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4月行情关键看三大外部变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1 0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4月份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内因方面对股市是偏有利的。从两会到最近的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央行一再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不会轻易转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而在中美高层会谈以重大分歧结束、大国博弈加剧后,决策层也加大了“以我为主、全力挖掘内部潜力”作为实现未来中长期经济政策的目标,股市的重要性、呵护股市稳定性也进一步提升。
也就是说,4月份A股的主要不确定性,大概率还是来自外部。我们认为《4月行情怎么走?关键看三大外部变因》:一是拜登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到底何时或是怎么落实?二是美债收益率拉升情况,4月份会否再爆升?三是中美博弈会否出现新的变化。
从多空对冲来看,3万亿美元计划利好与美债收益率抬升的利空,谁占预期上风,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美债收益上涨的速度,如果过快,势必仍会引发担忧;二是市场对于拜登基建计划的认知。
至于大国博弈,缅甸局势恶化引发的各方力量角逐,可能让东南亚成为4月大国博弈新焦点。
至于热点方面,《四月份热点,将会以业绩为王?》:用排除法来看,4月份热点方面能够给市场带来惊喜的答案,似乎很少。一眼看过去,好像市场能炒的、可炒的3月份都已炒遍了。
我们注意到,现在一种具有一定认同度的观点是。4月份可能是业绩为王,炒高送转、高股息和业绩预增将是会市场的一大热点。逻辑有三:
其一,从时间上看,4月份这是上市公司正式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的月份(最后期限),历来这都是资金借机热炒“高送转”的时期。
其二,今年的特殊性在于,由于去年的低基数会让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普遍“暴增”,尽管这存在数字游戏的成分,但还是会显著强化市场对这种增长数字的炒作预期。
其三,近期港股和A股市场都已经开始有了围绕高股息概念进行炒作的苗头(中国神华、江铃汽车)等,且它们对板块的带动力不错(比如神华就带动了整个煤炭板块)。而有机构已总结出一份高股息率和季报高预增上市公司名单。
最后,要注意到,《长期看,经济复苏后“流动性紧缩杀”无可避免》。总结历史经验来看,有一条基本规律应该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经济复苏中的流动性收紧几乎一定会发生,由此会带来股票市场的调整,这个避无可避;但是不是就一定是“从牛转熊”呢,那倒也不用太过担忧。从之前的三次经济复苏上行周期中股市表现看,经济复苏趋势结束前,股市并不会牛熊转换,此前大部分时间是震荡行情。另外,从行业板块和市场热点特征来看,多数情况下调整后的行情特征都不会延续调整前的特征,且调整中跌幅大的行业调整后并没有更好的表现,反而更多的情况是调整中抗跌板块后续表现更好。
结合历史规律来看,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仍方兴未艾,而中国经济复苏领先、且此前放水非常克制之际(多次表态货币政策“不必急着转弯”),对于春节后以来的市场先跌后震荡的格局。机构的观点多数还是认为,判断自2020年2月以来的“流动性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机构观点认为,在后续4月份年报一季度数据陆续公布后,预计市场会有更好的表现。对此我们也是认同的。



                           catbg01.gif                  博览视点
catbg02.gif                  



4月行情怎么走?关键看三大外部变因                 
【研究员】:大双
结论:进入4月份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内因方面对股市是偏有利的。从两会到最近的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央行一再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不会轻易转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而在中美高层会谈以重大分歧结束、大国博弈加剧后,决策层也加大了“以我为主、全力挖掘内部潜力”作为实现未来中长期经济政策的目标,股市的重要性、呵护股市稳定性也进一步提升。 也就是说,4月份A股的主要不确定性,大概率还是来自外部。我们认为4月份的重头还是关注国外三件大事:一是拜登的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到底什么时候或是怎么落实?二是美债收益率拉升情况。三是中美博弈会否出现新的变化。 个人以为,从多空对冲来看,3万亿美元计划显然是利好,而美债收益率抬升则是中美股市都担忧的重大利空,这可能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美债收益上涨的速度,如果过快,势必仍会引发担忧;二是市场对于拜登基建计划的认知。至于大国博弈,从最近迹象看,缅甸局势恶化引发的各方力量角逐,可能让东南亚成为4月份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和热点。另外,台海、朝鲜、南海等都是敏感点,这或对4月份的军工板块是地缘利好刺激,但对整个大盘而言,恐怕就不是好消息了。

                                 
【博览财经研报】进入4月份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内因方面对股市是偏有利的。从两会到最近的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央行一再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不会轻易转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但也说了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从今年1月和2月的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来看,还是增速偏快,考虑到今年GDP增速目标定的并不算太高,决策层需要经济高质量的增长,1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这么快,预计2季度货币政策进行适当微调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也就是说,从4月份开始的2季度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有可能开始偏紧,来为下半年腾挪空间。
而在中美高层会谈以重大分歧结束、大国博弈加剧后,决策层也加大了“以我为主、全力挖掘内部潜力”作为实现未来中长期经济政策的目标,股市的重要性、呵护股市稳定性也进一步提升。
也就是说,4月份A股的主要不确定性,大概率还是来自外部。我们认为4月份的重头还是关注国外三件大事:
一是拜登的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到底什么时候或是怎么落实?
前来看,在本月完成了1.9万亿美元的冠状病毒救助计划后,拜登政府4月开始的新目标就是推动这份新的3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主要将投向就业和基础设施计划,但能否以及何时能够通过美国参众两院的审查通过,何时能够落实,现在并不清楚。但这在这个波折过程中,都是会对即期市场和股市中期预期产生影响的。
甚至,白宫发言人普萨基3月28号接受福克斯主持人华莱士采访时表示,继刚刚通过的1.9万亿美元新冠刺激法案,拜登计划在4月在推出新的刺激法案,且这不包括在(据报高达3万亿美元)基建法案中。
看起来,拜登新政府似乎还在大撒币甚至超预期撒币的道路上(这也是美股当下最大的底气)。但让人困惑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首次明确喊出“紧货币”的声音。即,美联储计划“逐步减少”其每月12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额度。
而美联储政策在美政府之外是有一定独立性的。那么,两位老大是不是在放水的观点上存在分歧?股市层面到底会更重视谁的讲话?这都是4月份需要观察的。
二是美债收益率拉升情况。3月以来美债在1.7%以上不断摸高,而美联储多次表示,不会对债券收益率做出太大反应。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已有定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年内飙到2%以上,作为全球流动性预期之锚,这是今年1月份以来全球股市都在恐惧的利空。
我们注意到,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在3月30日的亚市午盘、欧股早盘升破1.77%,刷新3月18日所创的去年1月以来盘中新高,一度冲向1.78%,日内升幅接近7个基点,此后逐步回吐多数升幅,美股午盘至1.72%下方。
那么,4月份美债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势?又能抬升多少?美联储会怎样表态?可以看到,随着美债的波动、发威,中美股市对这个变因的预期消化越来越快,其影响是在逐渐变小的。但如果4月份美债波动相对3月再变大或者美联储的干扰变强,那其对市场的影响还会很关键,所以这就很关键了。
三是中美博弈会否出现新的变化。
在中美寻求缓和矛盾、重新回归合作为主的高层会谈以重大分歧结束后,拜登已经说出了他的对话真实态度:中国有一个总体目标……成为世界领先、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我绝不允许在我眼皮底下出现这种情况……尽管中美两国会有激烈竞争,但美国无意与中国对抗,将坚持要求中国遵守“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以及“尊重RQ”的国际规则。
然后我们明显看到,高层会谈后,中美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积极的外交。日媒形容称,全球盟友争夺战愈演愈烈,双方正在加速拉拢友好国家进入己方阵营。
除了较大外交发声,我们与跟老美严重对立的伊朗签订了一份长达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与俄罗斯巩固了互相交流意见和情况汇报的联系;与阿联酋达成了中东首家疫苗合作灌装生产线……
而拜登政府除了大肆污蔑X疆棉花,意图从内部搞乱我们。最近则加紧了对欧洲和日韩盟友的重新笼络。提议为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西方国家可以联手打造同样的经济圈。
而上述这些还是公开报道的一点皮毛,双方水面下的博弈其实更大,尚不得而知。
个人以为,从多空对冲来看,3万亿美元计划显然是利好,而美债收益率抬升则是中美股市都担忧的重大利空,两者谁能占据预期上风可能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美债收益上涨的速度,如果过快,势必仍会引发担忧;二是市场对于拜登基建计划的认知。
至于大国博弈,从最近迹象看,缅甸局势恶化引发的各方力量角逐,可能让东南亚成为4月份大国博弈的新焦点和热点。另外,台海、朝鲜、南海等都是敏感点,这或对4月份的军工板块是地缘利好刺激,但对整个大盘而言,恐怕就不是好消息了。


                                 
                                           决策参考
                 



四月份热点,将会以业绩为王?                 
【研究员】:大双
结论:用排除法来看,4月份热点方面能够给市场带来惊喜的答案,似乎很少。 白酒、医药、新能源车等抱团股在春节后泥沙俱下,抱团逻辑信心已经瓦解。一眼看过去,好像市场能炒的、可炒的3月份都已炒遍了。或者说我们并不看好像机构抱团股卷土重来、碳中和概念还能继续、次新股应该也无法撑到4月份、科技股又是扶不起的阿斗。金融地产不用说了,坚持房住不炒和向实体向科技创新让利降融资成本,让它们完全没有什么想象空间。 养殖股也很不妙。生猪价格在3月不断探底,且均价已跌破近两年最低点,是养殖股未来一阶段最大的硬伤。 所以,4月还能炒什么,也是市场比较好奇也比较困惑的。我们注意到,现在一种具有一定认同度的观点是。4月份可能是业绩为王,炒高送转、高股息和业绩预增将是会市场的一大热点。逻辑有三——

                                 
【博览财经研报】用排除法来看,4月份热点方面能够给市场带来惊喜的答案,似乎很少。
白酒、医药、新能源车等抱团股在春节后泥沙俱下,抱团逻辑信心已经瓦解。连龙头茅台都从2600的高点跌到2000上下难以回勇。统计显示,春节后抱团股最大回撤28.07%,已经超越2018年,而18年是熊市,在经历连续调整后,大量机构资金流出了抱团股,部分抱团股跌出了买点。但宏观流动性预期的改变,老基金纷纷获利出逃、新基金纷纷改弦更张,机构普遍认为,4月份抱团股仍只有超跌反弹机会,但市场主线已不可能重新抱团了。
当然,抱团股里面,新能源车概念会否在4月回勇是最难定论的。这个板块的巨头入场消息太多,小米终于官宣要造车!苹果华为都在造车,百度也在造车,特斯拉比亚迪,新兴电动三傻,还有许皮带,油条哥,贾布斯....加上所有传统车厂,竞争还没开始已经白热化。股市层面会怎么反馈,一时不好把握。
至于次新和碳中和,两大板块已经炒了快一个月,获利盘非常丰厚,这种高位的最强主线,风险已是一触即发。实际上,在3月29日,这两个板块都收到了利空。
对于碳中和,炒作起于3月初两会,随后在政策不断拔高地位下,市场热情水涨船高,但现在也已面临高处不胜寒、政策预期消退殆尽的问题。华创证券警示称,中材节能、华银电力等碳中和炒作的龙头近期累计涨幅较大。上交所将进行从严认定,可能会出台暂停、限制账户交易等手段;
至于次新股,3月29日盘后,监管层盘后终于对一口气10连板、登顶史上次新股连续涨幅第一的顺控发展出手监管,其收到深交所关注函,问涨幅跟基本面是否匹配?这个词大家很熟了,潜台词是不配这么涨。也就意味着这个概念离熄火也不远了——虽然顺控发展3月30日又顶峰涨停,但个人以为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两天了。
金融地产不用说了,坚持房住不炒和向实体向科技创新让利降融资成本,让它们完全没有什么想象空间。
养殖股也很不妙。生猪价格在3月不断探底,且均价已跌破近两年最低点,是养殖股未来一阶段最大的硬伤。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3月30日,标猪市场辽宁、吉林价格已跌至23-23.6元/公斤,黑龙江22-22.4元/公斤,山东23.6-24.4元/公斤,河南24-24.4元/公斤。“以区域市场为例,3月份广东猪价整体呈现震荡下滑趋势,1-29日广东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由38.72元/公斤下滑至27.58元/公斤,累计下滑11.14元/公斤,跌幅28.77%。”
猪价持续下滑,与屠宰企业盈利不佳,压价意向明显不无关联。“因春节过后的价格下行由需求低迷主导,屠宰企业销售不畅,亏损尤为严重。”统计显示,3月前三周国内生猪屠宰毛利平均为1.24元/头,第二周最低,为-5.25元/头。与往年相比,同为消费淡季,2020年3月份屠宰企业的毛利亦为负数。生猪价格下降,养殖端盈利亦一路下行。以自繁自养为例,截至2021年3月22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1481.66元/头,较1月初累计跌幅49.25%。但另一方面,养殖盈利虽有下降,但与往年相比仍处相对高位,因此养殖端抗价意向并未十分强烈。
另外,虽然军工板块受地缘因素影响在本周有所表现,但仍难以对冲军工板块作为节后比抱团股还惨的领跌板块。从1月初到2月初春节前,军工指数的最大跌幅超过了20%,目前跌幅仍有15%左右。但由于美新政府对华遏制手段的变化,曾在去年刺激军工大涨的地缘局势,恐怕在拜登上任后很难奏效了。
而科技股呢,虽然政策利好不断,外部博弈加剧也对科技自主化有利,但受制于对互联网科技龙头反垄断的压制,加之大资金过去始终对科技股信心欠逢,而目前的行业政策利好也仅限于某些细分领域上的小刺激,并不足以让市场逻辑重新回到对科技自主概念的信心上来。
至于周期股,春节前一度在经济复苏预期下有所表现,3月以来又搭上碳中和概念扩张的东风再度有所表现。但问题是,周期股缺乏政策背书,主要市场自身YY经济复苏后的受益性逻辑。4月份不能说没有机会,但信心度还是不够强。
简单说,一眼看过去,好像市场能炒的、可炒的3月份都已炒遍了。或者说我们并不看好像机构抱团股卷土重来、碳中和概念还能继续、次新股应该也无法撑到4月份、科技股又是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4月还能炒什么,也是市场比较好奇也比较困惑的。
我们注意到,现在一种具有一定认同度的观点是。4月份可能是业绩为王,炒高送转、高股息和业绩预增将是会市场的一大热点。
其逻辑是,其一,从时间上看,4月份这是上市公司正式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的月份(最后期限),历来这都是资金借机热炒“高送转”的时期。
其二,今年的特殊性在于,由于去年的低基数会让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普遍“暴增”,尽管这存在数字游戏的成分,但还是会显著强化市场对这种增长数字的炒作预期。
统计发现,截至3月30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78家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业绩预告。从预告情况来看,预喜公司的数量达171家,占比96.07%。其中,业绩预增公司有112家,业绩略增公司有31家,业绩扭亏公司有28家。
进一步统计发现,在上述业绩预喜的171家公司中,有10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翻番,占比逾六成。其中,天铁股份、黑猫股份、震裕科技、鲁西化工、金力泰、伊戈尔、分众传媒、阳谷华泰等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增幅上限在10倍以上,业绩呈现大幅增长。
这几乎是史上罕见的增幅及规模了。
其三,近期港股和A股市场都已经开始有了围绕高股息概念进行炒作的苗头(中国神华、江铃汽车)等,且它们对板块的带动力不错(比如神华就带动了整个煤炭板块)。而有机构已经总结出了一份高股息率和季报高预增上市公司名单。
高股息率(年化收率)上市公司名单:
江铃汽车  股息率:13.69%;
方大特钢  股息率:12.25%;
中国神华  股息率:9.08%;
佳士科技  股息率:6.78%;
南钢股份  股息率:6.65%;
交通银行  股息率:6.55%;
广汇物流  股息率:6.38%;
百川能源  股息率:5.82%;
淮北矿业  股息率:5.59%;
京基智农 股息率:5.43%;
季报预增上市公司:
天铁股份 季报预增:6947.12%;
黑猫股份 季报预增:6528.48%;
震裕科技 季报预增:5974.41%;
鲁西化工 季报预增:5542.51%;
金力泰 季报预增:5395.91%;
伊戈尔 季报预增:3554.79%;
分众传媒 季报预增:3331.24%;
阳谷传媒 季报预增:1850.45%;
九强生物 季报预增:850%;
国光电器 季报预增:811.92%;
丰元股份 季报预增:765.88%;
纳思达 季报预增:642.39%。
以上还只是目前整个市场高股息或高预增名单的冰山一角,随着4月年报季报的密集出炉,可能还会有更多“惊喜”呈现,而资本是不会忽视这样的机会的。


                                 
                                           焦点透视
                 



长期看,经济复苏后“流动性紧缩杀”无可避免                 
【研究员】:大双
结论:总结历史经验来看,有一条基本规律应该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经济复苏中的流动性收紧几乎一定会发生,由此会带来股票市场的调整,这个避无可避;但是不是就一定是“从牛转熊”呢,那倒也不用太过担忧。从之前的三次经济复苏上行周期中股市表现看,经济复苏趋势结束前,股市并不会牛熊转换,此前大部分时间是震荡行情。

                                 
【博览财经分析】从年度走势看,今年在“经济复苏下的流动性逐步收缩”是影响A股趋势的两个此消彼长(或者说具有多空对冲性)的决定性力量。决策层面追求的是经济上行与流动性下行之间在节奏、时间、力度上的平衡。换言之,如果两者实现了均衡,那将非常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和结构性机会的表现。
但事事难如人事。一则,中国经济的庞大而复杂,流动性需求的多面性,决定了决策层面对经济复苏预期与流动性收缩节奏之间的判断,往往并不能做出精准的判断,也很容易受到很多经济规律之外的因素干扰。就是说并不总是能均衡;
二则,即便决策层面做出了自认为“多空均衡”的政策调整决断,但传导到市场层面时,往往存在时间滞后性或者认知的偏差(政策表述你咋解读它都说的通…)。也就是说,投资者的认知判断往往与政策意图之间也并总不是一致。
这种决策政策的不均衡性或投资者认知的偏差,才是经济生活中的常态,也是造成股市层面不断波动的根源。
就2021年而言,全球疫情走向预判的不确定性、中美博弈激烈程度的不确定性,都让今年经济复苏预判和流动性政策决策出现不均衡,甚至完全错误的概率相比往年更大。而在股市投资者的预期层面,经过去年的大放水行情后,过度放大经济复苏和流动性政策间的不均衡的概率也更大。简单说,市场对股市长期走向的预判错误的概率极高。
我们注意到,两H决定的今年经济增速目标是6%以上,并表示这个目标不低,同时强调“去年没有大放水,今年也没必要急着紧缩”。但市场普遍认为较低,多数都预判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以上。比如,高盛调整预测2021年中国实际GDP将增长8.5%,CPI的增速为1.1——从这种经济与政策的偏差来看,似乎对A股长期偏有利(业绩复苏提供热点,同时流动性局面有利)。但决策层说的“不急转弯”,并不是不转弯,二季度乃至下半年实际的货币政策会怎么变,现在并不好预测。
另外,目前新兴国家已纷纷转向加息收水,包括1.9万亿美元又搞出3万亿投资计划的美国,美联储都开始口头喊收紧。最新消息是IMF计划上调2021年全球GDP预期,现在预计增长5.5%。 计划上调2022年预期,现在预计增长4.2%。这会否进一步加速全球的收水节奏进程,这会否影响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和货币政策的长期走势,外盘走势会否直接影响A股走势,都是需要观察的。
不过,总结历史经验来看,有一条基本规律应该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经济复苏中的流动性收紧几乎一定会发生,由此会带来股票市场的调整,这个避无可避;但是不是就一定是“从牛转熊”呢,那倒也不用太过担忧。从之前的三次经济复苏上行周期中股市表现看,经济复苏趋势结束前,股市并不会牛熊转换,此前大部分时间是震荡行情。
机构对此有三大结论如下——
历次A股大调整经验总结:紧缩杀避无可避,但复苏结束前不会牛熊转换
根据国信证券统计过去三次经济复苏上行周期中(即2006~2007年、2009~2010年、2016~2017年)中股市调整的幅度,以及前因后果和调整后市场的结构性表现情况。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结论:
经济复苏过程中因流动性因素导致的下跌都算是“调整”,复苏没有完成时出现“牛熊转换”可能性小,过去三次复苏牛市的“牛熊转换”(2008年、2011年、2018年),都是出现在复苏结束盈利下行周期中。
1617151421717187.jpg
第二,经济复苏中的股市和利率一般是同向上升的,但并不是想象中的利率上行对股市利空。这主要因为利率上行是一个结果,表明经济和企业盈利好。2006~2007年、2009~2010年、2016~2017年,这三次经济复苏中的股市牛市,利率都是上行的。
1617151436547771.jpg
第三,从行业板块和市场热点特征来看,多数情况下调整后的行情特征都不会延续调整前的特征,且调整中跌幅大的行业调整后并没有更好的表现,反而更多的情况是调整中抗跌板块后续表现更好。
1617151449271183.jpg
那么结合历史规律来看,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仍方兴未艾,而中国经济复苏领先、且此前放水非常克制之际(多次表态货币政策“不必急着转弯”),对于春节后以来的市场先跌后震荡的格局。机构的观点多数还是认为,判断自2020年2月以来的“流动性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机构观点认为,在后续4月份年报一季度数据陆续公布后,预计市场会有更好的表现。对此我们也是认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 晋ICP备19002725号-4 ) 晋ICP备19002725号-4

GMT+8, 2024-11-23 10:24 , Processed in 0.0953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