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金融大师和谐版大机构大研究和谐版】
在上周的内参中,我们对上周等连续召开的重磅会议解读认为,4月7日金融委会议,4月8日政治局常委会,4月9日“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体改”意见,4月10日下放土地审批权等,都在强化A股“政策底”信号。机构的观点也普遍认为,“发挥枢纽作用,放水管制,提升活跃度 ”的潜台词就是要把市场先搞活搞好,把赚钱效应提上来才好搞融资。但现在看来,这个解读似乎过于偏乐观了…… 从证监会的一些最新表态看,决策层所言的重视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似乎仍只是指《监管层要加快股市向实体融资输血速度了!》而并不包括要率先提高股市赚钱效应这个前提?据财新13日报道,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疫情发生后,证监会十分重视企业直接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让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也是证监会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对于已经获得审核通过的企业,证监会拟加快他们获得IPO和再融资批文的速度,增加市场可预期性,进一步加快再融资审核节奏,提高审核效率。 简单说,一种极大的概率是,为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落实稳经济和全面小康目标出力,证监会要加快股市向实体经济融资输血的速度了!当然,基于目前A股所处的点位(已处在过去十年市净率水平的较低位),而且中国国内复工复产持续向好,倒也不用担心指数还有多少大跌的空间。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指数恐怕都难有什么指望了。而短线策略仍以中性仓位下寻求结构机会为主。在结构性机会方面,一是继续关注受益疫情的口罩,呼吸机等概念的持续性(据说熔喷布价格迎来第二轮暴涨);二是重点把握热点向政策鼎力扶持的日常消费(餐饮、商贸)和基建等复工受益概念;三是避险的黄金板块(考虑到黄金价格目前已涨至7年来的新高)以及盈利预期比较稳定的券商、军工、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等。 需要侧重说明的是:现在机构强调要关注的基建,可能更多的指向了传统基建(水泥,钢铁,地产等),而不再是2月份疯狂鼓吹的“新基建”了。 那么,《现在需要提升对“传统基建”板块关注度了!》因为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深化,正倒逼政策转向能短平快保就业的传统基建。鉴于外部形势如此严峻,内部目标又制定的这么高,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给决策者去纠结新经济、旧经济的时候了,必须“新老同步共振”,中国必须重新考虑对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的松动力度了。 而事实上,中央很明显已经意识到需要调整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决策层已开始纠偏单纯侧重“新基建”的政策思路。同时,再考虑到之前市场在“新基建”上已经炒了太久,反而传统基建一直不被财经舆论看法没怎么被炒作。那么, 从股市未来一段时间投资方向评估,就有必要增加对传统基建(水泥)、地产(建材装饰)等方向的配置比例。
博览视点
监管层要加快股市向实体融资输血速度了!
【研究员】:大双
结论:在上周的内参中,我们对上周等连续召开的重磅会议解读认为,4月7日的金融委会议,4月8日政治局常委会(强化对今年完成全面小康的坚决),4月9日印发“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体改”意见,4月10日国务院下放土地审批权等,都在强化A股“政策底”信号。尤其是国务院金融委4月7日提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机构的观点也普遍认为,“发挥枢纽作用,放水管制,提升活跃度 ”的潜台词就是要把市场先搞活搞好,把赚钱效应提上来才好搞融资。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解读似乎过于偏乐观了……从证监会的一些最新表态看,决策层所言的重视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似乎仍只是指扩大向实体经济输血,而并不包括要率先提高股市赚钱效应这个前提?简单说,一种极大的概率是,为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落实稳经济和全面小康目标出力,证监会要加快股市向实体经济融资输血的速度了!当然,基于目前A股所处的点位(已处在过去十年市净率水平的较低位),而且中国国内复工复产持续向好,倒也不用担心指数还有多少大跌的空间。
【博览财经分析】在上周的内参中,我们对上周等连续召开的重磅会议解读认为,4月7日的金融委会议,4月8日政治局常委会(强化对今年完成全面小康的坚决),4月9日印发“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体改”意见,4月10日国务院下放土地审批权等,都在强化A股“政策底”信号。尤其是国务院金融委4月7日提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机构的观点也普遍认为,“发挥枢纽作用,放水管制,提升活跃度 ”的潜台词就是要把市场先搞活搞好,把赚钱效应提上来才好搞融资。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解读似乎过于偏乐观了……从证监会的一些最新表态看,决策层所言的重视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似乎仍只是指扩大向实体经济输血,而并不包括要率先提高股市赚钱效应这个前提? 证监会声称要加快融资审批效率! 据财新13日报道,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疫情发生后,证监会十分重视企业直接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让更多企业获得融资支持也是证监会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对于已经获得审核通过的企业,证监会拟加快他们获得IPO和再融资批文的速度,增加市场可预期性,进一步加快再融资审核节奏,提高审核效率。 而此前,证监会发行部在2月3日下发《关于发行监管工作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安排的通知》,放宽发行人反馈意见回复时限、告知函回复时限等。 4月1日,监管部门明确,对疫情严重地区企业、疫情防控领域企业首发和再融资项目予以优先审核。 多家私募机构也表示,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明显,而IPO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疫情影响下,IPO发行常态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的急迫需求。 简单说,一种极大的概率是,为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落实稳经济和全面小康目标出力,证监会要加快股市向实体经济融资输血的速度了! 而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IPO首发家数51家,融资金额786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另外,今年以来,证监会共审核了44家企业(不包括科创板)的首发申请,除取消审核1家,未通过1家外,42家通过,这个通过率也是罕见的高。考虑到今年严峻的疫情,无论是在审核,申报还是各种流程上,比往年要苦难不少,监管层的这种办事效率就更加让人担忧了!不仅是要提高审核效率,还要增加审核规模,这意味着今年可能又是一个扩容大年! 但这对本就在海外疫情干扰下陷入疲软的A股二级市场预期,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利空! 但下跌空间也越来越小 当然,基于目前A股所处的点位,倒也不用担心指数还有多少大跌的空间。 一则,虽然海外疫情仍未见转折点,但欧洲国家新增病例已在持续趋缓,而中国在防控海外疫情倒灌上做的很不错,国内的复工复产和促消费等还在稳步推进。经济形势已经显著好转,这对A股具有一定的托底作用,从资金逐利和避险性需求而言,A股也确实具有相比于外盘的避风港优势。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4月12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正式在武汉开始受试者接种试验。这是全球首款进入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这也强化了国内疫情防控不会反弹的信心。也有助增强全球抗疫的信心。 二是,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剔除2019年以来上市的A股,当前A股破净股数量达438只,已超过2018年底的437只。从破净股占比看,截至4月13日,当前破净股数量为443只,占全部A股比例为11.61%,逼近2018年年底的12.29%。 另外,截至4月13日,全A指数的市净率为1.58,已处在过去十年市净率水平的较低位置,显示当前A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多家基金都表示,当前A股市净率水平下市场下跌空间不大。同时,由于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资金对确定性个股和行业给出了较高溢价,但仍需考虑估值安全边际。 实际上,我们在周一的盘前内参中,就明确认为,“政策底”凸显但“市场底”仍未明,因此行情的弱势震荡难改。而4月13日A股确实呈现出比较脆弱的情绪。 三大指数当日集体低开,全天缩量低位震荡,创业板盘中跌近2%,市场题材分散,高位个股大幅下杀,跌停个股逾40家,炸板率较高,亏钱效应明显。盘面上,受周末消息刺激和市场避险情绪影响,疫情相关的口罩、基建、医药等板块继续走高,农药板块持续活跃;科技股全线萎靡,RCS、电信运营、农业种植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49%,报收2783点;深成指跌0.73%,报收10223点;创业板指跌1.37%,报收1923点。 总结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指数恐怕都难有什么指望了。而短线策略仍以中性仓位下寻求结构机会为主。在结构性机会方面,一是继续关注受益疫情的口罩,呼吸机等概念的持续性(据说熔喷布价格迎来第二轮暴涨);二是重点把握热点向政策鼎力扶持的日常消费(餐饮、商贸)和基建等复工受益概念;三是避险的黄金板块(考虑到黄金价格目前已涨至7年来的新高)以及盈利预期比较稳定的券商、军工、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等。
决策参考
透视创业板一季报预披露,两个风险点值得警惕
【研究员】:陈淼
电子半导体、医药医疗是创业板权重的主要分布板块。电子行业去年订单计算业绩递延到一季度,医药行业一季度受益于疫情炒作,二者表现相对还可以,成为创业板一季报核心标的表现略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尽管按数量看,创业板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已成定局,但从加权平均看,一季度因疫情业绩下滑幅度不算“翻车”。 创业板一季报结合后市策略,博览研究员认为,弱势环境下,若市场对于某个前期上涨的行业预期比较高,那么当该行业龙头股业绩仅仅是符合预期或略低于预期时,股价很有可能迎来大跌。市场普遍看好的医药医疗一季度预披露表现还不错,叠加疫情概念炒作因素,市场给板块整体预期非常高,这里面存在明显的负面预期差,这导致医药医疗板块在5月可能会出现整体回调。
【博览财经分析】深交所对于创业板业绩预披露,比主板有更高要求。具体来看: 创业板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3月31日之前的,应当最晚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披露下一年度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4月份的,应当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由于规则具备强制性,截至4月9号,创业板一季报预披露比例已达到86%,预披露率明显高于主板24%左右的水平。创业板预披露展现出哪些特点? 电子半导体、医药医疗是创业板权重的主要分布板块。电子行业去年订单计算业绩递延到一季度,医药行业一季度受益于疫情炒作,二者表现相对还可以,成为创业板一季报核心标的表现略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尽管按数量看,创业板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已成定局,但从加权平均看,一季度因疫情业绩下滑幅度不算“翻车”。 创业板一季报结合后市策略,博览研究员认为,弱势环境下,若市场对于某个前期上涨的行业预期比较高,那么当该行业龙头股业绩仅仅是符合预期或略低于预期时,股价很有可能迎来大跌。市场普遍看好的医药医疗一季度预披露表现还不错,叠加疫情概念炒作因素,市场给板块整体预期非常高,这里面存在明显的负面预期差,这导致医药医疗板块在5月可能会出现整体回调。 创业板一季度盈利大幅下滑 对于创业板业绩预披露情况,安信策略团队强调: 从业绩表现来看,0-50亿、50-100亿、100亿以上市值、100亿以上市值(剔除温氏)2020一季报预告业绩增速分别为-95.16%、-24.76%、6.35%、-9.67%。剔除温氏后,整体一季报业绩预告同比降速表现优劣程度次序为创业50 > 创业大盘 > 创业板指 > 创业300。其中创业50最为稳健,同比仅小幅下滑0.16%。 细分来看,业绩预减或首亏的公司(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基本都是受疫情影响而造成的企业中下游复工延迟、原材料紧缺、订单减少和成本上升(占比91.54%)。 展望后市,海外需求放缓影响已初现端倪,或将在二季度逐步体现。对于科技成长行业来说,尤其是电子行业(39.8%),出口海外的收入占比较高,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海外疫情的冲击。因此二季度业绩难言直接好转。 天风策略团队强调: 从增速的分布来看,披露率>20%,且增速高于50%的个股占比>20%有:农业、电子、医药、公用事业和电气设备。负增长比例大于70%,承压相对明显的行业有:纺服、休闲服务、交运、家电、汽车等行业。 从细分板块增速来看,一季报增速较高或边际向好的行业主要有几类:农业(养殖/饲料)、电子(半导体/电子制造/元件)、医疗器械、食品加工、互联网传媒(游戏)、券商,以及受益于成本下降的化学纤维和包装印刷等。 博览研究员认为,一季报创业板头部企业业绩表现还不错,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板当前头部企业的主要构成是医药医疗,且电子作为第二大行业,一季报主要反馈的是去年的订单,一季度订单下降、二季度订单大降,要分别到二、三季度才能体现。因此创业板头部企业业绩整体才能维持较好水平,但正因为电子行业这个时滞存在,因此二季度创业板盈利可能会比较难看。 对于一季报业绩的两个思考 对于A股市场对一季报业绩相关信息的反馈,博览研究员认为要注意两点。 第一,弱势环境下,若市场对于某个前期上涨的行业预期比较高,那么当该行业龙头股业绩仅仅是符合预期或略低于预期时,股价很有可能迎来大跌。 当前A股市场显然是弱势环境,市场整体显著缩量震荡。在这样的环境下,周末正邦科技公布业绩:2020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5,000万元-100,000万元,低于市场预期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一季度公司虽然出栏基本符合预期,但生产成本略高于机构预期,因此整体盈利略不及预期。 细看原因,一季度成本略高,主要是去年三季度公司在猪瘟时投栏的仔猪成本比较高,这个成本记在了一季度。这是完全合理的操作。 但资本市场不买账,周一正邦科技跌停。 因此对于仍未公布一季报预披露的部分主板中小板电子半导体行业标的,要高度警惕一季报明显不及预期的风险,而且二季度、半年报时,这个风险显然会更大。 第二,医药医疗一季度预披露表现还不错,叠加疫情概念炒作因素,市场给板块整体预期非常高,这里面存在明显的负面预期差,这导致医药医疗板块在5月可能会出现整体回调。 消费意愿降低、医院就诊减少、复工延迟及开工率低,三大因素对板块产生阶段性扰动,像医药消费、医疗服务、非疫情相关医院用药及器械耗材、人力密集型细分领域都会受到影响,二季度递延影响不可小觑。 因此,尽管中期来看,博览研究员认为医药板块三季度有机会成为市场主线,但由于一季度市场给出的溢价较高,二季度回调压力明显存在,短期切勿盲目乐观。
焦点透视
现在需要提升对“传统基建”板块关注度了!
【研究员】:大双
结论:我们在周一盘前观点中明确强调了北上资金等主流资金已经把重心转向了挖掘受益于内需的板块。实际上周一的市场热点,聚焦内需的市场主线的确愈发明确,医药、基建等相关行业联袂走强;另一方面,科技股延续低迷态势。总之,现在市场风偏转向对消费、医药、农林牧渔等偏内需板块的追捧,已是市场的明牌。但本文想侧重说的是,在这个明牌之外很多投资者没有区分清楚的一个细节:现在机构强调要关注的基建,可能更多的指向了传统基建(水泥,钢铁,地产等),而不再是2月份疯狂鼓吹的“新基建”了。 因为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深化,正倒逼政策转向能短平快保就业的传统基建。鉴于外部形势如此严峻,内部目标又制定的这么高,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给决策者去纠结新经济、旧经济的时候了,必须“新老同步共振”,中国必须重新考虑对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的松动力度了。而事实上,中央很明显已经意识到需要调整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决策层已开始纠偏单纯侧重“新基建”的政策思路。同时,再考虑到之前市场在“新基建”上已经炒了太久,反而传统基建一直不被财经舆论看法没怎么被炒作。那么, 从股市未来一段时间投资方向评估,就有必要增加对传统基建(水泥)、地产(建材装饰)等方向的配置比例。
【博览财经分析】我们在周一盘前观点中明确强调了北上资金等主流资金已经把重心转向了挖掘受益于内需的板块。实际上周一的市场热点,聚焦内需的市场主线的确愈发明确,医药、基建等相关行业联袂走强;另一方面,科技股延续低迷态势,特别是上周表现强劲的RCS富媒体通信概念,13日早盘除领涨龙头神州泰岳仍顽强上攻外,其余个股几乎“全军覆没”。 拉长周期看,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申银万国行业中3月以来取得正收益的板块分别是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商业贸易,除了医药外,这基本都是内需的范畴。表现较差的行业则是传媒、通信、汽车、计算机、电子。只是得益于前期较大涨幅,通信、计算机今年以来仍然暂时保持了正收益罢了(但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继续缩水或转负) 与我们的观点类似,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周末也发表观点,旗帜鲜明地表示要“聚焦内需”,建议关注基建与消费两大板块,这与13日的市场表现是完全呼应的。总之,现在市场风偏转向对消费、医药、农林牧渔等偏内需板块的追捧,已是市场的明牌。 但本文想侧重说的是,在这个明牌之外很多投资者没有区分清楚的一个细节:现在机构强调要关注的基建,可能更多的指向了传统基建(水泥,钢铁,地产等),而不再是2月份疯狂鼓吹的“新基建”了。 疫情对经济冲击深化,倒逼政策转向能短平快保就业的传统基建 从当前海外疫情发展趋势看,海外确诊数量很快就会破200万例,顶峰飙升到300万例甚至400,500万例的可能性也不低。欧美经济在二季度的预期基本上都是10-50%的下滑幅度预期(中轴是30%左右),因此二季度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更大,从内部来讲稳增长的难度也更大,现在多国在攘攘要从中国撤退企业(虽然虚张声势的成分居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欧美各国对中国经济施压,疫情对经济冲击程度远未被真正认清,而中国最高决策层又反复强调必须坚决顶住外部压力完成全面小康既定目标的特殊时期,只想通过一般性的复工复产、减税、放开流动性、扶持制造业企业和外资企业、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政策性措施来达到恢复和振兴经济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促消费,投资方面,需要依靠的增长动力也已不可能再简单停留在立足长远但短期效应不明显的“新经济、新基建”上。 正如我的一位大V朋友所言,外部形势如此严峻,内部目标又制定的这么高,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给决策者去纠结新经济、旧经济的时候了,必须“新老同步共振”,中国必须重新考虑对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的松动力度了。由于开展大规模的基建可以将钢铁、水泥、建材、机械设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电子设施,也包括现在“新基建”所拉动的与高科技产业相匹配的许多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都有效地带动起来。 何况,经济本就是一个互相成就的系统。一旦增长慢下来,风险偏好就不会成立,投资于高风险领域的资金会成倍减少,新经济也不会成立。这么多年财政有那么多钱做科技补贴,首先是来自于传统经济带来的增长红利。所以,在特殊的艰难时期,得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再来在此基础上去思考更多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的问题。而基建、地产这类投资对于解决目前最为严峻的就业与创收问题向来都是立竿见影的,只有这个问题较好的解决了,消费才能稍微稳住,才有后续重新再侧重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新基建的余力。 决策层已开始纠偏单纯侧重“新基建”的做法 而事实上,中央很明显已经意识到需要调整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 就在上周中央重磅文件发布,覆盖“全要素”,在此之后,不少地方在楼市以及基建方面的新政并没有再出现之前那种“前脚放松,后脚取消”的情况,这更加表明,这些地方政府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政策风向。 4.10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2016年以来,央行为抑制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行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房地产行业特点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周期很长,央行一直非常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房地产市场的“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基调中,稳预期尤其重要,预期不稳反而对经济伤害更大,下一步还是按照中央总体要求和精神,围绕“三稳”目标做好工作。 4.10日,深圳9条地铁线最新规划获国家批准; 4.11日,青岛推新规鼓励改善需求入市 5年限售变2年; 4.11日,南京启动“四新”行动:推进总投资5454亿元346个新基建项目。在建设“新都市”方面,计划完成全市300万㎡棚户区改造。 4.10日,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在解封后,更是快马加鞭加大了投资拉动力度,宣布100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生基建和地产项目。 可以预料,接下来会看到更多地方公布的宏大基建项目。 结论 这些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表明了一个问题:在稳增长、保稳定的大局面前,中国已经不能够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新旧成分”了,只有走向全要素的发展模式,才能让新旧共振,共同增长。吃饭的问题都面临考验的时候,再纠结新经济还是旧经济就显得有点矫枉过正了。 同时,再考虑到之前市场在“新基建”上已经炒了太久,反而传统基建一直不被财经舆论看法没怎么被炒作。那么, 从股市未来一段时间投资方向评估,就有必要增加对传统基建(水泥)、地产(建材装饰)等方向的配置比例。
投资参考
第二波虫灾席卷而来,这次规模是上次的20倍!
【研究员】:乔峰
虫灾再次来袭大概率会引发农药、化工、草地贪夜蛾等概念股的第二波行情。但在策略上,考虑到当前大盘比较弱势,热点持续性不强,因此不太建议大家追涨。大概率下,热点会持续,但也是呈现脉冲式,所以投资者需要掌握好节奏,控制风险仍然是首要任务。
【博览财经研报】春节过后,正值中国疫情爆发高峰期,市场关注焦点全部集中在新冠病毒上。而彼时,东非也正在爆发草地贪夜蛾和蝗虫灾害,当时草地贪夜蛾概念指数走出了一波大幅拉升行情,我也写了两篇文章阐述此事。 近日,第二波虫灾再次席卷了东非地区的国家,周一A股草地贪夜蛾概念独树一帜,成为两市为数不多的领涨板块。实际上,如果不是这场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往年这个时候也应该是炒作虫灾的时间窗口,只不过相比虫灾,人们更关注疫情而已。 注意力的转移不代表市场不重视,不代表虫灾没有发生。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除了对三农的阐述外,首次加入了关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指导意见,由此可见今年的防控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尤其是在经历了这场新冠战役后,国家必然会把注意力放到虫灾的防控上,保证了人民生命安全,更应该会保证粮食安全。 博览研究员认为,虫灾再次来袭大概率会引发农药、化工、草地贪夜蛾等概念股的第二波行情。但是在策略上,考虑到大盘整体较弱,热点持续性不强,所以农药、草地贪夜蛾热点大概率会持续,但大概率也是脉冲形式,所以投资者需要掌握好节奏。 这一次虫灾规模是上一次的20倍 据“美联社”(AP)4月11日报道,今年年初,部分东非国家遭遇了70年不遇的特大蝗灾,数月后,该地区再次面临第二波蝗灾侵袭,而联合国粮农计划署给出的数字称,这一次虫灾规模是上一次的20倍。 数十亿只蝗虫幼虫从索马里的繁殖温床涌出,寻找雨季中滋长的新鲜植被,令非洲原本就已贫弱的上千万民众再陷危难。木薯是当地的主食,蝗灾如果吃掉这些春耕期间成长起来的幼苗,则意味着饥饿。 东非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包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苏丹的居民,有着和阿波凯特一样的担忧。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和刚果也发现了蝗虫群。 除了非洲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列出其他面临蝗灾的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也门、沙特和阿曼以及西南亚的伊朗及巴基斯坦。也门的亚丁北部以及阿曼海岸出现了正在发育的虫群。一群刚脱皮正发育的蝗虫群出现在波斯湾附近。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这波一部分是由气候变迁所引起的蝗灾,对食物安全及生计带来“前所未见的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声明说:“东非当前情势依然极度令人担忧,新的蝗虫群落正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部及索马里等地形成,数量日渐增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并蔓延到东非的第一波蝗灾,毁掉了肯尼亚30%的草地。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蝗灾,到6月份,整个东非面临粮食安全问题的民众,将在2000万人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万。 粮农组织已将应对沙漠蝗灾的募款呼吁增加至1.53亿美元,已承诺或到账的款项有1.11亿美元,这笔钱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政府以及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等多个国际捐款方。 目前,部分国家已经开始蝗虫防治工作,伊朗目前正进行春季播种,前一波蝗虫聚集的南部海岸,新虫群正在增加;巴基斯坦仍持续在俾路支省、旁遮普省、西北边境省等地防控虫群。 控制蝗灾最有效的方式是空中喷洒杀虫剂,但东非地区农用飞机数量有限。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乌干达政府已动员超过2000名军人手持喷雾器灭蝗,但这种人工灭蝗效率并不高。
除了灭虫手段有限,肆虐的新冠疫情导致国际物流中断,进一步恶化了该地区各国灭蝗工作。该国农业部表示,近期全球货运因疫情严重受阻,无法从日本进口杀虫剂。据悉,乌干达政府已经追加了400万美元灭蝗资金。 对中国而言,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去年就曾表示,草地贪夜蛾已经在国内热带以及南亚热带地区完成定殖过程,2020年春季后可能会进入全面爆发阶段,贪夜蛾发生的程度数量和去年相比会明显增加,首先会危害小麦,其次是玉米和其他作物。 此前,农业农村部曾多次召开会议,推荐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控的药剂,并印发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挂图和防治指导手册到县、乡、村。 农业农村部直属单位农技中心在2020年1月14日发布通知称: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我国26个省份,并在华南、西南等地定殖。农业专家认为,2020年贪夜蛾北迁时间会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也更重,防控任务艰巨。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除了对三农的阐述外,首次提到了草地贪夜蛾,文件表示要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防控,推广统防统治等服务模式。 博览研究员认为,中国新冠疫情已经取得全面性的胜利,经过这一次疫情的折腾,确实对人民的生活、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在现阶段全力以赴复工复产的重要关口,防止虫灾发生、保障农作物正常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到虫害的防控,已经证明国家层面开始高度重视。虽然虫害一开始发生在西南地区,但为了防止一晚上飞100公里的草地贪夜蛾入侵到东北、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地区,全面做好防控部署就是重中之重。所以,在这种预期下,农药、化学制剂等相关上市公司将受到提振。 暂无特效药,寻找关联高的个股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害虫,所以国内尚无登记农药可用,只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完成了21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评价,筛选出了一批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用于应急防治,效果比较明显的是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类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啶虫脒等。 化学农药是防治暴发性和突发性农业害虫的有效手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防控草地贪夜蛾指导手册,国外登记防控该害虫的化学农药有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 在使用农药方面,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防控草地贪夜蛾指导手册及国外登记防控农药,早期施用多杀菌素和Bt等生物农药,发生严重的地块施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压低虫源基数,遏制蔓延为害。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玉米害虫组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振营指出,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广大农民在用药的时候,要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根据田间种群监测及经济为害水平来决定是否需要防治,避免频繁用药,还要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和剂量进行适量喷施,以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落地到股市,考虑到化工农药品种繁多,因此我们剔除了与上述21种常用农药关联度不高,以及农药营收占比较小的个股,供大家参考: 红太阳:全球农药制造八强,拥有多款应对蝗虫治灾的成熟产品; 海利尔、长青股份:涉足啶虫脒原药生产; 安道麦A:公司在互动平台中表示,公司拥有数款产品可用于应对草地贪夜蛾,如瑞梦得、垄创等; 诺普信:公司在互动平台中表示,相关产品“稼酷”等可以满足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需要; 海利尔: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制定了多个针对草地贪夜蛾的产品解决方案; 丰山集团:具有毒死蜱、氟铃脲、除虫脲、虱螨脲等原药; 扬农化工: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具备菊酯类原药; 总结 博览研究员认为,不管是“幺蛾子”还是“蝗虫”,都对农药、化工个股构成利好。在策略上,考虑到当前大盘比较弱势,热点持续性不强,因此不太建议大家追涨。大概率下,热点会持续,但也是脉冲式,所以投资者需要掌握好节奏,控制风险仍然是首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