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吴亦凡背后的金主爸爸綦建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6 08: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六个统筹”很重要 扩内需促消费关键靠什么?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末,中国疫情防控从全民防控进入精准防控的转折性时刻,中国也频频召开最高级别会议研究经济问题,为2023年,以及二十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的下一个5年征程开局谋篇。

那么如何理解这些纲举目张?观察者网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观察者网:近半个月来,中央最高层频频开会讨论2023年经济工作,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的政策部署引起舆论热议,在您看来,这些会议的亮点是什么?传递了哪些重要信号?

其次是明年宏观政策框架。为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五大政策齐发力,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力度要够,投向结构要精准,如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

1672815648521447.jpg

干部怎么才能敢为?要不为上,不为书,只为实,从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来讲,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思想路线。干部敢为,就需要有容错机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将干部的创造力,改革精神和探索精神就释放出来了。

要想鼓励地方敢闯,必须要有个衡量标准,明确的告诉地方什么是对的。过去衡量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现在衡量的标准就是“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成为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成为内生特点,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开放发展成为必由之路和共享发展成为根本目的。这样就把地方的创造力释放出来了。

群众敢首创,也就是要将社会上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展经济这么一股劲头。所以我说这就很像1978年。

1980年代,我们还刚刚能吃饱饭,到现在,中国人越来有钱。中国的成功,令国人惊奇,也把全世界吓坏了。一方面,就像刚刚提到的四闯一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才闯出了这么一番40年的家业。另一方面,我们开始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造福人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扩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燕生:现在稳外贸和稳外资的形势非常严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外贸稳结构优于稳规模、优结构和外资稳存量和扩增量。“

今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有几个令人堪忧的地方。第一个是加工贸易增长非常差,占整个贸易额的比例下降到了20.2%,增速只有1.3%,加工贸易中台港澳企业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台商。这意味着伴随我们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的台港澳企业今年的外贸形势很不好。

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已经下降到17.9%,比重持续下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趋势在继续。虽然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企业在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努力已经做的非常好了,但美国涉疆法案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打击是很大的。

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会比今年更差,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4.4%。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明年出口形势不好是大概率事件,那我们明年外贸如何能够稳存量扩增量?

观察者网:在您看来,外需已经形势严峻到这个地步了,所以我们必须要靠扩大内需?

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条,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如果中国作为大国未来还要继续靠出口和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全世界会跟你急。世界会问:中国这么强大了,还要靠拿别人的市场奶酪和资本奶酪发展自己,而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市场奶酪和资本奶酪供世界共享?

2006年-2021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由64%降至34%。未来1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还会继续下降到略高于美国低于日本的水平。这个比例的持续下降,说明进出口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这肯定是一个进步,代表了这个国家正在真正成为一个大国经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已经在靠本国内生动力和内需扩大来推动了。

张燕生:这是两码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也明确了中国将继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市场开放、更高标准的制度开放、更高层次的创新开放,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这与人们担心中国进出口下降了,很多外贸企业生存困难不是同一件事。

观察者网: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讲到,扩内需“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经济学家几年前讨论究竟三驾马车谁才是发展动力的时候,是投资,还是消费,一直出现很大的争议。按照您提到的大国经济这样的分析框架,您认为当下为什么中国要将政策重点要放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上?

这个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市场过剩。产能过剩怎么办,我们就想办法通过对外投资和出口将产品销往全世界,这也部分导致了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较紧张。

观察者网:扩内需和稳消费关键靠什么?最近媒体上有各种讨论,有人提议发钱促消费,让老百姓买买买;也有人提议定点扶持消费力强的群体,比如发钱给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也有人说现在经济不好,老百姓一没钱消费,二不敢消费(事实上中国储蓄率在上升),还是要靠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要靠基础设施(有效的,非无效重复性投资)投资,这样可以给农民工提供就业,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您怎么看?

1672815680534700.jpg

现阶段,这些办法都是扩内需促销费可以采取的手段。从中长期看,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提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提升中等收入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更是当务之急。

观察者网:中央经济会议还强调“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这句话如何理解?是否是对2020年以来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不合拍的一个检讨,比如2020年以来,我们的宏观政策是宽松的,但是房地产融资、平台企业监管等在收紧,对经济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

另一方面,目前存在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唯上唯书不唯实,不从实际出发,只从本本出发,造成了一些工作失误;官僚主义就是不作为乱作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做调查研究,做出了许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形式主义就是做表面文章,文书过来文书过去,实际躺平不干。

观察者网:具体到房地产融资的收紧呢?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占GDP比重为7%,加上建筑业则占14%;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接近一半,占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6成,是外溢性较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行业。

风险防范层面,短期要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长远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摆脱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

张燕生:房地产问题背后是个央地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很多年没有理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期要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改革完善房地产相关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制度,多渠道增加市场化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有序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新模式。

再比如住房保障问题,政府要在住房保障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了很多年,但是落实得不好。这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深化。

观察者网:这次中央经济会议谈到2023年五个主要任务,其中两条谈到非公经济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亮明对“两个不动摇”毫不含糊,也强调要加大利用外资,落实好外企国民待遇问题。这两个领域过去一段时间社会讨论比较多,一就是对资本无序扩张的严厉监管,私营企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二就是,疫情及企业成本上升导致一些跨国企业外迁的情况。对此次会议强调这两个方面,您如何看?

国企是自己人,民企和外企也是自己人,外贸企业居民的概念是指,外企在中国经营一年以上的进出口统计按中国居民进行统计。很多外企伴随我们改革开放40年,它们的出口就是中国出口,GDP就是中国的GDP。

当前,我们正面对一场国际拔河赛,一端是希望与中国脱钩的少数极端分子,另一端是希望合作的多数。极端分子千方百计推动来中国投资的外企回岸制造(美欧再工业化)、近岸制造(回到墨西哥、中东欧、印度越南等)、友岸制造(贸易政治话),与我们展开较量。一些国家试图瓦解中国供应链根基,来实现选择性脱钩。这个情况下,怎么才能够团结合法经营的外企和我们一道建设中国,挂钩不脱钩,我们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观察者网:明年的经济增长率的设定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综合今年的表现和疫情防控现状,您如何预测明年的走势?

如果达不到6%,有一个重要约束因素,就是疫情防控拖拖拉拉,反反复复,影响了稳增长措施的实施。

现在新冠疫情蔓延得比较厉害的主要是北京、广东、重庆等城市,这些城市会较快地恢复经济。如果到明年二三月份,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没有达到与病毒长期共存,拖延下去又出现不断的新旧交替传染,就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制约经济增长。(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张燕生)




catbg01.gif 政经观察
catbg02.gif



印度外商投资猛增背后 让中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博览财经特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印度2022年的GDP增速将高达7.4%,远高于全球3.2%的平均增速。近年来莫迪政府在印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被称为印度版本的改革开放。

印度外商投资猛增的背后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推出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排名,中国排名全球31名,印度排名63名,这一报告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依然明显好于印度。查了一下相关数据,最近几年外资流入印度最凶猛的行业主要是服务外包、计算机、基建、通信、汽车、制药几个产业。

近几年印度外资带来成效最明显的行业便是手机和通信行业。2021年印度产手机占全世界16%的份额,而这其中很多份额都是从中国手上抢走的。

同时近年来外资开始大量投资印度的移动通信网络。印度目前拥有仅次于中国规模的电信市场,IBEF的数据指出,截止到2021年12月,印度电信用户数量达到11.78亿,已经和中国几乎不相上下。

外国资本的涌入,使得印度4G网络的建设速度大幅提速。印度市场目前被JIO、埃尔特尔、达沃丰理念和BSNL四家头部运营商垄断,其中除去BSNL是印度国营,占市场份额约10%,剩余的份额均被三家私有运营商瓜分。

1672816316921115.jpg

韩国自然也不甘落后,2019年5月,印度版“滴滴”——OLA,获得起亚和现代3亿美元融资;欧美资本更是跑步入场,亚马逊承诺在莫迪任期内投入超过50亿美元用于发展其印度业务。

2021年,福特宣布停止在印度生产汽车,并将其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工厂白菜价卖给印度塔塔集团,该厂的产能约为12万辆。在印度生产汽车的10年期间,福特亏损了超过20亿美元。

这个市场最大的赢家是在其他市场日趋边缘化的日本铃木。1983年印度政府出资和日本铃木汽车一起宣布在印度建厂,起初由印度国资控股,此后铃木逐步加大投资比例,持股比例接近50%,2007年印度国资退出,使得该合资公司彻底民营化。

此外,来自韩国的现代和起亚,也在印度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市场汽车售价平均仅为7000美元。因此现代和起亚的低端车型在这个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特斯拉也曾经和印度政府商谈过去印度投资建厂的事宜,但是双方的条件相去甚远,最终不了了之。

2018年,沃尔玛以21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印度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Flipkart,2020 年7月14日,谷歌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到七年内在印度投资100亿美元。

中国的出口导向VS印度的进口替代导向

印度目前对于进口汽车采取4万美元以下汽车60%、4万美元以上汽车100%的高税率。印度为保护本土光伏企业发展,自2022年4月起,印度对外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征收40%的基本关税,对电池征收25%的基本关税。

进口替代战略在拉美、东南亚等很多地区都曾经推行过,但近年来拉美和东南亚许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因为进口替代很容易导致贸易保护,拿巨额社会资源去补贴本地那些竞争力低下的企业,缺少国际竞争力。

相比之下,韩国在发展制造业的时候走了出口导向的道路,获得巨大成功。韩国因为国内市场狭小,因此韩国政府在给本地企业扶植政策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他们必须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以出口为主,因为国际市场是充分竞争市场,没有本土的保护,你能在国际市场站住脚才是真正的优质企业。

中国早年在进口替代上也曾经走过弯路,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早年要求外资车厂进入中国必须与本土汽车厂商合资,且外商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否则向中国出口汽车就需要缴纳高额关税;

其代表指标就是中国虽然是全世界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出口量却长期徘徊在100万辆以下,经常连世界前10都排不进去,在国际上中国产的汽车竞争力不高。同时中国消费者在高额关税保护下,长期需要花钱购买价格昂贵但是相对质量较差的国产汽车。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速超过100%,出口量突破200万辆,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很有可能突破300万辆,变成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是建在上海保税区内——这和郑州富士康工厂建在郑州保税区内如出一辙,也就是说产品运出保税区销往中国其他地区视同出口,需要缴纳中国关税。而运进保税区的进口零部件则不需要清关和缴纳关税,出口也不需要缴纳关税。因此上海特斯拉工厂,从一开始至少有一半就是出口导向的,特斯拉看中中国成熟的工业链配套能力和极快的建厂效率。

外资的涌入能让后发地区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利用外国的技术、资金,同时借助外资的品牌和渠道,快速进入全球市场,从而极大带动出口和就业。

印度制造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从制造业外向度上来说,和中国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以手机行业为例,2021年印度生产了1.9亿部手机,但是有1.5亿部手机在印度本土销售,出口占比很低,而中国在2021年则出口了9.5亿部智能手机。

总之,这些数据显示印度目前还处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早期的进口替代阶段,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适时退出,降低关税壁垒,转向出口导向,在国际市场上去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苹果正在往印度转移产能,印度已经对中国在手机产业上产生了实质的威胁。在汽车产业上,莫迪曾经和特斯拉谈过,但是最终因为某些因素没有谈拢。目前印度转而引入了在中低端车型上很有特色的铃木电动车,也有望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

分析完外资,再来看中印本土企业的竞争对比。研发投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从研发投入上分析,能看出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力点是什么。

欧盟每年都会公布全球研发企业2500强榜单,这2500家企业差不多占了全球企业研发投入的90%。最新2021年的数据,2500强榜单当中中国企业有597 家,印度只有25家。

从产业分布上来看,中国企业的研发费用主要砸在了ICT、基建、汽车这几个行业上。例如ICT领域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联想、中兴、中国移动等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很高。基建领域的中建、中铁建、上海建设等研发投入也很高。汽车及交通领域的上海汽车、中车、比亚迪、东风汽车、长城汽车等研发投入也都很可观。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发工程师,积累了大量核心专利,同时有一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而未来各个产业都需要接入信息化。同时,近年来中国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研发投入也增长迅猛。因此电信、消费电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这几个行业中国目前都是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印发展理念的差距。中国为保持经济增速,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超前发展,5G网络、高铁、新能源充电桩、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的建设都是世界领先,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当前中国发展阶段的需要,但这些基础设施超前建设换来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具体到施工进度上也是无比拖沓,原本计划在2017到2022五个财年的时间,建设或升级34800公里长的公路,截止到2022年3月,完成工程量不足计划的50%,效率可见一斑。

理论上,印度的软件产业并不落后,它能否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发展起来,核心要看它采用什么产业政策。然而中国的研发投入却有一些偏科,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医药产业上的研发投入占比很低,中国研发投入排名第一的企业百济神州,在全世界制药企业里的研发投入也仅能排名30名左右。相比之下,印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与中国差距并没有其他产业那么大。

例如印度龙头塔塔集团,产业横跨钢铁、汽车、金融、通信、能源、工程、化工等,这太像印度版本的三星和现代。另一大财阀信实集团的业务涵盖石油、化工、电信、零售、香料等,其销售收入占印度GDP的3%,信实的实际控制人穆克什是亚洲首富。和中国不同的是,印度财阀开始控制移动通信和石油化工、金融这样的垄断型产业。

相比之下,中国近几年的产业政策则是打击财阀化,在反垄断法的限制下,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资本跨领域扩张被明显遏制,中国排名靠前的企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华为就是搞通信的、比亚迪就是搞电动车和电池的、小米就是搞手机和消费电子的、阿里巴巴就是搞电商的,避免出现韩国财阀给社会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与此同时,中国在电信、石油化工、电力、金融、媒体这些垄断性产业上都由国资牢牢掌控,避免了财阀插手的情况。

在这一点上,因为印度的地缘环境远好于中国,中国近年来在收购海外资产尤其是高科技资产上开始日渐遇到阻力,而印度的阻力则要小的多。这一点很值得中国关注。

印度制造业对中国实际威胁分析:一、印度远离东亚、北美、欧洲这三大全球制造业中心中的任何一个,在先进制造业工业链上有较大劣势,纯粹依靠印度本土企业赶超难度极大,因此观察外资尤其是苹果、富士康、三星、特斯拉这些先进制造业龙头的资金流向至关重要。

三、和中国类似,印度建国初期接受苏联援助,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目前可以制造航空母舰、第三代战斗机、火箭卫星,印度钢产量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同时印度的化工、医药产业也都很发达,因此印度工业基础不容小视,远远好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另一个中国的竞争对手越南。印度最近在半导体、液晶面板和动力电池上也在加大投资,不容小视。

相比之下,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箱包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对中国的短期威胁反而不大,这主要是印度的劳工环境和营商环境不利于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些项目对于本国产业的带动极大,且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巨头的技术、品牌、资金和渠道优势,极大缩短某个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周期,目前印度正在这些领域对中国构成威胁,但中国的综合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尤其是效率和供应链优势,劳动力成本占这类高科技产品成本的比例微乎其微,因此印度虽然劳动力更便宜,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竞争力。

中国过去10年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发债和卖地的方式解决这些资金来源,印度目前看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融资方式。过度依赖外资从拉美和东南亚的教训看,外资的快进快出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伤害很大。

八、印度目前的制造业产业政策还是进口替代导向,而中国是明显的出口创汇导向,到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去拼杀更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九、中国还有一个巨大优势是超前建设的基础设施。中国在5G网络、充电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这些基建上都超前于世界,这个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等产业的内需启动的带动很大。

但是印度教作为凝聚点和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冲突的,因为大量印度底层的人民在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尤其是印度突然多出来11亿的网民,开始大量接收外部信息后,印度教的共识面临巨大挑战,底层人民的反抗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印度社会将来面临深层次动荡的危险。(来源: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 作者:曾航、王硕)





扩大内需要跟共同富裕战略对接 六位经济学家提出关键建议

【博览财经特稿】在中国青壮派经济学家中,姚洋是最活跃的学者之一。从互联网到课堂,他频有“惊人之语”。

2022年12月3日,姚洋等六位经济学家发起《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共提出了7条关键建议。不知是否巧合,没过多久,疫情防控的新十条发布,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顶层意见出台。14日,作为中长期任务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发布,1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着力扩大内需又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六位经济学家的多条意见被包含其中。

扩大内需要跟共同富裕战略对接

姚洋:把扩大内需规划作为一个长期战略,说明了大家意识到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时间内的重要增长引擎。规划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提出了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台阶,建立完整内需体系等目标,也提出了很多扩大内需的办法,特别是有关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中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的说法,是对前一段走过头的教育培训行业政策的一次修正。

说实在的,国外的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给了国内的民办教育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是要想怎么鼓励他们发展起来,做优做大做强。

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内需促消费,可以将其看作一个疫情困境之下的应急措施,但是《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则是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将扩大内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姚洋:我觉得如果真能执行,可能会起到同样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扩需求促消费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提升消费质量,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扩大消费占GDP的比重。

我们过去70年的发展,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艰苦奋斗的思维逻辑。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国策,我们勒紧裤腰带搞原始积累,生活那么穷,我们的储蓄率还非常高,积累率曾高达到三分之一。

但是2012年之后,我们开始扩大内需,其实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工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到服务业就业了,不像以前主要是去工厂就业。因为服务业对老百姓的收入回报要高得多,制造业的劳动力也大量外流到了服务业。

而在2012年的时候,包括1990年代末,我们还是在从发展的角度和结构转型的角度来想问题。我们外需受到了冲击,那怎么办?我们只好靠扩大内需,本质上还是一个GDP增长、提高人均GDP的概念。但现在我们更多要从消费的质量和生活的品质出发,这样也可以和共同富裕战略联系起来,使得高质量发展能为老百姓创造一个适度享受的环境,让这个社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活力。

建国70年来,我们三代人都是在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中度过。但是如今人们对高品质适度享受型生活的需求,以及新一代年轻人对待工作和生活的观念已经非常不同了。所以我们整个社会要跟着改变,政府的政策要跟着改变。我们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也是在适应这样一个新趋势。

观察者网:2022年12月3日,您与六位经济学家发起《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共提出了7条关键建议,没过多久12月6日中央最高决策层讨论2023年中国经济,12月7日出台新防控10条。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几大任务包含了你们提到的建议。是你们的意见引起了注意?还是那个时间段,经济形势的严峻使得放松防控政策抓经济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什么?

但是我想我们的建议恐怕是大多数人愿意看到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在吸收全国各个阶层的声音和主张,我们只不过是众多声音里的一种。

观察者网:你们的7条建议里面,提到要“提高2023年赤字率,通过推出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新一轮扩大内需活动,带动各行各业复产复工”。不过,随后您在与曾光的一次讨论中,明确地提出扩大内需主要是要促消费而不是投资,政府应该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个建议颇有争议,反驳的意见会说,一,老百姓没有钱,二,有钱也不敢消费,会变成储蓄,证据是疫情之后储蓄率上升了。你怎么看?

2020年那一轮地方政府消费券发放之后,我们学院有人做过研究。研究发现消费券是有乘数效应的,就是发100元,会放大到300-500元的消费。

再比方说,政府还可以通过央行的数字货币账户发钱。一方面能够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比如老百姓要想得到政府的1000元消费券,必须下载央行的数字货币应用。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刺激经济。

1672815872230482.jpg

消费券还可以给予一个使用期间,就明确告诉老百姓,比如半年之内必须花掉。很多人总是担心一给老百姓发福利,他们可能就储蓄了。我认为还是忽略了当前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新消费趋势,现在年轻人很多都是借钱消费,校园贷就是这么流行起来的。

另外,为什么政府更愿意去搞投资,而不是发钱给老百姓消费?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造高铁最终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出行更方便,这其实就是一种公共用品消费的升级,那么发钱给老百姓直接消费为什么不行?我觉得,可能还是我们的思维定势问题,因为我们埋头苦干70多年投资搞建设的思维很难转过来。

当然,很多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消费券可能也是咬着牙在发。这就需要中央政府下决心,发一笔专门的消费国债,来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我们国家还从来没发过消费国债,2020年发过抗疫国债,但不是用在扩大消费上的。

观察者网:我们再来聊聊国际大循环。您的新书《经济的常识》里面多次探讨“警惕鼓吹中美脱钩背后的利益企图”。过去三年,中美关系跌入冰点,脱钩论此起彼伏,但是您一直还比较乐观。从前一阵子习总书记和拜登的会面传递的信息,以及德国总理访华等一系列动作看,可能跟您的预计颇有吻合。2023年,您认为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会有好转吗?

回头来看,我的预判对了。2022年夏天,国家查处“芯片大基金”涉嫌腐败案件,牵扯到了高级别的官员。我们都崇敬科学家,但是科学家也是人,这意味着他们也有为自己利益呐喊的动机。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说,为了自主创新,为了“中国芯”努力的人就是坏人。

我们在高调宣传自主创新的时候,美国就认为,中国要搞自主技术,想把其他国家排除在外,就是想跟我们脱钩。这促使美国下定决心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吸引制造业回流。反过来,中国也会更加强化自己的认识,觉得美国人就是想置我们于死地。这是一个矛盾互相加深的过程。

姚洋:是的。过分夸大美国的技术封锁,随之而来的是更加高调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有外溢效应的。其实,我们很多领域都在搞进口替代,这是个正常的过程,即使我们不去喊,我们国家的技术在发展,都会发生进口替代。比如我们的上海微电子在芯片设备,还有平头哥半导体在软件设计领域都在做自主研发,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我们没有必要去高调地说。

台积电的CEO张忠谋说,全球化已死。现在台积电已经将全球核心工厂搬去美国,即便是美国掌握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与工艺,企业生产了一大堆芯片,没有用武之地。因为芯片行业是靠销量赢得竞争的。如果销量达不到一定规模,创新就极其艰难。

今年8月份开始,拜登政府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14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现在美国在讨论,这个封杀的范围是否要再扩大到40纳米或者更低端一些的80纳米。如果美国人真要对80纳米以下芯片制造行业下手,就是意味着美国想要把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给彻底击垮。但是如果美国真这么干,我坚信我们在中低端芯片的制造,完全可以自己干出来,那美国封锁中国的希望就落空了。

中国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在行动上也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我们拥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欢迎全球各地的企业都来中国投资;我们研发技术也是,不是关起门来,而是让所有的国家都来参与,让他们谁都离不开我们。那美国最后想孤立中国还得费点劲。

但是,处理中美科技战,我认为中国应该主动争取更好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环境。二战之后的美苏两霸,两国的军事竞赛将整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都拖入了对抗。后来到了70年代,双方都觉得这样下去会两败俱伤,于是他们就开始坐下来谈,建立了一些规则,开启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

那么中美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能不能理性地来谈一谈,高科技领域应该怎么竞争。比如美方不能禁止美国企业出售民用产品给中国;中国的芯片产业政策补贴,可以对中国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等等。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性的。

观察者网:在《经济的常识》里有一段2021年的演讲,您说,中国经济新的景气周期就要到来,并提了几个原因,其中包括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调整已经到位等。您还坚持这个看法吗?

2016年,中国经济曾经出现过小阳春,但短暂的经济复苏并没有持续下去,然后就是三年疫情。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一直处在低位运行。

疫情防控放开之后,我估计到1月底最迟2月份,各地疫情可能就结束了。从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会有较明显的复苏,全年达到5.5-6%的增长。按照我们2035年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我国人均收入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那么这15年间,我们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4.7%。但这并不容易达到。即便是2023-2024年,中国经济达到7%的增速,2020-2024这5年的平均增长率还不到5.5%。

姚洋:过去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转型升级成为主流;企业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注重研发和创新已经成为主流。我国在中等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也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一些领域还引领世界,如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些都是我国经济韧性的体现。

观察者网:您对中国经济比较乐观。那么明年中国经济要开创新的局面,进入新的景气周期,我们需要注意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我估计2023年我们的通胀目标还会定在3%。我认为3%就太低了,我们能不能容忍通胀率达到5%?这样可以给大家一个信号,就是中国政府可以容忍经济稍微过热,因为经济过冷了这么多年了。当经济景气周期处在上升阶段,应该多观察一段时间,不要轻易出台紧缩政策进行调控,重复2021年对房地产、网络平台的整顿覆辙,造成对市场信心经济预期的打击和削弱。(来源:底线思维 作者:姚洋)





经济发展和诸多问题将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影响今年中国十大重磅事件

【博览财经特稿】尽管不能完全摆脱疫情的困扰,但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和经济生活上,都将走向新的道路。“新十条”发布后,“阳康”们躺满三亚的沙滩,报复性旅游似乎开始了。比旅游人更忙的是银行人,报复性存款更早到来。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和诸多问题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023,普通人拼多多,国家拼经济。拼到什么程度?看官方将2023年经济增速定到多少。经济学家们也分成了两派,有“高5派”和“低5派”。不过,体制内的专家或国内学者,大多还是“高5派”,主张经济增速应保持5%以上。甚至有专家称“GDP增长5%是底线”。

别看只有0.3,小小的数字暗藏玄机。意味着2022的GDP增速可以更低,由于2022年经济基数较低,就给2023留了更大的反弹空间。2022年中国经济呈现较大波动,第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别是4.8%、0.4%、3.9%,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为3%。四季度不少人阳在家,所以2022全年增速要超过3.5%,压力不小。

过去大家认为中国经济赶超美国是毫无悬念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2019年底中国GDP占美国的比例为66.8%,但到2021年底这一比例已升至76.1%。但2022年前三季度下降到68.3%,可以预见全年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如果要回升至2021年76.1%的高点,则要么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明显高于5%的增速,或者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

5%,有可能吗?

新冠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眼下,国内主要流行的是BA.5.2和BF.7,二者都属于奥密克戎BA.5支系。感染康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能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同一毒株。

作为一种RNA病毒,新冠病毒注定会持续变异,并且朝着会“传播力强、致病力弱”方向进化。至于中国的疫情究竟能在什么时候结束?个人乐观地认为,或许就在5月份。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面向全国讲话中,强调了国民心理的调整,“我们必须敬畏病毒,但不能被它吓坏。”

猜想三:珠三角长三角会出现“新型用工荒”吗?

返乡潮即将来临,很多省份忙着出海抢订单时,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打响招工“第一枪”。又是到人家门口跨省招工,又是猛砸“大礼包”请打工人就地过年,说白了就一个目的——节后稳岗留工,把“订单”敲定成“定单”。

三年疫情,更是加速新一轮农民工回流。比如河南,在2022年10月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省新增返乡创业137万人、带动就业900多万人。另一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率达到90.7%。

或许,我们要担心的是“新型用工荒”。一方面,随着产业链的全球重组,国内的生产订单可能会减少,用工规模会萎缩。另一方面,打工人对涨工资是有期待的,但当劳动力成本上升到临界点,工厂老板会狠下心上机器人。毕竟一台机器人抵得上10个工人。以后缺的就不再是流水线上的农民工了,而是懂得操作自动化机器的技能型人才。

经历过这三年听得耳朵都起茧的“今年工作不好找”后,这可能是还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去年,不少大学生选择了稍避锋芒,暂时回避这个拥挤的就业竞争时代。如中国政法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显示,截至8月31日,2088个本科生中,仅有163人签约就业,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8.7%。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眼下却是就业门槛被堆得越来越高,就业预期也被推高。与此同时,房企和互联网大厂们还在降本增效阶段,或关闭产品线,或取消校招。2022年最后一个月,字节、B站、小米和知乎都传出了优化的消息。

轻体力劳动活也突然走俏,如保安、保洁、保姆这“吉祥三宝”成了不少年轻人感兴趣的理想职业,他们在这个时代选择提前进入人生下半场。这些工作机会,深入钻研,也能成为一行专家。

中国很快将失去这个世界第一。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3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第一人口大国”易主,这并不意外。因为中国人确实“生不动”了。

从各地目前已公布的数据看,2022年出生人口普遍比去年同期下降。比如山东德州,2022年1-9月出生23256人,同比下降9%;安徽阜阳,截至统计年度6月,全市出生42473人,较去年同期下降18.6%。

2023年会扭转颓势吗?应该不会,中国新生儿的数量可能在2023年创下新低。因为要考虑新冠疫苗注射因素和未来经济预期,很多女性不愿意在2023年怀孕。可以预见,中国人口负增长的连锁反应将像海啸般席卷而来:幼儿园一孩难求,教师这个铁饭碗不再香,奶粉企业最好转型卖避孕套。

今年的房价,究竟是“涨涨涨”还是“跌跌跌”?从来没有一样东西像房子一样,能在这么大程度上牵动全体中国人敏感的神经。

与此同时,让多头们都不敢想的是,年末房地产竟然再被重申“支柱”地位。遍观总体形势,2023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的强势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

行业上,憋屈了三年的地产人会发现,今年还有不少房企会消失,另一部分国资属性或是优质民营房企,则会站稳脚跟,持续吞并更多市场份额。

区域分化、地段分化、产品分化则成为主旋律。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产温和增值,其余或随大市走动,或加速下坠。因此,大城市宜抓紧做好置换,小城市则无需过多关心房价。

大佬们的一举一动,牵动全球目光。2022年关将至时,互联网大佬们在内部总结大会上纷纷发飙,尺度也是惊天,似乎在助力媒体完成年度KPI。

大佬们密集发声,注定2023年会是互联网大调整之年。在中国经济全力追求复苏的档口,大家期待这些互联网大佬能带领平台企业走出谷底。

从“防止资本野蛮生长”的反垄断时期,到支持平台企业大显身手,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台企业的身份就判若霄壤。

猜想八:2023年大家会报复性消费吗?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2022年全年居民存款余额暴增12.7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如果再减去贷款余额,前10个月的时间,老百姓就往银行存了9.3万亿,接近过去十年居民净存款增加的总和。

10个月时间,就堆出了过去10年的存款总和。说明许多人,其实是手里有“粮”的,那2023年会报复性消费吗?可能有点悬。

说白了,2023年还是利好拼多多的一年。大家对换手机、换汽车等大件消费会更谨慎。一个好消息是,特斯拉、苹果,都一改过往的“高冷”范儿,频繁降价开启卷网模式。各大渠道都有不少捡漏机会,为“吃土打工人”送来福音。

猜想九:俄乌冲突会结束吗?

去年2月24日,普京宣布对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标志着俄乌冲突全面爆发。这是一场人类三十年未有的大冲突,而这场大仗已经进行了312天,彻底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全球股市、汇市、能源、粮食和各种原材料都发生极大动荡,欧洲和西方国家的关系陷入僵持,双方的制裁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从限制出口到各行各业,经济上的“分割”大势十分明显。

而最新的动向,是俄罗斯策动乌东四州独立并入俄罗斯。因此,在美国依旧给予乌克兰军事支援的情况下,乌克兰的反侵略军事行动必定会继续坚持下去。在这个大背景下,俄乌双方很难重回谈判桌上。2023年,不确定性从未远离。

当新的一年钟声响起,这三年,才算真正翻篇。自由追寻诗和远方,自由拥抱爱人的生活,在阳光下放声大笑的生活,真的要来临。我们可以真切地活在每一个具体的瞬间。

今年,一定不会比2022年更糟糕了。或许不能一夜暴富,不能飞黄腾达,但祝愿每一个温馨小愿望都能实现。2023,还是要满怀希望!(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作者:夏虫,暴雨)




人物广角




撬动地球的杠杆折了 “玩主”变成了玩完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12月30日,被羁押3年多后,戴志康被上海一中院一审宣判: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2550万元。

初出茅庐,负债一个亿

戴志康1964年生于江苏海门一个穷苦家庭,他从小就立下志向——考上最好的大学、学会高效的赚钱手段。他说:有了钱才有自由,才能做想做的事。

1990年,海南大开发,戴志康果断辞去德累斯顿的工作,进入海南证券成为一名部门经理。“没有股份公司就去创造股份公司;没有股票就去自己创造股票;没有法规,我们就帮政府设立法规。连股票票面我都设计过。”

但,快钱好赚,也易亏。1993年,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令股市大跌,用了杠杆的戴志康不仅赔光了之前赚到的钱,还负债一个多亿。

虽然,2019年9月上海公安的通报,证明他的这些反思并不深刻,也没有学到精髓。但在当时,他还是很快找到了翻身的机会。

期间,戴志康与校友一同创建的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在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中崭露头角。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当时选择做多,证大则选择做空。结果,管金生大败,证大赚了几百万元。

2001年上证综指创下2245点时,证大已从股市全身而退,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净资产2.5亿的专业理财公司。戴志康预测,资本市场将晴转暴风雨,于是决定跳出金融圈。

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刺激内需,国家推出住房制度改革,宣布停止福利分房,让房地产市场化,房地产行业由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风口。嗅觉敏锐的戴志康决定拥抱趋势。

那一时期,上海业界特别迷外,房企建的大部分房子都是欧洲风格。戴志康不服气: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找不到一个合意的中国式房子?

戴志康对商业地产也充满兴趣,其处女作是位于浦东联洋国际新社区内的大拇指广场,该广场摒弃传统的巨型购物中心模式,让22个独立的建筑体以不同风格,错落有致的布局,并在最显著位置摆放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恺撒的名作——“大拇指”雕塑,也是当时上海唯一拥有艺术馆的商业社区项目。2005年,该广场还入选上海十大城市景观建筑。

这个项目也是戴志康在地产业过度自信的开始。原本,他认为项目投入10多亿已足够,但当日本国际建筑大师——矶崎新递来高达25亿元的建筑预算时,他也毅然决定埋单了。

几个不同凡响的大作出手,又正逢上海房价成倍飙升,这让证大集团连续多年销售额保持50%以上的增长,成为上海房地产的带头人之一。

而另一边,回望2001年到2006年,中国股市正如当初戴志康所料,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熊市。这鲜明的对比,证明了戴志康撤出股市进军房市的英明,但在房市的太过顺利,还是给他日后的失控埋下了伏笔。

一系列成功激发了戴志康的雄心。他希望能做一个“集合”项目,把九间堂、大拇指广场、喜玛拉雅中心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特色合为一体,真正搞个大的。其他开发商开发10个项目才能赚到的钱,他要用一个“集合”项目全部赚到。

但戴志康相信自己,开始了在资本市场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游戏。2010年2月1日,证大以92.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夺得上海外滩8-1地块。戴志康将其作为“集合项目”的试验田。按规划,该项目建筑体量将是喜玛拉雅中心的三倍,但为尽快收回投资,他决定将项目开发时间压缩至后者的三分之一。

于是,到第二期46亿土地款到期时,证大却没钱支付了,每天的滞纳金就高达460万元。无奈之下,证大不得不忍痛将“地王”转手。这让戴志康意识到,“需要做与自身体量相当”的项目。

南非造城重蹈覆辙

专程与友人结伴做了一次考察后,他将新西兰和南非作为了投资重点。2013年11月,证大放出大消息:公司以10.61亿南非兰特(约合人民币6.63亿元),从南非最大上市公司AECI手中收购了一块2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1600公顷的建设用地、4平方公里的湿地以及200幢历史建筑。

这震撼性的项目一出就遭到了各种反对和质疑,最大的担忧依然是钱的问题。彼时,上海证大市值仅有20多亿港元,人们纷纷追问,它如何撑得起巨大投资额?

然而,戴志康的理论上可行再次变成了实际上行不通。仅一年多之后,2015年1月,证大发布公告,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将其和女儿手中持有的上海证大42.03%的股份以每股0.2港元转让,该价格相当于每股0.446港元资产净值的一半,等同于甩卖。

卖掉证大股份后,戴志康宣布,退出房地产业。他的解释是:“作为一个产业,一个生意,(房地产)对我而言已经不重要了。这个行业太拥挤了,不需要这么多公司。”

做下个时代的事儿

戴志康看到的未来是“文化、金融及投资”,这也是证大转轨后的三大主要业务。文化是戴志康始终热衷的事,多年的轨迹也显示,他一直在努力强化自己的文化人设,仿佛是要证明自己不是商人和企业家,而是一位真正的文化人。更或者,他要以此证明,自己比其他商人和企业家更有追求和段位。

投资领域,戴志康也有经典之作。移动互联网风口未到的2009年,戴志康便看好移动音频,成了陈小雨和余建军创业项目,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喜马拉雅FM的天使投资人。

找到新方向的喜马拉雅FM仅用两年时间就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音频平台,拥有用户近5亿,估值超过200亿元,并有传言将在未来一两年登陆A股市场。

P2P金融领域,证大低调但却激进,几年就将规模做到几百亿,并在全国建立了500多个分支机构和网点,拥有员工上万人,位列行业前三甲。2015年,戴志康还荣膺了“沪上金融创新人物”称号。

根据捞财宝的官方信息,截止当时,其累计交易额已高达296亿,借贷余额为50亿。

2019年上海警方的公告,则明确将上述平台的案件定性为非法集资案。“‘证大公司’法定代表人戴某康、总经理戴某新等人向警方投案自首,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

与众多跑路P2P不同的是,8月12日停业时,戴志康曾连发公开信并明确表示:公司将不甩锅、不跑路、不失联,把工作重心放在债权资产的还款管理、催收上,并考虑对那些最后因为借款人逾期比较严重导致收到回款较少的出借人进行一定的补偿。

1672816751725748.jpg

但从表态努力善后到投案自首“且已无法兑付”看,纵使初心是好的,出了事也希望最大程度善终,但这位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资本玩家,终究还是强不过形势,终究还是玩蛇的被蛇咬,而且已是覆水难收了。

20多年前就手握2个多亿现金,10多年前就已百亿身价闪耀富豪榜,今天却命运如此,令人唏嘘,也给企业家们,甚至更多追求事业与财富的人,留下一串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快,什么慢,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走到可以预见的节点或尽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和自己?(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华商韬略)





吴亦凡背后的金主爸爸綦建虹 没想到昔日看不上的“小钱”也还不上了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11月23日,吴亦凡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吴签”一审被判13年,附加驱逐出境。由于国内疫情关系,吴亦凡判刑的消息并未像之前那样引爆网络,只有几家官媒公布了这则新闻。

吴亦凡的粉丝一度还指望他背后的“金主爸爸”能像过去一样,帮心目中的偶像再次度过危机。数年前,吴亦凡因为“睡粉”事件惹出一身骚,正是背后的神秘金主出手,帮他力挽狂澜。

虽说此事引发了江湖上“吴签”的传闻,但随着某些大V出场为吴亦凡助阵,最后却让网友将矛头指向了小G娜,骂她炒作。毫无招架之力的小G娜很快败下阵来,鸣金收兵。

作恶者没受到惩罚,反而化身受害者,只会越发没有底线。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成龙能如此卖力袒护吴亦凡,因为彼此都是一盏油灯上纠缠点燃的灯芯。点燃这盏油灯的,是那时低调又在圈内呼风唤雨的耀莱老总綦建虹。

圈内,綦建虹被范冰冰等女明星娇滴滴喊为“小綦哥”“綦老板”。至于吴亦凡,也是綦老板旗下耀莱影视的一名签约艺人。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除了成龙,华谊的王氏兄弟、冯小刚等影视圈大佬也时常与他在一起把酒言欢。

2017年,号称“日赚一部宾利”的綦建虹,因为掏不出20万元背上了“老赖”的名号,过起了狼狈不堪的日子。

虽然现在很难找到有关綦建虹的真实发迹史,但综合很多信息可以知道,生于1967年的綦建虹,是市场经济洪流中最早的那批“弄潮儿”之一。

靠着特殊的背景和渠道,綦建虹将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还依托分公司相继成立了“中商百货北京钟表分公司”“中商百货北京美容美发分部”等多家子公司。

随着时代变迁,国内消费市场开始变得成熟,对珠宝等奢侈品需求逐渐火热起来。1995年,脑子活络的綦建虹独自前往香港寻找商机。綦建虹去香港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想找合作的珠宝合作商,拿下其在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另一方面,他想见见仰慕已久的功夫巨星成龙。

此时,綦建虹纯粹只是对成龙的仰慕,能一起吃吃喝喝就很开心了,压根没想到未来还能与偶像一起合伙赚钱。綦建虹与成龙吃饭并没忘记正事,经过多次商谈,终于成功说服珠宝大王谢瑞麟一起合作,成为大陆的唯一代理。

拿下谢瑞麟代理权后,綦建虹的事业也开启了新的高峰。当时国内黄金珠宝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消费者对有品牌保障又款式新颖的谢瑞麟珠宝情有独钟。仅1997年一年,綦建虹代理公司的销售额急速飙升,总营收20多亿元,纯利润达2.35亿元。

千禧年的钟声过后,綦建虹又多次因业务往返香港。吸引他的不仅有维多利亚湾港的夜色,还有街面呼啸而过的各类豪车。

不过,总是泡在富人圈的綦建虹很清楚,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富人远比外国人想象的有钱。他们唯一的问题,是有钱没地花。綦建虹的想法很朴素:帮富人们花点钱。富裕起来的中国富人想法更单纯:要买就买最贵的。

2002年,对豪车了解仅限劳斯莱斯和宾利的綦建虹主动联系了香港代理商,直飞英国总部维克斯集团考察。

要知道,当时整个欧洲,别说一个月,有的国家一年也未必能卖出10部劳斯莱斯和宾利。只过了15天,綦建虹带着50辆豪车订单回来了。

随着订单交货,内地富豪圈都知道,买豪车就得找北京的綦老板。富豪们自然清楚这些豪车交到他们手里时,真实价格比市场价至少高了数百万。

綦建虹也没忘记回请成龙,每次只要成龙来北京,所有吃喝以及车辆服务,都由他负责提供,后来连私人飞机也安排上了。

成龙自然是这个朋友圈里与綦建虹关系最密切的一位,很了解老友无人知晓的落寞。綦建虹明白,大家表面把“小綦哥”喊得震天响,可心里就把他当个汽车贩子,他不甘心。成龙点拨他,说不如一起搞影视产业,拍电影,开影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双剑合璧,必定天下无敌。

成龙很明确提出,合作就合作专业点,得是个影视上市企业,不然自己没面子,也不好融资。綦建虹心领神会,紧锣密鼓开始进军影视上市公司的筹备。

2008年,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开幕式上,成龙受邀与数百名明星同唱《北京欢迎你》,场面恢弘。仪式刚结束,成龙就坐上綦建虹派来的专车,迫不及待找綦老板喝酒庆祝。

因为成龙这个超级IP背书,耀莱集团刚上市,总市值就突破80亿港币,綦建虹也借此跻身百亿富豪行列。

香港的漫画公司能与卖汽车的綦建虹搭上线,也有成龙一份功劳。成龙选择毫无影视经验的綦建虹搭档,是他多年的看人原则:找人合伙做生意,就得找比自己有钱,还比自己聪明的人。

耀莱影城成立后,面对高居不下的电影票价,綦建虹果断以低价票抢占市场,被圈内视为“坏了规矩”。可綦建虹无所谓,规矩是人定的,也自然会有人去破坏。

除了开影城,耀莱影视还是成龙后续几部电影的主投方。成龙也投桃送李,先后为耀莱旗下的酒业、航空公司等产业站台,彼此深度捆绑。

既然华谊兄弟这么给力,綦建虹也很默契,转身将耀莱影城20%的股权以2.1亿卖给华谊旗下的华谊兄弟互娱。与此同时,一家名为北京君联嘉睿的公司悄悄成立,冯小刚、张国立、黄晓明等华谊“老人”都是其中的股东。

只有明眼人清楚,这是耀莱与华谊要联手玩“花活”了,准备在资本市场上收割一笔。果然,2016年,装入耀莱影城等资源的松辽汽车摇身一变,更名为文创控股,幕后的綦建虹再次实现了借壳上市的目的。

綦建虹无所谓吴亦凡有多少绯闻

成龙究竟与綦建虹合作了多少项目,又赚了多少钱,没人清楚。可他与綦建虹关系密切,显而易见。英国维克斯集团来北京访问时,身在外地紧张拍戏的成龙特意“打飞的”赶回来作陪。

跟着綦建虹沾光的还有他两个孩子。儿子綦振慷是成龙中国策划总监助理,平时和父亲一样低调,很少抛头露面。但是,女儿綦美合要比自己老爹高调得多。因为老爹的背景,这位饭圈著名的“追星白富美”与众多明星都是好友,曾与陈飞宇、王一博传过绯闻,与欧阳娜娜撕过逼,还曾与王中军的女儿王文在私聊群里称“其他女生都是农民”。

到处唱跳圈钱时,吴亦凡希望转型到电影圈,成就另一番事业。在资本的撮合下,机会终于来了。2015年,吴亦凡与冯小刚主演了电影《老炮儿》。影片宣传期间,冯小刚对这个晚辈是一番结结实实的夸奖:“吴亦凡改变了我对年轻人的偏见。”

2016年6月14日,小G娜事件曝出后,吴亦凡的形象一落千丈。苏芒、六六为其公开站台,脱口秀演员马薇薇甚至说:“还有什么比睡粉更好的福利么?”

6月16日,吴亦凡工作室宣布签约耀莱影视。关键时候,綦建虹挺身而出,将“楚楚可怜”的吴亦凡揽入怀中。能让綦建虹出手,未必是女儿綦美合的苦苦哀求,更多是资本的力量。

因为聘请吴亦凡的影视学院全称叫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没错,真正看上吴亦凡的是成龙。作为国内偶像圈的“当红炸子鸡”,成龙与綦建虹显然很清楚吴亦凡的市场潜力,危机时刻“抄底”签约,图的就是未来巨额回报。

徐克反问哪有帅哥,记者指着吴亦凡惊呼:“这还不帅?”吴亦凡谦虚地摇了摇头,周星驰反问:“如果你不是帅哥,我们干嘛找你?”

成龙也好,徐克也罢,这些影视圈大佬无非是看中吴亦凡那时超强的吸金能力。回国数年,作为业内顶流小鲜肉的吴亦凡各类表演和代言已超过20亿,是人见人爱的“摇钱树”。因此,綦建虹无所谓吴亦凡有多少绯闻,只关心他能否尽快帮自己实现业绩。

由于文投控股上市前签署了三年的业绩承诺,綦建虹开始大举扩张影视业务,院线扩增到了40家,还参与投资、发行了多部电影。文投控股先后投资出品了《我不是潘金莲》《芳华》《功夫瑜伽》等影片,2017年的净利润从两年前的1.3亿增长到了4.4亿。

拍电影有赚有赔,綦建虹并不在乎。通过与成龙的合作,綦建虹早就意识到只是拍电影肯定赚不了大钱,但如果手上有几个靠谱的大IP,那就有可能做高市值,壮大资本实力。

2017年,綦建虹为了尽快出成绩,将自己的股权在厦门信托做了35.48亿元的质押融资后,全部“梭哈”在拍电影、建影视城、做房地产等项目上,火力全开。按照约定,这笔钱需要在2018年还上。

綦建虹如此自信满满,是因为文投控股投资了冯小刚拍的《手机2》,再次签下巨额的保底协议。按照綦建虹想法,有《手机》珠玉在前,又是万众期待的“冯氏喜剧”,怎么说也能卖出不错的票房。

大树倒下,猢狲散

綦建虹怎么也没想到,昔日看不上的“小钱”果真还不上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綦建虹的资金链彻底断裂,庞大的影视帝国瞬间轰然倒塌。由于无法偿还债务,綦建虹实控的90%以上文投控股股份被冻结,名下2.64亿元的财产被银河证券下属的投资公司银河源汇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位于北京的7处房产也遭到查封。

时隔一年,有记者拨通他的电话问他“好起来没有”,他默默挂断了电话。

从今年开始,綦建虹名下的房产一套接一套被拍卖,可即便最贵的三里屯房产被拍卖后,依然没能填上债务。大树倒下,猢狲散。父亲失势后,綦美合迅速删除了社交软件上的所有动态,再后来还被曝出在网店卖盗版服装。

吴亦凡彻底成了“糊凡”,昔日为他发声的名人个个避之不及。资本市场的烈火由无数灯芯点燃,灯芯燃尽,这个时代的故事也就落幕了。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开场时踌躇满志,终场时全身而退,依然意气风发。有的人自信登场,资本曾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又以同样的速度收敛而去。运来铁似金,运去金成铁,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中。(来源:风声岛(ID:fengshengdao) 作者:海边的风声君)




社会热点




谁也想不到突然变成这个样子 看完央行报告后心直接凉了

【博览财经特稿】央行公布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为了这份报告,每个季度央行都会在50个不同城市,对累计2万城镇储户做详细的问卷调查。

有人有行业在艰难的最后一个季度吃到“肉包子”

报告显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 43.8%,比上季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具体看则是10.8%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了,比上季减少 1.3 个百分点;65.9%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减少 3.8 个百分点;23.3%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了,比上季增加 5.2 个百分点。

但从整体数据变动看,在四季度收入增加或维持不变的人整体占比依然是下降的,反而更多人在收入段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表现。

1672816936172345.jpg

看完收入感受部分,接下来再看就业感受部分。总体看,本季就业感受指数为33.1%,比上季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具体看则是8.9%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2.0%的居民认为一般;49.1%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

那今年企业效益到底如何呢?统计局公布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利润同比下滑3.6%。一条丝滑的曲线看上去还未有出现拐点的迹象。

以前大家都觉得经济这事太大了,跟普通人没关系。但经历过今年后没人这么说了,都发现了--经济问题,最后一定传导到我们的每个人的工作上,薪资上,收入上。

居民的三个主要投资渠道都被掀了锅

这个数据上,有近一半的人对物价持基本不变的态度。最近大家应该都发现,价格变化大基本都是必选消费,比如蔬菜鸡蛋,比如口罩,比如药物……

1672816991843634.jpg

从绝对规模上看,超过一半的人对房价的普遍没有预期,既不会涨,也不跌。我们看到,近日不少城市又开始行动,如12月26号东莞全面取消限购,开启新一轮楼市松绑。

购房的诱惑就在那里,但居民仍视而不动,原因出在哪通过前面的数据我们也能窥得一二:第一,需要稳定的收入以及收入预期,来确保自己有能力还按揭;第二,需要良好的楼市预期,买了就跌价的预期还在,楼市在底部就难出来。

1672817009164891.jpg

倾向消费的还是那一小撮人,没咋变化;但原先不少倾向于投资的人在四季度叛变了,加入了倾向储蓄的队伍。

再说股市,进入10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就开启3000点保卫战,如今12月都马上过完了,保卫战还没结束。大盘看似没啥变化,但内部已经跌的稀里哗啦,深受A股民喜欢的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组合已经跌的爬不起来了。隔壁特斯拉带崩比亚迪,比亚迪带崩宁德时代,宁德时代又带崩一群小弟……最具赚钱效应的药物板块,崩的时候还不忘画一个“A”字讽刺下高位的韭菜。

再看楼市,据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62个。

1672817061672029.jpg

伴随着央行的问卷报告,2022年就这也结束了。犹记得前两年,无论经济增速还是外资流入,无论是贸易出口还是国内企业盈利,不少高光数据甚至超越了疫情前时刻。

往事不可鉴,来者犹可追。我们是一个挟40年发展红利的全球No.2经济体,坐拥最为健全的工业产业链,坐拥最具奋斗精神的人民群体,如今不该是它正确的打开姿势。希望这糟糕的2022,走了就永远别再回来了,也真心祝愿接下来的我们会更好。(来源:大碗楼市 作者:悟饭)





俄罗斯远东将引进中国投资1700亿美元 未免太过乐观

【博览财经特稿】据俄罗斯《独立报》爆料称,中俄将在远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经济合作。俄罗斯将在远东划定一个超级经济特区,面积6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1/3。

1672817294622816.jpg

该消息目前只有俄罗斯《独立报》爆料,而国内官媒是完全没有报道的,其真假的可靠性是存疑的。如果中俄真的敲定了1700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合作协定,中国官媒不可能闷不做声。

2021年,中国累计利用外资总额也只有1734亿美元。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一年也就只能引进外资1734亿美元。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仅800万,值得中国猛砸1700亿美元吗?这相当于给每个俄罗斯远东居民投资212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8万,俄罗斯远东经济岂不原地起飞?俄罗斯远东有什么大项目,值得给当地每个居民投资14.8万元?

东北好歹有近1亿人口。1亿人的大市场难道不比800万人的小市场更值得投资吗?投资不是送钱,投资是要讲究回报的。不要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很大,其实很穷,开发价值很低。

邀请法德开发远东,俄罗斯还能避开和中国之间的历史问题。欧盟为什么不去开发俄罗斯远东?根本原因是,这里是高寒地区,人口稀少,科技落后,市场规模小,投资大,回报低,没钱赚。

这些城市因靠近中国,90%以上的境外投资都来自于中国,80%以上的商品也来自于中国。换句话说,俄罗斯远东的市场早就已经被中国商品所占领。中国继续在俄罗斯远东加大投资,空间很小。

大家要知道,俄罗斯对中国开放远东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是因为俄在乌克兰战场上接连遭遇失利,被欧盟扫地出门,现在落魄了,才来找中国的。

也就是说,你成立一家中国控股的农业公司不能随便去俄罗斯收购粮食,再运输到中国来。这笔生意得由俄罗斯的粮食公司来做,你只能去俄罗斯粮食公司那里下订单,让他卖给你。这种农业保护主义政策对外商是极不友好的。

因为俄罗斯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且不说能源领域,仅海关贪腐就够刮一层油了,至于其他行政审批效率,营商环境就更差了。没有实力强大的国企打头阵,普通小企业最好不要去趟这个浑水,做点对俄外贸生意,要稳妥得多。搞能源矿产,当地政府把一个环保的帽子扣下来,就可以让你血本无归。

隔壁的蒙古在矿产开发方面,同时引进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众多国际资本,形成充分竞争,从而实现蒙古国利益最大化。这是国际上的基本操作。

与其重金押注俄罗斯远东,不如重金押注中国东北,把中国东北打造成东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吸纳俄罗斯、朝鲜、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共同进驻中国东北,要靠谱得多。如果连中国东北都发展不起来,俄罗斯远东凭什么能发展起来?难道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潜力比中国东北更大吗?

1672817325752419.jpg

俄罗斯远东只有能源、矿产、木材等资源性产品具有投资价值,其他产业的投资价值都很低。中国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无数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的,境外投资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来源:牲产队 作者:牲产队长)




形势分析




第一波冲击数据爆冷 基本宣告中国本轮经济下行见底

【博览财经特稿】2022年12月份的PMI出炉,没有意外,数据爆冷!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降至47.0%,比11月还低1个百分点。近一年来的PMI指数走势如下图: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服务业和建筑业)比制造业萎缩得更厉害,降到了41.6% ,比11月下降5.1个百分点。服务业更甚,降到39.4%。

原因非常明确,那就是在12月初管制放开之后,很快来了一波感染高峰,出现大面积“阳过”。大家一块儿发烧,当然各种需求就降下来了,生产活动也要暂停。这个12月,我们都在经历第一波冲击。但这次和以前有质的不同,这次是病毒本身的冲击——我们终于开始直面病毒了

这是完全符合预期的。早在刚刚放开之初,我们就预判:放开之后,经济反而可能会遭遇短期萎缩。

因为之前大部分中国人是没有感染过的,放开之后一定会有一个病例激增的过程,而且第一次感染的症状相比后面几次是最重的。病例激增,全民发烧,人们当然就会减少出门,减少经济活动和社交。

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很多城市的感染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从各种高频数据来看,不管是交通数据还是餐饮数据,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逐步恢复往日的活力。比如北京,从11月中旬开始,北京商场、地铁的客流指数显著下滑,12月中上旬放开之后后出现了小幅反弹,但随即又迅速回落。但现在后随着感染达峰之后,各种数据都有明显恢复:地铁客流已经明显回升;北京“发烧”搜索指数下降至峰值30%以下水平;

从全国范围看:随着进一步优化落实防控措施的落地生效,国内及国际客运航班执飞量都有明显恢复,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已经到了高位景气区间;电信广播电视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活动指数,也都来到了景气区间,业务量稳定增长。

总之,在灰暗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亮点。十二月份的这一波冲击,大概率会铸成本轮的经济底。尽管一月份可能反弹力度也有限(春节因素),但至少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

“混乱”本身是进步过程中必经的一环

12月初,发文预警这种心理现象:

现在,果然出现了这种现象。但可以确定的是,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这种左右摇摆的“怀旧”心态,其实很像80年代的改开。

当旧的秩序失效,而新的自发秩序还未建立,这种现象几乎是必然的。这种时候,最容易出现这样的声音:你看看你看看,放开之后是多么混乱,不管能行吗……甚至有人开始认为改革是错的,想再倒回去。“支持继续管控……”他们说。

1672817421215231.jpg

居民储蓄意愿不断攀升

按招商证券统计:2022年第三季度,居民存款储蓄率攀升至12.3%,为2008年以来的新高;

增速上看,居民净存款增速到今年十月达到35%,创下历史有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从量上看,到2022年10月,居民存款余额增加了12.7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天量。

而且,相较于活期,居民更青睐定期,定期存款占存款比重高达68.9%,为历史最高水平。

一般情况下,利率走高,收入增加,居民存款增加是常态,但今年在存款利率回落,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反而大幅增加。

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居民的储蓄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收入预期、存款利率走势、其他投资品收益率、未来的不确定性等等。

更底层的原因,主要经济体进入紧缩周期,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事件冲击,经济周期下行,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上升,普遍转而增加预防性储蓄。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是让居民看到未来收入预期改善的可能,更需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人可能会问,居民储蓄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大概什么时候会见顶呢?

居民储蓄率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运行规律,核心驱动源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或者说信心。当经济好转、企业盈利增速上行,居民储蓄率下降;而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速下行到一定阶段,引发居民防御性储蓄增加。

对于一些敏感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给了比较明确的定调,比如,地产、平台经济、民营经济等等,宏观经济形势正在迎来预期的转好。会议还明确了经济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进入新的中枢,但是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合理增长,蛋糕还必须继续做大。

对于消费,本身就有较大修复空间。更重要的其实是一声“信号枪”,也就是催化剂,2023年我们会继续看到大量的刺激政策、消费券等,对消费需求的鼓励和支持。居民收入预期的修复大概率是时间问题,购买力的释放或成为推动消费复苏的重要动力。

我们应当辩证看待居民储蓄率上升。居民持有的存款增多,这有利于经济稳定和抗风险能力,但存款增加过多也会抑制消费增长,消费意愿低迷不利于国民经济恢复企稳。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如果不储蓄,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还是买房子。近期不管是政策还是高层讲话,都对房地产救市不再遮遮掩掩,但房住不炒、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等大环境下,地产销售面积大概率持续下台阶,地产的投资投机属性大幅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毫无疑问,居民储蓄率变动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消费,储蓄率下降阶段居民支出增速明显回升,社零增速也会明显回升。2023年上半年,尽管疫情仍然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消费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应该是早晚的事情。

最后,在存款储蓄见顶回落过程中,民众会将部分储蓄转换为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理论最佳投资选择应该是偏股基金,或者波动性稍大的金融资产。

总体上,未来无论是消费还是金融市场的流入比重会逐步增加,房产的流入相较于之前会逐步缩减。(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老范)




社会透视




不再适合长大后的消费者 “吃老本”的旺旺不要让中年危机演变成生存危机

【博览财经特稿】如果时间回到2014年,你是会买旺旺还是茅台的股票?当年,两家公司市值处于同一起跑线,约1500亿,压力却截然不同。此前一年,旺旺营收创历史新高,仅旺仔牛奶一款产品营收就超100亿,妥妥的“现金奶牛”,仿佛能复制可口可乐单品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迹。而当年酒企的日子却不太好过,白酒行业“寒冬来了”的声音不绝于耳。

作为曾经的消费龙头,旺旺为何突然不旺了?因为当年看旺旺广告长大的80、90后,已经变成不吃旺旺的成年人。不是旺旺不好吃了,而是不再适合长大后的消费者。

产品和营销老化、过于依赖传统渠道是旺旺不旺的关键命门。其中,旺旺仙贝诞生于1983年、旺旺雪饼诞生于1984年、旺仔小馒头诞生于1994年、旺仔牛奶诞生于1996年,比绝大多数80、90后的年纪还要大,想要征服00后、甚至10后的味蕾又谈何容易。

时间不等人,近年来,旺旺推出的新品反响平平,曾经的市场正被各路“网红”零食一点点蚕食。“吃老本”的旺旺该如何度过“中年危机”?

“请注意,请注意,三年六班李子明老师,你妈妈拿了8升旺仔牛奶要给你。”2017年,旺旺来了一波回忆杀,时隔多年,更新了旺仔牛奶“李子明同学”广告续集。

自1992年进入大陆市场以来,旺旺的起点和开局都堪称顺利,在那个很多企业还不懂营销的年代,凭借在台湾省市场化营销的经验,通过洗脑广告的狂轰滥炸,降维抢占大陆市场。

浙江一位在学校工作的85后林乐表示,小时候谁家有喜事、拜年很喜欢送旺旺大礼包。“旺旺”这个名字很讨喜,是拜年送礼的硬通货。但这也让旺旺的营销策略形成了路径依赖。现在还有多少年轻父母和孩子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广告?旺旺浮夸的魔性广告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今,各电商平台粉丝数、直播间在线人数更能直观体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在京东,旺旺旗舰店粉丝数为352万,三只松鼠、百草味旗舰店粉丝分别达到1937万、2314万。而后两者成立的时间比旺旺进入大陆市场晚了近20年。旺旺正被越来越多后辈拍在沙滩上。

在直播赛道,跟零食新势力相比,旺旺占不到便宜。12月8日,婵妈妈数据显示,“旺旺食品”官方抖音号粉丝为79万,近30天直播每场GMV约7.5-10万元;“旺仔俱乐部食品”粉丝179万,近30天直播每场GMV仅1-2.5万元。同期,百草味官方旗舰店每场GMV25-50万元;三只松鼠官方账号每场GMV10-25万元。进入“中年”后,旺旺正与目标客群越走越远。

销量的下滑让旺旺逐渐失去对传统优势渠道的掌控力。旺旺的产品线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米果、休闲食品、乳品及饮料。旺旺仙贝、旺旺雪饼等以大米为原料的零食属于米果类;旺仔小馒头、QQ糖等则属于休闲食品;以旺仔牛奶为主力的乳品饮料是旺旺营收的大头,占比53%。旺旺半年报业绩下滑,主要受旺仔牛奶销量大幅下滑13.9%的影响。

而在多家街边便利店,货架黄金位置被便利店自有商品、跨国食品巨头、辣条等占据,旺旺让出了曾经的C位,被摆放在货架的边缘。温州一家十足便利店店员称,商品放C位要交上架费,不交钱会下架或放边上。旺旺雪饼、仙贝、旺仔牛奶卖的还不错,但是店里很少卖旺旺其他产品。

除了失守传统商超渠道,零食新势力也在抢夺旺旺最为倚重的线下市场。2021年,三只松鼠线下渠道营收16.09亿元,同比增长38.16%,占总营收16.47%。

不过,旺旺经销商赚钱难、串货、库存积压严重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加上受社区团购、直播的冲击,这些渠道的售价甚至低于很多经销商的进货价。因此,合伙人计划多大程度能疏通旺旺的终端毛细血管还未可知。

旺旺“中年变形记”

随着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没有添加剂、保质期短的鲜奶,以及风味独特的低温酸奶。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牛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纯牛奶和酸奶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此消彼长之下,中国风味牛奶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036亿元跌至2020年的604亿元。

此外,旺旺雪饼、仙贝属于膨化食品,在消费者的印象里,通常被打上油炸、高热高糖、上火等标签。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这些食品与消费者讲究健康、天然的取向不符,因此较难吃到消费升级的市场增量。

而三只松鼠主打的坚果类零食,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7.37%;良品铺子毛利润率为26.98%。同为台湾食品巨头的康师傅和统一,毛利率也较旺旺低了近10个点。

在半年报中,旺旺点名了近年来推出的新品牌,如婴幼儿辅食品牌“贝比玛玛”、年轻化创新饮料品牌“邦德”、辣味爱好者个性品牌“Mr Hot”,以及黑糖波波雪饼、夹心米果卷等零食。

陈豪表示,新品的研发、铺渠道至少在百万级别,还要配套投入大量营销资源,旺旺推出的多款新品没有培育到位,损失必然不小,也影响到经销商利润,久而久之,市场占有率自然就下滑了。这给了一些竞品机会,李子园就是其中之一。一开始,李子园的奶制品主要在早餐渠道,后来传统渠道也做起来,分流了一部分市场。

1672817830480985.jpg

11月底以来,荆门市掇刀区,上市公司亨迪药业制药厂里热火朝天,生产布洛芬的车间多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开足马力,恨不能擦出火星子。

成立27年几乎靠“布洛芬”走天下

公司不温不火地发展了20多年,虽然也在自主生产心血管类和非甾体抗炎类制剂方面有所布局,但公司营收大头依然是原料药,包括非甾体抗炎类原料药布洛芬和右旋布洛芬,心血管类原料药托拉塞米和米力农等。其中,布洛芬原料药作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日常用于缓解发烧、头痛等中度疼痛症状。

不过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公司营收大头布洛芬类原料药收入持续下滑,2021年同比下滑16.17%,亨迪药业将原因归于竞争对手的全面复产,以及国际市场布洛芬原料药价格的下滑等。直至今年第三季度下滑仍在继续,谁曾想临近年底疫情防控逐步放开,因布洛芬有缓解新冠症状的功效,需求猛增,后疫情时代的红利眼瞅着又要吃起来了。

亨迪药业不过是刘益谦的又一笔成功投资

2006年,刘益谦通过旗下天茂集团受让股权的形式入股亨迪有限(亨迪药业前身),2012年完成100%持股。2019年,天茂集团斥资1.8亿元将其转让给上海勇达圣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截至2022Q3,上海勇达圣持股38.25%。无论是天茂集团还是上海勇达圣都是新理益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此举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买卖。

2020年上海勇达圣将所持亨迪有限34%的股权转让给刘益谦的一子三女,父子五人合计持股85%,同年10月,公司在变更亨迪药业4个月后提交IPO申请,2021年12月挂牌创业板。虽然实控人刘益谦家族不在公司任职,但公司重要岗位均由“新理益系”人员担任。

目前他不仅坐拥天茂集团、国民技术、广晟有色、云从科技四大上市公司,他的新理益集团还是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国华人寿也在他麾下。天眼查显示,刘益谦拥有对227家企业的实控权,涵盖化工、医药、保险、金融、地产、人工智能等。亨迪药业不过是刘益谦的又一笔成功投资。

即便亨迪药业发布提示风险公告,但持续暴涨的股价仍让市场对该公司的炒作一浪高过一浪。亨迪药业股价持续走高,实控人刘益谦家族账面财富也随之飞涨。截至第三季度,后者对公司持股1.53亿股,如果按照12月16日收盘价55.63元计算,亨迪药业45天为刘益谦家族赚了57.65亿元。刘氏家族在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以415亿元财富排名470位,而靠着亨迪药业近两个月的涨幅,身价有望再涨一涨。

一片红海的布洛芬市场供不应求现象只是一时

受益最大的当数IVD(体外诊断)行业,如靠拿下美国抗原检测试剂超级大单逆天改命的九安医疗,新冠之前其仅是一家靠电子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为生”的公司,上市10余年表现平平无奇,市值在30亿元以下徘徊。吃了两年多新冠红利,不仅市值涨到286.9亿元,账面现金截至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140.62亿元。

东方生物、迈克生物、之江生物、硕世生物、万物生物等也是如此,依靠两年多的疫情红利,通过核酸检测赚到了它们自成立以来超出想象的利润,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更是给投资者吃足了甜头。

再隆重的盛宴总有散场的时候,随着全球疫情趋于稳定,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盛宴都渐趋散场,先是疫苗再是核酸。年初至今,上述多数企业股价都有不同下滑,康希诺和圣湘生物跌幅超40%,之江生物、硕世生物跌幅均超25%。

这一次,布洛芬原料药企抢到了前排,亨迪药业也算是吃上了新冠的红利,就在一年前的招股书中,它因为担心疫情对公司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提及新冠和疫情162次,谁曾料到如今反转来了。

市面上常见的布洛芬规格是0.3g或0.4g,以0.4g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举例,仅亨迪药业去年的产能就能产出97.4亿粒,所以目前的“一药难求”现象不会持久。

1672817858923991.jpg

资本市场也深知这一点,随着布洛芬的走红,亨迪药业和新华制药备受各路资金疯狂追捧,股价持续走高,新华制药自11月1日至12月16日也涨了近六成。然而12月20日,两家企业都告别疯涨开始回调,亨迪药业12月20日股价下跌13.16%,新华制药则下跌9.91%。

突发卫生事件红利只能一时,疫情的不确定难以让风口持久,消失也只在转瞬间,新冠疫苗、核酸检测就是前车之鉴。更何况后疫情时代,短暂的“一药难求”所带来的增长也是有限的,布洛芬概念股的回调就是证明。(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作者:王珊)





1672817844717450.jpg
1672817718189351.jpg
1672817461656398.jpg
1672817449174924.jpg
1672817436157309.jpg
1672817599684577.jpg
1672817577498215.jpg
1672817562867196.jpg
1672817309474164.jpg
1672817280254173.jpg
1672817023816559.jpg
1672816978532584.jpg
1672816950184636.jpg
1672816922395206.jpg
1672816519744036.jpg
1672816733559184.jpg
1672816718651963.jpg
1672816691861960.jpg
1672816114718734.jpg
1672816092254780.jpg
1672816078286767.jpg
1672815892230312.jpg
1672815856735753.jpg
1672815837440637.jpg
1672816340841842.jpg
1672816299414414.jpg
1672816283476797.jpg
1672815664692659.jpg
167281562949656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销售微信,其他勿扰!

同花顺平台ACE扫单系统 ( 晋ICP备19002725号-4 ) 晋ICP备19002725号-4

GMT+8, 2024-11-23 07:53 , Processed in 0.0893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X3.4

© 2015-20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