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瓦格纳加速期”。 中国正处于“瓦格纳加速期”,政府的迫切任务是建立福利社会。增加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的公共福利,可以切实增加普通家庭的收入。其中,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加非常重要。这是另外一块历史欠账。当然,这并不是主张福利民粹化、赤字化,其逻辑是将资金以福利的方式返还给家庭,让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配置资金,可以更好地提振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 最近两年多,受新冠疫情冲击,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实体经营惨淡,不少门店倒闭和工人失业,政府需要对他们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比如减免税收、失业补贴等。毕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是普通家庭的收入持续提高。大规模基建投入短期内可以做大经济产值,但是家庭收入没有增长也是枉然。更何况,过度的财政和货币扩张还会削减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 货币发行权也是一种公共权力。一方面要降低货币发行量,抑制房地产泡沫,避免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被高房价削减。另一方面,信贷发行要更加市场化,避免宽信贷削减普通家庭的购买力。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占比从去年的43.7%上升到61.7%,民企占比从去年的23.5%下降到21%。 二、市场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增加,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市场。市场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提高财富分配效率。中国家庭的收入增加,实际上是自由市场如何持续扩展的问题。 最近市场热议统一大市场,我认为,统一大市场,最急迫的是把上海及长三角的货车司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打破各地的防疫设卡、设限与管制;最根本的是破除各个领域的准入门槛,让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能够自由流通。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形成统一大市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关键”,农村土地确权后才能流通,流通后农村的资产才能增值和变现,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这严重抑制了中国广大农民家庭的财产收入增加。相比,北京2021年居民的人均财产净收入达到12460元。一个人在农村花30万建房,另一个人花50万在县城买房。前者的30万“沉没”了,难以增值、抵押和变现;后者的房产可以出租、出售、抵押和变现。更重要的是,只有土地流转,资本和技术才能进入农村和农业,农民才能在家乡土地里增收。所以,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农民只会比父爱主义者更聪明。 打破体系二元经济结构。近些年,上面多次发文打破石油、电信领域的竞争限制,引入社会资本。让更多资本、企业和工人都能够进入,让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在这些领域获得收入。这不仅能够降低体制内外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收入增长。 市场竞争促进收入增长的逻辑是有效供给,也就是有效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 经济学家林毅夫很看好中国家庭收入的持续增加。他采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析法,认为早期中国资本稀缺、劳动力富余,因此资本贵、劳动力廉价;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资本价格降低,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增长,中国普通家庭的收入也会增加,同时劳动与资本的收入差距会缩小。 其实,林毅夫的判断只对了一半,而且未及根本。林毅夫使用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和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理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遵循了供需与价格的关系。简单来说,最近几十年,随着资本投入增加,中国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近些年局部劳动力供给似乎有些不足,工资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是,这并不是必然趋势。与李马萨的错误一样,林毅夫所看到的只是工资的被动变化。如果这个判断成立,劳动力越少,家庭收入越高,如此应该鼓励低生育、早退休。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工资上涨就会产生替代效应,要不被越南等国家更低工资的劳动者所替代,要不被机器(资本)所替代。实际上,当我们在关注低生育、老龄化和工人短缺问题时,另一面的问题也可能同时出现,那就是局部性失业,尤其是低技能工种被替代,农村中老年群体过早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其实,收入上涨根本上源自主动创造,这是李马萨林未触及的层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只有三个行业的平均月工资超过1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2012年以来,“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急剧回落,主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下降。在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不足,工人工资收入增加难度很大。如何让每个人能够自由施展其才能去创造,这是民富之根本。 最近,被疫情相关事件整得有点抑郁。大疫当前,关乎生命;而经济和收入下降,同样关乎生命。这里使用经济学家梁建章的研究:人均GDP每减少1%,人均寿命就会减少5天左右,人均收入减半,人均寿命减少1-3年。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100多年前提醒人们:不仅要看到“看得见的”,更要看到那些“看不见的”损失、代价和死亡。(来源:智本社(ID:zhibenshe0-1) 作者:清和)
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 触摸一个个家庭的艰辛期盼
【研究员】:
中国有一些价格比较有效,比如消费品价格,但有些价格又不够敏捷,比如利率和汇率。通常,自由汇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用本币计价的资产的价格,是观察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比如,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
【博览财经特稿】评价中国经济是一个难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遇到了通胀麻烦。美国经济学家小罗伯特·卢卡斯来华,有人将当时的宏观数据给他报了一遍,希望听听他的专业意见。卢卡斯听后惊讶地说:“这经济没问题啊,挺好啊!” 如今,身处其中的我们,无法像卢卡斯一样轻松地说出“挺好啊”,然后了之。宏观数据挺好,但冷暖自知,股票市场反应激烈,社会大众感触颇深。正如任泽平所说的“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需要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去触摸一个个家庭的悲欢聚散、酸甜苦辣和艰辛期盼。 盲人摸象 中国经济结构性强,仅从GDP很难评价。经济学家一般会从价格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价格包含了很多信息,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收益与风险,等等。 但是,中国有一些价格比较有效,比如消费品价格,但有些价格又不够敏捷,比如利率和汇率。通常,自由汇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用本币计价的资产的价格,是观察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比如,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这表达了日本央行在美联储加息情况下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风险,释放了日元贬值与资本外流的风险信号。 没有充分的价格信号,分析中国经济就像“盲人摸象”,摸到哪儿算哪儿,有点用但又不够系统和可靠。没办法,下面我们就“盲人摸象”,摸一摸。 先看进出口。第一季度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单看数据和增速很亮眼,但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速下降幅度大。2021年4季度,以美元计,出口总额9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10-12月出口同比增速逐步回落,依次为27.1%、22.0%、20.9%。今年1-2月平均16.3%,3月下降到14.7%。进口增速,今年1-2月为15.5%,3月增长下降到-0.1%。进口负增长可能是受3月疫情冲击。 外贸是去年经济数据的主要支撑,但今年一季度,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降到只有0.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是亚洲奥密克戎高发期,如今新加坡、越南、韩国、日本均度过了峰值,逐渐解除旅游等禁令,制造业及产能供应较快恢复。越南的一些订单已排到三季度。预计,中国今年出口增速还将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出口订单指数”为40.9%,环比下降7.8个点。出口订单的下降将体现在二季度的出口贸易额上。另外,2月银行结售汇顺差266亿元人民币,与1月的1766亿元人民币、去年12月2929亿元人民币相比大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主要靠高速增长的出口和创汇来支撑。如果出口增速下滑,那么汇率下跌概率加大。 接着看社会零售总额。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三月餐饮收入下降16.4%。 我很看重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基本上能够反映中国普通家庭的基本盘。可以与CPI结合起来看,3月的CPI增速为1.5%。但是,CPI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高了担心通胀,低了担心通缩。 社会零售总额能否反映普通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消费体现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收入,还包括家庭的储蓄和未来的收入预期,甚至包括社会保障、家庭债务、投资信心等信息。 三月社会零售总体负增长:一方面是当下疫情打击了实体商业、物流运输和工厂产能。另一方面是长期的家庭收入、社会保障的增加追不上经济增速,同时家庭债务近些年快速攀升。 我们看家庭收入。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8504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1720元,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608元,增长6.2%。有意思的是,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财政收入、央行利润均跑赢了GDP增速,那么谁跑输了?广大企业吗?如果是企业,那么主要在企业中就业、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居民的收入为何还跑赢GDP? 另外,这个增速,与一季度和三月的社会零售总额、CPI是不相称的。难道居民把钱存起来了?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0.86万亿元,同比多增2.5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2万亿元。住户存款每月上涨2.6万亿,每天上涨866亿,一季度人均储蓄增加5500元。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吃惊:被平均了。 要知道,中国近六亿人的储蓄为零。根据招行公开的信息,不到2%的金葵花储户存款总额,占银行存款总额的82%。这就是家庭存款与收入的结构性问题。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3%,这个水平比较高。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分三大块: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就3月来说,制造业投资增速15.6%,基建投资8.5%,房地产只有0.7%。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进入冰点,整个市场非常低迷,投资、开工、竣工、销售、价格、土地出让金、景气指数全面下滑(第二部分分析)。 一季度的数据主要是靠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撑着。我们看数据,一季度,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5%,单3月同比增长11.8%;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5%,单3月同比增长8.8%。细分行业来看,单3月电热燃水增速为24.4%,交运仓储邮政为8.9%,水利公共设施9.4%,教育投资15.2%,卫生和社会工作22.2%。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与出口相匹配,但3月增速下降到11.9%。除了出口制造业外,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高。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1-2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3月受疫情冲击,三项增速下滑。高技术制造业高增长,与今年大规模投资新基建、高质量基建相关。 其实,一季度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也是来自大型企业、上游领域、基础设施相关的产业投资。我们可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三月的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49.5。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上面制造业投资增速这么高,为什么制造业PMI指数还在荣枯线以下? 我们要拆开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1.3%,中型企业PMI为48.5%,小型企业PMI为46.6%。从去年开始,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一直很大,中小制造企业的利润两头挤压,生存很艰难。反观,上游的大型制造企业,包括一些央企、国企,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非常可观,大型企业的PMI比较景气。 最后看失业率。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月的5.5%上升至5.8%,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6.0%、5.2%。 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月份的经济困境,但是没办法反映劳动力市场全貌。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结果,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就业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大约为4.4亿,而中国总劳动人口大约是7.7亿。实际上,农民工返城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农村失业人口并未纳入这项统计。另外,在体制内工作不饱和的就业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属于隐性失业人口。这部分人领取的工资,相当于高额的失业保障金。 泾渭分明 下面,我们通过货币这条线来分析一季度的经济。 先看一季度货币和社会融资增速。今年3月的M1同比增速为4.7%,M2为9.7%。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广义货币增速很快,总量接近250万亿人民币,市场其实不缺钱,主要问题在分配上。二是M1增速要比M2增速低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具体看社会融资。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近些年来,社会融资是观察中国宏观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社融之父”盛松成对社会融资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简单来说,主要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8.34万亿元,占新增社融接近70%;还包括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券融资、信托贷款等。社会融资数据表达了哪些信息? 一、经济增长愈加依赖于社会融资。2011-2021年社融平均增速为13.9%,名义GDP增速为9.79%,高出4.1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速高出名义GDP增速5.8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名义GDP之比达45%。如今,只要广义货币增速低于8%,社会融资低于10%,市场上就感觉很缺钱。但是,社会融资对GDP的边际拉动又越来越弱。 二、社会融资的结构性强化经济的结构性。我们看一季度的新增社融结构,民企占比从去年一季度的23.5%下降到21%,住户贷款占比从24.9%下降到10.4%;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占比从43.7%上升到61.7%。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多9238亿元,贡献新增社融同比增量的53%,累计增速为140%。 我们看贷款的具体流向:住户贷款增加1.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额相比少了1.3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额多了1.73万亿元。 简单来说,社会融资多的地方,名义产值增加;社会融资少的地方,增长停滞。社会融资的结构性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一季度增速超过去年四季度0.8个百分点,但在九大行业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等6大行业增速均下滑,建筑和房地产依然保持负增长,只有工业增速超过去年四季度,且增长率为正数。结果,一季度涌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房地产部门跌入冰点与公共投资部门热火朝天。 先看房地产部门。今年一季度,尽管流动性充裕,但房地产市场依然一水难求,房地产各项融资数据均大幅度下滑。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同比-23.0%,在前值1-2月-17.7%的基础上还下滑5.3个百分点。其中,贷款为-29.7%、自筹为-2.3%、定金与预收款为-37.5%、个人按揭贷款为-22.1%,1-2月增速分别为-21.1%、-6.2%、-27.0%、-16.9%。可以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不论是信贷流动性,还是经营性流动性,都断崖式下跌。 流动性枯竭,高周转崩溃,房地产开发增速跌到98房改以来的最低水平。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速-2.4%,1-2月增速为3.7%。新开工同比为-22.2%、施工-21.5%、竣工-15.5%,1-2月增速分别为-12.2%、1.8%、-9.8%。 手上钱不够,房企拿地自然减少。一季度,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271.6亿元,同比-59.3%。3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为-40.97 %,1-2月增速为-41.8%。 最终反映在土地及房地产相关的收入上。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增速-13.8%;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36%。其中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为-31.4%、-30%和-50.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同比增速-22.7%。一季度,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这项支出为15438亿元,单项赤字3480亿元。 当然,3月房地产市场跌入冰点有疫情的因素,但放到整个季度来看,或与其它同样受到疫情冲击的行业相比,流动性枯竭才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直接原因。而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宏观经济下行刺破了最强泡沫。 再看热火朝天的公共投资部门。一季度61.7%新增社融给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些钱大部分以信贷、专项债的方式进入基建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中。其中,信贷方面,公共投资相关的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合计融资超5600亿元,占比接近55%。 下面以公共投资为主的专项债为例。截至3月底,专项债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其中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11个省份已全部完成提前下达额度发行工作。其中,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专项债投向基建的比例节节攀升,从1月的38%上升到3月的53%。 到4月份,全国各地申报的专项债储备项目达到7.1万个。已发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项目,开工率已经达到75%。今年一共发放3.65万亿元专项债,要求在6月之前把大部分债发下去。 我们看具体收入。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6179.3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近六成企业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国有银行的一季度财报还未公布。央企一季度的收入主要是过去投资所得,今年一季度还强化了过去的投资方式,后期收入不低。去年,商业银行累计净利润2.2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应该不会低于5000亿。 最后看一季度政府财政收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跑赢了GDP增速。 可见,一季度稳经济不是靠稳楼市、稳消费,而是靠公共部门投资,即公共部门的大规模债务融资及基建投资。 老马识途 如今,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家庭增收的作用非常有限。 其一,当前主要问题是供给端受疫情相关的约束。三月开始的这波疫情,一些城市封城封路,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供应中断,产能塌缩,销售崩溃,经济停摆。这次对上海市民的生活物资供应冲击很大,对长三角的半导体、电子及汽车配件的生产和供应打击很大。 根据中国邮政局数据显示,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51.1,同比下降7.1%,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同比下降近20%。4月中旬全国十个大城市的地铁日均客流量与2月末相比下降超过40%。4月第一周,全国公路货运指数下降超过12%,全国涉及十多个省市的快递一些地区无法发货。 供给被制约,给贷款也没用,企业不需要、也不敢要。就像去年,美国遇到供应链危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说,货币政策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 这次疫情可能降低了市场对整年宏观经济的预期。如今,疫情相关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最大约束。所以,如何摆脱疫情阴霾是人们恢复信心的前提。怎么摆脱? 如今,社会有个共识,就是用生命损失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实,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是生命损失最小化。经济学家梁建章已经有专业论文分析:如果死亡率如3月的新加坡、越南在万分之五以内,人均寿命减少一天。而人均GDP每减少1%,人均寿命减少5天左右。不过,有些人看不懂、也不同意。 没关系,我们可以落实到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迟早一天还是要回归到正常生活吧?我们迟早一天要摘下口罩生活,告别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摆脱突如其来的封城。孩子盼着正常上学,老板苦苦支撑希望早日开张,很多工人还要重新就业养家糊口。推迟的结婚、推迟的生育、推迟的留学、推迟的葬礼不能无限期地推迟。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是,尽快努力地创造恢复的条件。具体来说,政府尽快大力采购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要建设大量的重症病床;关注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和弱势群体;拿出一笔疫情保障基金补贴普通家庭,同时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我们每个人手握狼牙棒,难道还会怕门口的野狗?每个家庭有粮有米、有疫情基金、有靠谱药物,还会担心吗?这些条件将死亡率压制在流感之下,甚至与雷击、车祸、一个概率水平,还会担心吗?有些人还会,但至少当下的很多争论、焦虑和困苦会消失,届时政策空间要大得多。抓紧时间,多干实事,创造好条件,老马能识途,民众心中自有数。所以,防疫政策的目标是为个体的选择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让每个家庭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是今年解除约束、提振信心和经济复苏最关键的政策。 其二,失当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大风险。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央行已经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今年一季度和三月份的货币供应量都相当充足,但主要问题在结构性上。如果延续货币宽松,结构性风险会增加。 先看外部。如今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相向而行,美联储3月开始加息,5月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同时开启缩表。今年美元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的压力还会增加。4月21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46关口,续刷去年10月以来新低。之前,4月11日,两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这是自2010年6月11日以来首次出现倒挂。所以,在美联储决心抑制高通胀、加速紧缩的当下,在中国出口增速和结售汇顺差下降的当下,货币政策需要更加谨慎,降低汇率下跌和资本外流的风险。 再看内部。去年,货币对基建克制,对房地产抑制;今年一季度,继续抑制房地产,靠大基建来稳经济。如今,大基建稳经济,宏观数据上还可以,但微观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主要问题:一是基建投资的收益率持续下降,挤出效应增加;二是涓滴效果不明显,央企、银行及员工收入增加,普通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明显,容易强化收入差距;三是大量资本进入结构性账户,未必会大幅抬高物价,但可能再次冲击房地产市场。 过去十多年,房地产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第一大领域,房地产也在持续宽松政策下泡沫化。这两年,全面整顿房地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三道红线”和2021年开始实施的“五档分级”信贷政策,这两项政策直接限制了信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总量,全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恒大等大型房地产出现债务危机。 今年一季度,超过一百个城市松绑或取消限购、限售、限贷政策,超过一百个城市的商业银行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但是,中央银行层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限制没有解除,房地产市场在疫情之下塌方。 现在很多人在讨论,要不要调整“三道红线”和“五档分级”,以拯救正在崩溃的楼市。经济学家盛松成表示,对于三道红线不达标的房地产企业,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按当前的指标维持6个月不上升的前提下继续提供贷款。 房地产问题在信贷非市场化配置、单一的土地供应和央地财政分配制度上,需要通过深层次的银行、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来解决。在现有的制度空间下,房地产容易一管就死、一放就胀。过去,房地产以非市场的方式泡沫化,如今又以非市场的方式终结泡沫。这也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但魔法终归不是正途。正途,一是银行、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二是去除政策五花大绑,法制化、市场化监管;三是政府用国有土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房。 其三,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但是关键是钱要用对地方。进入三月,央行货币政策趋于谨慎,3月没有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利率,4月降准只降了0.25个百分点,同时没有下调LPR。央行更强调平衡结构性,比如,对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以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又如,1000亿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称,央行上缴利润效果胜过降准,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什么意思?今年央行计划向中央财政上缴1万亿左右利润,截至4月中旬央行已上缴6000亿元。这笔钱,可以理解为铸币税,也就是财政扩张,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 现在这个关键阶段,财政理念要根本性转变:从基建投资型的功能财政转向民生福利型的平衡财政。平衡财政,一不能货币化,过度借债;二要用对地方。怎么用好财政,在当下非常关键。具体做法,我之前说过多次: 一是央企、国企大规模上缴利润,划拨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央企国企,是全民资产,其利润本质是全民缴纳的税收。大疫当前,家庭收入艰难,央企国企要有担当,为普通家庭承担社保,家庭才敢消费和投资。 二是方财政用国有土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有人说,中国人多没有这个条件。中国和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有条件提供保障性住房的两个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国有土地制度。 有人说,新加坡经济条件好。新加坡在六七十年代不富有的阶段就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而且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有人说,现在地方政府没钱。但今年地方光专项债融资就超过3万亿,只是主要投向了基建。 三是中央财政大规模补贴普通家庭。财政这笔钱投入基建,不如直接发给家庭。怎么发?现金>消费券>退税。疫情两年多了,现在退税效果没有那么好了。为什么?中国个人所得税只占一般财政收入总额的7%,很多劳动者达不到纳税的收入标准。这样,退税直接退到普通家庭手上的额度非常有限,而且难以退到低收入家庭。中国退税主要退给企业,但很多小企业倒闭、歇业、没有营业收入和利润,税基都没有或者减少,这样退税能够退到小企业身上不多,然后转化给普通家庭就更少了。 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很多国家和城市给普通家庭发现金和消费券。有人担心通胀。直接印钱给家庭的国家出现了通胀,但也比直接印钱给一部分家庭更强,毕竟通胀更加均摊。只是最好是不要直接印钱,只要财政来自税收而不是印钞机就不会通胀。因为这笔钱普通家庭不花,政府、国企同样花出去。中央财政负债率比很多国家都低,能够实现不通胀发钱。中国香港前后给家庭发了两轮抗疫基金,3月三次疫情每个人发了8000港币消费券。这对香港4月消费提振比较明显,目前下达额度的80%已消费。最好的方式是不透支发现金,个人可以最大化地安排这笔钱。这就是老马识途之二。 所以,稳经济,从过去稳地产,到现在稳基建,下一步要稳就业、稳消费、稳家庭收入——更为根本。最后,四月清和,南山分明,别跟自己较劲。(来源:智本社(ID:zhibenshe0-1) 作者:清和)
多数家庭“望尘莫及” “月收入一万”鄙视链降临到二线城市
【研究员】:wh
如果广义货币发行增速长期大于经济增速,那么经济呈泡沫化趋势,房价、物价或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如果经济增速又长期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那么,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普通家庭的占比会减少。这里使用李迅雷老师的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43%,而全球平均水平约60%,其中美国超过80%。
【博览财经特稿】近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向财新发布了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2018年的部分调查数据。该调查分层抽取了7万个家庭样本,其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换言之,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意味着超过了全国99%的家庭。 对此,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感觉: 一、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达到1万元,多数家庭可谓“望尘莫及”。CHIP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500-1500元这个区间,占比约40.71%。这与之前公布的“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基本吻合。 二、“月收入一万”的鄙视链降临到二线城市。一些人感叹,不仅在北上广深,就在郑州、杭州、厦门等城市,月收入一万也“只能生存没法生活”。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多少?本文从实际收入、收入差距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家庭的收入问题,同时简单探索如何增加家庭收入。 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 为什么中等收入的城市家庭依然感觉收入低?讲两点: 一是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区别。上面所说的收入,是名义收入,没有考虑物价、房价的变动。实际收入是名义收入真实的购买力,能够购买实际的商品和服务。比如,20年前,30元在深圳可以吃三餐,如今只能吃一个快餐;一万元在深圳可以买2平方米房子,如今只能买七分之一平方米。如果仅仅从房价来衡量,过去20年,深圳人的实际收入被房价削减了93%左右。 有些人会提出,房价上涨也会带动收入上涨。确实,20年前深圳的名义工资不能跟现在相提并论。问题是,谁跑赢谁? 如果广义货币发行增速长期大于经济增速,那么经济呈泡沫化趋势,房价、物价或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如果经济增速又长期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那么,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普通家庭的占比会减少。这里使用李迅雷老师的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43%,而全球平均水平约60%,其中美国超过80%。 简言之,如果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追不上房价和物价增速,那么,即便家庭名义收入上涨,但实际收入仍被房价、物价削减。 从2008年到2018年,广义货币增加了4倍。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工业品价格、股票价格的增速均跑输了广义货币。其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6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1倍,均小于广义货币增幅。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249.77万亿元。在疫情之下,广义货币增速同样力压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 那么,货币跑哪儿去了?大规模的货币在房地产(学位房)-商业银行里打转。只有北上广深核心区的房价、一线城市的教育培训价格、大型地产商的资产增速和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速超过了广义货币。比如,2018年,深圳均价为5.4万元/平方米,较2008年涨幅为4.5倍。近些年,深圳房价再接再厉,每平方米均价突破7万元。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超级信贷、单一的土地供应、失当的调控以及城市公共用品与房地产捆绑(学位房)。 高房价是城市家庭实际收入的“杀手”,可支配收入被快速上涨的房价削减。如今,房子支出(购房款、房贷、房租)是城市家庭的第一大支出。麦可思研究院的《2021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在北京和深圳,2020届毕业生的住房成本占工资比已经超过了40%,上海和杭州的毕业生将月收入的30%多花在住房上。 二、家庭资产与家庭债务的区别。最近十多年,中国家庭的资产随着房价的上涨而增加,但负债率也在迅速上涨。 根据中国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的调查数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其中住房占比近七成。而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却高达56.5%,户均家庭住房贷款余额为38.9万元,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根据中国央行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数据,截止2020年四季度中国居民负债总额为63万亿人民币,居民家庭总资产大约为319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家庭资产负债率为19.8%。而同期,美国居民家庭所拥有的总资产是140.3万亿美元,所承担的总负债是16.79万亿美元,美国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12%。可见,中国家庭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美国。如今,很多城市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的大头是房贷。 最重要的是,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房地产是负债,也是资产;但对于普通城市家庭来说,房地产是名义上的资产、实际上的负债。为什么?高收入家庭购房的目的以投资为主,房价上涨时可以选择出售,只要增值幅度大于房贷利息即可获利。但是,普通城市家庭以居住为目的,即便房价上涨也不会选择出售。普通家庭通常按揭买房,再贷款变现的可能性较低,二次按揭依赖于房价大幅度上涨。如此,家庭资产增值的获得感很低,而债务负担却很明显。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房地产的居住效用。 你看,中国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确实也在增加,但是感觉还是缺钱,家庭债务负担重,家庭消费低迷。主要原因是长期房贷、社会保障不足、教育费用高,导致很多家庭即便在实际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也不敢扩张消费。他们不得不为20年的房贷做准备,为父母储蓄养老金,为孩子安排长期教育基金。 有人提出,中国居民储蓄率高说明家庭其实并不缺钱。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年底,我国住户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93.44万亿元,以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14亿人计算,人均存款达到了6.6万元。但是,中国居民高储蓄率背后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储蓄率从2008年的56%开始下滑到2019年的44.6%; 第二,储蓄结构严重不均衡,6亿人存款为零; 第三,高储蓄率说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和家庭不敢消费。 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理论,人们根据过去和当下的收入,以及未来的收入预期,来安排消费和投资。即便家庭实际收入增加,如果未完全转化为当下的消费福利,这些家庭无法明显地感受到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效用。 总结,高房价、高教育费用和持续上涨的物价,削减了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房贷形成的长期债务,打击了城市家庭的资产增值的获得感;加上,社会保障不足带来的不确定预期,降低了收入转化的消费效用。 中国家庭的收入差距 为什么广大普通家庭的名义收入仍较低?讲两点: 一、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家庭的名义收入较高,但实际收入被高房价、高教育费用所削减,而农村家庭的收入问题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不足。按照2020年的家庭收入水平来看,中国还有8亿左右的低收入人群,他们主要分布在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8931元,不到城镇居民的40%。 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为何较低?原因比较多,这里主要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早期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很难流通,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边际收益率低,农民增收困难。改革开放后,农村几亿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收入也持续增加。 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理论,人越往发达城市迁移,其收入增长的机会越大。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地理学教授安德烈斯·罗德里格斯-波塞和迈克尔·斯托珀尔在《住房、城市增长和不平等》提出一个观点:“唯一有可能改变现状的地方性政策是破除从落后地区到主要大都市地区的移民壁垒,以应对当前的分化和不平等困境”。 通常,要素的流通是双向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流向劳动稀缺的城市,同时城市的资本与技术流向资本、技术极度稀缺的农村。但是,过去几十年,后者的流动性远不如前者。主要原因是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问题。城市土地是国有土地,80年代的城市土地改革,促使城市土地的使用权进入市场流通。这激活了土地市场,吸引了跨国公司、国际资本和技术在城市落地,同时也吸引了农民进入城市工厂。但是,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土地,一直没有启动改革,无法跨区域流通。这导致大量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被隔离在农村和农业之外。 有人可能会认为,资本和人才怎么会进入农村和农业?哪里有利润,人和资本就会去哪里。其实,农业不是所谓的传统产业,农业是一项长周期、高风险的产业,需要资本和技术“深耕细作”。现代农业的收益率并不一定比工业低,现代农村家庭的实际收入比城市家庭低也不是必然的。 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无法正常流转,农村土地市场就无法启动,资本、人才和技术就无法进入农村和农业。农村、农业怎么发展?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土地,土地无法变现,农民资产价格被压缩,农民无法盘活资产进行投资。如此,农民又怎么能够富裕呢? 很多农民只能离开家乡进入城市谋生。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给他们提供了就业,但是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又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很多农民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他们的孩子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下一代的竞争力被削弱。 经济学家周其仁在《谁也挡不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出,中国没有一项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不能卖给城市居民。他认为这项改革是不可阻挡的,“决定性的事实是,工业化、城市化已经让农村土地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也叫停不了这件事,背后有不可阻挡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二、体系收入差距。除了城乡收入差距,还有一项收入差距是体系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北京和上海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均超过1.4万,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不到8000;广东和江苏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只有非私营单位的60%-65%。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还有两项重要收入,那就是社保收入和住房公积金。这两项相对隐蔽的收入也是拉开收入的主要项目。 我们可以看一个指标,即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榆林、徐州、哈尔滨、襄阳、太原、唐山、南昌等城市的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均超过60%。汉中、凉山、商丘、鸡西、铁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游的地级市,这一数据大多超过了80%。相比,市场经济更发达的苏州、深圳、东莞、佛山、杭州、无锡、常州的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均不到20%。为什么强调这个指标? 一是越落后地区,体制内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占比越高; 二是体系强度越大,居民税收负担越重,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三是体系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民、低学历者、低收入者越不利,他们进入体系的可能性更低。 城市体系内职工以前拿低工资但退休后可以领取较丰厚的养老金,农民给国家缴纳公粮但这笔税收没有转化为农民的社保。这样,城市体系内职工的社保收入要比农民高得多。比如,北京2021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5675元,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只有940元,但人均转移净收入达到15927元,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第二大收入,主要是社保收入。 同时,高学历者进入体系内获取高收入、高福利的机会也要大得多。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入体系内的比重达到了69.9%,相比前两年还有所上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这一数据也超过50%。但是,很多外卖骑手、小微商户以及所谓的灵活就业者,他们的社保和公积金无法跟体系内的员工相比。 中国家庭的增收难题 如何提高中国家庭的实际收入?讲两点: 一、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体系内福利为什么更高?他们的收入来源于税收。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5.4%,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1%,均高于经济增速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是体系内相对高福利的基础。 所以,当我们考虑中国家庭的增收和收入分配时,首要的是如何分配好规模庞大的公共财政——让全民尤其是农民及低收入者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公共收入,破除体系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 有人说,央企、国企员工的高收入不是来自税收,而是来自经营利润。实际上,央企及部分国企领域并非竞争性市场,其经营利润本质上是税收。就连央行的利润,也是税收,属于铸币税。换言之,央行、央企、国企的利润越大,意味着市场上缴的税收规模越大。 在2021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国企总营收达到6.79万亿美元,占到中国上榜企业总营收的72.5%。去年,央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8%,营收、利润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央企国企上缴利润的比例却很低。目前,央企上缴利润比例最高的是烟草企业,也只有25%,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这些资源型企业,收取比例则为20%。还有很多地方国企以各种形式返还了利润。这个国企利润上缴比例远低于意大利的65%、瑞典的43%。今年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了1万亿利润,这一数据超过去年所有央企净利润总额的一半,可能超过所有央企最近十年上缴利润净值的总和。 所以,建议央企、国企的利润和资产大规模充实社保基金。为什么? 第一,国家社保缺口的一个原因是国企的历史欠账。在国家社保基金成立后,退休职工从国家社保基金中领养老金,但是当时经营困难的国企和大量破产的国企没有划拨足够的资金进去,这就形成了历史欠账。 第二,本质上,央企、国企的利润类似于全民缴纳的税收。这笔税收理应作为公共财政使用,而不是国企留存。如果大规模利润留存会降低公共税收分配的公平性,导致体制内社会福利大于体制外。同时,现在的年轻人缴纳社保去填补“历史欠账”和社保亏空,这将削减体制外的家庭收入。 2017年,中国开启启动国资充实社保的计划,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业已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如今,央企利润创下历史记录,理应大规模划拨利润和资产充实国家社保基金。 有人会说,提高民生福利也要政府有钱啊,现在的体制内也降薪了。当下,大厂裁员,实体失业,体制内降薪也正常。在经济下行时,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显得更加重要,钱没有那么宽裕,要花在刀刃上。 现阶段,中国的财政安排应该从基建投资转向民生福利。德国经济学家、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曾提出,随着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为满足人们对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府开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将不断增加。这就是瓦格纳法则。经济学家蔡昉通过数据观察到,在人均GDP从10000美元增长到2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上升最为迅速。所以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瓦格纳加速期”。 中国正处于“瓦格纳加速期”,政府的迫切任务是建立福利社会。增加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的公共福利,可以切实增加普通家庭的收入。其中,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加非常重要。这是另外一块历史欠账。当然,这并不是主张福利民粹化、赤字化,其逻辑是将资金以福利的方式返还给家庭,让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配置资金,可以更好地提振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 最近两年多,受新冠疫情冲击,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实体经营惨淡,不少门店倒闭和工人失业,政府需要对他们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比如减免税收、失业补贴等。毕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是普通家庭的收入持续提高。大规模基建投入短期内可以做大经济产值,但是家庭收入没有增长也是枉然。更何况,过度的财政和货币扩张还会削减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 货币发行权也是一种公共权力。一方面要降低货币发行量,抑制房地产泡沫,避免城市家庭的实际收入被高房价削减。另一方面,信贷发行要更加市场化,避免宽信贷削减普通家庭的购买力。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占比从去年的43.7%上升到61.7%,民企占比从去年的23.5%下降到21%。 二、市场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增加,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市场。市场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提高财富分配效率。中国家庭的收入增加,实际上是自由市场如何持续扩展的问题。 最近市场热议统一大市场,我认为,统一大市场,最急迫的是把上海及长三角的货车司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打破各地的防疫设卡、设限与管制;最根本的是破除各个领域的准入门槛,让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能够自由流通。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形成统一大市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关键”,农村土地确权后才能流通,流通后农村的资产才能增值和变现,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这严重抑制了中国广大农民家庭的财产收入增加。相比,北京2021年居民的人均财产净收入达到12460元。一个人在农村花30万建房,另一个人花50万在县城买房。前者的30万“沉没”了,难以增值、抵押和变现;后者的房产可以出租、出售、抵押和变现。更重要的是,只有土地流转,资本和技术才能进入农村和农业,农民才能在家乡土地里增收。所以,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农民只会比父爱主义者更聪明。 打破体系二元经济结构。近些年,上面多次发文打破石油、电信领域的竞争限制,引入社会资本。让更多资本、企业和工人都能够进入,让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在这些领域获得收入。这不仅能够降低体制内外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和收入增长。 市场竞争促进收入增长的逻辑是有效供给,也就是有效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 经济学家林毅夫很看好中国家庭收入的持续增加。他采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析法,认为早期中国资本稀缺、劳动力富余,因此资本贵、劳动力廉价;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资本价格降低,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增长,中国普通家庭的收入也会增加,同时劳动与资本的收入差距会缩小。 其实,林毅夫的判断只对了一半,而且未及根本。林毅夫使用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和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理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遵循了供需与价格的关系。简单来说,最近几十年,随着资本投入增加,中国劳动力需求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近些年局部劳动力供给似乎有些不足,工资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是,这并不是必然趋势。与李马萨的错误一样,林毅夫所看到的只是工资的被动变化。如果这个判断成立,劳动力越少,家庭收入越高,如此应该鼓励低生育、早退休。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工资上涨就会产生替代效应,要不被越南等国家更低工资的劳动者所替代,要不被机器(资本)所替代。实际上,当我们在关注低生育、老龄化和工人短缺问题时,另一面的问题也可能同时出现,那就是局部性失业,尤其是低技能工种被替代,农村中老年群体过早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其实,收入上涨根本上源自主动创造,这是李马萨林未触及的层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只有三个行业的平均月工资超过1万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2012年以来,“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急剧回落,主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下降。在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不足,工人工资收入增加难度很大。如何让每个人能够自由施展其才能去创造,这是民富之根本。 最近,被疫情相关事件整得有点抑郁。大疫当前,关乎生命;而经济和收入下降,同样关乎生命。这里使用经济学家梁建章的研究:人均GDP每减少1%,人均寿命就会减少5天左右,人均收入减半,人均寿命减少1-3年。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100多年前提醒人们:不仅要看到“看得见的”,更要看到那些“看不见的”损失、代价和死亡。(来源:智本社(ID:zhibenshe0-1) 作者:清和)
人物广角
从“香精女王”到“抽水女王” 再精致的妆最终都要卸掉
【研究员】:
此时,27岁的林国文刚在香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拿到香港身份的同时,还在家乡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林国文到底是怎么认识朱林瑶的,又为何不顾一切迎娶这位“娇妻”,没有人知道。可通过朱林瑶后来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资本运作,让人不由惊叹林国文的“眼光”。
【博览财经特稿】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门前铜牌上的红绸被揭下,随着开市后敲响的第一锤,深交所成为新中国继上交所之后又一庞大资本市场。 此时,距离深圳400多公里的茂名市电白县,这座粤西南小城正张灯结彩准备着一场婚礼。新郎是28岁的电白人林国文,新娘则是22岁的“川妹子”朱林瑶。至今,稍微上了点岁数的电白人都对这场盛大的婚礼记忆犹新。 前来的宾客不仅每人都收到了数百元的红包回礼,新娘更是从接亲的直升机里款款走下。可这只能证明新郎有钱,在富人扎堆的电白也不算稀奇。 电白有数千年的“贡香”制造史,是全国有名的香料集散地。上世纪80年代,当地转型香精香料生产的企业不计其数,出了不少富豪,婚礼也是一个比一个豪华。 不过,林国文婚礼现场的证婚人居然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如此“尊贵客人”可不是有钱就能请到的。能近距离看到明星为新人证婚,在场的电白老乡激动万分,无不感慨林国文的人脉。 据说,林国文一直很崇拜宋祖英,曾多次表示发迹后一定要结识心目中的“女神”。而他果真不知以什么手段认识了“女神”,而且颇得美人芳心。不仅亲自为其证婚,据说还帮他在北京牵线认识了许多达官贵人,得以生意亨通。 婚礼现场,宋祖英笑盈盈地问新郎:“愿意生生世世爱护和照顾新娘吗?”新郎林国文忙不迭地点头,盯着娇羞的新娘大声回答:“我人都已经是她的了!” 在场人或许没意识到,林国文这话可不是糊弄人,他后来的确将自己所有产业都交给了这位“二婚”太太。是的,林国文是再婚,他之前曾结过婚,此时的身份是电白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娘朱林瑶则是北京一家香精香料公司的创始人,俩人据说是因为香精香料贸易而结识。这是夫妻俩难得的“高调时刻”,从此之后,他们刻意隐藏在了人们的视野之外。 故事的主角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全国香烟里的“香味” 这里顺便介绍下香精香料这门精细化工的产业背景。自古以来,无论中西方,香料的地位都极为重要。因为香料不仅可以药用、食用,更是人们祭祀祖先以及制作胭脂香粉的重要原料,由于始终供不应求,其价格堪比黄金。 早期的香料可以分为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两种。前者一般从玫瑰、丁香、肉桂、花椒等植物中采集,后者则主要以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为主,比如人们熟悉的麝香、龙涎香、灵猫香等。 20世纪初,由于香料用途极为广泛,但是自然界能提取的产量实在有限,科学家们于是通过化学实验研制出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来替代食品、化妆品等所需的香料,被统称为香精香料添加剂。 卷烟出现后,香精香料也被添加到了烟草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香”烟。可以说,香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香烟的口感。 电白历史上以出产沉香制造出的“贡香”最为著名,是有名的香料集散地。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吸烟,她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了全国香烟里的“香味”。 1969年,朱林瑶出生在四川省。1986年,17岁的朱林瑶考入到北京一所普通大学的文秘专业。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朱林瑶没像其他同学找个前台或者秘书的对口工作,而是神奇地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公司。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这对年轻的朱林瑶根本不是事,她直接选了创业难度最高的精细化工业。这是一个比传统化学工业技术要求更高,资金要求更多,针对的企业也更垂直的特殊行业。 别忘了,此时市场经济还没完全放开,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刚毕业就敢涉足如此专业的领域,只能说她确实“能力非凡”。 此时,27岁的林国文刚在香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拿到香港身份的同时,还在家乡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林国文到底是怎么认识朱林瑶的,又为何不顾一切迎娶这位“娇妻”,没有人知道。可通过朱林瑶后来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资本运作,让人不由惊叹林国文的“眼光”。 此时,中国烟草工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对勾兑烟草口感的香精需求量十分旺盛。可惜国内香精工业还不能达到烟草企业需求,烟用香精基本被瑞士奇华顿、美国IFF等国际巨头垄断。 朱林瑶夫妇刚结婚时就盯上了国内烟草企业,可苦于自家企业无论知名度还是产品都远不及同行,只能默默等待时机。 1996年,林国文夫妻的华宝集团在上海投资成立了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从事香精香料研究、生产和销售。这时期,华宝集团旗下企业还有广东华宝香精香料公司与华宝烟草(香港)有限公司。此后又收购了嘉豪食品,将业务拓展到调味品领域。 林国文将全部产业交给了老婆朱林瑶,做起了“幕后掌柜”。表面上看,这些公司业务分工明确,产品包括食用香精、日化香精和烟用香精三大类,主要从事与食品配料相关的香精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但是,夫妻俩眼里真正的目标是烟草企业,这才是他们从联手到联姻的真正目标。原因很简单,烟草行业太赚钱了! 商场有句话叫:“挖黄金的人不赚钱,卖铲子的人赚大钱。”烟草企业发展越迅速,香精的需求也就越高,能傍上这样的“大船”,实在是想不赚钱都难。 于是,依靠林国文背后的人脉资源,朱林瑶开始悄悄接触国内主要的烟草企业,混了个脸熟。 只是光“脸熟”还不行,想真正变成烟草行业的供应商,夫妻俩还在等一个机会。 摆在朱林瑶面前的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2000年开始,中国烟草行业开始市场化改革,华宝集团在朱林瑶的指挥下,全力进军烟用香精市场。此时,摆在朱林瑶面前的,是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烟草行业的超高利润使得自身控制成本的意愿不高,并不想随意更换香精供应商。 “好消息”则是越来越严格的禁烟政策促使烟草行业产能受限,也有意向上下游产业扩张,但是也没想好该怎么做。 朱林瑶借此终于展现出自己非凡的资本运作才能,提出与卷烟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合资设立香料香精生产企业的模式,“深度绑定”大客户。 问题是,日子过得好好的烟草大客户,怎么可能说“绑定”就“绑定”。 可朱林瑶说到做到,不仅踢走了进口烟用香精巨头,“绑定”了众多烟草企业,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深度绑定”,合同一签就是十年。这再次证明了林国文的人脉实在令人惊叹。 2001年,华宝集团首先“绑定”了云南的红塔集团,以占股60%的形式,与红塔合资设立了云南天宏,顺利成为其烟草香精的主要供应商。 2003年,华宝集团以70%的持股比例“绑定”了颐中集团,成立了青岛华宝,成为哈德门等品牌烟用香精供应商。 2004年,华宝集团又将上海家化的百年品牌“孔雀”收入囊中,成为食用香精领域的重要生产企业。 同年,朱林瑶借资产重组名义收购了港股市场连年亏损的深圳力特,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宝国际”。也是这年,由于华宝国际借壳上市的举动,刻意低调的朱林瑶终于被收集富豪信息的胡润“盯”上。 一年后,华宝国际收购完广州华芳51%的股权后,在国内烟草香精行业已无对手。 2006年,改头换面的华宝国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始新一轮“买买买”。一年后,华宝国际收购凯新集团,顺利牵手上海烟草;2008年,华宝国际收购富君集团,一举拿下湖北和河南两个中烟系的烟草集团。 靠着各种“深度绑定”,华宝集团不无自豪地宣称:“中国十大卷烟企业已经全部成为本集团的大客户。”2007年华宝国际公布的财报显示,总营收达10.13亿元,其中烟用香精营收超过9亿元,占比超九成。 胡润榜单让人注意到“香精女王” 这时,一直关注着朱林瑶的胡润摸了摸她的“老底”,发现这位新晋女富豪实在太过神秘,不仅在香港设立了诸多香精相关企业,还涉足到医疗、房产甚至足球领域。 这些企业法人均为朱林瑶,老公林国文除了90年代注册的三家公司,新公司从未出现过他的名字。上述这些企业都是朱林瑶在短时期内成立,而且十分低调。胡润自己都承认,如果不是朱林瑶借壳上市,她所有信息很难被发现。 不过,即使朱林瑶再想“闷声发大财”,她的财富还是被胡润曝光了。2008年,38岁的朱林瑶以133.52亿元人民币登上了胡润女富豪榜,排名第四,被业内誉为“香精女王”。 根据胡润的测算,仅2004年到2008年的4年时间里,朱林瑶家族财富便从47.18亿元港币上涨到164.45亿元港币,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让胡润困惑的是,除了极少数公开的财报资料,压根查不到朱林瑶家族更多有价值的个人情况,更别说幕后的老公林国文。 据说就在榜单即将公布前,胡润还接到过一个“神秘电话”,对方提出愿意花重金将朱林瑶从榜单上撤下,并让他承诺从此不再上榜。胡润表示自己明确拒绝了这样“不合理的要求”。 也是因为胡润的榜单,才让人注意到这位“香精女王”在资本市场上如何长袖善舞。 减持、分红、收购是朱林瑶资本腾挪最常用的套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高超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拿2004年的“仙股”力特来说,当时力特公司以每股0.1港元向朱林瑶控股的企业发行了普通股和优先股,借壳成本约7000万港元。由于朱林瑶的资产注入及时,加上华宝国际从事的烟草香精被资本市场所看好,借壳复牌后长期稳定在1港元以上,朱林瑶轻松获得10倍账面盈余。 2006年4月,华宝国际上市后,朱林瑶立即用事先注册的离案控股公司Chemactive以39.96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宝国际,同时包括华宝上海、华宝孔雀和青岛华宝等诸多优质资产。 随之,Chemactive以39.96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宝国际;作为支付对价,上市公司以1.8港元/股的价格,向朱林瑶发行可转换优先股。 同年8月,朱林瑶又将华宝国际其中6.9亿股向公众股东配售,使得公众股东持股上升至25.11%,她成功套现15.18亿港元,还依然保留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格。 这是一出非常典型的“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把戏,可股民跟着也赚了不少钱,网上到处是对朱林瑶的赞美之声。 2007年到2010年,华宝国际股价持续走高,市值从不足10亿港元快速飙升至396.22亿港元,朱林瑶以同样的手法累计套现至少80多亿港元。 除了减持,朱林瑶也会适时增持。2010年,烟草行业由于政策原因出现股价下滑,华宝国际也受到波及。而朱林瑶却在此期间不断增持,让市场对华宝国际印象极佳。这年,41岁的朱林瑶以224亿元身价跃居胡润富豪榜第17位,在福布斯女富豪榜排名第7位。 高抛低吸之间,朱林瑶不仅套取了大量现金,同时将公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发迹后的朱林瑶更为低调,不仅拒绝了所有要采访她的媒体,就连公司的员工也很少见到她的踪影。 朱林瑶一系列资本玩法真正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朱林瑶高超的财技,港股市场送了她“抽水女王”的称号。 港股市场里藏龙卧虎,仅靠简单高抛低吸,她绝对无法被称为“抽水女王”。事实上,朱林瑶后续一系列的资本玩法才真正让人眼花缭乱。 2016年11月23日,朱林瑶宣布以3.3港元的价格对华宝国际进行私有化。公告前一交易日,由于华宝国际收盘价不过3.02元,溢价率只有10%,最终收购到朱林瑶手中的股份不足90%,未达到最低要求,私有化以失败告终。 耐人寻味的是,到2017年1月26日,延长时间的华宝国际依然没能实现私有化,但朱林瑶持股比例却从最初的41.16%提升至73.60%。 “私有化”虽然没有成功,可朱林瑶通过私有化程序不仅回收了股本,还顺便套现了80多亿港元。这套“骚操作”看傻了所有港股玩家,令人自叹不如。不得不说,朱林瑶以一己之力几乎把资本游戏玩到了极致。 除了在港股玩资本腾挪来套现,朱林瑶还在A股市场频频借分红来获利。 2018年3月,华宝国际拆分出华宝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前者的主营业务包括香精、调味品、香原料和烟草薄片,后者则以用于烟草的香精为主。 当时在烟用香精领域,除了为卷烟提供香料,华宝国际还涉足电子烟市场,其持有的品牌NUSO烟弹也已面世。由于华宝提供的香精已占到国内烟草行业80%以上的市场,这时的中国烟民,不管是传统烟草还是电子烟,升起的袅袅烟雾中都有一股华宝的味道。 不过,朱林瑶分拆上市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扩大运营。因为人家上市后都是紧紧捂着自己的“钱袋子”,可上市刚满一年的华宝股份已迫不及待开始分红。 2019年3月12日,华宝股份分红方案出炉,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0元现金股利,共计派送现金约24.64亿元。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只有11.76亿元。 明明赚钱不多,还如此“大方”分红,此举一度引来了深交所的注意。可因为分到钱的股民都很HAPPY, 无人计较,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2020年3月28日,华宝股份再次按每10股派19.8元现金股利,股东合计分红12.2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只有12.36亿元。 2021年3月19日,华宝股份又一次按每10股派发16元现金股利,全体股东累计分红9.85亿元,占净利润的83.5%。 如此“慷慨大方”的A股公司简直前所未有,股民个个喜形于色,鼓吹华宝股份为“清仓式分红”。华宝股份对此解释说,巨额分红主要是为了“给予投资者更好的回报,减少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 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间,华宝股份累计分红46.69亿元(含税)。股市中只要是发钱,肯定是件大喜事,也是吸引股民的不二法宝。尤其朱林瑶这套“清仓式分红”以及“高抛低吸”的操作在资本市场十分成功,无数股民后续纷纷入场,加码华宝国际和华宝股份。 其实,华宝股份如此“慷慨”,并非朱林瑶有多么善心。她将大量股民吸引入场后,是想以“清仓式分红”的形式堵住股民的嘴,来遮掩自己巨额套利的行为。 三年下来,朱林瑶通过控股81.10%的华烽国际一共获得分红约37.87亿元,算上华宝国际的套现,累计有超过100亿落入了她自己的腰包。2021年11月4日,52岁的朱林瑶以490亿元身价入选2021胡润女企业家榜,位列第11位。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朱林瑶为了经营和税收方便,事先将华宝股份的注册地址从上海变更到西藏拉萨。由于是2021年西藏唯一上榜的富豪,朱林瑶也获得了一个“西藏首富”称号。 希望跟着大佬“喝汤”的股民们彻底傻眼了 不管是哪里的“首富”,华宝的股民无所谓,他们觉得“大佬吃肉,自己喝口汤”就行。可没多久,这些希望跟着大佬“喝汤”的股民们彻底傻眼了。 2022年1月24日,华宝股份突然发布了一纸公告。公告称,华宝股份收到耒阳市监察委员会立案通知书,其决定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朱林瑶的违法问题立案调查。 人们也从立案单位“耒阳市监察委”察觉到此事非同寻常。一般来说,市级的监察部门主要是防范和侦办职务犯罪,私企老板与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牵连关系时,监委才会对其立案调查。 似乎是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在朱林瑶被立案当日,中纪委网站通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周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正接受调查。 云南中烟正是华宝国际合作最为紧密的一家烟草机构。而早在半年前,湖南中烟的党组书记、总经理卢平以及副总经理刘建福已经被“双规”。 这不难让人猜测,朱林瑶这次被查,必定与烟草系统的反腐败有关。因为根据华宝股份的招股书,云南中烟、湖南中烟分别是该公司的第一、第二大客户,二者合计占了该公司40%左右的销售额。 事发后,华宝国际和华宝股份接连发表公告,声明朱林瑶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且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其个人并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奇怪了,朱林瑶明明是两家公司最大股东,却说毫无关系,也不知道这两份瞎话连篇的声明到底能骗过谁。可不管如何声明,华宝国际在消息出来后两日已经跌去65%,市值瞬间蒸发300亿港元;而下属子公司华宝股份A股跌去29%,80亿市值蒸发。 一夜之间,华宝的股民欲哭无泪,别说“喝汤”,碗都被砸了。眼下,朱林瑶据说已经被监视居住,她的老公林国文和儿子林嘉宇同样因涉案已被有关部门控制。 从“香精女王”到“抽水女王”,朱林瑶资本腾挪的手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再精致的妆,最终都要卸掉。(来源:风声岛(ID:fengshengdao) 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从“香精女王”到“抽水女王” 再精致的妆最终都要卸掉
【研究员】:wh
此时,27岁的林国文刚在香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拿到香港身份的同时,还在家乡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林国文到底是怎么认识朱林瑶的,又为何不顾一切迎娶这位“娇妻”,没有人知道。可通过朱林瑶后来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资本运作,让人不由惊叹林国文的“眼光”。
【博览财经特稿】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门前铜牌上的红绸被揭下,随着开市后敲响的第一锤,深交所成为新中国继上交所之后又一庞大资本市场。 此时,距离深圳400多公里的茂名市电白县,这座粤西南小城正张灯结彩准备着一场婚礼。新郎是28岁的电白人林国文,新娘则是22岁的“川妹子”朱林瑶。至今,稍微上了点岁数的电白人都对这场盛大的婚礼记忆犹新。 前来的宾客不仅每人都收到了数百元的红包回礼,新娘更是从接亲的直升机里款款走下。可这只能证明新郎有钱,在富人扎堆的电白也不算稀奇。 电白有数千年的“贡香”制造史,是全国有名的香料集散地。上世纪80年代,当地转型香精香料生产的企业不计其数,出了不少富豪,婚礼也是一个比一个豪华。 不过,林国文婚礼现场的证婚人居然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如此“尊贵客人”可不是有钱就能请到的。能近距离看到明星为新人证婚,在场的电白老乡激动万分,无不感慨林国文的人脉。 据说,林国文一直很崇拜宋祖英,曾多次表示发迹后一定要结识心目中的“女神”。而他果真不知以什么手段认识了“女神”,而且颇得美人芳心。不仅亲自为其证婚,据说还帮他在北京牵线认识了许多达官贵人,得以生意亨通。 婚礼现场,宋祖英笑盈盈地问新郎:“愿意生生世世爱护和照顾新娘吗?”新郎林国文忙不迭地点头,盯着娇羞的新娘大声回答:“我人都已经是她的了!” 在场人或许没意识到,林国文这话可不是糊弄人,他后来的确将自己所有产业都交给了这位“二婚”太太。是的,林国文是再婚,他之前曾结过婚,此时的身份是电白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娘朱林瑶则是北京一家香精香料公司的创始人,俩人据说是因为香精香料贸易而结识。这是夫妻俩难得的“高调时刻”,从此之后,他们刻意隐藏在了人们的视野之外。 故事的主角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全国香烟里的“香味” 这里顺便介绍下香精香料这门精细化工的产业背景。自古以来,无论中西方,香料的地位都极为重要。因为香料不仅可以药用、食用,更是人们祭祀祖先以及制作胭脂香粉的重要原料,由于始终供不应求,其价格堪比黄金。 早期的香料可以分为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两种。前者一般从玫瑰、丁香、肉桂、花椒等植物中采集,后者则主要以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为主,比如人们熟悉的麝香、龙涎香、灵猫香等。 20世纪初,由于香料用途极为广泛,但是自然界能提取的产量实在有限,科学家们于是通过化学实验研制出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来替代食品、化妆品等所需的香料,被统称为香精香料添加剂。 卷烟出现后,香精香料也被添加到了烟草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香”烟。可以说,香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香烟的口感。 电白历史上以出产沉香制造出的“贡香”最为著名,是有名的香料集散地。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吸烟,她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左右了全国香烟里的“香味”。 1969年,朱林瑶出生在四川省。1986年,17岁的朱林瑶考入到北京一所普通大学的文秘专业。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朱林瑶没像其他同学找个前台或者秘书的对口工作,而是神奇地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公司。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这对年轻的朱林瑶根本不是事,她直接选了创业难度最高的精细化工业。这是一个比传统化学工业技术要求更高,资金要求更多,针对的企业也更垂直的特殊行业。 别忘了,此时市场经济还没完全放开,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刚毕业就敢涉足如此专业的领域,只能说她确实“能力非凡”。 此时,27岁的林国文刚在香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拿到香港身份的同时,还在家乡创办了一家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林国文到底是怎么认识朱林瑶的,又为何不顾一切迎娶这位“娇妻”,没有人知道。可通过朱林瑶后来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资本运作,让人不由惊叹林国文的“眼光”。 此时,中国烟草工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对勾兑烟草口感的香精需求量十分旺盛。可惜国内香精工业还不能达到烟草企业需求,烟用香精基本被瑞士奇华顿、美国IFF等国际巨头垄断。 朱林瑶夫妇刚结婚时就盯上了国内烟草企业,可苦于自家企业无论知名度还是产品都远不及同行,只能默默等待时机。 1996年,林国文夫妻的华宝集团在上海投资成立了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从事香精香料研究、生产和销售。这时期,华宝集团旗下企业还有广东华宝香精香料公司与华宝烟草(香港)有限公司。此后又收购了嘉豪食品,将业务拓展到调味品领域。 林国文将全部产业交给了老婆朱林瑶,做起了“幕后掌柜”。表面上看,这些公司业务分工明确,产品包括食用香精、日化香精和烟用香精三大类,主要从事与食品配料相关的香精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但是,夫妻俩眼里真正的目标是烟草企业,这才是他们从联手到联姻的真正目标。原因很简单,烟草行业太赚钱了! 商场有句话叫:“挖黄金的人不赚钱,卖铲子的人赚大钱。”烟草企业发展越迅速,香精的需求也就越高,能傍上这样的“大船”,实在是想不赚钱都难。 于是,依靠林国文背后的人脉资源,朱林瑶开始悄悄接触国内主要的烟草企业,混了个脸熟。 只是光“脸熟”还不行,想真正变成烟草行业的供应商,夫妻俩还在等一个机会。 摆在朱林瑶面前的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2000年开始,中国烟草行业开始市场化改革,华宝集团在朱林瑶的指挥下,全力进军烟用香精市场。此时,摆在朱林瑶面前的,是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烟草行业的超高利润使得自身控制成本的意愿不高,并不想随意更换香精供应商。 “好消息”则是越来越严格的禁烟政策促使烟草行业产能受限,也有意向上下游产业扩张,但是也没想好该怎么做。 朱林瑶借此终于展现出自己非凡的资本运作才能,提出与卷烟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合资设立香料香精生产企业的模式,“深度绑定”大客户。 问题是,日子过得好好的烟草大客户,怎么可能说“绑定”就“绑定”。 可朱林瑶说到做到,不仅踢走了进口烟用香精巨头,“绑定”了众多烟草企业,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深度绑定”,合同一签就是十年。这再次证明了林国文的人脉实在令人惊叹。 2001年,华宝集团首先“绑定”了云南的红塔集团,以占股60%的形式,与红塔合资设立了云南天宏,顺利成为其烟草香精的主要供应商。 2003年,华宝集团以70%的持股比例“绑定”了颐中集团,成立了青岛华宝,成为哈德门等品牌烟用香精供应商。 2004年,华宝集团又将上海家化的百年品牌“孔雀”收入囊中,成为食用香精领域的重要生产企业。 同年,朱林瑶借资产重组名义收购了港股市场连年亏损的深圳力特,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宝国际”。也是这年,由于华宝国际借壳上市的举动,刻意低调的朱林瑶终于被收集富豪信息的胡润“盯”上。 一年后,华宝国际收购完广州华芳51%的股权后,在国内烟草香精行业已无对手。 2006年,改头换面的华宝国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始新一轮“买买买”。一年后,华宝国际收购凯新集团,顺利牵手上海烟草;2008年,华宝国际收购富君集团,一举拿下湖北和河南两个中烟系的烟草集团。 靠着各种“深度绑定”,华宝集团不无自豪地宣称:“中国十大卷烟企业已经全部成为本集团的大客户。”2007年华宝国际公布的财报显示,总营收达10.13亿元,其中烟用香精营收超过9亿元,占比超九成。 胡润榜单让人注意到“香精女王” 这时,一直关注着朱林瑶的胡润摸了摸她的“老底”,发现这位新晋女富豪实在太过神秘,不仅在香港设立了诸多香精相关企业,还涉足到医疗、房产甚至足球领域。 这些企业法人均为朱林瑶,老公林国文除了90年代注册的三家公司,新公司从未出现过他的名字。上述这些企业都是朱林瑶在短时期内成立,而且十分低调。胡润自己都承认,如果不是朱林瑶借壳上市,她所有信息很难被发现。 不过,即使朱林瑶再想“闷声发大财”,她的财富还是被胡润曝光了。2008年,38岁的朱林瑶以133.52亿元人民币登上了胡润女富豪榜,排名第四,被业内誉为“香精女王”。 根据胡润的测算,仅2004年到2008年的4年时间里,朱林瑶家族财富便从47.18亿元港币上涨到164.45亿元港币,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让胡润困惑的是,除了极少数公开的财报资料,压根查不到朱林瑶家族更多有价值的个人情况,更别说幕后的老公林国文。 据说就在榜单即将公布前,胡润还接到过一个“神秘电话”,对方提出愿意花重金将朱林瑶从榜单上撤下,并让他承诺从此不再上榜。胡润表示自己明确拒绝了这样“不合理的要求”。 也是因为胡润的榜单,才让人注意到这位“香精女王”在资本市场上如何长袖善舞。 减持、分红、收购是朱林瑶资本腾挪最常用的套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高超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拿2004年的“仙股”力特来说,当时力特公司以每股0.1港元向朱林瑶控股的企业发行了普通股和优先股,借壳成本约7000万港元。由于朱林瑶的资产注入及时,加上华宝国际从事的烟草香精被资本市场所看好,借壳复牌后长期稳定在1港元以上,朱林瑶轻松获得10倍账面盈余。 2006年4月,华宝国际上市后,朱林瑶立即用事先注册的离案控股公司Chemactive以39.96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宝国际,同时包括华宝上海、华宝孔雀和青岛华宝等诸多优质资产。 随之,Chemactive以39.96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宝国际;作为支付对价,上市公司以1.8港元/股的价格,向朱林瑶发行可转换优先股。 同年8月,朱林瑶又将华宝国际其中6.9亿股向公众股东配售,使得公众股东持股上升至25.11%,她成功套现15.18亿港元,还依然保留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格。 这是一出非常典型的“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把戏,可股民跟着也赚了不少钱,网上到处是对朱林瑶的赞美之声。 2007年到2010年,华宝国际股价持续走高,市值从不足10亿港元快速飙升至396.22亿港元,朱林瑶以同样的手法累计套现至少80多亿港元。 除了减持,朱林瑶也会适时增持。2010年,烟草行业由于政策原因出现股价下滑,华宝国际也受到波及。而朱林瑶却在此期间不断增持,让市场对华宝国际印象极佳。这年,41岁的朱林瑶以224亿元身价跃居胡润富豪榜第17位,在福布斯女富豪榜排名第7位。 高抛低吸之间,朱林瑶不仅套取了大量现金,同时将公司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发迹后的朱林瑶更为低调,不仅拒绝了所有要采访她的媒体,就连公司的员工也很少见到她的踪影。 朱林瑶一系列资本玩法真正让人眼花缭乱 由于朱林瑶高超的财技,港股市场送了她“抽水女王”的称号。 港股市场里藏龙卧虎,仅靠简单高抛低吸,她绝对无法被称为“抽水女王”。事实上,朱林瑶后续一系列的资本玩法才真正让人眼花缭乱。 2016年11月23日,朱林瑶宣布以3.3港元的价格对华宝国际进行私有化。公告前一交易日,由于华宝国际收盘价不过3.02元,溢价率只有10%,最终收购到朱林瑶手中的股份不足90%,未达到最低要求,私有化以失败告终。 耐人寻味的是,到2017年1月26日,延长时间的华宝国际依然没能实现私有化,但朱林瑶持股比例却从最初的41.16%提升至73.60%。 “私有化”虽然没有成功,可朱林瑶通过私有化程序不仅回收了股本,还顺便套现了80多亿港元。这套“骚操作”看傻了所有港股玩家,令人自叹不如。不得不说,朱林瑶以一己之力几乎把资本游戏玩到了极致。 除了在港股玩资本腾挪来套现,朱林瑶还在A股市场频频借分红来获利。 2018年3月,华宝国际拆分出华宝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前者的主营业务包括香精、调味品、香原料和烟草薄片,后者则以用于烟草的香精为主。 当时在烟用香精领域,除了为卷烟提供香料,华宝国际还涉足电子烟市场,其持有的品牌NUSO烟弹也已面世。由于华宝提供的香精已占到国内烟草行业80%以上的市场,这时的中国烟民,不管是传统烟草还是电子烟,升起的袅袅烟雾中都有一股华宝的味道。 不过,朱林瑶分拆上市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扩大运营。因为人家上市后都是紧紧捂着自己的“钱袋子”,可上市刚满一年的华宝股份已迫不及待开始分红。 2019年3月12日,华宝股份分红方案出炉,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0元现金股利,共计派送现金约24.64亿元。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只有11.76亿元。 明明赚钱不多,还如此“大方”分红,此举一度引来了深交所的注意。可因为分到钱的股民都很HAPPY, 无人计较,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2020年3月28日,华宝股份再次按每10股派19.8元现金股利,股东合计分红12.2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只有12.36亿元。 2021年3月19日,华宝股份又一次按每10股派发16元现金股利,全体股东累计分红9.85亿元,占净利润的83.5%。 如此“慷慨大方”的A股公司简直前所未有,股民个个喜形于色,鼓吹华宝股份为“清仓式分红”。华宝股份对此解释说,巨额分红主要是为了“给予投资者更好的回报,减少公司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 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间,华宝股份累计分红46.69亿元(含税)。股市中只要是发钱,肯定是件大喜事,也是吸引股民的不二法宝。尤其朱林瑶这套“清仓式分红”以及“高抛低吸”的操作在资本市场十分成功,无数股民后续纷纷入场,加码华宝国际和华宝股份。 其实,华宝股份如此“慷慨”,并非朱林瑶有多么善心。她将大量股民吸引入场后,是想以“清仓式分红”的形式堵住股民的嘴,来遮掩自己巨额套利的行为。 三年下来,朱林瑶通过控股81.10%的华烽国际一共获得分红约37.87亿元,算上华宝国际的套现,累计有超过100亿落入了她自己的腰包。2021年11月4日,52岁的朱林瑶以490亿元身价入选2021胡润女企业家榜,位列第11位。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朱林瑶为了经营和税收方便,事先将华宝股份的注册地址从上海变更到西藏拉萨。由于是2021年西藏唯一上榜的富豪,朱林瑶也获得了一个“西藏首富”称号。 希望跟着大佬“喝汤”的股民们彻底傻眼了 不管是哪里的“首富”,华宝的股民无所谓,他们觉得“大佬吃肉,自己喝口汤”就行。可没多久,这些希望跟着大佬“喝汤”的股民们彻底傻眼了。 2022年1月24日,华宝股份突然发布了一纸公告。公告称,华宝股份收到耒阳市监察委员会立案通知书,其决定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朱林瑶的违法问题立案调查。 人们也从立案单位“耒阳市监察委”察觉到此事非同寻常。一般来说,市级的监察部门主要是防范和侦办职务犯罪,私企老板与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牵连关系时,监委才会对其立案调查。 似乎是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在朱林瑶被立案当日,中纪委网站通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周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主动投案,正接受调查。 云南中烟正是华宝国际合作最为紧密的一家烟草机构。而早在半年前,湖南中烟的党组书记、总经理卢平以及副总经理刘建福已经被“双规”。 这不难让人猜测,朱林瑶这次被查,必定与烟草系统的反腐败有关。因为根据华宝股份的招股书,云南中烟、湖南中烟分别是该公司的第一、第二大客户,二者合计占了该公司40%左右的销售额。 事发后,华宝国际和华宝股份接连发表公告,声明朱林瑶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且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其个人并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奇怪了,朱林瑶明明是两家公司最大股东,却说毫无关系,也不知道这两份瞎话连篇的声明到底能骗过谁。可不管如何声明,华宝国际在消息出来后两日已经跌去65%,市值瞬间蒸发300亿港元;而下属子公司华宝股份A股跌去29%,80亿市值蒸发。 一夜之间,华宝的股民欲哭无泪,别说“喝汤”,碗都被砸了。眼下,朱林瑶据说已经被监视居住,她的老公林国文和儿子林嘉宇同样因涉案已被有关部门控制。 从“香精女王”到“抽水女王”,朱林瑶资本腾挪的手段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再精致的妆,最终都要卸掉。(来源:风声岛(ID:fengshengdao) 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江湖已变 曾叱咤江湖的“价格屠夫”说的话不灵了
【研究员】:wh
自2021年2月16日获释算起,黄光裕回归国美至今已超一年。黄光裕当然明白,回归第一年成绩单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着公司高管和员工们的干劲,也承载着市场投资者们的期望。可即便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亦如当年的“拼命三郎”,调整业务布局招募悍将,并不断放出豪言,还是未能改变国美业绩窘迫的现状。
【博览财经特稿】12年前的一场牢狱之灾,不仅成为国美没落的开始,也间接改变了家电销售市场,甚至是中国零售市场的格局。在黄光裕“消失”的这段时间,人们仍然不时会讨论起,那个昔日叱咤江湖的“国美教父”,那位令董明珠都佩服不已的“价格屠夫”。 可“屠夫”归来,江湖已变。从2020年底听闻黄光裕出狱,国美零售股价一度俩月暴涨180%,让投资者看到重塑荣光的希望。可随着他正式掌舵,国美股价却再度下滑,甚至跌得比出狱前还惨。4月21日,国美零售暴跌15.22%,报0.39港元/股,总市值仅存132亿港元,差点再创新低,距去年2月高点时蒸发730亿港元。 自2021年2月16日获释算起,黄光裕回归国美至今已超一年。黄光裕当然明白,回归第一年成绩单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着公司高管和员工们的干劲,也承载着市场投资者们的期望。可即便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亦如当年的“拼命三郎”,调整业务布局招募悍将,并不断放出豪言,还是未能改变国美业绩窘迫的现状。 面对53岁的黄光裕,投资者也开始试着接受,这位国美“灵魂人物”掉队的事实。如果说,黄光裕最早的身份是破局者与领导者,现在则是跟随者或挑战者,依旧选择掌握国美命运的他,还能带领这艘稍显破败的巨轮前进多远? 归来后的首份成绩单 作为国美系的核心上市公司,国美零售跌跌不休的股价,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世人,那位曾叱咤江湖的“价格屠夫”,说的话不灵了。由于持续的下挫,国美零售股价已低于每手买卖单位最低预期价值——2000港元,因此在4月20日晚宣布将“拟10股并1股”,而这一举措带来的是15.22%的再度暴跌。
实际上,早在2021年4月电话会议上,黄光裕就立下豪言,“中国零售市场增长的机会很大,国美电器打通线上线下后,线下门店会进入盈利状态,预计今年盈利8亿元”。在他的眼中,自己并非信口开河,这不仅因为国美供应链的优势仍在,旗下安迅物流服务覆盖全国99%四级地址及超过80%乡镇级地址,还包括从电器拓展至全品类的尝试。 “这条路很多同行走过,我们虽丢失了时间和机会,但是学到很多”,这是黄光裕在狱中思考出来的答案。在往日余威的加持下,资本市场对黄光裕的举动十分关注,支持者们相信,黄光裕归来后,可以在行业内再度掀起一场大洗牌。就在黄光裕立下豪言那一天,国美零售股价大涨10.6%,总市值升至398亿港元。 可随着黄光裕正式掌舵,国美股价反而再度下滑,甚至跌得比其出狱前还要惨。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表示,“最关键的因素,无疑是投资者对国美零售未来发展的前景信心下降,原因在于,此前预期的国美高增长,未能如期出现。” 的确,立下“豪言”一年过去,黄光裕最终只在3月31日,交给投资者们一份并不理想的财报。2021年,国美零售实现营收464.84亿元,仅同比增长5.36%,净亏损为47.7亿元,归母净亏损44.02亿元。这意味着,从2017年起的短短5年,国美零售已累计亏损215亿元,甚至远超其当前市值。此外,国美的负债总额虽有所下滑,但仍达到633亿元,而有息借款总额则为282亿元。
这样的成绩,黄光裕其实早有预料,在国美上半年净亏近20亿元后,他只是淡淡说了句,“不谈损失,只谈未来。”可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国美的综合毛利率在2021年涨至14.4%,负债率也由98%降至78%,但黄光裕所说的未来,依旧遥遥无期。 目前,国美零售收入来源只有一个分类,那就是来自销售电器、消费电子产品及一般商品客户合约收入。这意味着,电器销售仍是其营收主要来源,多元化布局和扭亏为盈,并未像黄光裕说的那样简单,而占营收比例88%的销售成本,无疑是拉低盈利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黄光裕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将线上和线下彻底打通。国美零售高级副总裁方巍表示,“通过融合,可使全渠道链条综合费用率降低10~15个百分点,不仅能以更优价格提供商品,还能改善利润空间,预计今年盈利”。这一次,黄光裕将“画饼”的任务,交给了手下。 就在投资者认为,黄光裕将与国美共进退时,他却在4月1日以0.55港元/股的平均价,再度减持4亿股国美零售股票,套现2.2亿港元,持股量由59.87%降至58.68%。尽管股价一路下行,但加上前两次减持,黄光裕不到4个月合计套现2.5亿港元。 “国美教父”的诞生 黄光裕,并非这位“国美教父”的原名。出生于1969年的黄光裕,有一个兄长和两个妹妹,由于父亲是上门女婿,兄妹几人便跟随母姓,曾俊烈是其原名,但后来家族改回父姓,也就改为黄俊烈。“光裕是后来在外面起的名字,说有高人指点”,有同乡解释道。 17岁那年,黄光裕揣着4000元钱,与哥哥黄俊钦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租下一间名为“国美服装店”的两层小商铺,立志要闯出一番天地。不过,兄弟俩很快发现服装并不好干,转头搞起当时颇为新奇,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小家电,而国美的名字被沿用下来。 创业初期,黄光裕的才能开始显露,他采取与大型商场“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相悖的理念,凭借“坚持零售,薄利多销”逐渐站稳脚跟,并在《北京晚报》上打出“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且每周刊登电器价格,开创零售商上报纸的先河。 与此同时,黄光裕成立北京鹏润地产,开发出鹏润家园等项目,进军地产业。他也清楚,自己的做法拉低了家电行业的利润,要用地产获得较高的利润,支持家电业务扩张,并将在家电业务上得到的巨额资金,反馈给房地产,实现互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美成为北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销售额五年从1.8亿涨至10.5亿元。可就在黄光裕准备向全国进军时,一个由九大彩电生产厂家组成的“价格联盟”,打得他措手不及,其主旨是抵制低价销售,这对主营彩电业务的国美而言,很难受。 不过,黄光裕也坚决表示,“不会做任何退步”,最终凭借一招“策反计”,使得这个本就不牢靠的联盟迅速瓦解,还因站在消费者一边而获得广泛支持,名气大增。 2004年,国美电器借壳上市,黄光裕凭借105亿身家成为中国首富,也是中国白手起家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说话温和、抽烟不断、牙缝很大,虽然没架子,却不可捉摸”,这是身边人对黄光裕的评价。有意思的是,黄光裕还将头剃个精光,在外人看来多了一丝匪气,“国美教父”形象就此诞生。 上市为国美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使其在快速扩张下不断提高地位,在产业链条中变得更加强势。于是,黄光裕开始通过频繁向供货商延长付款周期、长期占用往来资金等操作,获得一笔不菲的资金,凭借这种“类金融”模式为扩张再度加持。 由于对厂家利润的挤压过于残酷,也让“价格屠夫”的名号响彻全国,国美甚至被指责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格力电器掌舵人董明珠回忆道,“黄光裕用一招打低价冲击市场,要把我们渠道的小经销商全消灭。我们的人很紧张,不能得罪他,大连锁、好厉害!” 黄光裕在扩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凭借“离间计”打破永乐与大中的联盟,先后将这两家国内知名连锁企业收入麾下,并喊话张近东,“苏宁也是迟早的事”。2008年,国美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超过50%,430亿身家的黄光裕再度成为中国首富。 有意思的是,即便时隔多年,国美的“强势传统”似乎并没有改变。就在4月19日,一份落款为美的集团中国区域的公函在网络流传。公函称,由于济南国美分部员工对我司员工物理殴打,且未收到国美关于该事件的解决措施等相关回复,因此撤出国美济南分部。 不安的黄光裕 “这个人没有安全感”,一位熟悉黄光裕的人说。实际上,自从创业初期,黄光裕便实行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使得黄氏家族成员,牢牢掌控着国美的控制权。国美壮大后,黄光裕甚至按照“军机处”的架构,打造出一个决策委员会,自己主掌企业战略、资本运作和发展规划,几乎独揽一切大权,而一个由七人组成的决策委员会,则负责日常的和战术性决策。 重压之下,为保证国美的正常运转,黄光裕甚至可以一天工作15个小时,加班到凌晨,“如果失去国美,就像失去生命,其他再无意义”,有员工评价道。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行驶在一片蓝海中,直到他第三次登上首富宝座时,一切开始发生改变。 2008年,黄光裕被带走调查,并在两年后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处罚金6亿元,没收2亿元财产。随着这位“灵魂人物”的入狱,国美群龙无首,内部间隙不断恶化,直到陈晓出任国美董事长一职后,一场权力斗争随之而来。 陈晓是永乐原来的董事长,在被国美收购后成为黄光裕的手下。当时,外界一度传出黄光裕将架空陈晓的传言,而黄光裕则力挺道,“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但他没有想到,陈晓会在自己落魄后打起国美的主意,当时媒体更是以“引狼入室”为题进行报道。 陈晓成为国美总裁兼董事会代理主席后,立即实施“去黄光裕化”的布局,直言黄光裕的犯罪属于个人行为,与国美无关。此后,陈晓还引入美国贝恩资本,稀释黄光裕的股权,让其丧失绝对话语权,并拉拢黄光裕的旧部下,削弱黄氏家族势力。 身陷囹圄的黄光裕,在得知消息后十分恼火,甚至直言要与陈晓“鱼死网破”,可面对这只“困兽”,陈晓只是淡然回应,“鱼可能会死,但网不会破”。就连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的举动,也遭到董事会否决。这一切都在预示着,国美似乎要改姓了。 危急时刻,妻子杜鹃站出来,并采取柔和的方式解决战斗,先对贝恩伸出橄榄枝,以“将300多家国美门店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换得支持,又游走于国美各势力,最终将陈晓踢出局。不仅如此,杜鹃甚至安抚试图自杀的丈夫,“等你出狱后,我一定给你一个更好的国美。” 这次危机,加深了黄光裕的“不安感”,为避免国美控制权落入外人之手,黄光裕全家上阵,除妻子杜鹃外,妹妹黄秀虹等人也都参与管理。不过,由于威望和经验有限,几人还请来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担任国美董事会主席一职,与杜鹃一同处理事务。 自此,杜鹃掌舵的“后黄光裕”时代开启,“守江山”成为主要目标,杜鹃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国美,静候黄光裕归来。2008年,国美零售营收已达459亿元,是阿里的十几倍,京东的几十倍,黄峥刚从Google离职创业,拼多多甚至还没诞生。 或许在黄光裕眼中,国美的盘子够大,足以等到自己归来。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黄光裕入狱十几年里,中国零售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阿里旗下的淘宝与天猫不断攻城略地,拼多多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当年“国美与苏宁”的电商大战,主角也变为京东与苏宁,求稳的国美甚至开始被人们遗忘。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家电销售渠道方面,京东以32.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苏宁和天猫分别以16.3%和14.8%的市场份额,拿到第二三位,而国美零售的份额仅为5%,险些沦为“Other”。而在2019年,国美渠道占比的数据为5.8%,仍处于下滑趋势。
黄光裕归来后,依旧放不下国美,年过五旬的他,再度赤膊上阵。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黄光裕常常工作到半夜,有时办公室的灯凌晨三四点还亮着,“他的工作节奏更快了,调整说干就干,高层下达任务特别强调快速落实,要求更细致”,在不少员工眼中,黄光裕仍是那个“拼命三郎”。 2021年10月,黄光裕带着国美数十名高管连开五天会,在那张传出的大合照中,身穿蓝色西装的黄光裕,仍占据核心C位。不过,照片中的他虽然面带微笑,看上去和蔼许多,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那种匪气,并从光头改为背头。 2022年4月1日,国美零售董事会发生变动,于星旺辞任非执行董事,而黄秀虹被调任为执行董事,不仅更为深度参与国美的决策,也巩固了黄家的地位。 紧锣密鼓的一年 “力争18个月让国美恢复原有市场地位”,这是黄光裕回归时高喊的话。尽管黄光裕强调,18个月只是内部战略规划的倒推时间、不是承诺,但投资者还是期待这个东山再起的故事,能够如约而至。刘步尘对市界表示,“从目前形势看,国美18个月重返原有地位可能性很低,被对手落下的距离太大,18个月根本不够。” 实际上,为提前布局走多元化道路,杜鹃早在2017年,就将国美电器更名为国美零售。国美最新年报透露,将发力零售业和家服务业,打造“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等六位一体平台,线上主要包括“真快乐”及“打扮家”,线下意图通过下沉市场,实现昔日辉煌。 “真快乐”由国美APP升级而来,走多元化销售路线,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板块强化娱乐和社交功能,从而吸引流量。黄光裕把娱乐化零售,视为打开通往零售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称要打响真低价之战。为此,黄光裕还找来百度前高管,“集合竞价”推广的重要贡献者向海龙。 向海龙当时还介绍,改版后的“真快乐”标志着国美将成为一个娱乐化、社交化的零售平台,通过秒杀抢购、视频导购、会员拼购等系列玩法,给消费者带来新的用户体验。不过,目前来看,这款软件更像“抖音+微博+电商平台”的结合体,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 2021年,“真快乐”的年活跃买家为1683万,而京东的年活跃买家达5.7亿,是前者34倍,拼多多这一数值更是达到8.7亿,是“真快乐”的数十倍。此外,在华为应用市场中,真快乐的安装次数仅为9500万,而京东是148亿,拼多多则高达310亿次。显然,“真快乐”并未做到理想状态,而向海龙也离开了国美。 刘步尘表示,“国美需要思考的是,真快乐论服务不如京东,论便宜不如拼多多,其用户价值在哪。此外,赋予真快乐娱乐功能,是否为正确定位,有多少人愿意在真快乐上找乐子,而不是去抖音和快手,这个问题必须想明白,否则定位就出现偏差。决策层必须正视问题存在,少走更多弯路。” 此外,黄光裕还进行下沉市场的布局。截至2021年底,国美线下门店为4195家,其中新零售店有2763家,已超过门店总数一半,按计划在今年10月增至6000家。所谓新零售店,其实就是加盟店,主抓包括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等在内的下沉市场,加盟者支付给国美相关费用,国美则提供相应的供应链。 实际上,从数据来看,线下店依旧是个不错的生意。2020年,国美零售的销售收入为441亿元,同比下滑25.83%。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其1263间可比较门店的总销售收入,也达到了379亿元,同比降幅为21.33%,小于整体营收的跌幅。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我国下沉市场覆盖人口规模近10亿,其中家电市场规模达2775亿元,同比增长8.9%,远高于整体市场。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也是家电市场复苏最重要的增长极。国美年报也证实了这点,其来自县域店的收入占比,从上一年的8.76%提升至12.79%,并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不过,下沉市场赛道很拥挤,即便是被调侃为“五环内”的京东,也在争夺这块蛋糕,其2021年近1亿新增活跃买家中,就有70%来自于下沉市场。而在缺失互联网巨头的流量扶持,以及没有足够现金进行持续低价补贴的情况下,早已丧失雄风的国美,显然缺少“拼刺刀”的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攻家装领域的“打扮家”诞生了,这对于黄光裕而言是一次新尝试。 中金公司指出,我国家装市场当前规模超2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有望维持近两位数的复合增长。可问题是,这一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不仅阿里提出“未来三年,家装成交规模将达到一万亿元”的目标,而苏宁、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等企业,也都有各自的计划。黄光裕如何能在新老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是一个问题。 短短一年时间,就让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迅速带领国美翻身,或许稍显残忍,但既然再度选择掌控这艘昔日巨轮,黄光裕也必须让投资者看到国美的改变与竞争力,否则当往日的个人光环尽数淡去后,那些蜂拥而来的投资者,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去。(来源:市界 作者:冯晨晨 编辑:廖影)
社会热点
值得点赞的GDP大省风范背后 “房奴们”开始撑不下去
【研究员】:
虽然广东应该算不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但广东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一的大省。两年多疫情持久战下来后,别说打工人,很多老板都开始慢慢吃不消了。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很难想象这4.6万户坏账的产生,会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机构造成多大的冲击。
【博览财经特稿】4月20日,广东召开了银行业第一季度新闻通气会。在这个会议上,广东银保监局透露了两个信息:1、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累计对受疫情影响的4.6万户房贷实施延期还款,涉及贷款超过300亿元。2、其中,2022年以来办理房贷延期还款近800户。 不知道其他省份情况如何,目前已知就是武汉也在2020年推出了延期还贷的业务,最长延期可达6个月。
改革开放与GDP大省应有的风范 最近两个月,疫情再次反扑,网络上又出现延期还贷的建议。当时很多银行的回答支支吾吾的,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全国也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明确表示支持。 一直到这周,央妈出台23条金融纾困政策,第四条明文规定,鼓励银行出台延迟还贷服务,才把这事情定下来。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 但广东省银保监局的发声,说明了广东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有在执行。两年下来已经为4.6万户房贷客户延期,今年也有800户,共涉及贷款超300亿元。 疫情以来,对一些不是恶意不还款的客户,也减免了罚息超过700万元。如果出现征信逾期,银行也会申请消除逾期记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 以上这些行为,真的非常值得点赞!果然是改革开放大省、GDP大省应有的风范,在为人民服务上也是领先全国的。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4.6万户,这个数量真的不少。这背后反映的就是长时间“抗疫”下,广东的“房奴们”开始撑不下去了。 2018年以来,毛衣站就打击了广东不少的外贸企业,紧接着疫情又来,这几年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广东那么多的小老板,小企业,他们的收入不稳定,都是看形势吃饭。 虽然广东应该算不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但广东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一的大省。两年多疫情持久战下来后,别说打工人,很多老板都开始慢慢吃不消了。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很难想象这4.6万户坏账的产生,会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机构造成多大的冲击。 存量房贷也应该来一次打折 说回这个延期还贷,既然现在央妈已经提出了,相信全国各地也很加快落地执行。这虽然也是纾困政策的一种,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减压有限,力度还是小了点。 其实最关键的有关存量房贷的利率,现在买新房,不少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下降至5%以下了,有的就是4.6%,没有加点。 可是前两年那些动辄上浮五六十个上百个基点,利率5.5%以上购房的人,他们是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调带来的好处的。承受那么高的利息,月供压力大,哪还敢消费!所以存量房贷也应该来一次打折,其实这就是变相给百姓减压了。 在以往,我们也有过类似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央行也曾经宣布过,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存量房贷也可以申请利率打7折。 当然,现在的利率不能和当年相比,那个时候利率动辄六七个点,打完折之后四点多。按贝壳的数据,4月60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8%,打七折的话就变成三点多,但是打八折的话,算下来就是4.3%。这对大部分房贷一族来说的话,如果房贷是100万元,那么打八折下来就可以省23万利息,月供每个月也可以省下654元。 一二线城市房子总价高,能省下的钱更多,这些钱就会立刻投入在市场中,对居民消费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3月份的消费数据直接来了一个负增长,现在居民手里没有新增收入,大家都不敢消费。 所以真心建议,给存量房贷打折的政策要尽早出来了,让百姓手里有钱才敢去消费。就不说打七折八折,银行能不能先下调到基准利率4.6%呢? 银行,永远的利润王 只是,不知道银行愿不愿意让利,毕竟吃进嘴里的利润,要人家吐出来,是很难的。再加上现在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相比09年多了30万亿,09年才7.3万亿,现在是38.8万亿。 这么多存量贷要银行利率都打折估计心都要滴血。所以关键还是看央行会不会引导这么干。 疫情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教培直接团灭,房地产被打压,互联网各种裁员……唯独银行,永远的利润王。银行到底有多赚钱呢? 去年前三季度数据出来后,A股公司营业收入共计47万亿,银行最赚,而工、农、中、建、招商等前五大银行利润就占A股的22.3%。前段时间银行公布2021年年报,和房企的年报相比,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2019年,疫情没有发生的时候,银行净赚1.12万亿。疫情发生后,利润不但没有降,还一直按照两位数在涨,去年赚了1.27万亿元。
比亚迪都算是好的了,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现在都是靠老本在支撑着。 银行的问题是利差大,赚钱太容易。数据表明,2017年-2019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的均值7.8%,不仅超出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超出了金融业更加成熟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1%,说明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向金融部门支付了昂贵的费用。 这个数据说明的就是中国实体经济和个人向银行等金融部门支付了过于昂贵的费用。所以银行从业者整体的人均收入才非常高。 根据OECD可比数据,中国金融业营业盈余在全部企业营业盈余的占比达到13.7%,不仅远远超出了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超过了高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5.3%。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平均标准,中国银行从业人员的工资要下降一半。 那中国银行从业者收入到底有多高?最近六大行年报披露了税前薪酬,员工的人均年薪约20万元。
看着20万年薪在一二线好像也不高,但要想想,这可是分布全国的银行数据,中国有地级行政区三百多个,一二线不到20%。三四五线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确实是高出多数行业。 都说饱暖思淫欲,银行也是经常爆出各种黄色事件的行业之一。去年各行各业都很难,小红书有些银行小姐姐还一点都不忌讳,在这个节骨眼上晒自己的收入,各种炫富。
后来还引起大众的反感,最后直接把这类型的行为全部都下架了。讽刺的是,这个经常炫富的平台,近日因为裁员而上了热搜。 现在的打工人朝不保夕,工作收入锐减,老师公务猿都带头降薪,银行从业者自己活得滋润就算了,还敢在网络上炫富,这太招恨了。 从这些年的收益看,我们国家的银行是有能力让利给百姓和实体的。你说企业家没有责任给百姓派钱,我没话说,人家能捐款分出利润,那是有社会责任感。 但是银行可是国家资产,必要时候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说得难听点,银行要是不让利,打工人就还不上房贷,中小企业亏损乃至破产,银行坏账与不良增加,那个时候,银行也不得不一起“共克时艰”了。(来源:樱桃大房子(ID:ytdfz8) 作者:樱桃团队)
每个科技大佬心中都一个地产梦 上市公司市值不如总部一栋楼
【研究员】:
有地产梦的,当然不止雷军,还有张朝阳。记得上一次去宇宙中心五道口时,发现所有的大厂都搬到西二旗大农村了,只有一栋孤零零的搜狐大厦矗立在那。一问才知,当年在五道口呼风唤雨的大厂们,只有人家搜狐在那有房!其他都是租的。
【博览财经特稿】有人说,每个地产商的心目中,一个科技梦。于是,这两年有好多房企热衷于造车,有的风头甚至还盖过了正经车企。但这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每个科技大佬的心目中,也有一个地产梦。 据戴德梁行市场报告,TMT行业过去五年是写字楼市场的中坚力量。2016年-2020年,TMT行业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6%、20.3%、28.3%、23%。 每个科技大佬的心中都一个地产梦 有恒产者有恒心,即使是大佬如雷军者,也不能免俗。当小米买房置业的时候,他忍不住发博感慨:“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
有地产梦的,当然不止雷军,还有张朝阳。记得上一次去宇宙中心五道口时,发现所有的大厂都搬到西二旗大农村了,只有一栋孤零零的搜狐大厦矗立在那。一问才知,当年在五道口呼风唤雨的大厂们,只有人家搜狐在那有房!其他都是租的。 有房,就是底气足,搜狐至今可以留在市中心笑看风云,这离不开张朝阳的眼光。他在建造搜狐媒体大厦时曾说,中国城市扩张使得资产升值较快,买地盖楼可以盈利。他说到做到,在买楼方面绝不手软。 2006年,搜狐一次性动用30%的现金储备,斥资18亿买入位于北京五道口的搜狐大厦。紧接着,2010年搜狐还在中关村核心区域自建搜狐媒体大厦、花9亿元从融创购买的位于石景山区八角东街的搜狐畅游大厦。时至今日,搜狐这三座大厦的价值(估值高达68亿元人民币)早已超过了搜狐公司的市值(46.28亿元人民币)。 上市公司市值不如总部一栋楼,搜狐成了一个经典的例证。大厂们为啥热衷买楼?关键时刻,能救命。 2019年,连续亏损15个季度的LG把双子座大厦售出,双子座大厦是14年前LG花30亿元在建国门买下的。万万没想到,LG卖手机亏了这么久,卖个楼反而净赚60亿。 新浪最初就因为没房,差点没能活下来。1996年,政府准备提供2000万人民币银行贷款,给新浪的前身公司。 手续办完了,但就是贷不出来钱。银行说,软件在国内没办法评估,问新浪创始人王志东用什么抵押。 王志东说了句:“用这帮人的脑袋”。银行的人听了很是感动,然后果断地拒绝了他们。然后,新浪不得已去海外融资。 听说业界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概念,超一流企业卖大楼”。这也是大厂爱买地盖楼的主要原因,既能实现保值增值,而且不动产更方便抵押做融资,万一企业经营不当,还能卖办公楼回血。 要知道,写字楼号称“垂直印钞机”,是银行体系、资本市场都非常看重的优质资产。在北上广深,一栋甲级写字楼的年纳税额可以超过10亿,甚至100亿元,真正是一栋楼可以打败一座城,厉害了我的楼!
“垂直印钞机”这个称号,真不是吹的! 这些大厂偏爱市区拿地 大厂买地盖楼的案例,想必比大家早已耳闻目睹了,作为一个城市号,更好奇的是,大厂们拿地都有什么地段偏好呢? 首先迎面走来的是,市区代表队,它们偏爱在市区置办自有物业。代表选手有腾讯、百度、字节跳动、搜狐等。 腾讯2006年第一次拿地,就选在市区,是南山区的深圳腾讯大厦。这是腾讯第一座自建写字楼,也是深圳闻名全国的城市地标。
另外,腾讯现在的总部大楼腾讯滨海大厦,以及在建的腾讯数码大厦(又称腾讯前海大厦),也都位于深圳南山区,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 此外,腾讯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都是拿中心城区的地块做总部大厦,分别位于北京海淀区、上海徐汇滨江、广州琶洲、成都高新区。 百度,拿地虽然没有腾讯那么多,但也是坚定的市区专业户。在北京海淀区,2007、2014年,百度先后置办下百度搜索框大厦、百度科技园两处自有物业。在深圳南山区,百度置办了百度国际大厦,作为百度华南总部和国际总部所在地
值得点赞的GDP大省风范背后 “房奴们”开始撑不下去
【研究员】:wh
虽然广东应该算不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但广东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一的大省。两年多疫情持久战下来后,别说打工人,很多老板都开始慢慢吃不消了。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很难想象这4.6万户坏账的产生,会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机构造成多大的冲击。
【博览财经特稿】4月20日,广东召开了银行业第一季度新闻通气会。在这个会议上,广东银保监局透露了两个信息:1、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累计对受疫情影响的4.6万户房贷实施延期还款,涉及贷款超过300亿元。2、其中,2022年以来办理房贷延期还款近800户。 不知道其他省份情况如何,目前已知就是武汉也在2020年推出了延期还贷的业务,最长延期可达6个月。 改革开放与GDP大省应有的风范 最近两个月,疫情再次反扑,网络上又出现延期还贷的建议。当时很多银行的回答支支吾吾的,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全国也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明确表示支持。 一直到这周,央妈出台23条金融纾困政策,第四条明文规定,鼓励银行出台延迟还贷服务,才把这事情定下来。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 但广东省银保监局的发声,说明了广东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有在执行。两年下来已经为4.6万户房贷客户延期,今年也有800户,共涉及贷款超300亿元。 疫情以来,对一些不是恶意不还款的客户,也减免了罚息超过700万元。如果出现征信逾期,银行也会申请消除逾期记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征信权益保障工作。 以上这些行为,真的非常值得点赞!果然是改革开放大省、GDP大省应有的风范,在为人民服务上也是领先全国的。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4.6万户,这个数量真的不少。这背后反映的就是长时间“抗疫”下,广东的“房奴们”开始撑不下去了。 2018年以来,毛衣站就打击了广东不少的外贸企业,紧接着疫情又来,这几年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广东那么多的小老板,小企业,他们的收入不稳定,都是看形势吃饭。 虽然广东应该算不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但广东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一的大省。两年多疫情持久战下来后,别说打工人,很多老板都开始慢慢吃不消了。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很难想象这4.6万户坏账的产生,会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机构造成多大的冲击。 存量房贷也应该来一次打折 说回这个延期还贷,既然现在央妈已经提出了,相信全国各地也很加快落地执行。这虽然也是纾困政策的一种,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减压有限,力度还是小了点。 其实最关键的有关存量房贷的利率,现在买新房,不少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下降至5%以下了,有的就是4.6%,没有加点。 可是前两年那些动辄上浮五六十个上百个基点,利率5.5%以上购房的人,他们是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调带来的好处的。承受那么高的利息,月供压力大,哪还敢消费!所以存量房贷也应该来一次打折,其实这就是变相给百姓减压了。 在以往,我们也有过类似经历。200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央行也曾经宣布过,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存量房贷也可以申请利率打7折。 当然,现在的利率不能和当年相比,那个时候利率动辄六七个点,打完折之后四点多。按贝壳的数据,4月60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8%,打七折的话就变成三点多,但是打八折的话,算下来就是4.3%。这对大部分房贷一族来说的话,如果房贷是100万元,那么打八折下来就可以省23万利息,月供每个月也可以省下654元。 一二线城市房子总价高,能省下的钱更多,这些钱就会立刻投入在市场中,对居民消费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3月份的消费数据直接来了一个负增长,现在居民手里没有新增收入,大家都不敢消费。 所以真心建议,给存量房贷打折的政策要尽早出来了,让百姓手里有钱才敢去消费。就不说打七折八折,银行能不能先下调到基准利率4.6%呢? 银行,永远的利润王 只是,不知道银行愿不愿意让利,毕竟吃进嘴里的利润,要人家吐出来,是很难的。再加上现在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相比09年多了30万亿,09年才7.3万亿,现在是38.8万亿。 这么多存量贷要银行利率都打折估计心都要滴血。所以关键还是看央行会不会引导这么干。 疫情这两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教培直接团灭,房地产被打压,互联网各种裁员……唯独银行,永远的利润王。银行到底有多赚钱呢? 去年前三季度数据出来后,A股公司营业收入共计47万亿,银行最赚,而工、农、中、建、招商等前五大银行利润就占A股的22.3%。前段时间银行公布2021年年报,和房企的年报相比,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2019年,疫情没有发生的时候,银行净赚1.12万亿。疫情发生后,利润不但没有降,还一直按照两位数在涨,去年赚了1.27万亿元。 比亚迪都算是好的了,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现在都是靠老本在支撑着。 银行的问题是利差大,赚钱太容易。数据表明,2017年-2019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的均值7.8%,不仅超出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超出了金融业更加成熟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1%,说明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向金融部门支付了昂贵的费用。 这个数据说明的就是中国实体经济和个人向银行等金融部门支付了过于昂贵的费用。所以银行从业者整体的人均收入才非常高。 根据OECD可比数据,中国金融业营业盈余在全部企业营业盈余的占比达到13.7%,不仅远远超出了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也超过了高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5.3%。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平均标准,中国银行从业人员的工资要下降一半。 那中国银行从业者收入到底有多高?最近六大行年报披露了税前薪酬,员工的人均年薪约20万元。 看着20万年薪在一二线好像也不高,但要想想,这可是分布全国的银行数据,中国有地级行政区三百多个,一二线不到20%。三四五线能有这么高的收入确实是高出多数行业。 都说饱暖思淫欲,银行也是经常爆出各种黄色事件的行业之一。去年各行各业都很难,小红书有些银行小姐姐还一点都不忌讳,在这个节骨眼上晒自己的收入,各种炫富。 后来还引起大众的反感,最后直接把这类型的行为全部都下架了。讽刺的是,这个经常炫富的平台,近日因为裁员而上了热搜。 现在的打工人朝不保夕,工作收入锐减,老师公务猿都带头降薪,银行从业者自己活得滋润就算了,还敢在网络上炫富,这太招恨了。 从这些年的收益看,我们国家的银行是有能力让利给百姓和实体的。你说企业家没有责任给百姓派钱,我没话说,人家能捐款分出利润,那是有社会责任感。 但是银行可是国家资产,必要时候就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说得难听点,银行要是不让利,打工人就还不上房贷,中小企业亏损乃至破产,银行坏账与不良增加,那个时候,银行也不得不一起“共克时艰”了。(来源:樱桃大房子(ID:ytdfz8) 作者:樱桃团队)
每个科技大佬心中都一个地产梦 上市公司市值不如总部一栋楼
【研究员】:wh
有地产梦的,当然不止雷军,还有张朝阳。记得上一次去宇宙中心五道口时,发现所有的大厂都搬到西二旗大农村了,只有一栋孤零零的搜狐大厦矗立在那。一问才知,当年在五道口呼风唤雨的大厂们,只有人家搜狐在那有房!其他都是租的。
【博览财经特稿】有人说,每个地产商的心目中,一个科技梦。于是,这两年有好多房企热衷于造车,有的风头甚至还盖过了正经车企。但这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是:每个科技大佬的心目中,也有一个地产梦。 据戴德梁行市场报告,TMT行业过去五年是写字楼市场的中坚力量。2016年-2020年,TMT行业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市场占比分别达到36%、20.3%、28.3%、23%。 每个科技大佬的心中都一个地产梦 有恒产者有恒心,即使是大佬如雷军者,也不能免俗。当小米买房置业的时候,他忍不住发博感慨:“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 有地产梦的,当然不止雷军,还有张朝阳。记得上一次去宇宙中心五道口时,发现所有的大厂都搬到西二旗大农村了,只有一栋孤零零的搜狐大厦矗立在那。一问才知,当年在五道口呼风唤雨的大厂们,只有人家搜狐在那有房!其他都是租的。 有房,就是底气足,搜狐至今可以留在市中心笑看风云,这离不开张朝阳的眼光。他在建造搜狐媒体大厦时曾说,中国城市扩张使得资产升值较快,买地盖楼可以盈利。他说到做到,在买楼方面绝不手软。 2006年,搜狐一次性动用30%的现金储备,斥资18亿买入位于北京五道口的搜狐大厦。紧接着,2010年搜狐还在中关村核心区域自建搜狐媒体大厦、花9亿元从融创购买的位于石景山区八角东街的搜狐畅游大厦。时至今日,搜狐这三座大厦的价值(估值高达68亿元人民币)早已超过了搜狐公司的市值(46.28亿元人民币)。 上市公司市值不如总部一栋楼,搜狐成了一个经典的例证。大厂们为啥热衷买楼?关键时刻,能救命。 2019年,连续亏损15个季度的LG把双子座大厦售出,双子座大厦是14年前LG花30亿元在建国门买下的。万万没想到,LG卖手机亏了这么久,卖个楼反而净赚60亿。 新浪最初就因为没房,差点没能活下来。1996年,政府准备提供2000万人民币银行贷款,给新浪的前身公司。 手续办完了,但就是贷不出来钱。银行说,软件在国内没办法评估,问新浪创始人王志东用什么抵押。 王志东说了句:“用这帮人的脑袋”。银行的人听了很是感动,然后果断地拒绝了他们。然后,新浪不得已去海外融资。 听说业界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概念,超一流企业卖大楼”。这也是大厂爱买地盖楼的主要原因,既能实现保值增值,而且不动产更方便抵押做融资,万一企业经营不当,还能卖办公楼回血。 要知道,写字楼号称“垂直印钞机”,是银行体系、资本市场都非常看重的优质资产。在北上广深,一栋甲级写字楼的年纳税额可以超过10亿,甚至100亿元,真正是一栋楼可以打败一座城,厉害了我的楼! “垂直印钞机”这个称号,真不是吹的! 这些大厂偏爱市区拿地 大厂买地盖楼的案例,想必比大家早已耳闻目睹了,作为一个城市号,更好奇的是,大厂们拿地都有什么地段偏好呢? 首先迎面走来的是,市区代表队,它们偏爱在市区置办自有物业。代表选手有腾讯、百度、字节跳动、搜狐等。 腾讯2006年第一次拿地,就选在市区,是南山区的深圳腾讯大厦。这是腾讯第一座自建写字楼,也是深圳闻名全国的城市地标。 另外,腾讯现在的总部大楼腾讯滨海大厦,以及在建的腾讯数码大厦(又称腾讯前海大厦),也都位于深圳南山区,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 此外,腾讯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都是拿中心城区的地块做总部大厦,分别位于北京海淀区、上海徐汇滨江、广州琶洲、成都高新区。 百度,拿地虽然没有腾讯那么多,但也是坚定的市区专业户。在北京海淀区,2007、2014年,百度先后置办下百度搜索框大厦、百度科技园两处自有物业。在深圳南山区,百度置办了百度国际大厦,作为百度华南总部和国际总部所在地
形势分析
深圳楼市政策松绑不能再拖 已感受到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研究员】:
面对超过1000万常住人口仍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红本住房的严峻现实,深圳房地产和楼市发展的脚步事实上并没有停顿,而是在走出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上面谈到的近期呈现的楼市里的几抹靓丽的春色,正是深圳房地产顽强前行的佐证。
【博览财经特稿】深圳楼市政策面太纠结了!此话怎讲?今年开春以来,全国两会释放出明显的放松房地产调控的积极信号,之后六部委连番发声,从多个方面支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的良性健康发展,明确表示要审慎出台收缩性政策,甚至连去年四季度刚刚推出的房地产税试点工作都再一次暂停了。 深圳很少有像样的灵活性房地产地方政策积极跟进 近日,从国家层面又传出两大重磅消息,一个是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速仅为4.8%,远低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5.5%的总目标;另一个是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共23条。 这个通知被称为“金融救市23条”,其中关于房地产,明确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对与疫情相关的存续个人住房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等等。 以上来自国家层面的一系列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的信息表明,今年在疫情、俄乌战争、国际经贸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要积极顺应国家经济总形势的要求,在政策面要适度合理宽松,充分满足投资和消费面最基本的合理需求。 深圳本来就是近年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最严厉的城市,尤其是去年的二手房参考价政策直接让楼市进入“冰冻期”。去年深圳经济走势弱于北上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楼市低迷的影响,因此全国扶持房地产的政策理应在深圳率先落地。 然而,从去年10月开始的国家政策的持续投放,至今半年过去了,深圳几乎很少有像样的灵活性房地产地方政策的积极跟进,连大家最期待的二手房参考价政策至今都没有出台调整性政策。 这种形势下,深圳房地产和楼市仍然延续去年以来相对低迷的格局,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表现出对房地产和楼市持续性的疑虑,楼市里的观望气氛仍然浓郁。 一个极其纠结的楼市就这样形成了:政策欲出还休,市场欲试还望,房企欲动还疲,银行欲贷还忧。 纠结的背后是什么?是底气的不硬,是信心的不足,是对未来的困惑,甚至是对形势研判的偏颇。在这个充满变故的春天,从一月开始,直到三月,整整一个季度,深圳都笼罩在疫情反扑和经济困顿的磨难里,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有消息传出来,可能深圳的增速如同去年,仍然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居于后位(这需要等官方正式消息核实)。 显然,去年房地产和楼市的调控政策来得太猛烈了,全国性的“三条红线”、“房贷集中管理”等调控政策已经给房企、银行、市场带来了明显影响,深圳更是出台了二手房参考价这样的超严政策,给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低迷态势是非常深切的,即便在国家近期如此密集的扶持政策下市场仍然反应迟钝。 扶持性政策迟迟未能推出可能有两个理由 我不清楚政策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扶持性政策迟迟未能推出。分析了一下,可能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深圳房价太高了,任何放松或扶持性政策都可能成为房价再次上涨的动力。 深圳房价高,这的确是个事实,目前仍在执行的各项调控政策的确对房价构成现实压力。但是,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悖论吧:因为怕苍蝇飞进来,就把窗户关死,连新鲜空气也挡住进不来了。现在的深圳楼市政策就存在这样的悖论,为了防止房价反弹,干脆管死市场,继续让成交量在低位徘徊。 什么是成交量?表面看,是买卖房子的数量,背后是市民刚性消费的需求。总不能把调控政策一直压在这种市民的刚性需求上吧?按照国家层面的要求,应该积极合理地满足普通市民的贷款需求和住房需求。 至于房价,我想还是有办法让它不要出现市场难以承受的上涨局面,政策面对此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手段。 第二个理由是,尽管全国楼市政策在往宽松方向走,但是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目前都没有明显跟进,深圳也不必要快速跟进。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深圳似乎没有多少资本和北上广直面比较吧?深圳有北上广那样充裕的土地供应量吗?深圳有北上广那样充裕的住房供应量吗?深圳有北上广那么高的常住人口的自有红本住房的拥有率吗?深圳能做到北上广那样相对均衡的人口增长速度吗? 深圳在人口增长快、多年来土地和住房供应一直相对偏低、城市经济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在房价上还能保持与北京上海同等水平,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已经体现出深圳楼市调控的力度了,对此深圳应该有明确清醒的认知,在有些问题上,深圳还真的不能与北上广尤其是与北京上海直接相比,要据此形成深圳符合自己市情的政策体系。 我明确呼吁,深圳楼市政策的松绑不能再拖了!而且要有足够的力度。因为,广大市民有住房的刚性需求,不要由于政策缘由而误伤他们;深圳整体经济有继续稳健较快发展的需求,其背后也是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不要由于政策而拖累经济以及伤及普通市民的就业、收入、积蓄和日常消费等基本权益。 感受到深圳楼市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事实上,在当下如此纠结的楼市里,我们透过枝枝叉叉的楼市余冬缝隙,仍然能看到几抹顽强的春色穿越而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圳楼市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深圳楼市的第一抹春色是部分政策的松动迹象。尽管深圳的二手房参考价等重大政策尚未出现调整,但部分可以活跃楼市的政策已经出现松动。比如,2月深圳首套房贷利率由4.95%下调至4.9%,二套房贷利率由5.25%下调为5.2%;2月24日,深圳将灵活就业人员等缴存主体纳入《缴存规定》,在单位工作的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士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这项政策为更多居深人士利用公积金购房提供了基础条件。 当然,市场最关注的还是3月29日财联社的一则消息: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将上调3%-5%,深圳住建局对这个消息做出了明确回应:会适时做出相关调整,并于近期公布。当然,这个“近期”到底是什么时候,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期待政策面抓紧对照落实。 深圳楼市的第二抹春色是宅地持续加大供应。深圳市今年度第一批次、共计8宗居住用地于3月31日集中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将于4月29日挂牌成交。这是继过去两年大幅增加宅地供应后,今年的进一步积极举措。本次集中公示8宗居住用地,地块位置涵盖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总土地面积约32.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7.06万平方米。 我们知道,深圳长期以来宅地供应严重缺乏,导致每年的新房供应量与北上广无法相提并论,住宅方面欠账太多。目前持续呈现的宅地大量供应,已经为深圳未来若干年中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住宅供应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用地基础,也为活跃楼市提供了来自供给侧的基础贡献。 深圳楼市的第三抹春色是3月住房成交量顽强上升。为什么用了“顽强”两个字?因为深圳3月出现了自前年疫情发生以来最严峻的形势,住房成交量的上升是在持续的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相当不易。 据深圳市住建局网签系统的数据统计,3月份深圳市一手住宅共成交2859套,环比增长率为49.9%,3月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长,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二手房网签(以网签系统中买卖合同录入时间为查询口径,非过户数据)1355套,环比增长率为25.5%。 尽管有“节后效应”,但市场本身的积极性也是事实,3月反复肆虐的疫情并没有对楼市成交的动能造成严重伤害,市场仍然顽强地表现出逐步回暖的迹象。 面对超过1000万常住人口仍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红本住房的严峻现实,深圳房地产和楼市发展的脚步事实上并没有停顿,而是在走出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上面谈到的近期呈现的楼市里的几抹靓丽的春色,正是深圳房地产顽强前行的佐证。 相信近期深圳更大力度的政策投放正在积极酝酿,这是今年深圳经济稳增长重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深圳房地产顺应国家政策导向、迈向稳健活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落实国家授予的综合改革试点权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深圳楼市政策在当下的经济困局、疫情反复和调控影响等多重干扰下,出现深切的纠结现象,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应该积极寻求突破的。 最后再说一遍:深圳楼市政策的松绑不能再拖了!我对深圳房地产和楼市的回暖和上升仍然充满期待,相信它能够顺势而为,尽快走出低迷,迎来应有的“阳春”局面。(来源:宋丁视点(SDviewpoint) 作者:宋丁)
一大批岗位竞争者蓄势待发 就业压力激增
【研究员】:
夸张一点说,一大批岗位竞争者已经蓄势待发。而今年国家给出的稳就业目标,要求将2022年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附近。也就是说,今年要解决的就业人员任务缺口,大致在1600万人左右,这其中有1076万人都是新进毕业生,占去了任务量的67.25%。
【博览财经特稿】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首次突破千万级别,预计至少有1076万人将在今年走向劳务用工市场。 夸张一点说,一大批岗位竞争者已经蓄势待发。而今年国家给出的稳就业目标,要求将2022年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附近。也就是说,今年要解决的就业人员任务缺口,大致在1600万人左右,这其中有1076万人都是新进毕业生,占去了任务量的67.25%。 “就业浓度”几乎上翻一倍,压力却上翻几倍 留给疫情下存量求职者的空间其实并不大。而2021年,国内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是1269万人,GDP环比增长为8.1%。每1%GDP含就业量156.6万人,而今年的GDP增长目标5.5%,每1%GDP韩就业量激增至291万人。“就业浓度”几乎上翻了一倍,压力却上翻了不止一倍! 虽然把它概括为竞争压力上涨略显粗暴,但这依然对存量求职者、应届毕业生,甚至在岗就业人员来说,都是个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针对求职者个人而言的,对于包括对于教育系统、就业中介、用工方,甚至是ZF而言都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就此事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他在会议上指出: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人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信息推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这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目前就业市场的真是状况,疫情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客观压力、新进求职者激增、存量求职者再就业等等因素共同交织出了一个很复杂的环境。 不仅仅是求职端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需求端也出现了结构性萎缩。注意,这个萎缩是结构性的。 首先是宏观结构方面。一些传统就业“蓄水池”出现明显收紧。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行业,随着近年来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的转变,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等等客观情况的影响,大量房地产相关就业岗位确实是缩水的,而且使大量缩水。 转行、离职、裁员类新闻屡见报端,前程无忧发布的数据看,房地产行业的校招规模距前两年来看,缩水了将近57%,社会用工方面的招聘缩水可能会再大一点。 然后就是教培行业,从政策开始叫停“军备竞赛式补习”以来,这个行业真的是受创颇重。两年前的教培行业,自身就能吸纳将近百万的应届毕业生就业,但是这两年下来,基本已经很难再看见教培行业的招工数据了。 不仅是教培、地产,服务业的作为劳动力容纳大池,受疫情影响也发生了规模不等的萎缩。就是互联网行业也发生大规模洗牌。 前些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潮阶段,是各大资本跑马圈地的时代,不仅用工需求量巨大,而且工资给的也很高。可以说房地产和互联网龙头企业,是过去几年里中国人均工资水平提升的发动机,大大抬高了社会工资预期水平。 但是随着互联网市场步入成熟阶段,生产资料分发越来越普遍,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以及政策规则越来越成熟,互联网巨头必须面对一个客观的现实,那就是:不轮圈多少地,烧多少钱,都很难完成垄断。 既然无法寻求垄断暴利,那么减员增效就是必然选择。自去年开始,各个大厂裁员的消息就总是能引爆舆论焦虑,但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来看,互联网企业并非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减重。 市场竞争主体正在从“集体”转为“个体” 而是一直处于“一边裁员,一边招新”的状况,鹅厂、百度、字节的校园招聘规模都在大规模增加,最高增幅能达到40%左右。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等12家企业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总招聘人数却高达29.59万人,净增用工7.91万人,其中11家企业招聘人数多于离职人数。 这就是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不仅仅是有宏观结构性失衡的因素,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于微观的结构性失衡。这种微观的结构形失衡,影响到的行业更多、更普遍也更加隐蔽,我认为这是造成绝大多数就业者就业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数字化经济改革的加深,网络技术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正在进行深入的、本质性的改变。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在一一破除,跨界变得更加容易,竞争变得更加多元。 每个人要面对的对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同业竞争者,还包括大量跨界而来的“远征军”。各行业生产和销售环节也在压缩,透明的信息结构正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间商的空间被一压再压。 甚至有大量的行业已经接近完全的“去中间商化”改造,中间商的没落虽然造成了一批就业竞争压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上下游从业者、同业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没了中间环节以及信息壁垒的缓冲,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之间开始短兵相接。工作竞争结构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对垒”,逐渐转变为了同业者之间刺刀见红的白刃战。 灵活就业者以及外包团体的强势入场,也为传统的岗位增加了巨大的“求生压力”。各个企业在劳务市场当中扮演的角色,已经逐渐的从“同一条船”这样的竞争的主体,转变为“阵地”式的竞争平台。市场竞争的主体正在从“集体”转为“个体”。 灵活就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题 新经济模式的改变,不仅为各个行业创造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样也为每个从业者昭示了完全有别于过去几十年的工作逻辑。比如曾经传统的工作模式,就是接受公司的指令,完成部署的工作任务,然后大家群策群力跟竞争对手举行“决战”。 员工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竞争压力,因为他们只需要做的符合公司标准,然后比同事稍微强一点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随着流媒体、数字系统的全面铺开和应用,带货、宣传、建立IP等等行为,都会在信息媒体平台上让员工越来越直接的、全面的对抗其来自他公司的从业人员。 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成为了最重要的标底,同跨好几个公司平台的“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新合作模式”正在兴起。打工人不再是仅仅寻求自身在公司内的位置,而是不得不积极地寻找自身在行业内的位置。否则压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大,面临淘汰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 而疫情和新就业压力正在催化这一过程,灵活就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题,它并不是所谓的打零工,或者做兼职。而是就业者在面临更全面社会竞争压力下,主动地挑选“竞争阵地”、“竞争工具”,以自身能力为核心展开的新工作模式。 在未来,如果无法以自身为本,无法灵活使用更多的新的平台、新的工具,就无法成为具备独立竞争力的就业者。那么如何适应全民竞争时代的新节奏,都有哪些新工具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越来越重的从业焦虑,提升自我竞争力?(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庄主)
一大批岗位竞争者蓄势待发 就业压力激增
【研究员】:wh
夸张一点说,一大批岗位竞争者已经蓄势待发。而今年国家给出的稳就业目标,要求将2022年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附近。也就是说,今年要解决的就业人员任务缺口,大致在1600万人左右,这其中有1076万人都是新进毕业生,占去了任务量的67.25%。
【博览财经特稿】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首次突破千万级别,预计至少有1076万人将在今年走向劳务用工市场。 夸张一点说,一大批岗位竞争者已经蓄势待发。而今年国家给出的稳就业目标,要求将2022年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附近。也就是说,今年要解决的就业人员任务缺口,大致在1600万人左右,这其中有1076万人都是新进毕业生,占去了任务量的67.25%。 “就业浓度”几乎上翻一倍,压力却上翻几倍 留给疫情下存量求职者的空间其实并不大。而2021年,国内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是1269万人,GDP环比增长为8.1%。每1%GDP含就业量156.6万人,而今年的GDP增长目标5.5%,每1%GDP韩就业量激增至291万人。“就业浓度”几乎上翻了一倍,压力却上翻了不止一倍! 虽然把它概括为竞争压力上涨略显粗暴,但这依然对存量求职者、应届毕业生,甚至在岗就业人员来说,都是个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针对求职者个人而言的,对于包括对于教育系统、就业中介、用工方,甚至是ZF而言都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就此事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他在会议上指出: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人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信息推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这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目前就业市场的真是状况,疫情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客观压力、新进求职者激增、存量求职者再就业等等因素共同交织出了一个很复杂的环境。 不仅仅是求职端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需求端也出现了结构性萎缩。注意,这个萎缩是结构性的。 首先是宏观结构方面。一些传统就业“蓄水池”出现明显收紧。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行业,随着近年来经济形势和政策形势的转变,房住不炒、三道红线等等客观情况的影响,大量房地产相关就业岗位确实是缩水的,而且使大量缩水。 转行、离职、裁员类新闻屡见报端,前程无忧发布的数据看,房地产行业的校招规模距前两年来看,缩水了将近57%,社会用工方面的招聘缩水可能会再大一点。 然后就是教培行业,从政策开始叫停“军备竞赛式补习”以来,这个行业真的是受创颇重。两年前的教培行业,自身就能吸纳将近百万的应届毕业生就业,但是这两年下来,基本已经很难再看见教培行业的招工数据了。 不仅是教培、地产,服务业的作为劳动力容纳大池,受疫情影响也发生了规模不等的萎缩。就是互联网行业也发生大规模洗牌。 前些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潮阶段,是各大资本跑马圈地的时代,不仅用工需求量巨大,而且工资给的也很高。可以说房地产和互联网龙头企业,是过去几年里中国人均工资水平提升的发动机,大大抬高了社会工资预期水平。 但是随着互联网市场步入成熟阶段,生产资料分发越来越普遍,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以及政策规则越来越成熟,互联网巨头必须面对一个客观的现实,那就是:不轮圈多少地,烧多少钱,都很难完成垄断。 既然无法寻求垄断暴利,那么减员增效就是必然选择。自去年开始,各个大厂裁员的消息就总是能引爆舆论焦虑,但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来看,互联网企业并非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减重。 市场竞争主体正在从“集体”转为“个体” 而是一直处于“一边裁员,一边招新”的状况,鹅厂、百度、字节的校园招聘规模都在大规模增加,最高增幅能达到40%左右。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等12家企业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总招聘人数却高达29.59万人,净增用工7.91万人,其中11家企业招聘人数多于离职人数。 这就是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不仅仅是有宏观结构性失衡的因素,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于微观的结构性失衡。这种微观的结构形失衡,影响到的行业更多、更普遍也更加隐蔽,我认为这是造成绝大多数就业者就业焦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数字化经济改革的加深,网络技术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正在进行深入的、本质性的改变。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在一一破除,跨界变得更加容易,竞争变得更加多元。 每个人要面对的对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同业竞争者,还包括大量跨界而来的“远征军”。各行业生产和销售环节也在压缩,透明的信息结构正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间商的空间被一压再压。 甚至有大量的行业已经接近完全的“去中间商化”改造,中间商的没落虽然造成了一批就业竞争压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上下游从业者、同业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没了中间环节以及信息壁垒的缓冲,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之间开始短兵相接。工作竞争结构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对垒”,逐渐转变为了同业者之间刺刀见红的白刃战。 灵活就业者以及外包团体的强势入场,也为传统的岗位增加了巨大的“求生压力”。各个企业在劳务市场当中扮演的角色,已经逐渐的从“同一条船”这样的竞争的主体,转变为“阵地”式的竞争平台。市场竞争的主体正在从“集体”转为“个体”。 灵活就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题 新经济模式的改变,不仅为各个行业创造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样也为每个从业者昭示了完全有别于过去几十年的工作逻辑。比如曾经传统的工作模式,就是接受公司的指令,完成部署的工作任务,然后大家群策群力跟竞争对手举行“决战”。 员工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竞争压力,因为他们只需要做的符合公司标准,然后比同事稍微强一点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随着流媒体、数字系统的全面铺开和应用,带货、宣传、建立IP等等行为,都会在信息媒体平台上让员工越来越直接的、全面的对抗其来自他公司的从业人员。 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成为了最重要的标底,同跨好几个公司平台的“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新合作模式”正在兴起。打工人不再是仅仅寻求自身在公司内的位置,而是不得不积极地寻找自身在行业内的位置。否则压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大,面临淘汰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 而疫情和新就业压力正在催化这一过程,灵活就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题,它并不是所谓的打零工,或者做兼职。而是就业者在面临更全面社会竞争压力下,主动地挑选“竞争阵地”、“竞争工具”,以自身能力为核心展开的新工作模式。 在未来,如果无法以自身为本,无法灵活使用更多的新的平台、新的工具,就无法成为具备独立竞争力的就业者。那么如何适应全民竞争时代的新节奏,都有哪些新工具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越来越重的从业焦虑,提升自我竞争力?(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庄主)
深圳楼市政策松绑不能再拖 已感受到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研究员】:wh
面对超过1000万常住人口仍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红本住房的严峻现实,深圳房地产和楼市发展的脚步事实上并没有停顿,而是在走出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上面谈到的近期呈现的楼市里的几抹靓丽的春色,正是深圳房地产顽强前行的佐证。
【博览财经特稿】深圳楼市政策面太纠结了!此话怎讲?今年开春以来,全国两会释放出明显的放松房地产调控的积极信号,之后六部委连番发声,从多个方面支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的良性健康发展,明确表示要审慎出台收缩性政策,甚至连去年四季度刚刚推出的房地产税试点工作都再一次暂停了。 深圳很少有像样的灵活性房地产地方政策积极跟进 近日,从国家层面又传出两大重磅消息,一个是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速仅为4.8%,远低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5.5%的总目标;另一个是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共23条。 这个通知被称为“金融救市23条”,其中关于房地产,明确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对与疫情相关的存续个人住房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等等。 以上来自国家层面的一系列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的信息表明,今年在疫情、俄乌战争、国际经贸摩擦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要积极顺应国家经济总形势的要求,在政策面要适度合理宽松,充分满足投资和消费面最基本的合理需求。 深圳本来就是近年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最严厉的城市,尤其是去年的二手房参考价政策直接让楼市进入“冰冻期”。去年深圳经济走势弱于北上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楼市低迷的影响,因此全国扶持房地产的政策理应在深圳率先落地。 然而,从去年10月开始的国家政策的持续投放,至今半年过去了,深圳几乎很少有像样的灵活性房地产地方政策的积极跟进,连大家最期待的二手房参考价政策至今都没有出台调整性政策。 这种形势下,深圳房地产和楼市仍然延续去年以来相对低迷的格局,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表现出对房地产和楼市持续性的疑虑,楼市里的观望气氛仍然浓郁。 一个极其纠结的楼市就这样形成了:政策欲出还休,市场欲试还望,房企欲动还疲,银行欲贷还忧。 纠结的背后是什么?是底气的不硬,是信心的不足,是对未来的困惑,甚至是对形势研判的偏颇。在这个充满变故的春天,从一月开始,直到三月,整整一个季度,深圳都笼罩在疫情反扑和经济困顿的磨难里,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有消息传出来,可能深圳的增速如同去年,仍然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居于后位(这需要等官方正式消息核实)。 显然,去年房地产和楼市的调控政策来得太猛烈了,全国性的“三条红线”、“房贷集中管理”等调控政策已经给房企、银行、市场带来了明显影响,深圳更是出台了二手房参考价这样的超严政策,给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低迷态势是非常深切的,即便在国家近期如此密集的扶持政策下市场仍然反应迟钝。 扶持性政策迟迟未能推出可能有两个理由 我不清楚政策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扶持性政策迟迟未能推出。分析了一下,可能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深圳房价太高了,任何放松或扶持性政策都可能成为房价再次上涨的动力。 深圳房价高,这的确是个事实,目前仍在执行的各项调控政策的确对房价构成现实压力。但是,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悖论吧:因为怕苍蝇飞进来,就把窗户关死,连新鲜空气也挡住进不来了。现在的深圳楼市政策就存在这样的悖论,为了防止房价反弹,干脆管死市场,继续让成交量在低位徘徊。 什么是成交量?表面看,是买卖房子的数量,背后是市民刚性消费的需求。总不能把调控政策一直压在这种市民的刚性需求上吧?按照国家层面的要求,应该积极合理地满足普通市民的贷款需求和住房需求。 至于房价,我想还是有办法让它不要出现市场难以承受的上涨局面,政策面对此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手段。 第二个理由是,尽管全国楼市政策在往宽松方向走,但是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目前都没有明显跟进,深圳也不必要快速跟进。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深圳似乎没有多少资本和北上广直面比较吧?深圳有北上广那样充裕的土地供应量吗?深圳有北上广那样充裕的住房供应量吗?深圳有北上广那么高的常住人口的自有红本住房的拥有率吗?深圳能做到北上广那样相对均衡的人口增长速度吗? 深圳在人口增长快、多年来土地和住房供应一直相对偏低、城市经济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在房价上还能保持与北京上海同等水平,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已经体现出深圳楼市调控的力度了,对此深圳应该有明确清醒的认知,在有些问题上,深圳还真的不能与北上广尤其是与北京上海直接相比,要据此形成深圳符合自己市情的政策体系。 我明确呼吁,深圳楼市政策的松绑不能再拖了!而且要有足够的力度。因为,广大市民有住房的刚性需求,不要由于政策缘由而误伤他们;深圳整体经济有继续稳健较快发展的需求,其背后也是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不要由于政策而拖累经济以及伤及普通市民的就业、收入、积蓄和日常消费等基本权益。 感受到深圳楼市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事实上,在当下如此纠结的楼市里,我们透过枝枝叉叉的楼市余冬缝隙,仍然能看到几抹顽强的春色穿越而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深圳楼市新春将至的第一波暖意。 深圳楼市的第一抹春色是部分政策的松动迹象。尽管深圳的二手房参考价等重大政策尚未出现调整,但部分可以活跃楼市的政策已经出现松动。比如,2月深圳首套房贷利率由4.95%下调至4.9%,二套房贷利率由5.25%下调为5.2%;2月24日,深圳将灵活就业人员等缴存主体纳入《缴存规定》,在单位工作的港澳台居民及外籍人士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这项政策为更多居深人士利用公积金购房提供了基础条件。 当然,市场最关注的还是3月29日财联社的一则消息: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将上调3%-5%,深圳住建局对这个消息做出了明确回应:会适时做出相关调整,并于近期公布。当然,这个“近期”到底是什么时候,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期待政策面抓紧对照落实。 深圳楼市的第二抹春色是宅地持续加大供应。深圳市今年度第一批次、共计8宗居住用地于3月31日集中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将于4月29日挂牌成交。这是继过去两年大幅增加宅地供应后,今年的进一步积极举措。本次集中公示8宗居住用地,地块位置涵盖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总土地面积约32.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7.06万平方米。 我们知道,深圳长期以来宅地供应严重缺乏,导致每年的新房供应量与北上广无法相提并论,住宅方面欠账太多。目前持续呈现的宅地大量供应,已经为深圳未来若干年中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住宅供应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用地基础,也为活跃楼市提供了来自供给侧的基础贡献。 深圳楼市的第三抹春色是3月住房成交量顽强上升。为什么用了“顽强”两个字?因为深圳3月出现了自前年疫情发生以来最严峻的形势,住房成交量的上升是在持续的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相当不易。 据深圳市住建局网签系统的数据统计,3月份深圳市一手住宅共成交2859套,环比增长率为49.9%,3月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长,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二手房网签(以网签系统中买卖合同录入时间为查询口径,非过户数据)1355套,环比增长率为25.5%。 尽管有“节后效应”,但市场本身的积极性也是事实,3月反复肆虐的疫情并没有对楼市成交的动能造成严重伤害,市场仍然顽强地表现出逐步回暖的迹象。 面对超过1000万常住人口仍然没有自己独立的红本住房的严峻现实,深圳房地产和楼市发展的脚步事实上并没有停顿,而是在走出一条迂回曲折的路线,上面谈到的近期呈现的楼市里的几抹靓丽的春色,正是深圳房地产顽强前行的佐证。 相信近期深圳更大力度的政策投放正在积极酝酿,这是今年深圳经济稳增长重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深圳房地产顺应国家政策导向、迈向稳健活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落实国家授予的综合改革试点权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见,深圳楼市政策在当下的经济困局、疫情反复和调控影响等多重干扰下,出现深切的纠结现象,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应该积极寻求突破的。 最后再说一遍:深圳楼市政策的松绑不能再拖了!我对深圳房地产和楼市的回暖和上升仍然充满期待,相信它能够顺势而为,尽快走出低迷,迎来应有的“阳春”局面。(来源:宋丁视点(SDviewpoint) 作者:宋丁)
社会透视
VC/PE多年的定价体系被碾得粉碎 资本内卷大趋势并没改变
【研究员】:
一同被击穿的,还有普源精电背后VC/PE们的成本线。普源精电是国内首家具备通过搭载自研芯片实现4GHz带宽和20GSa/s采样率的高端数字示波器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打破了高端数字示波器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早在2020年,普源精电的A轮及A+轮一共融了4.5亿元,引进了七家投资者,大牌VC/PE云集。
【博览财经特稿】VC/PE市场在这个春天迎来了一次急刹车。“入行以来,从没遇到行情这么差的时候。”一位从业近十年的FA,不久前这样向投中网形容当下的一季市场现状。 2022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剧烈下跌,让很多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去年底以来,一批公司上市后的市值,已经跌至上市前估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这位FA无奈的表示,对一些项目,“现在已经没办法估值了”。 在持续几年高歌猛进之后,VC/PE市场在这个春天迎来一次急刹车,数据显示募资、投资活动都出现明显下滑。面对此情此景,有投资人表示2022年的任务是躺平,也有些投资人还在继续“卷”。 2022年最惨破发诞生埋了七家VC/PE 2022年4月8日,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普源精电登陆科创板,首日下跌34.66%。在破发不断的2022年,普源精电再次刷新A股首日跌幅纪录。打新者中一签亏一万,信心已被击穿。 一同被击穿的,还有普源精电背后VC/PE们的成本线。普源精电是国内首家具备通过搭载自研芯片实现4GHz带宽和20GSa/s采样率的高端数字示波器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打破了高端数字示波器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早在2020年,普源精电的A轮及A+轮一共融了4.5亿元,引进了七家投资者,大牌VC/PE云集。A+轮时估值已经升至40亿元,折算单价为43.74元/股。而4月8日收盘,普源精电的股价仅为39.78元/股。
一些分析认为,普源精电破发它深陷亏损有关,2020年、2021年普源精电分别实现净利润-2716.64万元、-389.77万元。不过,普源精电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普源精电从2020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股权激励,2020年股份支付8,139.21万元,2021年上半年又支付了4,603.90万元。剔除股权激励成本之后,普源精电的盈利能力并未下滑。 还有一些分析把普源精电破发原因归结为定价太高。2020年、2021年上半年普源精电营收分别为3.54亿元、2.12亿元,4月8日收盘时48亿元的市值并不算低。按这种说法,2020年时一众VC/PE给出的估值就是严重不合理的高估。 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回倒3个月,2021年12月另一家通用测试测量龙头鼎阳科技上市时,曾收获了首日大涨128%的好成绩,市值最高时超过130亿元。鼎阳科技2020年营收2.21亿元,与普源精电主营相似、规模相近。目前,鼎阳科技股价也已经腰斩。时隔短短3个月,两家公司IPO的不同命运,显示资本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多么剧烈的变化。 迷茫的投资人 不知不觉间,新股破发在2022年已成为常态。简单浏览一下数据。2022年一季度,A股共有86只新股上市,其中20只首日破发,占比23%。其中,仅3月A股就有12只新股首日破发,占同期总IPO数量的32%。如果考虑上市后的累计跌幅,那么2022年已有38只出现破发,占比达45%。截至4月8日,4月来A股的5只新股中有3只处于破发状态。这两年“新股神话破灭”已经喊了很多遍,如今总算成真了。 港股就更不用多说了,一方面是IPO规模的锐减,2022年第一季度港股共有16只新股登陆港股,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0%;由于缺乏大型IPO,16只新股的总筹资额仅138亿港元,同比下降89.9%。其次是破发率居高不下,截至一季度末破发率为61.5%。 在汹涌的破发之下,类似普源精电的估值倒挂已经屡见不鲜,过去两年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专治各种不服,一个接一个的把VC/PE行之有年的那套定价体系给粉碎掉,让投资人陷入了迷茫。 最惨的当然是互联网。4月8日知乎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香港二次上市。目前知乎在纽交所的市值只有15亿美元,而知乎2019年F轮融资时的估值是34亿美元。这意味着百度、快手、京东、阿里、高盛等知乎的后期投资者都处在巨亏状态。投了知乎D轮的今日资本则徘徊在盈亏线上。 其次是消费。奈雪的茶Pre-IPO轮融资时,曾有投资人信誓旦旦的预测上市后至少值300亿。然而,2022年3月,奈雪的市值跌到了60多亿港元,已经接近它2018年B1轮融资时的估值。2021年的C轮融资中,奈雪的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对此,这位投资人虽坚持认为奈雪“肯定不止这个价”,但也承认消费的投资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样惨淡的还有生物医药,尤其是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科创板上最近一个估值倒挂的创新药企是3月23日上市的首药控股,其2020年第三轮融资时估值超过50亿元,而目前市值仅35亿元。港股的18a板块更是估值倒挂的重灾区,从事罕见病疗法研发的北海康成,上市前估值34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20亿港元;从事创新型肺部疾病疗法研发的堃博医疗,上市前估值47亿元人民币,市值仅15亿港元。 当下的市场让一些投资机构感到左右为难。在一二级市场估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上市可能意味着从浮盈到浮亏。有的投资人年前就跟投中网“预告”即将有项目IPO,但最近却表示已经推迟到下半年,以“等待行情回暖”。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拖得起。一位投资人表示,他所在的机构接下来有两个项目即将交表,虽然他坦言“目前的行情下,上市未必是好事”,但创始人与部分股东的有对赌,因此不能推迟上市。 谁有躺平的资格? 相比于要不要上市,分歧更大的是要不要投资的问题。部分受冲击最严重的赛道已经开始降估值。一位关注TO B的投资人表示,目前企业服务赛道的头部公司基本在估值打7折、8折去融资,份额还没人抢。而细分赛道的二、三名就算降估值都融不到钱了。因此,他认为目前是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在更多赛道,估值还没有完全松动。一位头部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表示,好项目的竞争依然激烈,估值还是很高。一方面,过去几年中国创投市场持续处于募资高位,存量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钱三、五年内必须投出去;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美元基金不再像过去那样投资以赴美上市为目标的企业,转过头来也开始投资瞄准国内上市的项目,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目前一级市场的标的价格并没有完全反映二级市场的市值。不投吧,优质标的本来就很稀缺。投吧,可能等到上市时的市值就倒挂了。 一位FA吐槽当下的市场是“表面热闹”,意思是投资人们表面上依然是非常的积极,显得好像很热闹,但实际上却不动真格。从春节以来,他手头的几个案子都没有进展。 目前美元基金在收缩投资已经众所周知,甚至有些机构直接暂停了投资,发了TS的也搁置起来。人民币基金这边,一些机构内部也在吹风今年要收缩战线。一位来自某主投创新药的小型VC的投资人表示,他的老板年初对他们说,今年的工作安排是“躺平”。 但是“躺平”哪有那么容易,优质项目依然要抢。一位主要看生物医药的投资人表示,现在的行情下好公司融资不那么积极了,它们宁愿推迟融资而不是降估值。他不久前投资了一家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的Pre-IPO轮,估值并不低,按当下的二级市场的行情,他估算该项目如果上市应该是“不赚钱但也不至于亏钱”的状态。但是,外面依然有几个亿的资金追着它想跟投进来。如果上市前再开一轮,估值应该还会有所增长。 尽管二级市场一盆冷水浇下,2022年资本内卷的大趋势却并没有变。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存续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是13.2万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底这个数字仅为3万亿元。这期间,大部分头部机构的管理规模实现了翻倍甚至翻几倍,中生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投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场极限竞速当中,谁会成为那个不幸的掉队者?(来源:投中网 作者:陶辉东)
制造业抢人背后 离职的互联网人流向“实”和“虚”
【研究员】:
据观察,他们的流向可以概括为“实”和“虚”两大方向。有人决定脱虚向实,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朝着包括新能源、半导体在内的智能制造相关方向靠拢;有人被“虚幻”的Web3概念所吸引,打算大干一场,提前探索下一代互联网。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什么行业才是‘朝阳产业’?”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一遍又一遍的询问着。但在全球经济形势以及疫情的影响之下,没有人敢对未来的行业走向,给出板上钉钉的答案。 “要么跟着资本走,要么跟着‘利润’走”,一位猎头行业从业者这样形容传统互联网的人潮涌向。在转换赛道的猎头眼中,社交、短视频、直播、社区等领域,属于“传统互联网”,传统互联网人再求职,至少要往手握现金流的行业去,“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寻求职场安全感、降低风险,是职场人共同的选择。不过,有不少互联网人更在意行业的成长性,想进入一个未来3-5年仍是上升期的新兴产业。 2022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降本增效的互联网大厂们,集体踩了刹车。大批互联网人在“毕业潮”下,回到了人才市场上,被迫重新思考职业方向。 他们将流向何处?其实代表了传统互联网人眼中的“高潜行业”。据观察,他们的流向可以概括为“实”和“虚”两大方向。有人决定脱虚向实,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朝着包括新能源、半导体在内的智能制造相关方向靠拢;有人被“虚幻”的Web3概念所吸引,打算大干一场,提前探索下一代互联网。 这一实一虚,算是潜力行业吗?什么样的互联网人能进入这些行业?转型往往意味着阵痛,他们的转型之路还顺利吗? 从传统互联网,转向新能源、半导体 自2021年以来,市场上就有不少新能源、自动驾驶公司开出“百万年薪、N倍工资”抢夺人才的消息。 高端制造业的抢人大战,进入2022年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自动驾驶算法岗位相关人才,硕士毕业五年,平均能达到年薪百万”,猎头卫新说。可能被猎头的电话轰炸怕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算法相关人才,直接在职场社交平台的账号下备注四个字,“不看机会”。 制造业从互联网大厂抢人的背后,是“脱虚入实”的大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2022年互联网大厂变着花样优化人员的背景下,此前服务大厂的猎头猎头闻风转型,转型的主流方向之一就是智能制造。多位去年还在为互联网大厂推荐人才的猎头表示,自己今年一季度已经开始转型,转向了半导体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等行业。 “清明节假期前,我们公司刚开完会,要加速拓展布局新的赛道”,猎头刘宏表示,“之前火热的金融和IT行业人才,已经算是饱和了”。 与传统互联网招聘增速降低相比,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确实在扩大。BOSS直聘《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2022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为13%,处于2019年以来的低点。呈鲜明对比的是,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增长迅猛,招聘规模同比增长40%,各个细分领域普遍面临人才紧缺问题。
有报告预估,通过跳槽而获得薪酬增幅的领跑行业里,芯片行业增幅最大,是50%左右,新能源汽车排名第二,增幅约为45%,医疗大健康排名第三,约为35%。 对于核心技术人才,高端制造业开出高薪抢夺,甚至有越来越多博士走入产业界、下车间做研究。与此同时,因为行业处于上升期,市场上大量非高端技术人才,没等猎头轰炸,也跟着涌了进来。 卫新提到,一些芯片公司处于创业阶段,如今颇受资本青睐。传统互联网技术人才想加入这些风口上的公司,不能参与芯片设计,但可以做软件开发相关岗位,因此进入这些领域寻找工作机会。 职场规划师七哥表示,去年就有不少应届生在向他咨询职场规划时,犹豫互联网大厂、高端制造业相关的offer到底选哪个,最终都在衡量性价比、稳定性后,放弃了互联网大厂的offer。 传统互联网流出的大量非技术人才,比如市场营销、品牌公关、商务BD等,也在主动向高端制造业靠拢。某互联网大厂前运营程大大,在工作一年半后感叹“传统互联网卷到了极致”,“同事下班一天比一天晚,产出却并没有提升”,于是在2020年底,选择主动离职。“我当时还同时做着跨境电商项目,创业中深感广告、流量越来越贵。当时就觉得传统互联网已经快碰到天花板了。” 2021年初,程大大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找职场前辈请教过后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科技创新”。因为“政策支持、资本看好”,她便决定尽早入行,“未来在这个圈子才能站得住脚”。最终,她进入了一家新能源电动航空企业。 她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到了今年,她发现很多前同事和朋友,都从传统互联网跳出来了,进入了自己认为更具潜力的领域。有的进了“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有的进了传统车企,有的进了医疗大健康行业。 程大大将自己的转行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后,发现抱有相似想法的人不是少数,有过多段大厂实习经历的应届生,更是焦急地询问着,想转投新能源行业,应该从哪一步开始,有哪些细分行业、非核心技术人员还有哪些机会。 寻找下一代互联网,入局Web3、元宇宙 同样是看到了传统互联网的萎缩,还有一批人涌向Web3和元宇宙,要寻找互联网的下一个“乌托邦”。一位互联网大厂前员工自去年关注Web3以来,最近开始犹豫,是否要放弃Web2的工作,转型Web3。 2022年以来,Web3的概念受到关注。从Web1.0时代只能静态单向阅读信息,到Web2.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参与交互,Web3.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并拥有数据所有权,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去中心化,被视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继元宇宙之后热度持续攀升。 上述前大厂员工表示:“一方面,能看到Web3正在创造新价值,一些理念的吸引力确实很强,另一方面,Web2目前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不足,的确遇到了瓶颈。” 有机构预测,2022年Web3.0在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金。今年以来,包括红杉资本、投资了Facebook团队的美国投资机构a16z在内的VC机构们,都成立了专注于Web3领域的基金。以红杉资本为例,其专注于加密货币投资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 与VC疯狂砸钱相应的是,Web3领域创业公司的招聘一波接着一波。一位Web3领域关注者称,很多创业公司开出的薪资很高,而且支持远程办公,颇具诱惑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借此机会入局Web3的传统互联网人也不少。 来自某Web3基础设施团队的岛主表示,他们今年在招聘时注意到,一些Web2的人才正在尝试转型。岛主认为,仅以Web3 to B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例,目前需要的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和市场三大类。从Web2转型而来的人才中,由于to B产品的专业性,原本产研方向深耕的人才,转型摩擦力相对较小,市场运营相关从业者的摩擦力则相对偏大。 但是如果是Web3 to C类的应用,传统的运营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而由于需要部署智能合约,技术研发的摩擦力反而会相对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Web3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公司在招聘时,拥有加密圈从业经验和资源,或者对Web3拥有浓厚兴趣的求职者会更有优势。但同样因为行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 Web3在吸纳人才时,元宇宙相关领域也没有停下脚步。尽管进入2022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元宇宙在短期内很难落地,因此概念迅速降温,但相关领域的探索还在进行。海外市场上,Meta和苹果公司为了布局元宇宙,在AR、VR领域的抢人大战还在持续。国内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在内,也在加速VR、AR领域布局,重点争夺核心算法人才。 虚拟社交、虚拟人,是被元宇宙概念带火、发展迅猛的细分赛道,因此引起了传统互联网人才的关注。元宇宙虚拟社交相关的产品,如啫喱等,接连面市,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新团队的搭建。再以虚拟偶像为例,仅2022年1月,虚拟人领域的融资事件就达近百起,累计融资金额破4亿元。据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虚拟偶像带动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 虚拟人领域项目相芯科技CMO程卓表示,“今年至少招聘中低端的算法及美术相关人才时,要比去年容易很多。”她解释到,但是虚拟人领域紧缺的是算法和美术类人才,而这类型高端人才在业内的年薪基本都在百万以上,原本数量就少,跳槽也更加谨慎,因此非常紧缺。 结果是,大量中端及普通人才因为看好元宇宙的未来而涌入。“尽管不知道元宇宙何时到来,但外界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程卓说。 2022年找工作:从接受落差开始? 2022年过去的三个月,已经被认为将是巨变的一年。转换方向的互联网人,都想尽早进入“高潜”行业,早一步成为“资深人士”。有人转向高端制造业,打算在稳定中求新、求变。有人转型Web3,希望能踩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风口上,获得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但转行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需要找准时机,也需要学习与适应。一位四年前就开始从事区块链的Web3从业者认为,“2022年将是Web2从业者进入Web3的窗口期”,因为或许只有这一年,领域爆发的早期阶段,项目方才会接纳试错,对于转型而来的人更加包容,后期或将进入红海竞争阶段,门槛势必会提高。 卫新常常建议候选人,“如果一直换行业,没能积累核心能力,对职业生涯很不利,所以,即便是要向‘高潜’行业转行,也要慎之又慎。” 在这些“高潜”行业沉淀出核心能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刘宏作为猎头都有感受,“去年我们公司开始试水自动驾驶赛道,尝试后发现,这个赛道的成长期长于IT互联网1-3个月,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沉淀期,才能把业务开展起来”,对于猎头来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解行业、熟悉企业需求,同时,市场上该方向的求职人选较少。 七哥总结,2022年的就业市场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落差”。互联网行业过去的高薪,是在资本驱动下的高薪,并非一个人真正的薪资水平,当市场回归理性、人才脱离大厂平台后,势必要学会接受各方面的落差。 而去往“高潜”行业,不一定意味着高薪。程大大从大厂运营,转行到新能源电动航空行业做商务BD拓展人员,代价是降薪20%。不止是薪资,她发现,高端制造相关企业的办公环境和福利待遇,远不如传统互联网大厂。大多高端制造相关企业设在城市郊区,或者偏远的产业园区;以往大厂里精致的下午茶,也很少出现在高端制造的企业中。 而且,互联网人就算顺利进入所谓的“高潜”行业,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在资本热钱的加持下,Web3项目虽然风生水起,但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依然是“合规”的一年,也就是说,需要等待政策的明朗化。目前在国内从事Web3的项目,以出海方向为主,合规性和风险性无法忽视。 接受落差,或将成为2022年的求职常态。如今,一批传统互联网人的心态是,就算是降薪,也要到新的行业重新磨合与学习,抢占下一个时代的机会。(文中刘宏、卫新、程大大、岛主、七哥为化名)(来源:深燃(shenrancaijing) 作者:王敏 编辑:向小园)
VC/PE多年的定价体系被碾得粉碎 资本内卷大趋势并没改变
【研究员】:wh
一同被击穿的,还有普源精电背后VC/PE们的成本线。普源精电是国内首家具备通过搭载自研芯片实现4GHz带宽和20GSa/s采样率的高端数字示波器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打破了高端数字示波器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早在2020年,普源精电的A轮及A+轮一共融了4.5亿元,引进了七家投资者,大牌VC/PE云集。
【博览财经特稿】VC/PE市场在这个春天迎来了一次急刹车。“入行以来,从没遇到行情这么差的时候。”一位从业近十年的FA,不久前这样向投中网形容当下的一季市场现状。 2022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剧烈下跌,让很多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去年底以来,一批公司上市后的市值,已经跌至上市前估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这位FA无奈的表示,对一些项目,“现在已经没办法估值了”。 在持续几年高歌猛进之后,VC/PE市场在这个春天迎来一次急刹车,数据显示募资、投资活动都出现明显下滑。面对此情此景,有投资人表示2022年的任务是躺平,也有些投资人还在继续“卷”。 2022年最惨破发诞生埋了七家VC/PE 2022年4月8日,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普源精电登陆科创板,首日下跌34.66%。在破发不断的2022年,普源精电再次刷新A股首日跌幅纪录。打新者中一签亏一万,信心已被击穿。 一同被击穿的,还有普源精电背后VC/PE们的成本线。普源精电是国内首家具备通过搭载自研芯片实现4GHz带宽和20GSa/s采样率的高端数字示波器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打破了高端数字示波器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早在2020年,普源精电的A轮及A+轮一共融了4.5亿元,引进了七家投资者,大牌VC/PE云集。A+轮时估值已经升至40亿元,折算单价为43.74元/股。而4月8日收盘,普源精电的股价仅为39.78元/股。 一些分析认为,普源精电破发它深陷亏损有关,2020年、2021年普源精电分别实现净利润-2716.64万元、-389.77万元。不过,普源精电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普源精电从2020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股权激励,2020年股份支付8,139.21万元,2021年上半年又支付了4,603.90万元。剔除股权激励成本之后,普源精电的盈利能力并未下滑。 还有一些分析把普源精电破发原因归结为定价太高。2020年、2021年上半年普源精电营收分别为3.54亿元、2.12亿元,4月8日收盘时48亿元的市值并不算低。按这种说法,2020年时一众VC/PE给出的估值就是严重不合理的高估。 然而如果,把时间往回倒3个月,2021年12月另一家通用测试测量龙头鼎阳科技上市时,曾收获了首日大涨128%的好成绩,市值最高时超过130亿元。鼎阳科技2020年营收2.21亿元,与普源精电主营相似、规模相近。目前,鼎阳科技股价也已经腰斩。时隔短短3个月,两家公司IPO的不同命运,显示资本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多么剧烈的变化。 迷茫的投资人 不知不觉间,新股破发在2022年已成为常态。简单浏览一下数据。2022年一季度,A股共有86只新股上市,其中20只首日破发,占比23%。其中,仅3月A股就有12只新股首日破发,占同期总IPO数量的32%。如果考虑上市后的累计跌幅,那么2022年已有38只出现破发,占比达45%。截至4月8日,4月来A股的5只新股中有3只处于破发状态。这两年“新股神话破灭”已经喊了很多遍,如今总算成真了。 港股就更不用多说了,一方面是IPO规模的锐减,2022年第一季度港股共有16只新股登陆港股,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0%;由于缺乏大型IPO,16只新股的总筹资额仅138亿港元,同比下降89.9%。其次是破发率居高不下,截至一季度末破发率为61.5%。 在汹涌的破发之下,类似普源精电的估值倒挂已经屡见不鲜,过去两年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专治各种不服,一个接一个的把VC/PE行之有年的那套定价体系给粉碎掉,让投资人陷入了迷茫。 最惨的当然是互联网。4月8日知乎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香港二次上市。目前知乎在纽交所的市值只有15亿美元,而知乎2019年F轮融资时的估值是34亿美元。这意味着百度、快手、京东、阿里、高盛等知乎的后期投资者都处在巨亏状态。投了知乎D轮的今日资本则徘徊在盈亏线上。 其次是消费。奈雪的茶Pre-IPO轮融资时,曾有投资人信誓旦旦的预测上市后至少值300亿。然而,2022年3月,奈雪的市值跌到了60多亿港元,已经接近它2018年B1轮融资时的估值。2021年的C轮融资中,奈雪的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对此,这位投资人虽坚持认为奈雪“肯定不止这个价”,但也承认消费的投资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样惨淡的还有生物医药,尤其是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科创板上最近一个估值倒挂的创新药企是3月23日上市的首药控股,其2020年第三轮融资时估值超过50亿元,而目前市值仅35亿元。港股的18a板块更是估值倒挂的重灾区,从事罕见病疗法研发的北海康成,上市前估值34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20亿港元;从事创新型肺部疾病疗法研发的堃博医疗,上市前估值47亿元人民币,市值仅15亿港元。 当下的市场让一些投资机构感到左右为难。在一二级市场估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上市可能意味着从浮盈到浮亏。有的投资人年前就跟投中网“预告”即将有项目IPO,但最近却表示已经推迟到下半年,以“等待行情回暖”。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拖得起。一位投资人表示,他所在的机构接下来有两个项目即将交表,虽然他坦言“目前的行情下,上市未必是好事”,但创始人与部分股东的有对赌,因此不能推迟上市。 谁有躺平的资格? 相比于要不要上市,分歧更大的是要不要投资的问题。部分受冲击最严重的赛道已经开始降估值。一位关注TO B的投资人表示,目前企业服务赛道的头部公司基本在估值打7折、8折去融资,份额还没人抢。而细分赛道的二、三名就算降估值都融不到钱了。因此,他认为目前是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在更多赛道,估值还没有完全松动。一位头部人民币基金合伙人表示,好项目的竞争依然激烈,估值还是很高。一方面,过去几年中国创投市场持续处于募资高位,存量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钱三、五年内必须投出去;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美元基金不再像过去那样投资以赴美上市为目标的企业,转过头来也开始投资瞄准国内上市的项目,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目前一级市场的标的价格并没有完全反映二级市场的市值。不投吧,优质标的本来就很稀缺。投吧,可能等到上市时的市值就倒挂了。 一位FA吐槽当下的市场是“表面热闹”,意思是投资人们表面上依然是非常的积极,显得好像很热闹,但实际上却不动真格。从春节以来,他手头的几个案子都没有进展。 目前美元基金在收缩投资已经众所周知,甚至有些机构直接暂停了投资,发了TS的也搁置起来。人民币基金这边,一些机构内部也在吹风今年要收缩战线。一位来自某主投创新药的小型VC的投资人表示,他的老板年初对他们说,今年的工作安排是“躺平”。 但是“躺平”哪有那么容易,优质项目依然要抢。一位主要看生物医药的投资人表示,现在的行情下好公司融资不那么积极了,它们宁愿推迟融资而不是降估值。他不久前投资了一家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的Pre-IPO轮,估值并不低,按当下的二级市场的行情,他估算该项目如果上市应该是“不赚钱但也不至于亏钱”的状态。但是,外面依然有几个亿的资金追着它想跟投进来。如果上市前再开一轮,估值应该还会有所增长。 尽管二级市场一盆冷水浇下,2022年资本内卷的大趋势却并没有变。根据中基协的数据,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存续的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是13.2万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底这个数字仅为3万亿元。这期间,大部分头部机构的管理规模实现了翻倍甚至翻几倍,中生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投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场极限竞速当中,谁会成为那个不幸的掉队者?(来源:投中网 作者:陶辉东)
制造业抢人背后 离职的互联网人流向“实”和“虚”
【研究员】:wh
据观察,他们的流向可以概括为“实”和“虚”两大方向。有人决定脱虚向实,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朝着包括新能源、半导体在内的智能制造相关方向靠拢;有人被“虚幻”的Web3概念所吸引,打算大干一场,提前探索下一代互联网。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什么行业才是‘朝阳产业’?”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一遍又一遍的询问着。但在全球经济形势以及疫情的影响之下,没有人敢对未来的行业走向,给出板上钉钉的答案。 “要么跟着资本走,要么跟着‘利润’走”,一位猎头行业从业者这样形容传统互联网的人潮涌向。在转换赛道的猎头眼中,社交、短视频、直播、社区等领域,属于“传统互联网”,传统互联网人再求职,至少要往手握现金流的行业去,“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寻求职场安全感、降低风险,是职场人共同的选择。不过,有不少互联网人更在意行业的成长性,想进入一个未来3-5年仍是上升期的新兴产业。 2022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降本增效的互联网大厂们,集体踩了刹车。大批互联网人在“毕业潮”下,回到了人才市场上,被迫重新思考职业方向。 他们将流向何处?其实代表了传统互联网人眼中的“高潜行业”。据观察,他们的流向可以概括为“实”和“虚”两大方向。有人决定脱虚向实,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朝着包括新能源、半导体在内的智能制造相关方向靠拢;有人被“虚幻”的Web3概念所吸引,打算大干一场,提前探索下一代互联网。 这一实一虚,算是潜力行业吗?什么样的互联网人能进入这些行业?转型往往意味着阵痛,他们的转型之路还顺利吗? 从传统互联网,转向新能源、半导体 自2021年以来,市场上就有不少新能源、自动驾驶公司开出“百万年薪、N倍工资”抢夺人才的消息。 高端制造业的抢人大战,进入2022年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自动驾驶算法岗位相关人才,硕士毕业五年,平均能达到年薪百万”,猎头卫新说。可能被猎头的电话轰炸怕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算法相关人才,直接在职场社交平台的账号下备注四个字,“不看机会”。 制造业从互联网大厂抢人的背后,是“脱虚入实”的大趋势。“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2022年互联网大厂变着花样优化人员的背景下,此前服务大厂的猎头猎头闻风转型,转型的主流方向之一就是智能制造。多位去年还在为互联网大厂推荐人才的猎头表示,自己今年一季度已经开始转型,转向了半导体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等行业。 “清明节假期前,我们公司刚开完会,要加速拓展布局新的赛道”,猎头刘宏表示,“之前火热的金融和IT行业人才,已经算是饱和了”。 与传统互联网招聘增速降低相比,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确实在扩大。BOSS直聘《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2022年春季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规模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为13%,处于2019年以来的低点。呈鲜明对比的是,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增长迅猛,招聘规模同比增长40%,各个细分领域普遍面临人才紧缺问题。 有报告预估,通过跳槽而获得薪酬增幅的领跑行业里,芯片行业增幅最大,是50%左右,新能源汽车排名第二,增幅约为45%,医疗大健康排名第三,约为35%。 对于核心技术人才,高端制造业开出高薪抢夺,甚至有越来越多博士走入产业界、下车间做研究。与此同时,因为行业处于上升期,市场上大量非高端技术人才,没等猎头轰炸,也跟着涌了进来。 卫新提到,一些芯片公司处于创业阶段,如今颇受资本青睐。传统互联网技术人才想加入这些风口上的公司,不能参与芯片设计,但可以做软件开发相关岗位,因此进入这些领域寻找工作机会。 职场规划师七哥表示,去年就有不少应届生在向他咨询职场规划时,犹豫互联网大厂、高端制造业相关的offer到底选哪个,最终都在衡量性价比、稳定性后,放弃了互联网大厂的offer。 传统互联网流出的大量非技术人才,比如市场营销、品牌公关、商务BD等,也在主动向高端制造业靠拢。某互联网大厂前运营程大大,在工作一年半后感叹“传统互联网卷到了极致”,“同事下班一天比一天晚,产出却并没有提升”,于是在2020年底,选择主动离职。“我当时还同时做着跨境电商项目,创业中深感广告、流量越来越贵。当时就觉得传统互联网已经快碰到天花板了。” 2021年初,程大大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找职场前辈请教过后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科技创新”。因为“政策支持、资本看好”,她便决定尽早入行,“未来在这个圈子才能站得住脚”。最终,她进入了一家新能源电动航空企业。 她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到了今年,她发现很多前同事和朋友,都从传统互联网跳出来了,进入了自己认为更具潜力的领域。有的进了“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有的进了传统车企,有的进了医疗大健康行业。 程大大将自己的转行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上后,发现抱有相似想法的人不是少数,有过多段大厂实习经历的应届生,更是焦急地询问着,想转投新能源行业,应该从哪一步开始,有哪些细分行业、非核心技术人员还有哪些机会。 寻找下一代互联网,入局Web3、元宇宙 同样是看到了传统互联网的萎缩,还有一批人涌向Web3和元宇宙,要寻找互联网的下一个“乌托邦”。一位互联网大厂前员工自去年关注Web3以来,最近开始犹豫,是否要放弃Web2的工作,转型Web3。 2022年以来,Web3的概念受到关注。从Web1.0时代只能静态单向阅读信息,到Web2.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参与交互,Web3.0时代,用户能够可读可写信息,并拥有数据所有权,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去中心化,被视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继元宇宙之后热度持续攀升。 上述前大厂员工表示:“一方面,能看到Web3正在创造新价值,一些理念的吸引力确实很强,另一方面,Web2目前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不足,的确遇到了瓶颈。” 有机构预测,2022年Web3.0在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金。今年以来,包括红杉资本、投资了Facebook团队的美国投资机构a16z在内的VC机构们,都成立了专注于Web3领域的基金。以红杉资本为例,其专注于加密货币投资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 与VC疯狂砸钱相应的是,Web3领域创业公司的招聘一波接着一波。一位Web3领域关注者称,很多创业公司开出的薪资很高,而且支持远程办公,颇具诱惑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借此机会入局Web3的传统互联网人也不少。 来自某Web3基础设施团队的岛主表示,他们今年在招聘时注意到,一些Web2的人才正在尝试转型。岛主认为,仅以Web3 to B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例,目前需要的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产品、研发和市场三大类。从Web2转型而来的人才中,由于to B产品的专业性,原本产研方向深耕的人才,转型摩擦力相对较小,市场运营相关从业者的摩擦力则相对偏大。 但是如果是Web3 to C类的应用,传统的运营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而由于需要部署智能合约,技术研发的摩擦力反而会相对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Web3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相关公司在招聘时,拥有加密圈从业经验和资源,或者对Web3拥有浓厚兴趣的求职者会更有优势。但同样因为行业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 Web3在吸纳人才时,元宇宙相关领域也没有停下脚步。尽管进入2022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元宇宙在短期内很难落地,因此概念迅速降温,但相关领域的探索还在进行。海外市场上,Meta和苹果公司为了布局元宇宙,在AR、VR领域的抢人大战还在持续。国内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在内,也在加速VR、AR领域布局,重点争夺核心算法人才。 虚拟社交、虚拟人,是被元宇宙概念带火、发展迅猛的细分赛道,因此引起了传统互联网人才的关注。元宇宙虚拟社交相关的产品,如啫喱等,接连面市,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新团队的搭建。再以虚拟偶像为例,仅2022年1月,虚拟人领域的融资事件就达近百起,累计融资金额破4亿元。据艾媒咨询预测,2022年虚拟偶像带动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 虚拟人领域项目相芯科技CMO程卓表示,“今年至少招聘中低端的算法及美术相关人才时,要比去年容易很多。”她解释到,但是虚拟人领域紧缺的是算法和美术类人才,而这类型高端人才在业内的年薪基本都在百万以上,原本数量就少,跳槽也更加谨慎,因此非常紧缺。 结果是,大量中端及普通人才因为看好元宇宙的未来而涌入。“尽管不知道元宇宙何时到来,但外界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程卓说。 2022年找工作:从接受落差开始? 2022年过去的三个月,已经被认为将是巨变的一年。转换方向的互联网人,都想尽早进入“高潜”行业,早一步成为“资深人士”。有人转向高端制造业,打算在稳定中求新、求变。有人转型Web3,希望能踩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风口上,获得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但转行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需要找准时机,也需要学习与适应。一位四年前就开始从事区块链的Web3从业者认为,“2022年将是Web2从业者进入Web3的窗口期”,因为或许只有这一年,领域爆发的早期阶段,项目方才会接纳试错,对于转型而来的人更加包容,后期或将进入红海竞争阶段,门槛势必会提高。 卫新常常建议候选人,“如果一直换行业,没能积累核心能力,对职业生涯很不利,所以,即便是要向‘高潜’行业转行,也要慎之又慎。” 在这些“高潜”行业沉淀出核心能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刘宏作为猎头都有感受,“去年我们公司开始试水自动驾驶赛道,尝试后发现,这个赛道的成长期长于IT互联网1-3个月,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沉淀期,才能把业务开展起来”,对于猎头来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解行业、熟悉企业需求,同时,市场上该方向的求职人选较少。 七哥总结,2022年的就业市场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落差”。互联网行业过去的高薪,是在资本驱动下的高薪,并非一个人真正的薪资水平,当市场回归理性、人才脱离大厂平台后,势必要学会接受各方面的落差。 而去往“高潜”行业,不一定意味着高薪。程大大从大厂运营,转行到新能源电动航空行业做商务BD拓展人员,代价是降薪20%。不止是薪资,她发现,高端制造相关企业的办公环境和福利待遇,远不如传统互联网大厂。大多高端制造相关企业设在城市郊区,或者偏远的产业园区;以往大厂里精致的下午茶,也很少出现在高端制造的企业中。 而且,互联网人就算顺利进入所谓的“高潜”行业,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在资本热钱的加持下,Web3项目虽然风生水起,但在全球范围内,2022年依然是“合规”的一年,也就是说,需要等待政策的明朗化。目前在国内从事Web3的项目,以出海方向为主,合规性和风险性无法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